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由 新浪科技 發表于 藝術2022-01-28
簡介有知乎網友發現巫師財經在B站上一期名為《金融各細分行業概覽+鄙視鏈+職業發展,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路人》的影片,洗稿抄襲了知乎“過去的五年(2011~2015)你經歷了哪些重要的人生節點

知乎怎麼看自己的匿名提問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你可以在所有時間裡欺騙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時間裡欺騙所有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時間裡欺騙所有人。”

文/陳蘭 編輯/封成

最近,B站知名財經up主巫師財經抄襲知乎回答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有知乎網友發現巫師財經在B站上一期名為《金融各細分行業概覽+鄙視鏈+職業發展,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路人》的影片,洗稿抄襲了知乎“過去的五年(2011~2015)你經歷了哪些重要的人生節點?對現在有哪些影響?”的一個匿名回答。

而這就像是黑布被撕開了一道口子,隨著網友們將其影片與知乎文章和回答進行對比,不少有問題的影片都被翻了出來,知乎問題“如何看待B站財經類up主巫師財經被扒抄襲、造假”目前已收錄876個回答,瀏覽量超過400萬。

這個

問題下

,可以說求錘得錘。

比如巫師的第四期影片《楊超越與資本博弈之路》,被知乎使用者@顧弦之指正,原文實際上釋出於數娛夢工廠微信公眾號,再比如《香港金融保衛戰,國際巨鱷索羅斯做空英鎊泰銖,決戰香港》,原文是新浪使用者@春天的WV夢幻之旅的一篇新浪博文,名字叫《名叫《決戰香江 | “保不住香港,我們以死謝罪”-98年董建華為首香港政府血戰索羅斯全揭秘!》。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還有使用者說:“

前兩天聽說他抄襲這事,我還想去吃個瓜,結果點進主頁發現

這些標題我特麼全在知乎看過。

事發後,巫師在B站和知乎進行了道歉和澄清,但道歉並不能抹掉過去。而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巫師抄襲事件背後實際上是網際網路洗稿與反洗稿的不眠之戰,洗稿是常態早已變成一種網際網路的病態大環境,去年由於多個自媒體大號洗稿被揭穿,甚至有人把2019年稱為自媒體洗稿時代的來臨。

資訊爆炸的

流量

時代,面對毫無原創力的洗稿抄襲,每一位使用者應當扮演怎樣的角色參與到這場不眠之戰?各大生產內容的平臺又應該具備怎樣的責任和義務?

知乎是個“素材庫”

在《2018年度內容行業版權報告》中,微信公眾號是侵權量最高的平臺,根據報告統計,僅僅2018一年微信公眾號文章被侵權量就高達302萬次,此外,微信公眾號互相轉載的頻次極高,其中的92%的侵權行為發生在公眾號之間。

如果說公眾號是侵權量最高的平臺,那麼知乎就是

洗稿抄襲次數最高的平臺。

進一步說,是洗稿者的素材庫。

以文字為主的內容平臺,沒有比十歲的知乎更有料的地方了,不可否認知乎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其專業性的內容,知乎大V半佛仙人對知乎的評價是:知乎的內容質量,討論質量,是中文網際網路領域最好的,沒有之一。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可能知乎自己也沒想到,十年內容池的豐富打造會在有朝一日吸引越來越多的洗稿者們來撈尋“素材”,巫師財經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2014年7月13日,知乎使用者@spoon在其專欄發表了《金融從業人員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沒過多久一個名為“投資銀行”線上的微信公眾號,僅僅是將標題換為《金融從業人員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後,就直接抄襲了這篇文章。

2016年,微博名為@知乎大神(後改名大神說)的使用者及其背後運營平臺,未經許可擅自在新浪微博上以圖片的形式大量轉載知乎平臺上使用者的問題及回答,供網際網路使用者瀏覽,透過大量抄襲、複製知乎使用者的提問和回答,利用微博進行廣告經營謀取鉅額經濟利益;2017年搜狐號名為@法科奧夫的作者發文章說,9月份其回答被某營銷大號抄襲,被抄襲沒什麼,更可悲的是竟然有讀者私信他,問他是不是抄襲了這個營銷大號。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抄襲知乎似乎變成了內容領域一種心照不宣的共識

,就連曾經知名的公眾號女王咪蒙也沒能躲過洗稿風波。2017年一個知乎名為恆變的使用者在知乎發表話題“被咪蒙洗稿”怎麼辦,此前恆變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名為“撩漢的過程是怎樣的以及撩漢成功是怎樣一種體驗”的問題,第二天就有人告訴恆變其回答被咪蒙洗稿,而咪蒙那篇文章的標題為《鄧文迪的撩漢秘籍,保證你脫單!》。

使用者化身偵察兵,財經成重災區

林肯曾說過,你可以在所有時間裡欺騙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時間裡欺騙所有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時間裡欺騙所有人。

每個內容平臺都有自身獨特的標籤,B站是前方高能,快手是老鐵,知乎則是“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知乎被冠以的“逼乎”大多也源於“謝邀”的梗,對於知乎而言其左手是精英圈層提供的高質量專業內容,右手是其日益增長的下沉使用者,割裂的結果就是各種戲謔的梗。

不過,相較於微博、B站等平臺使用者而言,知乎裡的使用者無論是哪一個圈層都更較真,對內容領域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也更強,大部分被發覺到的洗稿現象,都是“謝邀”知乎使用者們的偵查。咪蒙洗稿事件是,恆變是,巫師財經也是。

如今知乎與B站的輿論風向和畫風也截然相反

,前者是一派反對洗稿堅持嚴懲的“謝邀”使用者,舉報者的答覆獲得知乎使用者贊同支援,法律相關人士也在知乎發表回答支援;後者巫師的影片播放量還被熱評點贊數其高,且彈幕中有很多支援巫師這波操作的人。

在如何看待巫師財經抄襲的知乎話題中,還有使用者給了一個貼切的形容:

B站是舞臺,知乎是講臺

在舞臺上借用或者模仿抄襲了別人的成果,觀眾不會管,自己看得開心就好

但是在講臺上做演講,把別人的成果佔為己用,臺下的暴躁老哥不上去打兩拳就給足面子了。

巫師在影片裡說,觀眾投的票是什麼樣,未來的內容市場就是什麼樣。知乎與B站的兩極分化實際上也揭露了當下剽竊文字轉化成影片輸出已經是不良風向,且此次被洗的財經領域一直以來都是重災區。

將文字轉化為影片輸出這種方式,相較於單純的文字,抄襲的確顯得更加隱蔽。巫師財經事件不久之前,汽車大V@康賤貓也被網友私信說內容被抄襲,而抄襲的方法同樣是將文字內容轉化為影片內容。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B站洗知乎內容是常態,總有知乎使用者三天兩頭收到關注者的提醒:哥們你又被抄了。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為什麼是財經領域?

就拿當事人巫師來說,他選擇財經領域是因為混跡B站多年發現財經類頻道內容質量太差,感覺網上財經類文章很同質化,所有才萌生了做財經影片的想法。

除此之外,財經領域文章近些年熱度依舊。

在維權騎士發表的2018年Q3內容行業報告中,社會、財經是新的熱門領域。同時,《2018年度內容行業版權報告》顯示,財經類垂直媒體雪球被侵權比重數排名第二, 雪球將旗下2500位創作者納入監測範圍,統計全年疑似被侵權共達18。5萬次,平均每位作者被侵權74次,這數字已遠遠高於市場平均。

而去年維權騎士&鯨版權釋出的《2019上半年內容行業版權報告》中,2018年上半年各領域單內容被侵權量top10榜單中,財經以917的數值高居第3,2019年上半年以508位居第4。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據大部分知乎答主推斷,巫師財經的更新頻率一般為兩週一次,而一篇專業的財經分析需要的資料多不勝數,這個頻率在金融領域很快,要想保證質量又想保證高產,只能團隊作業批次洗稿。

專業門檻高、原創文章成品時間線較長都是財經文章的壁壘。

一般商業記者若有采訪或量級人物採訪,時間線都會拉長的至一個月或半年,通常為了讓資訊翔實準確全面,期間甚至會採訪十幾甚至幾十個人,採訪完成後整理錄音文件就得花上近一個月的時間,最後再成文。

想要節省時間、人力成本付出,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洗稿抄襲。

對於財經領域從業者而言,這不可理解,也無法被接受。

因為劣幣驅逐良幣的大環境一旦形成,就會無法想象不可避免地持續惡化。

平臺的責任與義務

網際網路花式頻繁洗稿背後,也折射出網路作品版權保護的滯後,而這種滯後光靠平臺使用者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進一步明確的是平臺的責任與義務。

一方面,使用者為內容平臺貢獻優質內容,保證平臺一直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內容資源,形成內容上的先發優勢,另一方面,平臺作為使用者的聚集地,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良好公平專業的發聲地,需要保障維護使用者的權益。

各大平臺這些年也有意識地在努力。

2018年頭條號一年內懲罰侵權賬號1。9萬個,侵權處理率達99。5%,透過騎士版權聯盟綠色處理通道其處理週期可以縮短到1小時內,同年百家號懲罰侵權賬號2萬個,侵權處理率達91。7%,處理週期在24小時內。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也正是在這一年,微信公眾平臺針對洗稿問題試執行洗稿投訴合議機制,即對於法律可明確界定的抄襲或洗稿內容,微信將直接判斷處理,而對於判定可能有洗稿爭議的內容,經投訴方確認發起公開投訴、被投訴方確認迴應後,將邀請並期待微信洗稿投訴合議小組作出客觀的評定。

知乎也在使用者原創內容的版權保護方面做諸多努力,2018年4月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的時候,知乎就啟動使用者權益保護升級,即針對除信任的搜尋引擎外的第三方機構,將採取白名單許可的方式,規範知乎內容的使用標準。並提供付費轉載和禁止轉載等功能,為創作者提供豐富的授權選擇。

網際網路的不眠之戰:洗稿與反洗稿

不過,智慧財產權的維權太難了,使用者隱私是一道門檻,跨平臺維權又是一道更大的門檻。

就拿我國首例問答類作品侵權案件—— “知乎大神”一案來說。從2016年4月開始知乎就開始了反侵權行動,發出針對“知乎大叔”“知乎大神”等一系列微博營銷賬號侵權行為的公開宣告。當年7月份知乎起訴微博營銷賬號“知乎大神”一案正式立案,而直到去年11月這起維權案件才有了知乎勝訴的結果,被告方補償不過8000元。

這場維權從行動開始、立案到調查、開庭,再到有結果,用了三年多的時間,最後也只不過得到微小的補償。

管中窺豹,平臺維權尚且如此困難,聚焦到個人就更不用說了。

巫師財經事件給內容生產者們敲了一次警鐘,也給平臺下了一劑猛藥,洗稿需要被重視需要被剋制,在網際網路洗稿與反洗稿的不眠之戰裡沒有誰能獨善其身。

這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持久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