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尿頻尿不盡?中醫認為可能與這5個病症有關!看看你中招了嗎?

由 舒志強醫生 發表于 藝術2022-09-19
簡介3、肝鬱脾虛型肝鬱脾虛者,如長期情志抑鬱,致使肝氣鬱結,可造成肝失疏洩、脾失健運,進而出現小腹疼痛、小便乾澀、排而不暢、餘瀝不盡等症狀,患者往往伴有面色黯黃、舌苔薄白有瘀斑等表現

什麼叫超過26週歲

排尿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能調節體內水與無機鹽平衡,排出體內廢物,以維持組織細胞生理功能。通常正常人每日排尿頻率在6-8次之間,但若排尿次數明顯增多,且在排尿後出現膀胱充盈或尿意頻繁的情況,可能是尿後餘瀝的表現,應提高警惕。

尿頻尿不盡?中醫認為可能與這5個病症有關!看看你中招了嗎?

這5類病症可引起尿後餘瀝,需進行鑑別

1、

氣虛型

氣虛體質者,常有腎氣虧虛、固攝失職等問題,可表現為小便時作時止、淋漓不盡,嚴重者甚至有遺尿或尿失禁等情況。此外,患者多伴有頭昏健忘、腰腿痠軟、聽力減退等症狀,且往往在身體疲憊、過於勞累後加重。

2、

肝膽溼熱型

如體內溼熱蘊結於肝膽,可影響其正常的疏洩功能,並下行至膀胱,致使膀胱溼熱,出現尿頻、尿急、尿黃或小腹脹滿等表現,排尿時常有點滴而下或閉塞不通等情況,男性患者多伴有睪丸腫脹、陰囊潮溼等表現。

3、

肝鬱脾虛型

肝鬱脾虛者,如長期情志抑鬱,致使肝氣鬱結,可造成肝失疏洩、脾失健運,進而出現小腹疼痛、小便乾澀、排而不暢、餘瀝不盡等症狀,患者往往伴有面色黯黃、舌苔薄白有瘀斑等表現。

4、

脾虛溼困型

脾氣虛則生內溼,溼濁而停,常有食慾減退、身體睏乏、微胖水腫等表現,觀察其舌苔可發現舌淡有苔白,或潤或膩;大小便方面,有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型、腹部脹滿等情況。

5、

腎虛型

中醫認為腎與膀胱相鄰,尿液排洩不暢與膀胱無法正常氣化有關,且由腎氣決定,如體內腎氣不足,可導致尿多,而膀胱氣化障礙,可致小便清長、夜尿增多。腎氣虛的發生,和機體受涼、慢性疾病長期遷延不治、性生活頻繁等原因有關,如機體受涼會損耗腎陽,慢性疾病久不痊癒會損耗腎氣,而性生活頻繁或損傷腎精,上述情況皆可誘發腎陽虛,患者常以畏寒肢冷、腰肌痠痛、精神不振等表現為主。

尿頻尿不盡?中醫認為可能與這5個病症有關!看看你中招了嗎?

頻繁尿後餘瀝,應明確病症後辨證治療

對於氣虛者,需補腎縮尿,改善症狀;肝膽溼熱者,調理上應遵循清利溼熱的原則;肝鬱脾虛者,需疏肝解鬱、健脾祛溼;脾虛溼困者,應以祛溼、健脾、益氣為主;而腎虛者,應透過補腎固澀的方式治療,以改善陽氣不足、畏寒肢冷、尿液增多的情況。但治療前,需明確有無感染情況,如出現腹部脹痛、排尿疼痛,考慮與病原菌感染引起尿路刺激有關,需採取消炎治療。未感染者,可選服溫腎散寒的藥物,如五子衍宗片,五子衍宗片有補腎固澀之功效。用藥期間,也需注意區域性保暖,多進食滋陰補腎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