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一眼萬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來自於藝術的波瀾

由 知否xl 發表于 運動2022-07-28
簡介中國是古代玉器的三大產地之一,也是世界上開採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

暖隸書怎麼寫

如果真的可以穿越千年,回到遠古時代,你會選擇回到哪個時期呢?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角色可以選擇,你又會想成為哪位文人墨客、書法大家、亦或是哪位嚮往的古人呢?

中央電視臺的一檔《典籍裡的中國》,一度火遍全國。

節目裡主持人撒貝南攜手各路實力演員,跨越時空,與千古奇人徐霞客、漢代文學家伏生、天下第一師的孔子…隔空對話,講述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文明與輝煌。

看後不覺讓人心裡熱流湧動,真想穿越到自己嚮往的朝代,去真實地體驗專屬於那個時代的藝術魅力。

要想真的穿越是不可能的,可有一本書籍卻可以帶領我們跨越千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領略中國上下五千年絢爛奪目的藝術史。

一眼萬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來自於藝術的波瀾

這就是意公子的《大話中國藝術史》,這是一本讓你捧起來就不願意放下的藝術史書。也是一本可以讓你一口氣讀完10000年中國藝術史的書籍。

書的開端以擬人的形式把中國的藝術史分為了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到三十而立、再到四十不惑……

以階段性的形式向我們娓娓道來了,這個我們“

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成長曆程。

一眼萬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來自於藝術的波瀾

1。懵懂無畏是前行的動力

人類每時每刻都在不斷探索著自己的生命源頭是怎麼樣的。

透過發現的古蹟去追尋先祖的足跡,看他們如何在一次次的創新中,給後世留下了如此多的史詩般的藝術瑰寶。

無論何時“民以食為天”是不變的真理,早在10000多年前,人類還是食不果腹,主要以狩獵為生,卻還要受到比自己強壯的野獸的襲擊。

為了生存他們找到了比狩獵更為穩妥的生活方式:種地。

在廣袤的大地上,先民們擇水而居。漸漸地有了穩定的糧食來源,既能吃得飽更能穿得暖了。

填飽了肚子,人們就有了充足的時間去花心思,探索食物以外的事情。

不經意間他們發現,被雨水溼潤了的泥土經過火的烘烤可以變成裝盛食物的器皿。

於是,中國的陶器時代開始了……

緊接著,在數千年後,人們在他們生活過的地方,發掘了大量的陶器。

比如珍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來自於代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鷹鼎。

一眼萬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來自於藝術的波瀾

陶鷹鼎又叫黑陶鵠鼎,鵠是古代對貓頭鷹這一類鳥的總稱。

因為它們有超強的捕鼠能力,外帶有震懾力的體型和尖嘴,倍受先民們的敬畏和崇拜。

它既是一個實用之物,也代表著原始人的圖騰觀念,更是一個兼具欣賞價值的藝術品。

隨著時間的流轉,玉器和青銅器也登上了歷史舞臺。

玉被稱為是最神奇的石頭。

中國是古代玉器的三大產地之一,也是世界上開採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

早在8000年前,在內蒙古東部地區的興隆窪,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了對玉器打造成器物的探索了。

要說陶瓷和玉器是大地的饋贈,那麼青銅器就是人類智慧的開始。

青銅器最開始也是作為餐具而使用的,但是它不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有的物品。

青銅器的使用也呈現了階級分化和權利的象徵。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青銅鼎是權力的象徵,自古就有“問鼎中原”“一言九鼎”的傳說。

青銅器的製作工藝也是十分的複雜,就算是用今天的高科技技術也很難還原當時的製作工藝,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與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一眼萬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來自於藝術的波瀾

2。夢想與現實的結合體叫作藝術

站在歷史的迴廊,我們感慨前人給我們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寶貴的財富外,還驚歎於這些傳

世之寶,每一件都猶如時間的一面鏡子,帶我們回到那個屬於它們的時代,去探究屬於它們的那份悸動。

成就千秋霸業的秦始皇,不但統一了戰亂500多年的春秋戰國,還給後人留下了震驚世界的秦陵兵馬俑。

具記載,秦始皇13歲上位時,就已經計劃往另一個世界搬家了。

於是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從此開始了長達38年的秦始皇陵的修築。

現發現的秦陵地宮,不但有步兵、車兵、騎兵、戰車、弩兵,還有多輛戰車,數萬件的青銅兵器。

一眼萬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來自於藝術的波瀾

那會的秦始皇也許只是想著死後的世界能如他在世一般的輝煌,他不但要親手打造中國的大一統。還要在死後的世界繼續他的豐功偉績。

不知道他死後,是不是操縱他的千軍萬馬在冥界又打下了一片江山,但是他卻給後人留下了穿越千年與他隔空對話的兵馬俑。

一眼萬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來自於藝術的波瀾

3。生生不息的情愫在時空裡蔓延

人類的情感不會因為時間的遷移而改變。

我們知道詩仙李白酒後詩百篇,卻也不知道他還是一個書法家,他的唯一留世的《上陽臺貼》如今在故宮博物院收藏。

書中最喜歡的還要數來自於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長約12米,比兩幅《清明上河圖》加起來還要長。

它的畫布是極其珍貴的桑蠶絲,整幅畫作,用的都是珍貴的礦物質顏料。

最為稱奇的不是這些外在的因素,而是這幅畫本身。

作品本身體現了一個18 歲的少年在畫下這千里江山時的生猛、無畏、和氣魄。

書中這樣寫到他的“高遠”,強調的是山的高度。

他的“深遠”,強調的是山的深度。

他的“平遠”,強調的是山的廣度。

這副畫中,不但有空間感還有很強烈的立體感。

整幅畫中運用了大量的不同皴法,山巒山頭、山腳坡腳、山崖岩石,用的畫法都不盡相同。

一個18歲少年,筆下的千里江山,是如此的壯闊。中華少年在哪一個時代都是異樣的存在。

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我們也無法抵達將來,但是我們卻可以在《大話中國藝術史》這本書裡,聽古人們娓娓道來,看山川萬物的變換。

無論你是喜歡藝術品類的陶器、玉器、青銅器,還是書法界的楷書、隸書、行書和草書;亦或是傳世名畫的《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等等;

一眼萬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來自於藝術的波瀾

不管你是喜歡唐伯虎的《秋風執扇圖》,還是閻立本的《步輦圖》,亦或是一代皇帝宋徽宗的《瑞鶴圖》,《大話中國藝術史》都會一一呈現在你面前。

一本好的書籍可以伴隨我們一生,我想這本《大話中國藝術史》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