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由 玉見沈華 發表于 人文2022-09-26
簡介(接上期)良渚文化的玉器除了上期介紹的玉琮,還有許多器型,都具備一定的造型特點,值得分析:一、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璧特點良渚文化的玉璧存量較大,遺址挖掘中大量出土,但是由於其材質和數量的原因,對於那些大量出現的素璧,古玉收藏者並不將其作為重點收

何為青蠅點玉

(接上期)

良渚文化的玉器除了上期介紹的玉琮,還有許多器型,都具備一定的造型特點,值得分析:

一、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璧特點

良渚文化的玉璧存量較大,遺址挖掘中大量出土,但是由於其材質和數量的原因,對於那些大量出現的素璧,古玉收藏者並不將其作為重點收藏物件,原因很簡單: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一、這一時期的玉璧中素璧的比例和數量較大,存世量也相對較多,很難受到市場的重視。

二、素璧基本上材質都很差,主要是作為殉葬使用,屬於冥器,從文化和藝術價值上來說,不具備一般收藏意義上的工藝性,缺失所必需的美感。

三、不僅是素璧,整個良渚文化時期的用玉材質都不是很好,地方材質的劣性明顯,這必然導致在交易市場中難以高價成交,而交易困難的現狀,也會被真正的藏家所捨棄。

但是優點就是,這類物品雖然存量有限,市場上一般很少見到這一時期的素玉璧的贗品出現。近幾年開始,也有人將目光放在這種簡單易做的仿製品上,很多人拿來的玉璧一看就不是良渚時期的,都屬於近些年的工藝品,所以也要提醒大家,收藏時要注意下面幾點。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1、玉璧的璧孔較小,而且不是很平滑,直徑多在20毫米左右,較大的達30毫米,璧厚約1釐米左右。

2、璧孔有兩種打法,跟紅山文化類似,如果是兩面對鑽,往往中間會留有介面;如果是單面鑽孔,璧孔會呈現出一面大一面小的“喇叭口”形狀。

3、玉璧基本上光素無紋,表面磨光光滑,但感覺拋光效果不及紅山文化的細膩。

4、用料以墨綠、淡綠、青灰為常見顏色,玉質的石性較大,受沁後普遍呈灰白色霧狀。

5、由於玉石的切割開片技術的原因,玉璧的厚度不甚均勻,一些璧的外緣有開片時拉絲留下較淺的凹槽。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二、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璜造型和特點

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璜所採用的雕制手段,基本上在玉琮身上都有所體現,同時,增加了一種新的雕琢工藝形式,即採用了“線鎪”的技法鏤空。

在鏤空的一端,尚可見為穿

線而鑽的工藝孔痕跡。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這種原始的鏤空工藝顯得很粗糙,幾乎沒有能夠像玉琮那樣完整表達雕制意願的圖案,只是突出地體現了良渚文化玉器的那個結構原則,對稱與平衡。

雖然這種工藝在今天看來已經十分原始,但卻成為長江流域文明形式中,玉器最早的鏤空技法,這種技法與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不同,創造了良渚文化玉雕工藝上的一個輝煌。

具有這種工藝效果的良渚時期文化玉璜,以其存世量稀少,因而具有較高的市場交易價格和收藏價值。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良渚文化玉璜常見的分為兩種樣式,一種是橋式,一種是半壁式。

橋式玉璜往往在外拱處凸雕紋飾,半壁璜則將與玉琮相仿的圖案雕於平面之上。

三、良渚文化時期的玉鐲工藝特點和說明

良渚文化時期的玉鐲形器,也只是我們的一個推測,至今具體的功能尚不能確定,所以也要客觀對待,其主要原因是如果將這類物品都歸為玉鐲,那麼有許多圓環的外壁較寬,內徑較小,一般約在5-6釐米左右,不足以將手穿入。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所以考古界也有稱之為髮箍的,大概這是因為從考古報告中出土此類物品的不同位置,來決定其正式的用途,目前正式的命名還未最終確定,所以根據造型姑且還是以手鐲稱之。

良渚文化玉鐲有兩種製作形式:一是外壁有淺浮雕作為裝飾紋,這種樣式的玉鐲1978年浙江餘姚安溪鄉下溪灣村瑤山墓地曾出土了兩件,但目前國內藝術品流通交易中,此類物品則極其少見,收藏者一旦見到,要小心對待;二是比較常見的素面鐲,扁寬或外鼓弧形的,這種玉鐲內外壁不見任何紋飾。有以下幾個特點: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1、玉鐲的外壁一定呈馬鞍形,向下凹出弧面。

2、如果手鐲過寬,玉鐲的內壁一般可以觸控到對鑽後留下的

痕。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3、手鐲的內外壁打磨細緻光滑,但是呈現的亞光狀態,沒有亮光。

4、手鐲的內外角十分尖銳,不見任何倒角痕跡,是故意為之,還是製作工藝留下的痕跡,有待商榷。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素面玉鐲雖然沒有紋飾,但是其鑑定的特徵全在上面這四點之間,看起來簡單,卻不易鑑定,也不易高仿。

四、良渚文化時期的動物形玉器

目前已發現的良渚時期文化動物形玉器有鳥、魚、蟬、蛙、龜、鱉等。

這些肖生玉器造型基本上不裝飾細節,追求的是一種皮影式的剪影造型,輪廓線硬挺,微近抽象。

所雕的眼睛等處,偶見一些細工。

當然,也有區域性雕工較多的,如瑤山墓出土的一件玉鳥,就出現陰紋平雕出眼與喙部,這種樣式較為少見。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良渚文化玉器的工藝製造是史前玉器的一座巔峰,其雕制工藝的精細,與紅山文化的簡約,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史前玉製作的精神品貌。

因此,在現代交易市場上,這兩種文化的玉器贗品約佔十之八九,紅山文化贗品的造假歷史約有三十餘年,純屬新仿;而良渚文化的贗品則比較複雜,其歷史遠早於紅山,大約在清朝晚期和民國初期即有大量專門仿製良渚玉琮的贗品出現,至今的一些國外博物館中也偶有那一時期的高仿品。

辨認良渚玉器的真偽,最好還是要透過觀察實物,來理解書面語言的經驗傳導,要訂閱我的玉器知識影片課程,結合課程內容和文章說明,不能紙上談兵地按圖索驥。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五、良渚文化時期玉器的鑑定方法

就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良渚文化玉器所表現出的工藝特徵看,我們收藏愛好者需要注意下面幾點:

1、減地平凸技法的應用。

這種技法主要表現在玉琮等淺浮雕圖案的雕制之上。

透過對事物的觀察,可以發現,需要凸起的部位周圍,都有小範圍的減地動作。

實際上,凸起的感覺是由周邊的減地造成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節省用工,得到了最好的觀賞感覺。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這種減地處的地子雖然打磨光滑,但尚有起伏不平的手感,如果極其平整,大概就要注意真偽了。

2、區域性淺浮雕技法的視覺感受。

這種視覺感受主要表現在玉琮的雕制之上,包括減地平凸與陰刻線的綜合使用。

前者構成大的形狀區域性格局,後者則實施細部的刻畫,在規範的凸起造型中,工筆勾勒,這就是良渚玉器的淺浮雕技術的基本創作構成。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3、

線技法的應用。

這種技法現在在木匠中還時有所用,“鎪線“現在稱為“鎪鋸”,操作方法完全相同。

良渚玉器發明的這種原始鏤雕技術,工藝表現比較粗糙,尤其鋸口處的打磨不到位,圖案的表現力度也遠遜於同時期的玉琮。

這種技術多施用在玉璜的製作上,少見仿品出現。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4、開片技術的特點。

良渚玉器的開片技術,由原始的線繩火砂破料發展為薄片狀鋸片夾砂破料,這樣,可以大大減輕勞動力的投入,提高了勞動效率。

這種開片的技術進步,為我們今天的技術鑑定提供了一個著眼點,用線繩開片,玉表面會留有線繩拉動的痕跡,經打磨後,表面很光滑,而這種利用鋸片狀硬器開片,玉表面有時會出現較深的刀痕,我們稱之為“漢劇”,很難打磨平整,這就是鑑定良渚玉器的一個著眼點。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而現代仿品一般沒有這種刀痕出現。

5、玉器的打磨拋光。

良渚玉器的重要技術標誌是打磨出的玉器平整光滑,手感很舒服,但是少有玻璃光效果。

一般的觀感是不甚光亮,有啞光的效果。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在玉器的製作歷史中,幾乎每一個製作高峰時期,都會在打磨的工藝上形成鮮明的時代特點,彼此互有區別。

新仿製的工藝對此幾乎束手無策,基本上沒有比較理想的仿製品出現。

沈華:玉文化知識之良渚文化玉器種類和特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