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量子產品都是騙局,你別被概念忽悠

由 馮海寧之聲 發表于 飲食2022-12-01
簡介近日,中國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在一次演講中稱,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批打著“量子”旗號招搖撞騙的產品,這表明公眾對量子科學知之甚少

量子微營銷是騙局嗎

量子產品都是騙局,你別被概念忽悠

近日,中國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在一次演講中稱,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批打著“量子”旗號招搖撞騙的產品,這表明公眾對量子科學知之甚少。記者調查發現,包括“量子健康杯”“量子襪”等產品仍有售,網銷“量子杯”號稱能改善飲料口感,甚至喝多白酒也不頭疼。(1月15日《北京青年報》)

實際上,“功能強大”、價格不菲的量子商品已經出現幾年了。2018年3·15前夕,新華社記者就曾進行深入調查,發現量子水、量子項鍊、量子煙盒、量子眼鏡、量子車膜等產品不少,當時就有專家指出,“量子+生活”,全都是騙子。然而專家揭秘並未能成功遏制“量子XX”。去年曾出現過1分鐘看10萬字的“量子速讀”。

據專家介紹,目前除量子通訊應用於金融安全等領域,其他量子技術都在研發階段,根本沒有應用於民用領域。但市場上民用量子商品卻層出不窮。這一方面說明量子產品的生產商、銷售商,既缺乏法治意識又缺乏道德意識,為了獲取利益“蹭”量子概念,完全不把《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商業倫理放在心上。

量子產品都是騙局,你別被概念忽悠

另一方面,說明公眾對量子科學不瞭解。商家就是看準大多數人是量子科盲,才推出這類產品用欺騙手段獲利,而消費者容易被騙造成了市場需求。也就是說這種現象至少暴露出我國量子科學普及很不到位,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科普機制不完善,給了不良商家利用公眾科盲獲取非法利益的機會。對此,應及時完善科普工作。

目前,我國科普單位眾多,職能部門、科學院、學會、協會、科技企業、學校等單位都在普及各種科學知識,全國科普日等科普活動也豐富多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眾科學素養,遏制了偽科學生存空間。2017年釋出的我國首部《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科普能力逐年遞增,效果明顯,10年年均增速8。3%。

量子產品都是騙局,你別被概念忽悠

不過我們還要看到,由於科普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科普者也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程度,所以,科普工作仍然有不少“死角”,比如在教育領域曾出現“矇眼讀書”等荒唐事;在健康領域最近出現“零撫生命密碼”——聲稱藉助宇宙力量隔空治百病。量子產品最近幾年在輿論炮轟下仍然頑強生存,也說明科普有漏洞待補。

要想消除公眾對量子科學知之甚少這一科普盲區,筆者以為,應該進行精準科普:其一,圍繞量子科學進行專門科普、系統科普,直至量子產品賣不動、消失為止。其二,由專門的量子研究機構、量子研究專家來扮演量子科普的主角。其三,不僅要廣泛科普——面向公眾,更要定向科普——面向市場監管部門、電商平臺等。

量子產品都是騙局,你別被概念忽悠

之所以要強調定向科普,是因為向公眾普及量子科學比較慢,很難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科普部門、量子專家專門向監管者、電商平臺進行科普,既能提高監管者的科學素養,也能督促監管者及時查處。如此一來,電商平臺上銷售的量子產品就不得不下架。顯然向公眾科普成本高、效果難測,但定向科普成本低效果好。

量子產品都是騙局,你別被概念忽悠

期待上述媒體報道,能引起科普單位、監管者、電商平臺高度重視,該科普的科普,該執法的執法。科普不僅能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和市場監管能力,也能防止偽科學產品傷害科學公信力。

量子產品都是騙局,你別被概念忽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