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清明節的起源與流變

由 張揚先森很張揚 發表于 運動2023-01-25
簡介隨著時代的發展,寒食節的禁菸火、吃寒食,漸漸式微,不僅上墳掃墓多在清明舉行,原有的春遊踏青、蹴鞠、盪鞦韆等寒食節習俗也都併入清明節了

男木命和什麼命在一起好

清明節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不僅有祭奠祖先、寄託哀思、為先人掃墓的肅穆悲傷主題,也有踏青郊遊、親近自然、享受美好春光的輕鬆快樂主題。清明時節,吐故納新,生氣旺盛,陰氣衰退,死亡與新生,哀思與歡樂,奇妙地融為一體。

清明節的起源與流變

緬懷祖先,尊重生命,珍愛親情,珍惜當下,敬畏自然,親近自然,體現了中國人對生死的辯證智慧和對生活的美好憧憬。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祭奠逝去的生命,迎接新的生命,且故且新。

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清明節也是保健日。在清明節流行以花草洗浴、採草藥、吃草藥。

清明節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源於周朝帝王的春季“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仿效,在春季祭祖掃墓,相沿成習,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融合了清明“節氣”與“節俗”,又在唐宋時期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習俗,具有厚重深遠的傳統文化內涵。

一、清明及清明節的涵義解讀

山水同在為“清”,日月同在為“明” 。“清”字從水,青聲,形聲兼會意字,“純淨透明”之意。《詩經·魏風·伐檀》雲:“坎坎伐檀兮,河水清且漣猗。” “明”字從日,從月,會意字, “日月交輝大放光明”之意。杜甫《月》詩云:“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清明節的起源與流變

作為節氣的清明,在春分之後。此時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到處生機勃勃。用“清明”稱呼這個節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清明”的涵義有多重解讀。

一與天氣有關。《荀子·樂論》曰:“故其清明象天,其廣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於四時。”《楚辭·傷時》曰:“惟昊天兮昭靈,陽氣發兮清明。”。

二與水有關。《解蔽》:“故人心譬如盤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眉而察理矣。”

三與風有關。《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說文解字》“東南曰清明風……”《白虎通·八風》曰:“清明風至物形乾……” 。“清明風”是一年中的八風之一,溫暖而清新。

四與天象有關。《漢紀·孝元皇帝紀下》曰:“霧氣衰去,太陽清明。” 《東觀漢記·世祖光武皇帝》曰:“交鋒之日,神星晝見,太白清明。”

五與心神有關。《禮記·孔子閒居》曰:“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慾將至,有開必先。”《呂氏春秋·有度》曰:“正則靜,靜則清明,清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六與時政有關。《潛夫論·實貢》曰:“以漢之廣博,士民之眾多,朝廷之清明,上下之修治……” 《漢書·禮樂志》曰:“即位三十年,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 《詩經·大雅·大明》詩云:“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指武王伐紂,天下清平。《詞源》曰:“後多指治平,謂政治清明。”清明盛世,國泰民安。

清明節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凝聚著多元文化,具有多重涵義。

一為節氣。表示季節變遷的24節氣之一,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在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代,24節氣是以北斗星的斗柄(北斗7星中的第5~7星,排列成弧狀,狀如酒鬥之柄)在傍晚時所指的方向來確定的。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謂之一歲。

當斗柄指向正東偏南的“乙”或太陽到達黃經15°時,即為清明節氣。這一天,晝夜等長,陰陽平衡,天氣清澈明朗,草木萌動發芽,萬物欣欣向榮。《曆書》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歲時百問》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時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二為農事。清明前後細雨霏霏,和風拂拂,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農諺曰:“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清明下種,穀雨栽秧”、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前,好種棉;清明後,好種豆”、 “種樹造林,莫過清明”等等。

三為寒食。宋朝後寒食節習俗融入清明節,不動煙火,只吃寒食。《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據歷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蘇軾有著名的《黃州寒食帖》書法傳世。

四為掃墓上墳。宋代高翥《 清明日對酒 》詩云:“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五為踏青賞春。在桃花盛開的地方,春遊踏青。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清明時節,從朝廷到庶民,仕女雲集,風氣極盛。《燕京歲時記》引《析津志》雲:“遼俗最重清明,上自內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戲為樂。”

清明節是唯一由24節氣演變而成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如何從農事節氣演變成清明節?這與古代農曆三月已失傳的兩個春天節日———上巳節和寒食節有關。

二、寒食節到清明節的演變之路

清明節作為傳統節日,是寒食節的嬗變,寒食節與清明節時間相近,久而久之, 清明節便取代了寒食節。

寒食節亦稱“ 禁菸節” 或“冷食節”,節期在清明前兩日或一日, 以禁菸火、吃寒食而得名。後來逐漸增加了祭祀掃墓、春遊踏青、盪鞦韆、蹴鞠(以腳踢皮革包米糠的球)等習俗。寒食節歷史悠久,曾被譽為“民間第一大祭日”,是傳統節日中惟一以飲食習俗命名的。

關於寒食習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東漢桓譚《新論·離事》:“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之推故也。”東漢鄭玄將“隆冬”解釋為“仲春二月”。《後漢書·周舉傳》稱“太原一郡……每冬中輒有一月寒食,莫敢煙爨”。絕火1個月致使“老少不堪,歲多死者”。可見,寒食最初是發生在冬季的一項習俗,且持續1個月之久。最遲在東漢後期,寒食就已經改為春季。曹操《明罰令》曰:“冬至後一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

禁火期間,各地冷落蕭條,吃寒食亦有害健康。《後漢書·周舉傳》:“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 ”三國時期,曹操下令禁止吃寒食。《明罰令》雲:“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 三國歸晉以後,因為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名,又恢復了吃寒食習俗,時間縮短為3天。

關於寒食節禁火的原因,主要有兩種看法。

一是認為源於對星象的迷信。上古時期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28組,俗稱“28宿”。東方青龍宮的角亢二星為“龍星” ,在五行中居於木位。春季龍星現於東方,易引發大火,故在三月龍星出現之時要將以往的火種全部熄滅,稱為“禁火”。禁火期間不能生火做飯, 須預先準備好食物。 這種預先準備好的食物就是“寒食”。

二是認為寒食節禁火源於鑽木取火和換新火的制度。新火未到之時,禁止生火。《周禮秋官司煊氏》曰:“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煊”字,火之意。“司煊氏”,掌禁舊火取新火之官吏。仲春時節,司煊氏在街上搖著木鐸,提醒民眾禁火。後來成為習俗流傳下來,遂成寒食節。

唐代易學家崔憬曰:“言大寒立春之際,艮之方位,萬物以之始而為今歲首,以之終而為去歲末。”歲首既是新一年的開始,也是火神星(又稱祝融星)出現的時間。在歲末與歲首交替之際,熄滅舊火迎接火神星的到來。在周朝,一年只在歲首鑽取新火。在舊火熄滅及新火未到之時,只能吃冷食。《日知錄之餘·刊誤》記載:“改火以春,是一歲之首,既日就新,即去其舊”。

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名曰:“請新火” 或“改火”。禁火和換新火都是國家大事,有專門的官員負責,有明確的規定,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周禮·夏官·司口》曰:“司口,掌行火之政令……。”

到了唐朝,換新火才定在清明前兩日。唐朝皇帝在換新火時要舉行賜火典禮,將鑽取的新火點燃柳枝賜給群臣。大臣將傳火的柳枝插在門上,以示炫耀。百姓則將新火點燃為炊,象徵新火旺盛,正如唐代詩人韓翃《寒食》詩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人五侯家。”

春秋時期,關於寒食節的來源,還流傳著另一種說法。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國外19年,忠臣介子推一直伴隨左右,患難與共。有一次介子推竟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給重耳充飢。重耳62歲返回晉國即位,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即位後的第一件事是提拔重用追隨他流亡的有功之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之推作《龍蛇之歌》,帶著母親隱居綿山。東漢蔡邕《琴操》記載:“晉文公重耳,與子推俱亡,子推割其腕股,以救重耳。文公復國,舅犯、趙衰,俱蒙厚賞,子推獨無所得,乃作《龍蛇之歌》而隱。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

晉文公追悔莫及,急忙派御林軍上綿山尋找介之推。介子推避而不見。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搜尋未果,晉文公無計可施,便下令三面點火燒山,留下一方,試圖逼介子推避火出山。晉文公想,介子推事母至孝,一定會帶著母親出來。沒想到介子推和母親抱著一棵老柳樹被燒死了。晉文公在介子推用脊樑堵住的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留有介子推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晉文公將介子推血詩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勤政清明,終成霸業。

晉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忠誠,將其厚葬綿山,修廟立祠,並把綿山改名“介山”,把介子推死難日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逢寒食節禁忌菸火,只吃寒食,以表達對介子推的懷念。離開時,晉文公砍了一段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每天望木屐而嘆:“悲哉!足下。”從此,“足下”便成為一個尊稱。

第二年寒食節晉文公率文武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便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把寒食節的第二天定為清明節。

到戰國時期,寒食節源於介子推的說法已廣為流傳了。屈原《九章·惜往日》詩云:“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

唐代詩人盧象賦詩《寒食》紀念介子推:“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滅,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

其實,寒食節的出現遠比紀念介子推早,將紀念介子推附會到寒食節,是一種善意的美好願望,是表達對介子推不追求功名利祿高風亮節的敬仰。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也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孜孜以求的一致願望。

清明節的起源與流變

古人十分重視祭祀祖先。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祭祀主要在宗廟舉行。後來發展在墓坑上築墳丘,便將祭祀安排在墓地。

到戰國時代,墓祭逐漸盛行。秦漢時代,祭墓掃墳的風氣更盛。在唐代,無論官員士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慎終追遠的儀式,並將掃墓延長至清明。

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習俗。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 有鑑於此,唐玄宗於開元20年(公元732年)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 於是,寒食墓祭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舊唐書·玄宗紀》曰:“寒食上墓,宜編五禮,永為恆式。”宋朝規定:“寒食至清明之日,各地均須祭掃陵墓,是日官員士庶,俱出郭省墳,以盡恩時之敬。”

墓地墳堆,經風吹雨打,土壤流失,樹葉凋落。正值春暖花開,萬物萌發之時,為墓地的墳頭添土、清掃整理、除草植樹等謂之“掃墓”;在墳前擺放祭品、點蠟燭、焚線香、燒紙錢、敬拜祖先,謂之“上墳”。

清明節的起源與流變

當時,清明還只是一個節氣,尚沒有發展為節日。由於寒食節吃冷飯,與古人崇尚美食相悖,且僅先於清明一兩日,便把寒食節和清明合在一起,不僅上墳掃墓的儀式在清明舉行,寒食節的風俗如寒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融入到清明節中。於是,清明節便借用寒食節的節期,從一個單純的農事節氣上升為一個盛大的節日。

《中國傳統文化大觀》曰:“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唐朝詩人的作品也常將寒食節和清明節並提,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曰:“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唐朝鑑於民間寒食清明相沿成習,朝廷便正式規定,清明節與寒食節一起放假。《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

學術界認為,寒食節演變為清明節經歷了三個時期。

一是互不關聯時期。隋唐之前,清明只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24節氣之一,而寒食節僅是禁菸火、吃寒食的節日。

二是相互交融時期。隋唐五代時期,祭祀掃墓成為寒食節的習俗。遼宋金元時期,寒食節又增加了春遊踏青、盪鞦韆等娛樂活動。這時寒食節與清明節處在名稱可以互相替代的時期,既可以稱“寒食節”,也可以稱“清明節”。總體而言,此時的清明節還是附屬於寒食節。

三是清明節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時期。隨著時代的發展,寒食節的禁菸火、吃寒食,漸漸式微,不僅上墳掃墓多在清明舉行,原有的春遊踏青、蹴鞠、盪鞦韆等寒食節習俗也都併入清明節了。這一時期,雖然“寒食節”的名稱還出現在一些文獻中,但“清明節”已成為主流說法。

目前尚無法確定寒食節在什麼時間被清明節取代,但根據唐代有關寒食節的詩來判斷,至少在唐朝,仍過寒食節。

寒食節由北方人遷徙至南方時帶入南方蠻夷之地。雖然寒食節習俗在中原式微,但在南方很多地方仍保留了清明節吃寒食的習俗,如青糰子。

三、上巳節習俗融入清明節

清明節還融合了上巳節的習俗。魏晉之前,上巳節是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故名。“上” 通“尚”,崇尚之意。《尚書》序:“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書,故曰《尚書》” 。“巳”通“祀”,祭祀之意。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祀典·禊》曰:“巳者,祉也。”“巳”最初不是用來表示干支,而是一個象形字,字形為嬰兒,本義是“胎兒”,引申義為“後嗣”。“上巳”有“求子”之意。此外,“巳”的象形字也像一顆發芽的種子,代表孕育中的新生命,既可以代表胎兒,也可以代表植物或動物。故“上巳”不僅求子,也求萬物生長茂盛。

清明節的起源與流變

古代女子15歲,稱為“及笄”,“笄”即簪子,要在上巳日盤發插簪,舉行成人禮,叫“笄禮”,故上巳節也稱為“女兒節”。 由於每年的上巳日不同,魏晉時將其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簡稱“三月三”。《晉書·禮志》記載:“漢儀,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於東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魏晉以後,三月三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關於上巳節的起源,主要有下面三種看法。

一是源於周公旦的曲水之宴。周公旦的“曲水之宴”最早將“曲水流觴”引入宴飲聚會。唐代徐堅《初學記》引《續齊諧記》曰:“昔周公卜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流’。”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日本出版的百科全書《和漢三才圖會·時候類·上巳》引已失傳的《十節錄》雲:“昔周幽王淫亂,群臣愁苦之。於時,設河上曲水宴,或人作草餅奉與於王,嘗其味為美也。王曰‘是餅珍物也,可獻宗廟’。周世遂至太平。後人相傳,作草餅是日獻於祖靈,從此始也。”

後來許多文人雅士也在上巳節追尋周公旦足跡,趁著春暖花開,約上三五知己,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登名山勝景,去樹林溪邊,舉行曲水流觴宴會,飲酒賦詩。清新的空氣,蔥鬱的樹林,清澈的溪流,悅耳的鳥鳴,讓文人雅士詩興大發。

二是源於西周臨水招魂祓禊之俗。“禊”即“潔”。陽春三月,正值季節變換,容易生病,“祓禊”是在河濱由朝廷指定的專職女巫舉行的除災辟邪巫術儀式,也稱為 “修禊” 或“祓除”,除兇去邪為“祓”,臨水祓除謂之“禊”。西周時期, “祓除、釁浴”之禮成為一種制度和官定假日。每逢上巳日,官民都要到水邊舉行“祓禊、畔浴”的儀式。

三是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蘭湯”即蘭草湯,香氣襲人,被用來辟邪。古人在舉行祭祀儀式前,需先齋戒,也包括“蘭湯沐浴”。屈原《楚辭》有“浴蘭湯兮沐芳”。將蘭湯沐浴作為辟邪法術時,是由專職的女巫主持,與“祓禊”的區別在於,蘭湯沐浴屬個人行為,在室內隨時進行,而“祓禊”是集體行為,在河濱定期舉行。

上巳節因俗成節,節日內容豐富,文化內涵深邃。早期的上巳節巫術氛圍濃郁,主要習俗有:

一是畔浴祓禊,祛災祈福,用草藥沐浴潔身,祓除過去一年的穢氣。《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畔浴。”東漢鄭玄注曰:“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畔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 “畔浴”是用香草浸泡的水沐浴,洗滌垢穢,拔除疾病。故上巳節也是古代的“親水節”。

二是臨水招魂,既召喚親人的亡魂,也召喚自己的靈魂甦醒迴歸。古人認為自己的靈魂也如同萬物一樣隨著四季的變化經歷發芽、成長到凋零的過程,故要在初春為自己招魂。《宋書·禮志二》引用《韓詩》雲:“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

三是祭祀高禖,《周禮·月令》:“至元日,以太牢祠於高禖,天子親往,后妃帥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鐲,授以弓矢於高禖之前。”高禖的“禖”通“媒”,牽線搭橋之意。高禖是主管婚姻和生育之神,供於郊外,又稱“郊禖”。母系氏族社會的高禖神是女媧。到父系氏族社會,伏羲成為高禖神。至漢代,高禖神又成為女性。透過祭祀高禖,祈求配偶和生育。故上巳節也是“求偶節”、“求育節”。

四是求子儀式。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曰:“每歲三月三日,蠶市之辰,遠近之人,祈乞嗣息,必於井中,探得石者為男,瓦礫為女,古今之所效驗焉。”西晉張協《洛禊賦》曰:“夫何三春之令月,嘉天氣之氤氳……漱清源以滌穢兮,攬綠藻之纖柯。浮素卵以蔽水,灑玄醪於中河。”《爾雅·釋天》雲:“祭川曰浮沉。”將煮熟的雞蛋或紅棗投祭水中,任其浮沉漂移。南北朝庾肩吾《三日侍蘭亭曲水宴詩》曰:“踴躍赦魚出,參差絳棗浮。” 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絳棗均是求子儀式。

清明節的起源與流變

五是郊遊踏青。青年男女會在這一天結伴去水邊踏青嬉戲,手拿蘭草蘸水撒在頭上和身上,既祛病消災、祓除不祥,也藉機表達愛慕之情。少男少女春遊約會,甚至野合,使得上巳節的生命意識勃發,成為古代的“情人節”。

上巳節,正是春意盎然之時,和風熙熙,碧水渙渙,少男少女,一到上巳節,便相約幽會,聚集水邊,嬉笑玩樂,眉目傳情,充滿了詩情畫意。《周禮·地官·媒氏》曰:“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 春秋戰國時期,朝廷鼓勵單身男女在野外自由結合,以天為幕,以地為席,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即使沒有媒人,也可以野合,甚至私奔都是被允許的,無故不參加聚會者反而會受到處罰。這是順應天時、符合人性之舉,體現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對萬物生生不息和人類傳宗接代的美好期待。

《史記·孔子列傳》曰:“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的父親孔紇72歲時與18歲的女子顏徵在“野合而生孔子”。顏徵在去尼丘山祈禱神靈而懷上孔子,故取名“丘”,字“仲尼”。清代桂馥《札樸二》曰:“野合,言未得成禮於女氏之廟也”。 所以,孔子“野合而生”不一定是孔子的父母親在野外交合,而是孔紇未能按照禮儀正式與顏徵在成親。也就是說,孔子的父母是一段露水情緣,孔子是私生子。

漢朝時,上巳節在宮廷和民間都很流行,除了透過祭祀、齋戒、沐浴等祛病消災外,還去郊外踏青,到河邊嬉戲。《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潔。”《史記·外戚世家》:“武帝禊霸上還,因過平陽主。” 顏師古注曰:“祓,除也。於霸水上自祓除,今三月上巳祓禊也。”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上巳日,18歲的少年天子劉徹去霸上祭祀先祖。回宮時順路去看望大姐平陽公主。當時漢武帝與青梅竹馬的陳阿嬌皇后一直沒有子嗣。於是平陽公主便在宴席上讓歌女獻唱,漢武帝在眾歌女中一眼看中了衛子夫,遂將其帶回宮中。漢武帝后來廢掉沒有子嗣的陳阿嬌皇后,另立衛子夫為皇后。

隨著時代更易,上巳節的習俗也逐漸發展衍化,以女巫神靈為主的宗教活動逐漸變成以遊山玩水為主的戶外活動,青年男女踏青郊遊,去蔥鬱樹林,去山澗水溪,欣賞大自然的風光。

到魏晉時代,上巳節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登遊名山、詩詞唱和、臨水飲宴、曲水流觴的盛大節日。“觴”是一種適合漂流在水中的木製油漆酒器,外形橢圓、淺腹、平底,兩側有小巧的耳,似鳥的羽翼,故又名“耳杯” 或“羽觴”。參與者按賓主、長幼依次坐於水流平緩又蜿蜒曲折的水邊。主人將盛著酒的觴置於上游,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下,並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魏明帝曹睿(公元204年-239年)曾專門建了一個流杯亭,東晉廢帝司馬奕(公元366年-371年執政)也在建康鍾川立流杯曲水,以請眾官。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年)三月三,書聖王羲之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參加的名士,有史上完美男人“東山再起”的宰相謝安、“擲地金聲”的辭賦家孫綽、精通老莊之說的高僧支遁等41人。賓主曲水流觴,觥籌交錯,飲酒賦詩。微醺的王羲之趁著酒意,揮毫為詩集作序。序文的草稿,就是書法史上書文俱佳的巔峰之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蘭亭集序》記載:“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蘭亭集序》曰:“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王羲之在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涓涓清流之中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感慨人生之無常,盛衰交替,發出“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的感嘆。

王羲之這段蘭亭逸事,賦予了上巳節詩詞節、書法節的文化內涵。上巳節與山水詩酒、書法華章的結合,也成為文人墨客的美麗夢想被植入心靈深處。

唐宋時期,上巳節仍然保留著祓禊祛病的習俗。據《舊唐書·中宗本紀》記載,景龍四年“ 三月甲寅,幸臨渭亭修禊飲,賜群官柳圈以辟惡。”賈公彥疏:“一月有三巳,據上旬之巳而為祓除之事,見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梅堯臣《上巳日午橋石瀨中得雙鱖魚》詩云:“修禊洛之濱,湍流得素鱗。”

唐代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上巳節成為官民同樂的盛大節日。青年男女春遊踏青、臨水宴飲、水邊賞花蔚然成風。唐代帝王也很重視上巳節,文人學士被皇家曲江賜宴是極大的榮耀。白居易《三月三日謝恩曲江宴會狀》記載:“今日伏奉聖恩賜臣等於曲江宴樂,並賜茶果者。伏以暮春良月,上巳嘉辰,獲侍宴於內庭,又賜歡於曲水。蹈舞朋地,歡呼動天。況妓樂選於內坊,茶果出於中庫,榮降天上,寵驚人間。” 王維《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遊。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杜甫《麗人行》詩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描寫的就是聚集在曲江河畔歡度上巳節的眾多美女,以及美女優雅的體態和華麗的衣著。

清明節的起源與流變

隨著上巳節宗教色彩的淡化,臨水祓禊的習俗也不再盛行。上巳節逐漸發展成為集親水節、沐浴節、情人節、求子節、遊春節、踏青節、詩詞節、書法節於一體的雅俗共賞的娛樂節日。這一天,沐浴、踏青、郊遊、歌舞、喝酒、吟詩、找物件……,留下了許多佳話。

容貌英俊、文才出眾的唐代詩人崔護進士落第後,於上巳節到長安城南郊遊,見一莊園,便叩門討水喝。開門的少女有個充滿了春天氣息的名字——杜宜春,姿色豔麗,神態嫵媚,溫柔含蓄,靜靜地靠著桃樹立在那裡。崔護用言語挑逗,少女嫣然一笑,低頭不語,崔護悵然而回。第二年上巳節,崔護的思念之情無法控制,直奔南郊莊園,沒想到大門緊鎖。崔護便在門扉之上題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過了幾天,崔護再次造訪南莊,遇到杜宜春父親,方知杜宜春自去年與自己相見後,時常精神恍惚,若有所失。老父告訴崔護,前幾天陪女兒出去散心回家時,見到門上題詩,便一病而亡。崔護在靈前大哭,感動亡靈,杜宜春起死回生,兩人喜結連理。

到唐朝中期,寒食節的上墳習俗和上巳節的春遊傳統逐漸融入清明節,最終在宋朝以後,三節合一,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節習俗與上巳節習俗相融合的節日——清明節。寒食節和上巳節逐漸消失。清明節成為一個既是“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慎終追遠的祭祀節日,又是 “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春遊踏青的歡愉節日。

宋朝尊崇朱程理學,禮教越來越嚴,自由戀愛的時代宣告結束。宋朝以後,上巳節的習俗逐漸衰微,史料、詩詞歌賦也很少見到有關上巳節的記載。上巳節不僅從宮廷銷聲匿跡,民間也沒有少男少女春遊踏青、男歡女愛的記錄了。但上巳節的一些習俗仍在流傳。歐陽修《漁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歸來晚。況是踏青來處遠。猶不倦。鞦韆別閉深庭院。”說明在北宋時期仍有祓禊的習俗。這或許是因為上巳節的習俗合併到清明節的緣故。柳永《小鎮西犯》曰:“波際紅幃飄渺,儘杯盤小。歌祓禊,聲聲皆楚調。”元代承襲宋代,對上巳節也不太重視。

明代有關春遊踏青的記載也不多見,史書上留下朱元璋的一副對聯描述與民同樂和春遊:“金陵城扶老攜幼,全家出動;牛首山彩幄翠帳,人流如潮”。

清代修禊之風漸盛,影響最深的是清康乾年間,在揚州瘦西湖畔辦的三次“紅橋修禊”,參與者近萬人,成為詩歌史上的盛舉。原來的修禊規則是在洗濯後,賓主列坐水畔,隨水流羽杯,舉觴喝酒,吟詩作詞。盧見曾將“自由作詩”改為“命題作詩”,即將瘦西湖24景刻在象牙骨牌上,大家依次摸牌,以所得之景,吟詩作詞,不能者罰酒。

孔尚任在《紅橋修禊序》中對瘦西湖紅橋修禊作了記載:“康熙戊辰春,揚州多雪雨,遊人罕出。至三月三日,天始明媚,士女祓禊者,鹹泛舟紅橋,橋下之水若不勝載焉。予時赴諸君之招,往來逐隊。看兩陌之芳草桃柳,新鮮弄色,禽魚蜂蝶,亦有暢遂自得之意。乃知天氣之晴雨,百物之舒鬱系焉。” 孔尚任《三月三日泛舟紅橋修禊》詩云:“楊柳江城日未矄,蘭亭禊事共諸君。酒家只傍橋紅處,詩舫偏迎袖翠群。”乾隆《坐石臨流》詩云: “白石清泉帶碧蘿,曲流貼貼泛金河。年年上巳尋歡處,便是當時晉永和。 ”

民國時期,有些地方仍保留著三月三消災辟邪的習俗,如北京一帶“三月三日,病創者多以長流水洗之”,婦女兒童頭插薺菜花可免一年的頭暈之病等。

到現代,上巳節原來的內涵已大多被遺忘,“上巳”的名稱也鮮為人知。 “三月三”名稱雖流傳下來,但節俗簡化了很多。 如今,只有湖北、湖南、安徽、江蘇等地區仍保留一些上巳節的習俗,如“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婦女小孩,頭戴薺菜花”和“吃青糰子”的習俗,用以消災避邪,祈求平安吉祥。曲水流觴也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三月三的廟會。

相比之下,一些少數民族對“三月三”更為重視,如壯族至今仍流傳著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等上巳節遺留下來的習俗。

年年陌上生春草,歲歲清明思親人。在朦朧的蒼穹裡,絲絲的細雨,飄落的紙錢,繚繞的清香,寄託著對祖先的崇敬,寄託著對親人的思念,寄託著對往事的回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