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深圳維明生中醫館郭德尚:中醫對於肝腹水病因病機的認識

由 深圳市維明生中醫館 發表于 藝術2022-12-30
簡介關於本病的病機, 祖國醫學認為臌脹主要由肝、脾、腎三髒受病, 肝 失條達、脾失健運、腎不化水, 以致氣、血、水瘀積於腹內, 以致腹部脹 大如鼓而得名

肝腹水中醫叫什麼病

根據肝硬化腹水的主要臨床表現及體徵, 和中醫學的“鼓 脹“病相似,是臨床上的疑難病,早在古代已經將其列為 “風、癆、臌、嗝”其中的4大頑症之一。中醫“臌脹”、“水蠱”、“單 腹脹”、“蜘蛛蠱、”“單腹蠱”等包含了肝硬化腹水病內容。

關於本病的病因, 古代很多文獻都有論述。有認為與濁氣和蟲毒有關 的,如早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裡就提到“濁氣在上,則生瞋脹。” 認為脾胃升降功能紊亂, 脾不升清, 胃氣不降導致濁氣在上而出現腹部脹 滿, 不欲飲食臨床表現。朱丹溪也認為鼓脹病的發生是溼熱相生, 清濁相 混, 隧道壅塞所造成的。隋代巢元方則認為本病與蟲毒有關, 在其著作《諸 病源候論〃水盅候》裡描述到“自三吳以東及南諸山郡、山縣, 有山谷溪 源處有水毒病, 春秋輒得……水間有沙蝨, 其蟲甚細不可見, 人人水浴及 涉水澡浴, 其蟲著身……鑽入皮裡……。”和現代的血吸蟲病引起的肝硬 化相似, 而巢元方早在1000多年前就認識到了。古代醫家很早就發現飲酒 與鼓脹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 如張景嶽《景嶽全書》腫脹篇裡明確指出“少 年飲酒無節,多成水臌”。金劉完素在《內經》病機十九條“諸病有聲, 鼓之如鼓, 皆屬於熱”的啟發下, 對腹脹提出了自己的認識, 指出“陽熱 氣甚,則腹脹也。 “認為熱邪與鼓脹的發病有關。

關於本病的病機, 祖國醫學認為臌脹主要由肝、脾、腎三髒受病, 肝 失條達、脾失健運、腎不化水, 以致氣、血、水瘀積於腹內, 以致腹部脹 大如鼓而得名。《金匱要略》雲: “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素 問〃至真要大論》說: “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又《張氏醫通》中言: “單腹脹久窒, 而清者不升, 濁者不降, 互相結聚, 牢不可破。實因脾胃之衰微所致。”《素問〃經脈別論》說: “飲入於胃, 遊溢精氣, 上輸於脾, 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 五經並行。”《素 問〃水熱穴論》雲: “腎陽為開, 腎陰為合…腎者, 胃之關也, 關門不利, 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上下溢於面板, 故為胕腫。 胕腫者, 聚水而生病也。” 氣血水之為病, 各有側重, 其中以氣虛為本, 血瘀為標, 腹水乃標中之標。 因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氣虛則生化無源, 故氣虛, 氣為血帥, 氣虛則血無以帥行, 或血行不暢而滯留, 形成瘀血。脾虛中土不運, 則清 陽不升, 濁陰不降, 壅滯中州, 腫勢更增。《醫鏡》中曰:“臌脹起於脾虛 氣損,治之當以大補之劑培其本,少加順氣以通滯……”,早期肝硬化腹 水階段,病變以實為主,從肝脾論治, 以疏肝活血,健脾益氣利水;中後 期本虛標實, 或實中夾虛, 或虛實夾雜, 從脾腎論治, 以健脾益腎, 活血 利水, 或從肝腎論治, 滋陰補腎, 活血利水。總之, 肝硬化腹水的主要病 機表現為肝鬱脾虛、氣滯血瘀, 同時還伴隨著以脾失運化、腎失氣化、水 溼停滯等病機。

深圳維明生中醫館郭德尚:中醫對於肝腹水病因病機的認識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