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您知道,我們為何“發呆”嗎?

由 愛學習英語的小七 發表于 藝術2022-10-02
簡介由於長期與手機為伴,我們的大腦始終被手機牽動著,因而當工作學習中的大腦稍有鬆懈時,放在身旁的手機就會提醒我們“喂,應該關注一下我了”,在“心癢”和“手殘”的雙重作用下,我們會情不自禁拿起手機,此時我們的大腦思維便會工作學習模式切換到手機模式

發呆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您知道,我們為何“發呆”嗎?

只有當一個人“心裡想著事情”才會顯出“出神”或”痴呆”的樣子,即“發呆”並不是隨便可以表現得,首先心裡得有事情,不管是大事小事還是煩事瑣事,心裡沒裝事,是發不了呆的。因而,從這個層面來說,發呆未必是件不好的事情,因為處於發呆時至少是因“事”而生,而非無緣無故或者簡單理解為“病症”,而且在醫學上也指出發呆是正常人的一種心理調節狀態,偶爾發呆無傷大雅,還有利於身心健康呢。

因此,“發呆”看似呆,其實不呆也不痴。

我們多數人認為豬八戒是唐僧師徒四人中最呆蠢一個,就知道吃和睡,活脫脫的一頭豬樣,其實豬八戒的情商很高,是取經團隊中情商最高的一個。豬八戒經常性發呆,其實是他在想事情琢磨人,並不是在浪費時間,透過觀察、思考並摸清唐僧、孫悟空和沙僧的性格特徵,便知道自己在取經隊伍中的位置以及如何贏取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可謂深諳為人處世之道,頗有城府。

要成為古人所說的“書呆子”也非易事,首先得讀書,而且是要讀很多書或者是要把一本書讀得爛透的那種,完全是沉浸在書的世界裡所表現出的呆萌狀。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裡面包含了現實中的一切,“書呆子”能夠體會到書中的“黃金屋”“如玉”和“千鍾粟”,不也是一種福氣嗎?

反觀在我們這樣一個“忙”的社會中,大家似乎都沒有“發呆”的機會,“發呆”反而成了一種稀缺品。

手機佔用了我們生活中大部分時間,甚至是工作和學習時間,使得許多應用來休息、放空或發呆的時間都被手機佔據著。

人類發明手機主要為了便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絡與交在,但是現在手機的通訊功能已經淪落為最次要的角色了,人們購買手機只會關注其智慧化及其所應具有的裝載各類APP的空間和運轉速度等。

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發明和使用是把雙刃劍,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為我們的衣食住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生活困擾;改變著我們的思維方式,為我們的工作學習帶來資訊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思維後遺症。

一方面,消磨了我們時間管理的觀念。原本緊鑼密鼓或有條不素的計劃安排,但因手機的巨大魅力加上沒有足夠強大的自制力,使我們的計劃安排不斷被打斷,一拖再拖、一推再推,並逐漸形成了拖延症;

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們思維切換的機會成本。由於長期與手機為伴,我們的大腦始終被手機牽動著,因而當工作學習中的大腦稍有鬆懈時,放在身旁的手機就會提醒我們“喂,應該關注一下我了”,在“心癢”和“手殘”的雙重作用下,我們會情不自禁拿起手機,此時我們的大腦思維便會工作學習模式切換到手機模式,並在手機世界中獲得更多的快樂感和認同感。

這會使得我們原有的工作學習影像在與手機的互動中逐漸消淡,並因原有思維的中斷而導致重啟或接續該項思維時還需要重複之前的工作學習,無形中增加了工作學習負擔和相應的轉換成本,降低了工作學習效率。

(摘自【經濟學家茶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