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由 顏一凡 發表于 人文2022-12-31
簡介02 面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辦法,軟硬兼施,懂得變通電視劇《底線》有這樣的一個情節:有個被告原本是已經承認自己是欠了原告的錢,但是當天在法院調解的時候,被告聽到原告跟調解員說被告給他的欠條他丟了,相當於證據沒了

張三電視劇叫什麼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01 不要以舊的思維,去處理新的問題

靳東主演的電視劇《底線》,靳東在劇中飾演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方遠。

方遠在法院工作了很多年,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憑藉自己的經驗,在處理調解的案件中,都能遊刃有餘,得心應手。

但是駱優優的案件他用過去的經驗來處理,一直沒能調解成功。

由於駱優優的案件是新興產業所發生的糾紛,駱優優是一個網路直播,是新年來一個新興產業,行業的法律法規並不完善。

比如駱優優跟公司籤的不是勞動合同,而是經紀合同。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所以當她在公司直播的時候,心源性猝死,公司以沒有與駱優優籤勞動合同為由,不給予賠償,駱優優父母和公司鬧到法院。

方遠負責駱優優的案例,在剛開始調解的時候,方遠和公司都是以駱優優並沒有與公司籤合同為由,可以不用賠償一分鐘的,但出於人道主義,可以賠償駱優優父母六萬元。

駱優優父母不同意,要求二十萬。

這個案件由於雙方當事人沒能達到一致,而遲遲沒有結案。

這個案件一直膠著,直到葉芯的出現,才讓案件有了轉機。

葉芯深入虎穴(駱優優的公司)去找證據,拿到證據後,馬上彙報給方遠。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葉芯提出駱優優與公司是存在勞動關係的新思維,按以前的慣例和辦案的經驗是不成立的。

在葉芯所收集的證據和伸張正義堅持的態度,方遠終於從葉芯的新思維去思考駱優優的案件。

最終絡優優公司敗訴,要賠償駱優優父母一百萬的賠償金,還要禁止使用駱優優生前的微博賬號。

這次審判的結果,顛覆以往的慣例,在挑戰原有的司法制度。

但是這樣的結果,能讓逝者安息,生者釋然。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司法制度從來都不是完美的,但法院人一直在努力朝著那個理想的司法環境,不斷靠近和完善。

正如羅翔老師所說:“我們畫不出那個完美的圓,但要相信,它是存在的。”

堅持從證據出發,堅守底線,保衛正義。

02 面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辦法,軟硬兼施,懂得變通

電視劇《底線》有這樣的一個情節:

有個被告原本是已經承認自己是欠了原告的錢,但是當天在法院調解的時候,被告聽到原告跟調解員說被告給他的欠條他丟了,相當於證據沒了。

被告聽到後,馬上反口說他沒有欠原告的錢。

現在唯一的證據沒了,原告和被告各執一詞,這無證據的案件一直都調解不下來,結不了案。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周亦安也很頭痛,原本是一個很簡單的案子,但是由於證據的丟失,一直調解不了。

細心的周亦安發現被告戴了佛珠,知道他是一個有信仰的人,就跟他聊了一下他手上佛珠的出處。

被告一高興,以為找到了同喜好的人,就和周亦安聊開了。

然後周亦安說他以前辦過一個案子,被告的人也是跟他有同樣的信仰,那次案件被告人贏,但是事後沒多久,人沒了,原因是他做了缺德的事情。

被告一聽,趕緊坦白他是有欠原告的錢,並簽字同意調解。

面對不同的人,要懂得變通,用不同的辦法處理。

有的案件是需要找到突破口,才能破案。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在沒有人證物證的情況下, 要心思細膩、敏感,不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從而找到破案的關鍵。

只要能破案,還原事件的真相。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就算是瞎貓碰到死耗子,那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本領。

03 不能基於過去的經驗,先入為主地去判斷某件事

很多時候,長期待在同一個工作單位上班,經常會按以前的經驗來處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容易用以前先入為主的思維處事。

細心的人能在案例中看到關鍵的線索,而粗心的人則什麼都看不到。

駱優優的案例中,有微信聊天的證據,駱優優拼命工作是因為父母逼她在短時間拿二十萬出來給她弟弟付房子的首付。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當駱優優的父母正在跟公司籤協議和解時, 駱優優的弟弟跳出來跟公司叫板,要求公司把他姐姐的微博賬號給他。

他不管父母要求公司的賠償金額,他只要他姐姐的微博賬號。

剛開始人人都認為駱優優弟弟要姐姐的微博賬號,也是看中微博賬號的賺錢能力。

最終的真相是,駱優優的弟弟的確是很愛他的姐姐,極力要拿姐姐的微博賬號,是不想姐姐離開了還要受到網路的語言暴力。

他是不想姐姐被別人議論,讓姐姐得到安寧,並不是因為拿微博賬號去賺錢。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很多人都會習慣於用過去的眼光去看待別人,或者是看這個人身邊的人的行為如何,會受身邊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正確判斷。

駱優優的父母逼她拼命賺錢,以為弟弟也是這樣的人,無親情,眼裡只有錢,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認同心理行為。

比如葉芯問周亦安:“難道認真工作的女人,就不會做飯,這個是刻板印象。”

周亦安回答說:“一個老太太和一個職場精英,兩個人坐在一起吃餃子,這個場面,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這個餃子肯定是老太太做的。”

經過這個問題的討論,法官周亦安總結說:“每個人呢,都會基於自己的現實經驗,來先入為主地去判斷某件事,可是經驗,並不一定代表就是對的。”

電視劇《底線》:不要以舊的思維模式和經驗,去處理新的問題

04 寫在最後

有一個“疑人偷斧”的寓言故事:

有一個人家裡有一把斧子,有一天找不到了,他就認為是隔壁張三偷的,因為這個人很窮,肯定喜歡偷斧子。

越看張三,越覺得就是他偷斧子。

我們很容易陷入這種“你以為的世界”——有偏好,如果隔壁家是一個大戶人家,你就不會認為他去偷斧子。

基於過去自己的經驗和執著,會對他人產生了偏見。

我們在為人處事時,不能先入為主地去判斷某個事件。

更不要在“你以為的世界”裡面處理問題,而是要從“你以為的世界”裡走出來,才能發現事情的真相。

真相到底是什麼?有沒有偷,要有證據作為證明才能進行判斷的。

不能一言堂,也不要將自己的思維禁錮在過去的認知中。

新的問題,以新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做出正確的判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