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修改稿)《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

由 諶小平詳細解讀道德經 發表于 人文2022-08-27
簡介萬物的運動特性是,處於生生滅滅永恆的變化之中,各自從本源開始,生長衰亡,最終又都回歸到了自己的初始本源,初始本源就是虛靜,就是本性

天網恢恢出自哪裡

解讀《道德經》16

(修改稿)《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

靜則能安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

是謂覆命,

覆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兇。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沒身不殆。

〈註釋〉

致:達到。極:極限。

篤(dǔ):深厚。

並作:一齊生髮變化。

復:往返,返回。

芸芸:繁盛,眾多的樣子。

根:初始,本原。

覆命:返回本原。命:天命,固命,本性。

常:常理,規律。

明:明瞭,明白。

妄作:胡亂作為。妄:胡亂。

兇:不幸,不吉利。

容:包容。

公:公平,公正。

全:周全。

天:自然天理。

久:長久。

沒身不殆:終身沒有危險。沒身:終身。殆(dài):危險。

〈譯文〉

內心達到極度的虛空和寂靜狀態,觀察萬物生髮變化與迴圈往復的運動特性。

芸芸萬物,各自從本源開始,生長衰亡,最後又返回到了自己的初始本源。迴歸本源稱為歸於虛靜。歸於虛靜稱為迴歸本性,迴歸本性是萬物的運動特性。

了悟萬物的運動特性,就是明白了大道。不了悟萬物的運動特性,就會胡作非為,招致不幸。

了悟萬物的運動特性,就能包容,能包容就能公平公正,能公平公正就能周全,能周全就能遵循天理,遵循天理就是遵循大道。遵循大道,終身都不會有危險。

(修改稿)《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

各歸其狠

〈解讀〉

本章主要闡述了觀察瞭解萬物運動特性的方法,揭示了萬物運動特性的具體內容,論述了掌握萬物運動特性的重要意義,並以此啟發人們要注重修心為道。

觀,是老子探索研究宇宙及天地萬物的科學而有效的方法。觀察天地萬物呈現出來的客觀實相,讀懂大自然無字天書,就能從科學的層面掌握宇宙天地的真理實相。

“致虛極,守靜篤”,“吾以觀復”是觀察萬物運動特性的方法。觀察萬物,人必須要處於內心空明寂靜的狀態,沒有絲毫雜念。自我、小我執見完全清空,不受心外任何干擾,寂靜得能聽到自己微弱的呼吸聲,達到沉浸式入定的心境。靜則能安,安則能慮,慮則能得,用心去觀,用心體悟,觀察體悟萬物生生滅滅的變化。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萬物的運動特性是,處於生生滅滅永恆的變化之中,各自從本源開始,生長衰亡,最終又都回歸到了自己的初始本源,初始本源就是虛靜,就是本性。

萬物的初始本源、根、本性就是虛靜。虛靜就是虛空、無的狀態。生命的本源、根、本性就是“無”,萬物同源同根同性,都是無,天人合一。

生命從“無”中來,最終又迴歸於“無”。無中生有,有歸於無。生命就是這樣,從生到死,從死又新生,生生滅滅,綿綿不絕。這就是萬物運動的真理實相,運動特性。

明白了萬物的運動特性,就能體悟到什麼是“無”,什麼是“無我”,這種人生狀態稱為“明”,明白了大道,也就是大徹大悟大明白。

“不知常,妄作兇”。不明白萬物的運動特性,體悟不到天命本性“無”、“無我”,人生則執虛為實,處於自我之中,用私我小我運作人生,以至於自我膨脹,任性妄為,必然是背道而馳,招致不幸。

“知常容”,明白了萬物的運動特性,就明白了道生萬物的本質,能體悟到萬物都來自於道,都是道之子的真理實相。天地萬物,包括你、我、他、她、它,一切動物,植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是一個整體,世界是一個完整一體的完美的世界。都是一家子,自然會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容乃公”,能包容,心中的世界就是一個整體,不會有自我分別心,沒有自我執著,不用小我去運作人生,面對天下萬事萬物,就沒有自私的立場,而是大公無私,公平公正處事。

“公乃全”,公平公正處事,就能排除干擾,實事求是,完滿周全。

“全乃天”,沒有偏私,完滿周全處事的人,是平等普愛天下,呈現出來的品質就像太陽一樣,遵循平等普愛萬物的自然天理。

“天乃道”,沒有私慾,平等普愛萬物的自然天理,就是大道展現出來的品質特性。

“道乃久,沒身不殆”,一個人,如果能夠觀道,體道,悟道,行道而明道,破除了自我,沒有了私我,小我,體悟到道呈現出來的“無我”的心靈品質和“無為”的行為品德,又能在日常生活中實際的做出來,那麼,他的所作所為就能利益天下,他的智慧和德行就會永留人間。活著的時候,能夠與萬物融為一體,沒有敵人,沒有危險,一生平安。逝後,能夠恩澤子孫後代,人們會永遠尊崇他、紀念他,其生命不會因為有形的肉體的消亡而消失,自然會流芳百世,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私者一時,公者萬古。

(修改稿)《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

容乃公

(注: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