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餑餑到底是什麼?

由 北京市方誌館 發表于 飲食2022-07-28
簡介也有人認為餑餑出自滿語,指用糜子、粘谷和粘高粱製作成的點心,一般用為戰備糧,今北京小吃中的薩其馬、驢打滾均為其屬,比如餃子在滿語中便被稱為“艾吉格餑”,音近於“餑餑”,但學者李自然提出,在滿語中點心的詞為“efen”,與“餑餑”相去甚遠

粘餑餑怎麼做好吃

餑餑到底是什麼?

餑餑,今人多無此稱,只知麵食都可稱餑餑,比如餃子一般就被稱為餑餑。

一般認為,餑餑出自蒙古語,明代楊慎在《升庵外集》中說:“北京人呼波波,南人訛為磨磨。”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此說不妥,因為大多數食物在蒙語中有單獨的稱呼,比如飯稱為“暗木宿”,饅頭稱為“口涅”,燒餅稱為“兀都麻”,似乎沒有另稱“餑餑”的必要。

也有人認為餑餑出自滿語,指用糜子、粘谷和粘高粱製作成的點心,一般用為戰備糧,今北京小吃中的薩其馬、驢打滾均為其屬,比如餃子在滿語中便被稱為“艾吉格餑”,音近於“餑餑”,但學者李自然提出,在滿語中點心的詞為“efen”,與“餑餑”相去甚遠。他認為,餑餑源自漢語。

不論餑餑之稱源自哪裡,滿洲餑餑種類多樣,堪稱一絕。滿洲餑餑分黏面餑餑、笨面(不黏)餑餑和菜餡餑餑三種。黏面餑餑即粘豆包、水團子、打糕、豆麵卷(即驢打滾)為主;笨面餑餑有小米麵饅頭、發糕、黃金塔(即小窩頭)等;菜餡餑餑有菜糰子、餃子等。

據記載,吉林向朝廷進貢的餑餑中,有“米團餑餑、搓條餑餑、豆麵剪子股餑餑、打糕夾肉搓條餑餑、打糕餑餑、撒糕餑餑、豆麵餑餑、豆鏟餑餑、葉子餑餑,水團子餑餑、魚兒餑餑”等。

其中搓條餑餑即薩其馬,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載:“薩其馬乃滿族餑餑,以冰糖、奶油和白麵為之,形如糯米,用石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漢語稱之為金絲糕。豆麵剪子股餑餑即豆麵卷子,葉子餑餑即放在大波羅葉上蒸出的餑餑,其中有些餑餑已失傳。

滿洲餑餑形態多樣,對人民生活有深遠影響。按規矩,除了除夕夜,在正月初五、十四、十五、十六,還有二十五的“龍鳳日”,旗人都要吃餃子,在二月初二的“龍抬頭”這一天,要吃“烙粘糕餅、煎粘糕”等麵食。在每一年陰曆的十二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小年這一天,送灶王爺時每家都要吃薩其馬。

傳統“滿席”只有餑餑,沒有菜餚,又被稱為“餑餑席”。從歷史記載看,如一等滿席用面定額為120斤,席中有滿洲細點10種28盤,乾果12盤,鮮果6盤,磚鹽一碟,陳設高1尺5寸,每桌銀價8兩,確實沒有炒菜。不過,一等至三等“滿席”是帝后妃嬪死後的奠筵,只有四等“滿席”用來招待客人。

有趣的是,在《紅樓夢》中,寫到元妃所賜的“內造餑餑”,至於究竟是什麼,作者沒有明說。今天北京著名糕點的“大八件”(翻毛餅、大卷酥、大油糕、蝴蝶卷子、幅兒酥、雞油餅、狀元餅、七星典子)和“小八件”(果餡餅、小卷酥、小桃酥、小雞油餅、小螺絲酥、鹹典子、棗花、坑面子),之所以叫“八件”,因“大八件”八個一斤,“小八件”八個半斤。不論是“大八件”還是“小八件”,均脫胎於滿洲餑餑,但融入了南式糕點、清真糕點之長。

(本文主要內容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