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宋代霞帔墜:命婦身份與雅俗審美

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1-06-29
簡介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金色記憶展上,陳列著一件宋代金霞帔墜,造型優美,紋飾精緻,在燈光的對映下,更顯得金光燦燦,美不勝收,令觀眾目不轉睛

錘鍱怎麼讀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金色記憶展上,陳列著一件宋代金霞帔墜,造型優美,紋飾精緻,在燈光的對映下,更顯得金光燦燦,美不勝收,令觀眾目不轉睛。

這件霞帔墜呈橢圓形水滴狀,由兩塊金片打作、拼合而成。兩面紋飾相同,邊緣薄,中心紋飾鼓凸,尖部有一細小穿孔,便於穿系佩掛。墜上的紋飾是一對鸞鳳展翅欲飛,動感十足。

宋代霞帔墜:命婦身份與雅俗審美

金色記憶展海報

鸞鳳和鳴象徵著高貴吉祥、琴瑟和諧、婚姻幸福,霞帔墜將其紋飾、寓意與實用性完美結合,再加上金光閃閃的色澤,更顯得耀眼奪目,充分體現了宋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也彰顯了使用者的尊貴身份。

夫妻合葬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總館館長黃晨介紹,這件墜飾1980年2月17日出土於南京市幕府山南一座宋代夫婦分室合葬墓中。兩室木棺和屍骨均腐朽無存。男室被盜嚴重,僅出土鎏金銀櫛背、銀盒、銀扦、瓷盆及疑似墓誌一方。女室除出土這件金帔墜外,還出土了金耳釘、龍鳳紋金簪、團龍紋金簪等各色女性飾品。

出土時,這件墜飾用絲線繫於墓主身上,專家分析,這是宋代女性所穿霞帔下的壓腳。類似的飾件在國內考古發掘中多有發現,如江西安義石鼻南宋李碩人墓、福州南宋端平二年(1235)墓、福建福州浮蒼山南宋淳佑三年(1243)黃昇墓、江西德安桃源山南宋鹹淳十年(1274)周氏墓、上海寶山區月浦鄉南塘村南宋寶慶二年(1226)譚氏夫婦墓等,在安徽、北京等地的博物館中也多有展出。

這件帔墜圖案雋雅,工藝精絕,不僅用錘鍱、鏤刻的方法處理較大面積的主題紋飾,使得畫面虛實相間,增加了鸞鳳圖案的立體感,而且在花朵、葉片、鸞鳳的區域性細心鏨刻,畫面感十足。錘鍱即打作的工藝,使得紋飾具有浮雕般的效果。

宋代霞帔墜:命婦身份與雅俗審美

霞帔墜(南京市博物總館藏)

命婦身份的標誌

或許讀者對霞帔墜非常陌生,一提起鳳冠霞帔就恍然大悟。帔字的本義是披肩,在南北朝之後也被用來指披巾,宋代以後,帔帛逐漸演變成禮服的組成部分,叫做“霞帔”。霞帔製作考究,有精美紋飾,在穿戴時從領後繞制胸前,下端所繫之物即霞帔墜子。

帔墜材質有金有銀,形狀多為水滴狀,也有的呈圓形。此前關於它的作用研究不深,許多博物館錯認作“香囊”,在展廳中平躺放置,被網友吐槽為“金核桃”“土豪蛋”。

霞帔狀若兩條彩練,或光素無紋,或飾有精美圖案,穿著時將其繞過頸部,披掛於胸前,下垂一顆墜子。福州黃昇墓和德安周氏墓中的霞帔墜出土時正縫於霞帔底端,進一步證實其用途。

霞帔墜保證女性行走時,霞帔不會隨著空氣的流動發生偏移,當女性落座、起身時,霞帔能平展地貼附在衣服上自然而然地下垂,不會產生褶皺,確保命婦的禮服時刻呈現出平直端莊、嚴謹整潔的形象,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當然,並不是所有女性都可以佩戴霞帔墜,能夠使用霞帔的女性一般具有命婦身份。命婦,又稱誥命夫人,是古代身份特殊的女性群體,在各種儀節上享有特殊的待遇,並且霞帔墜是依附於霞帔的,不能單獨作為一種裝飾用品,因此霞帔和霞帔墜也成為了宋代女性身份的一種標誌。

宋代雅俗的表達

宋代首飾在造型及紋飾方面,一反唐代的雍容華貴,繼而典雅秀美,這件鏤空的霞帔墜就是宋人雅俗審美、工藝技術的表達。

宋人尚雅,即便是生活用具也十分講究精緻,首飾的裝飾題材趨於生活化,紋樣來源於自然風景、世俗生活,包括龍鳳、花卉、瓜果、草木、鳥獸、魚蟲、人物等,除了傳統的吉祥紋樣外,更增添了許多充滿生活氣息的圖案。

受畫院寫生花鳥畫的影響,宋代紋樣造型寫實形象。正如這件霞帔墜,寫實性極強,牡丹及茶花的花朵、花瓣、花莖一應俱全,生動逼真,閉上眼睛,彷彿真能嗅到陣陣花香。

(圖片由南京市博物總館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