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由 清風文史 發表于 運動2022-07-26
簡介在《驚變》一集中,紀錄片也是用這兩個人的視角來進行演繹的,但相較於詩歌風格已經定型的李白,杜甫在安史之亂中創作風格的轉變,才是唐詩轉型的真正推動力,併為後世的中國文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唯和惟的區別是什麼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廣受好評的歷史紀錄片《中國》第二季一上線,就很快受到了廣大歷史愛好者的追捧。

《中國》第二季的開篇用詩人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唐朝中期開元盛世與安史之亂的歷史,這段歷史不但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是中國詩歌發展的拐點之一。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在《驚變》一集中,紀錄片也是用這兩個人的視角來進行演繹的,但相較於詩歌風格已經定型的李白,杜甫在安史之亂中創作風格的轉變,才是唐詩轉型的真正推動力,併為後世的中國文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一、顛沛流離的杜甫

杜甫出生的時候正是盛唐的最後階段,年輕時代的杜甫親眼目睹了長安等大城市的繁華,這讓其對於唐朝的發展有了美好的憧憬。

作為名門之後,繼承了家學淵源的杜甫也有著投身政壇,矢志報國的理念。

但隨著他對於唐王朝統治階層瞭解的不斷深入,杜甫敏銳地發現了潛伏在盛唐之下的危機,並在《後出塞》中寫出了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等語句,道出了唐王朝邊軍部隊中的種種弊端。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杜甫畫像

天寶十五年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軍隊就像杜甫曾經擔憂的那樣,內部的腐朽讓唐軍並沒有太強的戰鬥力,面對安祿山的大軍一觸即潰。

為了躲避窮兇極惡的叛軍,杜甫只得帶領家人和其他難民一同逃往鄜州羌村避難。

在如此艱苦的情況下,杜甫依然沒有放棄為國家效力的理想,在他打聽到唐肅宗在靈武設定了行在(天子所在的行宮)之後,其便辭別了家人去投靠肅宗。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戰火紛飛的古戰場

但在路上,杜甫由於報效心切,只顧匆匆趕路沒有防備叛軍,不幸被叛軍俘獲,之後他被押送到長安,成為了一名階下囚。

在被關押了一段時間之後,杜甫重獲自由,但他身上的所有值錢的物件早已被叛軍搜刮乾淨了,他只好穿著一雙草鞋走到了肅宗所在的地方,朝見天子,全程大約800公里,他的這種精神讓肅宗深受感動,並賜予了他左拾遺的官職。

但在之後的工作中,杜甫發現自己與唐肅宗的政治理念並不契合,在他為大臣房

辯護之後,便受到了肅宗的疏遠,最後遭到了貶官的處罰。

在地方任職不久之後,杜甫對唐朝統治者的做法感到心灰意冷,便辭去了官職然後帶領家人去到成都隱居,其住所便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他在那裡一直居住到安史之亂結束。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如今的杜甫草堂

相較於李白,杜甫完整地經歷了安史之亂的整個過程,並且先後在俘虜、高官、百姓等不同身份之間轉換,這讓杜甫對於這段歷史有了深刻的感知,這些經歷極大地激發了杜甫的創作慾望,並且深刻地影響了其創作風格。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二、安史之亂時期的杜甫詩作

在安史之亂時期,在不同的戰爭階段,杜甫的詩作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在戰亂剛剛爆發的時候,杜甫用自己的筆觸描繪了普通人在亂世中的絕望,《夏日行》中

“萬人尚流冗,舉目惟蒿萊。至今大河北,化作虎與豺”

描寫至今讀來依然令人心酸,

“空村唯見鳥,落日未逢人”

一句更是將當時中原大地的荒涼描摹

淋漓盡致。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古代流民形象

在杜甫之前的詩人一般很少在自己的詩歌作品中描寫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杜甫卻開創性地讓亂世中的百姓成為了詩歌中的主角,這讓杜甫的詩歌在文學價值之外,有了很高的史學研究價值。

除了對身邊百姓的記錄之外,杜甫的詩歌中也記錄了當時發生的一些大事件,比如在《悲陳陶》一詩中,杜甫就對戰場的殘酷有真實的描摹: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在陳陶地區率領唐朝官兵作戰的將領,正是日後導致杜甫與唐肅宗疏遠的

房琯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杜甫在面對官軍失利的時候,並沒有責怪浴血奮戰的將領和士兵,而是更深層次地思考了盛唐衰落的原因。

這和那些遇到問題便急於推脫的唐朝達官顯貴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房琯

塑像

被叛軍俘虜的日子是杜甫創作的第二個時期,此時的杜甫與外界的聯絡並不緊密,只能透過一些零碎的訊息推測當時的戰局。

這樣的生活讓杜甫有時間整理自己的情緒,因此這一時期杜甫的詩作中都

含了極為細膩的情感,其中尤以《春望》一詩最具代表性。

在詩中杜甫用花鳥等意象描述了自己心中苦悶的情感,讀來令人產生

“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的感覺,實在令人拍案叫絕。

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的第三個創作階段,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在杜甫去到唐肅宗身邊擔任左拾遺的日子裡,杜甫又一次回到了士大夫階級之中。

這段時間裡,他的創作受到了身邊其他人的影響,多以宮廷

和詩歌為主。這些詩歌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固然很高,但是和杜甫其他詩歌的創作內涵卻相去甚遠。

不過,杜甫在朝為官的這段時間裡,他並沒有像同僚那樣被權力矇蔽了雙眼,他心裡十分清楚當時唐王朝以及百姓的處境是怎樣的,因此在其回鄜州探親的途中還是可以寫出:

鳥鳴黃桑,野鼠拱亂穴。

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

潼關百萬師,往者散何卒。

遂令

秦民,殘害為異物。

這種振聾發聵的詩句。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石壕吏》畫作

在其被貶官至華洲的時候,他更是寫出了三吏三別這些傳世名篇,其對於官差醜惡嘴臉以及百姓殘酷生活的描寫令這些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們從中也看到了杜甫作為官員對唐王朝統治政策的反思,這種情懷在古代士大夫階級中是十分罕見而珍貴的。

杜甫辭官之後的日子便是其在安史之亂中創作的第四個階段,在這段時間裡杜甫曾經短暫地重拾了戰亂前的快樂,有一種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的快意。

但艱苦的生活很快就讓他重新審視起了身邊的社會,並作出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樣的傳世佳作。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三、杜甫精神

在杜甫的四個創作階段中,他始終秉持著以百姓為創作主體的理念,這和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有著直接的聯絡。

杜甫曾經在回鄉時得知自己的幼子不幸去世,但他在悲痛之餘,竟還能記起百姓生活的艱苦,並給予他們深深的同情,這樣的情懷在唐代詩人中是極為罕見的。其名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的

“入門聞號眺,幼子餓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除了對於百姓的關心之外,杜甫對於唐朝統治者並沒有採取一味恭維的態度,而是在詩作中表達出了自己對於唐代朝廷窮兵黷武的不滿,這種仗義執言的表達和古代秉筆直書的史官們相類似,因此杜甫的詩作也被後人稱為“詩史”。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老年杜甫

雖然杜甫對於唐朝統治者的表現十分失望,但是杜甫並沒有因此自怨自艾或者一味抱怨,他對於國家和百姓的未來依然抱有美好的願景,其在聽說官兵收復失地的時候,依然會有

“漫卷詩書喜欲狂”

的表現,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詩人對於國家的深厚感情。

相較於其他詩人,杜甫在詩歌創作方面還有一個極大的特點,那就是杜甫詩作涉及的領域以及包含的內容都十分豐富。

這除了和杜甫精彩的人生閱歷相關之外,也因為杜甫有著博大的胸襟。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以及

“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

兩句都是杜甫廣闊視角的體現。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杜甫

塑像

杜甫憂國憂民的胸懷和這種博大的胸襟聯絡在一起,讓他能夠做到客觀地審視整個社會的問題,並向處於弱勢的群體投以真切的關懷。

在發現社會弊端的同時杜甫還能保持旺盛的鬥志,對美好未來抱有憧憬併為之奮鬥,這些都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因此他才會被我們尊為“詩聖”。

其作品也用

“深、厚、闊”

三種特點詮釋了沉鬱的風格,為中國後世文人的創作設立了新的標杆。

詩聖杜甫作品中蘊含的情懷,在當前社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杜工部草堂詩箋》書影

在如今的社會里,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隨之產生的壓力讓人們傾向於將自己封閉在一個小的舒適圈裡,甚至產生一定的排他性。

這種生活方式雖然可以讓壓力得到暫時緩解,但是對於人的發展卻是十分不利的。

此時我們就應該效仿安史之亂中的杜甫,勇敢地正視自己所面對的問題,並學會以更加廣闊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在生活中也要學會對其他人報以關懷,並嘗試理解他們面對的情況,而這正是杜甫精神在如今社會的重要價值。

注:

本文關於杜甫的相關史實內容,參考自《杜甫安史之亂時期的詩歌創作與其詩史精神》,刊登於《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3月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