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明仰法師宣講《佛說無常經》淺釋-第一講(5)

由 拈花笑語精舍 發表于 人文2021-06-14
簡介可是我們這裡有幾位並不是老居士,還沒有好好學佛,像朱玉梅、魏翠霞比起這位老居士差遠了,他們從一個初學佛或者是還沒有怎麼好好學佛唸佛的人,經過我們的慈悲開示,細緻耐心的說服,最後放下了,正念思惟建立起來了,接受了,配合了,信、願、行在她身上起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是什麼意思

臨終人樹立正念思惟是關鍵

“教使香湯澡浴清淨,著新淨衣,安詳而坐,正念思惟。”

對於臨終人要提前或在臨終以後,也就是八個小時以後,用香湯來洗澡、擦身,什麼是香湯呢?就是檀木、檀香粉煮過的水,給臨終人擦身洗浴,檀香有多種,越高階越好,為什麼呢?能夠避邪。周圍的冤親債主,干擾的餓鬼孤魂都會遠離他。

著淨衣,不是著好衣,只要把乾淨的衣服給他穿上就行,佛教徒要穿海青。《地藏經》告訴大家,要把病人心愛的東西如衣物、寶貝、財產供養三寶,他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如果把好的衣服給他穿上,珍寶給他戴上是沒有意義的。這裡佛告訴我們給他穿上淨衣,有新的穿新的,沒新的穿乾淨的衣服就行。

“安詳而坐”要根據情況,如果平時有修行打坐的功夫,就讓他安詳地打坐,如果沒有這個功夫就根據情況隨他的意願去坐,不要求他雙盤也不要求他單盤,也不要求他如何盤一個姿勢,總之是讓他安詳,安詳才可以進行後面的工作,不要按照你的意願去做,擺成一個什麼樣子,要按臨終人的狀態去做,以安詳為目的,坐也行,臥也行。

“正念思惟”是指臨終人的神識還沒有離開身體,如果能夠安詳地端坐,便於他正念思惟,便於他能夠在心裡頭接受開示,接受經法,接受佛號,使他樹立起正念,而且以正念去思惟。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各位,如果想助念成功,臨終人必須樹立正念思惟,後面才能夠成功,否則後面的工作是沒有辦法進行的。讓病人接受你的助念,讓病人接受你的開示,這就是讓他有信,有了信就能夠到極樂世界去,有了信,他自己願意去,他就會聽你的開示,跟著你一起唸佛,能出聲也好,不能出聲也好,或是他的神識跟著念也好。所以正念思惟是我們助唸的關鍵,否則助念是沒有效果的。因為不具備信、願、行。我們的一切行為,包括安排他坐臥,開示的語言、態度,一切一切都是為了給他樹立正念思惟。我們不能干擾他,如果幹擾他的正念思惟,就失掉了救度的條件。

臨終助唸的要求很多,你的語言、行為、舉止動作都要有助於他的正念思惟,不允許說多餘的話,做多餘的動作,不能讓他看到你反感,你的一切言語行動對他來講都是感染,都是啟迪,他對你尊重,對你發自內心的感激才能夠樹立起正念思惟。我們要求助念團的成員中只有指定的師父開示,其他人一概不準說多餘的話,大家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進去助唸的人不宜多,三個人多則五個人,穿戴要整齊,唸的聲調高低、快慢都要適中,這樣才能樹立正念思惟。所以助念團的成員不要有一點語言上的干擾,不要有一點行為上的干擾。要啟迪教育一個人從不信到信,從不明白到明白,從放不下到放下,這是一個多麼艱鉅的工程啊!對於活著的人要想說服他就很困難了,臨終人就更困難了。不過臨終的人,已經感覺到死亡的恐怖,感覺到命運的彷徨,不知所措,開示的時候有容易接受的一方面。但是你必須真誠,必須懇切,必須讓他感覺到你是真正幫他的人,經過艱苦的過程才能幫他樹立起來正念思惟。

在坐的有些參加過助念王昭,你看改變王昭的過程多艱難哪,像曹琦也是啊,他就放不下,放不下妻子,放不下兒女,我們現在就要讓他放下,要他一心一意地信西方極樂世界,一心一意地念阿彌陀佛,一心一意地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個很艱苦、很細緻、很複雜的一個轉化過程。需要多方面去做,助念團的成員要全力配合,才能夠讓臨終的人真正樹立正念思惟。所以“正念思惟”這四個字是我們臨終救度、臨終助念關鍵的四個字。樹立起來正念思惟就能救度他,樹立不起來正念思惟就救度不了他。

比如我們這裡有一位老居士,臨終以前我去看她,她說:“師父啊,我可是不想死啊,我現在可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我現在可不想見阿彌陀佛啊,我馬上就要搬家了,新家還在裝修,我還沒住呢,我想住兩天。”你怎麼給她講都講不通,她就是放不下,就是想住那個新家,她就是不想現在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裡。儘管是一位老居士,正念思惟樹立不起來,當然最後走的情況就不理想。

可是我們這裡有幾位並不是老居士,還沒有好好學佛,像朱玉梅、魏翠霞比起這位老居士差遠了,他們從一個初學佛或者是還沒有怎麼好好學佛唸佛的人,經過我們的慈悲開示,細緻耐心的說服,最後放下了,正念思惟建立起來了,接受了,配合了,信、願、行在她身上起作用了,最後都往生了。身體那麼柔軟,顏色那麼好看,像曹琦放不下的時候全身焦黃,瞪著眼,張著嘴,全身僵硬、冰涼,最後變柔軟了,三天之後頭頂發熱,面板顏色變成比活著的時候還好看,恢復正常人的狀態,肌肉那麼柔軟,身體那麼柔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改變?就是正念思惟這四個字。這就是佛教教理的核心,一切唯心造。我們天天上晚殿要念: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世諸佛都是唯心造出來的。所以心念的改變就是臨終助唸的根本。否則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必須用慈悲的精神去拔濟臨終的人,千方百計讓他樹立起正念思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