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軟文也能讓讀者上頭?三聯商業內容團隊揭秘“爆款軟文”寫作法則!

由 鯨平臺 發表于 旅遊2022-10-08
簡介《三聯生活週刊》定製內容總監沈藝超三聯商業內容團隊“大家庭”鯨平臺:沈老師,請以《鬆弛人生,從注視一滴水的溫柔開始》等反響較好的商務稿案例為例,分享其構思、行文過程

gps在哪裡開啟OPPO

“一看就是廣告!”

“枉我看了半天,原來是廣告……”

“竟然是廣告,這廣告寫得真妙!”

以上三種反應,是不同水平的商務文案,帶給讀者的不同感受。作為深耕於原創深度內容、死磕打動人心的文案的《三聯生活週刊》團隊,他們所撰寫的大部分文案,都能讓讀者產生第三種反應。

三聯商業內容團隊的行文構思與方法是怎樣的?

如何將大眾情緒與甲方品牌巧妙連結?

如何服務好“超級難搞”的甲方?

如何在高速運轉的工作節奏中,保持創意與熱情?

財聯社|鯨平臺記者對話《三聯生活週刊》定製內容總監沈藝超,聆聽其分享團隊的“爆款軟文”寫作法則。

軟文也能讓讀者上頭?三聯商業內容團隊揭秘“爆款軟文”寫作法則!

《三聯生活週刊》定製內容總監沈藝超

軟文也能讓讀者上頭?三聯商業內容團隊揭秘“爆款軟文”寫作法則!

三聯商業內容團隊“大家庭”

鯨平臺:沈老師,請以《鬆弛人生,從注視一滴水的溫柔開始》等反響較好的商務稿案例為例,分享其構思、行文過程。

沈藝超:

鬆弛人生

”這篇文章是三聯和OPPO的合作。事件是OPPO近期要在開發者大會推出全新的ColorOS 13系統,對方在“brief”中體現的訴求是——全面升級的ColorOS 13以「水生萬物」為理念,從生命之源中汲取靈感,致力於為使用者帶來活力、流暢、智慧、可靠的美好數字生活體驗。對方希望文案可以詳細詮釋OPPO的設計理念、創新與技術,文風體現出三聯慣有的人文情懷。

團隊拿到“brief”以後,做了三個動作。第一步,理解客戶的核心需求,拆解品牌要傳遞的理念。這一步特別重要,關乎後續合作能否順利展開,以及文章整體呈現效果,

寧可多花時間,也要溝通透。

為了讓客戶對內容呈現效果有清晰的概念,團隊會在提案中體現一個或多個切入點、內容與品牌的連線點、行文邏輯與思路,以及品牌商業內容的佔比。

第二步,找到當下社會熱點話題與情緒聚焦點,在客戶硬邦邦的brief與大眾柔軟的情緒之間找到結合點,即將商業訴求與媒體思維“拉齊”。OPPO該產品的靈感來源是水,水是自然元素,是流動的,給人以自由、鬆弛的感覺。在當今社會中,許多年輕人也正在用擁抱自然、戶外運動,甚至徹底迴歸鄉村等方式舒緩自身壓力,“靈活調節”“鬆弛人生”便是本次品牌主題與文案主題之間的連線點。

第三步,寫作與打磨。三聯通用的寫作手法是以人物視角為主線,用真實的採訪素材呈現人物的所思所想,從個體的故事引申到某個群像、某個普遍的社會現象。

在撰寫OPPO這篇稿件時,團隊最初想用“夾敘夾議”的方式,用人物故事、影視作品及書籍、相關理論等多維度體現人們對於疏導生活壓力的解法,寫到一半,發現說教的味道有些重,便調整成了大家現在看到的,以人物故事為主軸、更能引起讀者共鳴的寫法。

這樣一篇稿件的操作週期通常在10天左右。其中,2-3天用於給出提綱,3-5天用於成稿,最後幾天用於根據客戶的反饋進行修改與調整。

鯨平臺:團隊如何洞察、捕捉到當今社會人們的痛點和需求,從而選擇行文切入點?

沈藝超:

經過大量覆盤,團隊發現在公眾號上受到好評最多的切入點主要有三類。

一類是社會熱點話題與情緒聚焦點,包括女性、教育、職場、焦慮等……團隊會透過解讀此類熱點話題,幫助人們抒發情緒,再與品牌做結合。

第二類是人物故事稿件,包括專訪與群訪,專訪物件涵蓋KOL、企業高管、有故事的素人等。團隊長期與幾大頭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博主人物外放”內容方面的合作;所謂“人物外放”,就是以媒體視角深度挖掘人物特質,將其放大,由此進一步凸顯整個平臺的價值。

第三類是基於三聯的基因和創刊土壤——歷史、人文和科普尋找切入點,與品牌進行結合。很多客戶對三聯的印象是“一個文化積累深厚”的媒體,他們會開玩笑說:“你們這麼‘有文化’,幫我們也提升一下品牌調性吧。”

以上三類,屬於高效“模板”,用來保障團隊穩定發揮與高效生產。當然,團隊每天必不可少的動作是保持多看、多想,多刷社交平臺,看看大家都在討論什麼,大家如何感受、認知這些話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齡、地域、職業、身份背景的人,對同一個話題的看法會有很大的差異,比如,二三線已婚女性和一線單身女性,心態一定會有所不同,我們需要去照顧到這些差異,不要以偏概全,引起讀者的不適。

在當今社會中,“散播焦慮”似乎是一種“流量密碼”,在為一些行業做傳播內容時,不可避免會談及焦慮,而三聯的整體調性與宣揚的價值觀恰好是“反焦慮”,團隊需要在二者之間尋求平衡,讓大家意識到一些現實問題,不要去逃避,也不要過度恐懼。

鯨平臺:長期做深度文案,會不會有倦怠期和靈感枯竭時期?團隊如何保持創意與熱情?

沈藝超:

保持創意和熱情的方法,主要是保持好奇心、熱愛生活、積極體驗生活。

長期從事媒體,尤其是原創內容的人,大多數都具備生性敏感、好奇的特質,他們普遍喜歡分析各種現象與問題。比如我和我的同事們,都會關注和體驗時下一些流行的生活方式,比如身心靈脩煉、戶外運動等等。

大家也會保持閱讀,尤其是心理學、人文社科方面的書籍,從而建立一些理論框架,去更系統地瞭解大眾心理。我自己就有考過心理諮詢師的證書。除了瞭解心理、社科知識,大家甚至還會研究塔羅牌這些時下流行的“神秘力量”。

《三聯生活週刊》主編李鴻谷老師說過,三聯記者的特質是有好奇心、好勝心以及學習能力。有好奇心決定了保持創作的熱情,不斷拓展新的認知領域;好勝心則決定了寫作的態度與能力。

此外,團隊也很注重生活體驗,我深信,憋在房間裡苦哈哈寫作,是寫不出好東西的。前段時間,週刊進行1200期特刊合影活動,讓每個部門拍攝特色主題合影,我們部門的人大多愛運動,每個人也有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運動,便策劃了運動主題合影。

在這張合影裡,後排揮拍跳起的是部門最資深的路老師,他每週固定時間清晨去打球,大家一樣10點坐在辦公室時,路老師已經打完兩個小時羽毛球了,這毅力讓我震驚;後排擺跳舞姿勢的女孩就是寫OPPO稿件的作者翠羽,寫“鬆弛”主題的她,那一陣子狀態可並不鬆弛,經常因為突然需要處理工作而臨時取消舞蹈課;前排做瑜伽的就是我們的“身心靈”修煉大師思雨,最近她正在研究療愈食譜;還有打拳的是我,這兇狠的眼神,大家都開玩笑說是為了時刻應對各種棘手的工作狀況。

軟文也能讓讀者上頭?三聯商業內容團隊揭秘“爆款軟文”寫作法則!

三聯商業內容團隊運動主題合影

鯨平臺:說到這裡,我們與甲方發生過哪些有趣的碰撞?

沈藝超:

團隊的日常工作節奏,經常被甲方帶著走。比如,我們團隊其實並不“卷”,但是經常被網際網路大廠帶飛。大廠客戶會在凌晨2點對我們說:“老師,不論稿子多晚出,我們都等您哦。”

我們還從網際網路大廠那裡學到了許多所謂的“網際網路黑話”,我前面提到的“人物外放”就是一例。現在,團隊已經從滿頭霧水,進化到能輕車熟路使用這些詞了——“來,我們把需求‘對齊’一下。”

再比如,外企客戶大多“佛系”,同事讓對方確認稿件,得拜託對方週末加個班,我們自己也會著急催說:“趕快改好,等到6點,客戶就下班沒影了!”

軟文也能讓讀者上頭?三聯商業內容團隊揭秘“爆款軟文”寫作法則!

辦公室“供奉臺(書架)”擺滿了團隊與合作品牌的周邊,保佑稿運亨通

鯨平臺:是否與甲方發生過爭執?團隊如何妥善協調?

沈藝超:

bug可能會出現在任何一個環節。首先,bug可能會出現在“客戶需求不明”,團隊對此會反覆溝通,給到對方具體的文章進行參考。

bug可能出現在“採訪資料不足、沒有乾貨、效果不好”,遇到這種情況,團隊會緊急找其他採訪物件,或者用寫作技巧給採訪內容進行潤色。

bug可能會出現在“客戶反饋不明”,即聽到客戶說:“深度不夠,不能打動我”,但是對於具體哪裡不足,對方也無法指出。團隊對此會主動給出修改操作方法,讓對方形成具象的想象與概念。

bug也可能出現在“甲方內部意見不統一”“糾結於排版”……中間的血和淚不少,團隊會百分百理解和想辦法解決,但也難免吐槽說,每天都會在意想不到的環節經歷心驚膽戰,感覺心臟都要驟停了。

鯨平臺:如今碎片化資訊大爆炸,團隊可曾想過,三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口碑與文章開啟率,可以適當降低文章的打磨複雜度,提高“投入產出比”?

沈藝超:

確實,許多擁有龐大粉絲群體的平臺,更像是一個“釋出渠道”,似乎取一個好標題,讓人們開啟文章,閱讀量也可以達標。

然而,品牌方喜歡、信任三聯,選擇和我們合作的原因,絕不僅僅是出於熟悉這個媒體品牌,看重這個渠道,他們看重的,終歸是內容創作的能力與質量。

堅持用寫原創深度稿件的方法寫商業內容,把商業性、公共性、可讀性三者對齊,是三聯商業內容團隊的必選項,是對讀者、品牌方以及三聯自身負責。

短影片內容風潮來襲,卻無法與深度圖文相互替代。近期,大家普遍提及的一個世界發展趨勢是“不確定性增強”。社會環境越是多變,深度內容的存在便越有價值。我們身處其中,需要去思考、認識、理解這些變化,再做出決策。

引用李鴻谷老師寫過的一句話——“週刊的內容生產方向是重的越重,輕的越輕。”總會有人想要深度思考,不斷對這個世界多一層理解,那便給他“重”的東西。

要提高生產效率,即所謂更高的投入產出比,可以靠更合理的統籌、精細的分工來實現。如果將商業內容團隊比作一個車間,那麼從合作流程、稿件風格型別到作者團隊建設等等,我們的“流水線”已經打磨得非常成熟了。

鯨平臺:您個人的從業經驗是怎樣的?您對現在的工作狀態滿意嗎?

沈藝超:

回想起來,我的工作一直很“垂直”。我畢業於復旦大學,本科專業是英語,因為本身喜歡新聞,研究生便讀了新聞專業,2014年畢業以後,自媒體紅利正盛,我進入某財經媒體旗下的生活方式類公眾號從事新媒體運營,兼顧內容與營銷。生活方式領域的選題很廣泛,我在這段工作經歷裡也儲備了很多知識與技能。

唯一的一次新嘗試,是在上家媒體工作四年多以後,去網際網路行業某中型企業嘗試做品牌公關。我想要去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體驗一下甲方、乙方雙方的視角。不過,半年以後,我還是回到了媒體行業,因為感覺“無聊”,我喜歡的狀態,是不斷聽新的故事,再給別人講故事,然而作為公關,我瞭解到的品牌故事,會相對單一。那或許是一份好工作,但是給不到我想要的精神上的刺激與充實感。

鯨平臺:在未來,您還有哪些想嘗試的事情,想達成的心願?

沈藝超:

其實,我很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卻發現自己對現狀很滿意,真的沒有其他特別想做的事情了。

三聯絡的氛圍很開放、自由,沒有森嚴的制度,沒有壓抑的規則,領導以“寫出好內容”目標為導向,同事之間可以共情、互懂,如同“革命戰友”,那種所謂“一個人800個心眼子”的職場環境,我未經歷過。

很多媒體人會選擇創業,然而,我沒有生意頭腦,在我的概念裡,我這種“內容人”和“生意人”可能是兩種動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