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醫、殹、醫、毉 與六經標本中氣精闢講解

由 徐小麗LittleLily 發表于 農業2021-05-15
簡介他們的共同作用,完成了人體的氣化這也就是說為什麼談氣化是傷寒的比較高的境界氣化作用包裹了臟腑功能和經絡的功能下崗職工談論的是溫飽問題企業家談論的是發展當然溫飽就不用談了還回到剛才我認為麻黃和桂枝為傷寒兩大眼目麻黃為金實木鬱圖片是足太陽為病是

鵝管石是鐘乳石嗎

新朋友點選關注↑↑↑,

老朋友請點贊轉發(*´゚∀゚`)ノ

一、醫、殹、醫、毉

醫、殹、醫、毉四個字在形、音、義等方面頗為相近,在發展中其本義及內涵又經過了不同程度的演變,極易被混淆,尤其是出現在古籍中時更易引起誤解。本文就來說說這四個字產生、本義及其演變過程,並從中領略中醫藥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要說清楚這四個字,就要先從漢字的構成方法說起。漢字的構成方法主要有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六種形式,少部分漢字則兼而有之。與此同時,漢字又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等字型的演變,有些字無論從書寫、形狀還是內涵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新中國成立之前使用的漢字是繁體字,繁體字較好地保留了文字本身的特有結構及構成方法,特徵明顯,讓人第一眼看上去就可以比較容易地辨別其成字方式和基本含義,因此識別起來相對簡單。1956年,中國開始使用簡化字,有的字形發生了重大變化,如果不知道文字的繁體字及其演化過程,僅憑簡體字去識別音、形、義相近的字就困難了許多,甚至容易望文生義。

“醫”的本義為盛箭的袋囊,與疾病無關。“醫”發音為y,一聲,是個會意字,外“匸”(音xì)內“矢”。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言:“醫,盛弓弩矢器也。”《說文解字》是一部經典釋字著作,但其缺陷在於對許多字的解析往往過於簡奧,不易理解。清代後期廣東人徐灝對其做了註解,他在《說文解字注箋》中對“醫”字做了如下註解:“匸,有所挾藏,言其中可以藏物也。”古代稱箭為矢,象徵著武力,所以“醫”字的本義就是將箭矢及弓弩放置在袋囊中。《說文·匚部》“醫”字下曾引《國語》:“兵不解醫。”即士兵們把裝有弓箭等武器的袋子掛在身上(隨時準備投入戰鬥)。是故,“醫”字的本義為盛箭的袋囊,與軍事有關,而與疾病及治療無關。

“殹”字的本義是叩擊發聲,與治病有關。殹發音為yì ,四聲,是個形聲字,從“殳(sh)”。《說文解字》雲:“擊中聲也。從殳醫聲。”王育說:“殹,病聲。”即“殹”為代表治病時發出的叩擊聲,也有人理解為病人因痛苦而發出的呻吟聲——因疼痛所以需要救治。所以,“殹”字的本義就是(治病時)叩擊發聲,與治病有關,已經具備了現代“醫”的部分內涵。

醫的本義是指治病的人。醫發音為y,一聲,是個形聲兼會意字。《說文解字》中說:“醫,治病工也。殹從酉……《周禮》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這段話有三層意思。一是“醫”是指給人治病的人,通俗地講就是過去的郎中、現在稱醫生或大夫的這個群體。二是最早的醫生是“巫彭”(《中醫大辭典》稱“巫彭,上古時代巫醫,相傳為黃帝之臣”)。三是“醫”字為上下結,上“殹”下“酉”,“酉”為部首。“醫”為什麼從“酉”呢?這是因為“醫之性然,得酒而使”,“醫源於酒”,“酒所以治病也”。換言之,治病時需要酒(起消毒或作藥引子使用),所以從“酉”。“酉”也是個象形字,在金文裡就像個酒罈形狀,事實上現在所有帶“酉”部的字基本都與酒有關。

“毉”本義就是“醫”。“毉“發音為y,一聲,同樣是個形聲兼會意字,上“殹”下“巫”。“醫”字從“酉”好理解,那“毉”為何從“巫”呢?這要從中國的巫文化說起。巫是什麼呢?巫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裡就像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那巫又是如何治病的呢?《說文解字》對此的解釋是:“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簡言之,巫是透過舞之蹈之而形成一個“氣場”使疾病“消失”,在古代醫巫不分的情況下這當然有相當多的迷信成分。客觀地說,當時很多的醫療行為本身便是巫術——換言之,“巫”就是過去醫學的另一種形式。“毉”就是最初的“醫”字,後來就演變成了“醫”。

醫、殹、醫、毉 與六經標本中氣精闢講解

總之,在古代除“毉”通“醫”外,醫、殹、醫三個字是相互獨立的,其內涵各不相同。簡單來說,“醫”和疾病、治療無關;“殹”和“醫”與生病、治病有關但意思不同,前者指治病時的叩擊聲,後者指治病的人(醫生)。目前這四個字中最常見的是“醫”字——1956年1月《漢字簡化方案》中將“醫”字作為“醫”的簡化字,書寫起來方便了許多。“醫”字的本義在一般字典、詞中已難以查到,但《辭海》中“翳”條第五項中可查:“‘醫’作‘翳’,古代盛弓箭的器具。”從使用上看,“殹”字已基本從現代常用字中消失;“醫”在使用繁體字的港澳臺或東南亞等地區以及醫學著作或論文中時常可見;而毉則只有在藥典古籍中才能查到,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經很難見到了。

如果不瞭解演變經過,想分清楚這幾個字並不容易,中醫藥中有不少類似情況,看似音相近、形象似、意相同,其實並不完全一樣,證、症、徵就屬於這種情況。對這種情況,一般讀者分辨不清影響可能不大,但對中醫藥從業者而言還是應知其本源、解其本義、熟其延伸。管中窺豹,由這幾個易混淆的字就可以看出中國文化、文字及中醫藥文化的精深博大,值得醫學人員細細研讀、琢磨與思考。(山東 韋欽國)

二、中西藥精闢講解

胰島素:胰島素先傷氣陽,再引起血瘀。可以把用胰島素前後的舌象拍下來,就能觀察到胰島素的屬性了。

紫草:煎服的話氣味很難聞。其功效相當於大青葉加生地黃、薏米。曾治一例輕型的白癜風,主要的藥物為黃芪、紫草、熟地黃、黒豆,治療一段時間後好轉。

透析:傷陽氣,透析完之後的病人,舌質多淡紫,用溫脾湯。中藥對於腎衰透析的病人,目的在於調理透析後的病人整體狀況,而不在於減少透析次數。雖然可以做到減少透析次數,但風險是非常大的。肌酐到700時,脈肯定出現滑兼硬象,即真髒脈。

呼吸機:其作用相當於人參,迅速補充人的中氣。對於呼吸機依賴,離線困難的,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補充中氣,中氣充足,自然可以離線。一般外邪內閉者,看似離線容易,實際上往往預後不良,對於老年虛證,整體狀況較差,看似預後不良,使用中藥之後,反而可以慢慢離線。

抗結核藥物:性苦寒。結核病在未用抗結核藥之前,屬於中醫陰虛內熱的表現。使用抗結核藥物後,虛熱退去,表現出氣陽不足,出現耐藥,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

激素:先傷陰,再傷氣傷陽。服激素後,面如月,脈細滑數,當用金匱腎氣丸,而不當用六味地黃湯。使用激素後舌質紅,有的舌邊尖會有紅點,少苔,可用血府逐瘀湯加肉桂,肉桂可以引火歸原,防止進一步傷及陽氣。

藏紅花:性寒,生在高原寒冷地帶,是唯一一個性寒的活血藥物,有很強的解毒作用,比金銀花還強。草紅花則性溫而通經。1g西紅花裝在10枚大棗裡,麻繩包裹燒熟吃,可以治療慢性咽炎,現在放微波爐裡熱幾分鐘也可以。上等西紅花含在嘴裡會很快化掉,很少有渣,上等大黃也是如此,掰開後赤白相間,口含即化。醫生要能鑑別中藥,經常去藥房看看,我經常去藥房,每進一批藥都會去看看、嚐嚐,比如常用的附子、細辛、大黃。

附子:一進修醫師提到,北京這邊的附子掰開裡面是黃的,家裡(山東)那邊的掰開都是黒的,效力肯定不行。老師說,你看到的北京的是黃附片,家裡的是黒附片,炮製不同,功效也略有區別。黃附片溫陽之力強,黑附片炮製時用了黑豆,略有補肝腎的作用。

煙油:有很好的解毒鎮痛作用,民間治療帶狀皰疹有用煙油塗於區域性的。《景嶽全書》論菸葉很精彩。古代有用洋金花捲煙吸來定喘的。

黃芪:中醫外科好用黃芪,當邪戀而不能補或正陷而不能升時,用此。而黃芪健脾的功能,乃根據其結果推斷出來的。所以本草難學,要從《本經》學起,《本經》所記載的黃芪是針對癰瘡的,沒有說補脾胃。常用量60g、90g、120g、150g、200g、300g。200g以上之用量,多在於危症搶救時。

人參:補元氣最速,紅參偏溫熱,回陽固脫時適宜。生曬參偏甘涼,屢進補氣者出現虛火上炎時適宜。常用量15g、30g、100g、200g、300g不等。100g以上多用於危症搶救。

鵝管石:就是鐘乳石的一種,可以溫陽納氣平喘。

鹿角片、鹿角霜、鹿角膠:鹿角霜有散結之效,鹿角膠補腎填精之力強,而無散結之效,鹿角片則二者兼備。治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等需要散結的疾病時,多用鹿角霜。慢性病填補腎精時用鹿角膠。常用量為30g。

仙靈脾:可加速癌細胞的凋亡,癌,有的耗氣傷陰,有的耗氣傷陽。常用量30g。

雄黃:不溶於水,導師水煎服最大用量6g,《金匱》升麻鱉甲湯之雄黃即水煎服。雄黃溶於酒,治療帶狀皰疹,外用雄黃酒調敷。買雄黃困難,則用六神丸一次一袋化於高度白酒中,外塗。

皂角刺:可以稀釋痰液。

生大黃:大便不通,可用生大黃3g放入雞蛋內,蒸熟食之。甘肅產的大黃屬道地藥材,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的腹部絞痛。

益母草:若取其活血利水之功效,當大劑量使用,30g以內只能調經,30g以上才有活血利水作用。

天花粉:功效同石膏,但其兼有化痰作用。

乾薑、生薑、炮姜:表寒用生薑,溫中用乾薑,走血分用炮姜。生薑溫化寒飲常用量為30g、60g、90g。乾薑溫中陽,常用量為30g~60g。姜量大時很辣,多用大棗30g佐治調味。

代赭石:治療多種氣逆之症,包括呃逆、嘔吐、喘促、胃食道反流、顱壓升高等,兼有養血之效。用於治療胃腸病如呃逆、嘔吐、食道反流時,用量多為15g,用於治療喘促、顱壓升高時,用量多為30~60g。

清半夏:用於止咳,止嘔,常用量為30g。且常與附子同用於一方。病情較重時,常用至60g。

杏仁:常用量30g,治療咳嗽。杏仁含有氫氰酸,但煎煮後氫氰酸會分解。

仙鶴草:補虛抗癌止血。常用量為60~120g。

熟地黃:養血填精,常用量為30~120g不等,病重舌裂紋多而深時用量大,病輕舌裂紋少而淺者用量小。

金銀花:清熱解毒透邪。常用量為15~120g。熱毒熾盛時大量使用,比如帶狀皰疹時。而用於一些肺部的感染,往往是在補中氣的基礎上,少量使用,因現在之肺部感染多存在過用抗生素現象。

當歸:養血活血通脈,用量15~120g不等,大劑量使用時取其活血通脈之功效。

玄參:30~90g不等,大量使用時,多在於四妙勇安湯方中,用以治療熱毒閉阻血脈之證。

毛冬青:為治療血脈病變特效藥,常用量60~120g不等。內服的同時,可以水煎外洗或足浴。

忍冬藤:常用量30~60g,用於治療肢體的紅腫疼痛。對於經濟能力有限的患者,常用此物替代金銀花。外洗可治療皮疹瘙癢色偏紅者。

夜交藤:常用量30~60g,用於治療肢體疼痛偏虛證者。對於經濟能力有限的患者,常用此替代酸棗仁以養血安神。水煎外洗治療老年人面板乾燥瘙癢。

淡豆豉:清宣鬱熱解虛煩,常用量為30g。

棗仁:常用量為30~120g不等。對於失眠較重者常大量使用。對於抑鬱焦慮狀態等興奮與抑制兼有的疾病,常生棗仁與炒棗仁合用。

升麻:用於李東垣補中氣昇陽諸方中,無論補氣藥量多大,此藥常用6~9g。若用至15~30g,多取其解毒之效。

全瓜蔞:常用量30~100g不等,對於心衰喘促舌苔黃膩大便乾燥者,常大劑量使用。

細辛:常用量為10g。多用於溫化痰飲止咳,或者辛溫走竄止痛。

茯苓:常用量為30~100g,用於舌體胖大滿口,齒痕明顯時,多大劑量使用。對於脫髮而見此類舌者,多使用至100g。

蒼朮:常用量為30~60g,使用指徵為舌體胖嫩而齒痕不明顯。

川芎:常用量15~90g不等。治療偏頭痛、三叉神經痛時,用於散偏湯中的劑量往往為45~90g。

丹參:用於內分泌失調引起的頑固閉經時,常用至120~150g。

老鸛草:常用於面癱一月以上者,用量多為90~120g。

香附:用於理氣治療嚴重疼痛時,用量為45~60g。一般理氣調經時,常用量為10~12g。

制馬錢子粉:用於重症肌無力、運動神經元病等疾病,常從0。3g分衝用起,最大量可至1。6g分衝。

生麻黃:最小用量為1~3g,1g時多用於提壺揭蓋,3g時多用於陽和湯中以宣散氣血。

靈磁石:常用量為30~60g。病勢較重,比如心衰喘劇時多用60g,此時常和制附片、棗仁配伍使用,此為上海祝味菊先生之經驗。

生地黃:常用量30~90g,對於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等血熱之證明顯時常大量使用。

水牛角:常用量30~120g,對於血小板減少等症屬熱入營血時常大劑量使用。

黃芩:用於治療發熱黃痰咳血者,常用至30~60g,尤其適宜肺部腫瘤見咳血者。

百合:常用量30~120g不等,病情重時常大劑量使用。比如肝昏迷患者。

葛根:常用60~90g不等,用於昇陽止瀉常用30g,用於治療肌肉僵痛常用60~90g。

桔梗:用於止咳常用量為30g,如患者出現噁心等胃部不適症狀,常令其改為飯後服藥。

炒檳榔:最大用量為60g,用於心衰腹脹者。

葶藶子:常用量30~60g,心衰急性發作者,常用至60g。

生牡蠣:無論用於何種疾病,常用量為60~90g。

土茯苓:常用量為60g,用於降尿酸複方中,與威靈仙、川萆薢、白殭蠶配伍使用。

赤芍:用於活血解毒保肝時常用量為30~60g。

地骨皮:用於糖尿病患者之常用量為45~60g。

天麻:相當於白朮、半夏、鉤藤、茯苓功效的綜合。

先講個故事

三年前,餘初到成都,聽說青羊宮有一老道,於醫術甚精,逐去拜訪

少許寒暄之後,餘請教一方劑,其中用到了膽熱脾寒的字眼。

老道言:我認為這是陰陽的問題,用寒熱是不對的……。我又請教了一個問題

其中用到了水火這個字眼,老道又言:我再次提醒你,用陰陽來解釋……。

餘頓時渾身毛竅皆開:眼前這位,真是名不虛傳,真乃世外高人也,凡事都以陰陽而論。

我等之徒,在此真人面前,竟然妄談水火寒熱,可見是多麼的粗俗!此等感覺莫非

真是佛家所言:頓悟?見餘不作言,老道輕言:考你個問題,大黃之作用?

餘出口而言:性味苦寒,入大腸,胃,作用:清熱……。未等餘說完,老道言之

:錯!五臟六腑皆能至熱,髒有髒熱,腑有腑熱,你為何言之止入大腸和胃?

餘趕緊答言:大黃只適於清腸胃之實熱……。老道言之:錯!疔瘡和有些髒毒並沒有

腸胃實熱,為何用大黃?餘答之:借大腸為出路……老道又言:錯!……。

聽此一論,餘大駭!莫非眼前這位真有扁雀之技?餘趕緊叩首:聽此一論,真乃勝讀

十年之書……方知大黃不入任何一經,不歸任何一腑。。。。。

老道又言之:錯!這時我真有點通身汗下了,趕緊請教:原聞其詳,望真人不吝賜教……。

老道雙眼一眯,微言之:其實大黃既入十二經,也不入十二經,從道家的理論來看

《內經》《傷寒》之處有許多商討的必要……(他沒有全盤否定,就是萬幸)

聽此一言,餘頓覺如當頭一針,通身汗下,頓失前非,立刻體會到什麼是“超脫”

的感覺!

半天的談話,餘的感覺是:1:凡事都要從陰陽論起。2:大黃既入十二經,也不入十二經

次日門診,隨師伺診,適逢有大柴胡患者,方畢,患者問餘:為何用大黃?

:餘頓時語塞,腦子一片空白,心想:壞了,連大黃的作用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於是趕緊回去翻書,久久才回過神來。

沒有料到,半月後的一天,此老道竟然來看病,餘心中大惑不解,竊思之:

此等“仙人”,莫非也吃中藥這等俗物?老道言之:多少年病了……。

現在回想起來,可發一笑,實際此等人之理論,真乃圓滑之極,從陰從陽,怎麼解釋都對,

真是站在空中說話,評論他人之理,頭頭是道,你卻找不到他的理論的任何漏洞。

真乃典型的“海市蜃樓”之論!

言歸正傳

談標本中氣

必須要結合臟腑,經絡

離開這二者,就是空談

六經的實質到底是什麼?

宋朝朱宏認為

《類證活人書》的作者

他認為是經絡發展到明朝

方有執

極力主張此論

圖片

還有陶節庵

到了清朝

陳修圓

黃坤載,俞嘉言……

但是

已經由經絡逐漸認為

標本中和開闔樞

是研究傷寒學說的比較高的境界

其實

個人認為:

六經的實質是臟腑,經絡,氣化三者有機的結合

臟腑經絡標本:臟腑為本,居里。十二經為標,居表。表裡相絡為中氣,居中

所謂的本

在自然界是指天之六氣

在人體是指五臟六腑

所謂的標

在自然界是指從標所見的三陰三陽的變化

在人體則指三陰三陽六經

所謂中氣

在自然界是指:本之下,標之上,與標本互為表裡的氣化活動

在人體則指:三陰三陽

六經中

相表裡的兩經互為中氣

現在結合具體經絡

談談標本中

本寒————少陰為中氣————太陽為標

太陽提綱: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還要插進一段

太陽為開

陽明為闔

少陽為樞

太陰為開

……。。。。

唐王冰:開闔樞者,言三陽三陰之氣,多少不等,動用殊也。開者所以

司動靜之機 ,闔者,所以司禁錮之權,樞者者,所以司動轉之微

實際上,太少是表示氣有多少,

太陽是表示陽氣最多

少陽是表示陽氣最少

他髒仿此

明厥是陰陽劃分界限的轉折點

就先不解釋了

圖片

大家可以理會

太陽為開

但是太陽本寒標熱

我認為

開有兩開

有從足太陽開

有從手太陽開

從足太陽開者

麻黃湯

有從手太陽開

桂枝

開:狹義的理解為

放射

釋放

或者向上開

向下開

這裡又有一個問題

就是經絡的走向問題

也就是經絡的氣化問題

本標中

我舉例來說

本:好比是北京

標:好比是杭州

中氣

就是北京到杭州鐵路線上

一個一個

小站的作用

所以

缺什麼都不可以

臟腑為本

經絡為標

氣化為中氣,也就是經絡臟腑的共同表現

當然

也包括12皮部

12經別

……

他們的共同作用,完成了人體的氣化

這也就是說

為什麼談氣化是傷寒的比較高的境界

氣化作用

包裹了

臟腑功能

和經絡的功能

下崗職工談論的是溫飽問題

企業家談論的是發展

當然

溫飽就不用談了

還回到剛才

我認為

麻黃和桂枝為傷寒兩大眼目

麻黃為金實木鬱

圖片

是足太陽為病

是寒氣為本

治寒

用藥則近剛遠柔

實際上

麻黃證

也包括的足太陰不開的問題

桂枝

是金虛木勝

當然

桂枝證也有足陽明不降的問題

換句話說

麻黃為太陰,太陽同開

桂枝為太陽,陽明同降

蓋脾胃為升降之軸

二者作用最大

黃坤載的主要學說就是這個觀點

麻黃其後

則有理中,四逆

桂枝其後

則有白虎,承氣,復脈。。。。

也可以這樣認為

麻黃證為脾實,當然,這個脾,包裹了經絡的脾

不單指

臟腑的脾

桂枝為胃虛證

胃也包扣了經絡

也不是單單指臟腑的胃

這也就是為什麼桂枝外可以調營衛

內可以合臟腑的銀洋

陰陽

奈何後人

一遇風寒,就認為麻黃太猛

不知道

仲景早有方子備好

如果

單純的感寒

可以去掉麻黃湯的鬼子

桂枝

溼寒同類

溼重是情況下

仲景早有麻杏薏甘

溼中其表

非要用麻黃之開

是逆臟腑氣機

考:

麻杏薏甘,苡仁用量最大

枝對慘了!!宕機,之前的全沒了!!

麻黃則居其次

溼化熱

則仲景有

麻杏石甘

圖片

溼重於熱

麻黃連翹赤小豆

三仁湯

從麻杏薏甘,和麻黃連翹赤小豆二方中

劃裁而出

再具體的談

為什麼表溼要用分利的方法

才可以取效?

梅莊莊主說:枝掉線之前的我記錄了

梅莊莊主說:到時候我會貼出

這裡又要談到太陰開的問題

蓋太陰也有兩開

足太陰是向上開

可以簡單的這麼理解

手太陰是向下開

麻杏薏甘 麻黃連翹赤小豆

是手太陰的問題

手太陰為金

收斂是金的本性

張揚是木的特點

麻杏薏甘 麻黃連翹赤小豆是手太陰經絡病變涉及足太陰

氣機本往下

如果非要用開足太陰經絡的麻黃湯

是逆氣機而倒行

所以有

發黃

發斑

譫語

……。。。

葉桂高明就在這裡!!!!!!!

就在開闔樞上做文章!!!!!!

這也就是三人湯的根本宗旨

也是葉桂

外感溫熱的總體精神

當然

如果熱重於溼

可以採用新涼解表法

如銀翹,桑菊

也是手太陰開的問題

銀翹,桑菊 和桂枝很相似

梅莊莊主說:如果哪位有“腸胃實熱,為何用大黃?餘答之:借大腸為出路……老道又言:錯!……。”之前的記錄,請保留一下,我這裡沒有

但是,桂枝有血份藥

五積散對梅莊莊主說:是牽扯到胃虛的問題

梅莊莊主對等我貼在中醫之魂了,老兄跟一個就是了

五積散對梅莊莊主說:尤其要注意的是

五積散對梅莊莊主說:桂枝湯中的稀粥

五積散對梅莊莊主說:養胃佳品

大家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沒有到自汗的程度

所以不用桂枝和稀粥補胃之用

還有一個問題

就是關於是麻黃是最外一層,還是桂枝是最外一層的問題

柯琴主張

麻黃是最外

陳修圓,張志聰……。。

主張桂枝是最外一層

其實,如果我們借用西醫的解剖學,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

但是這個問題很關鍵!!!!

傷寒不明白此論,簡直沒有辦法理解其他問題

西醫認為

人體面板分為表皮,真皮,皮下住址組織

表皮當然是最外一層,但是,表皮當中,沒有血管!!!!

只有到了真皮才有血管

善哉!!!!!爭論了幾百年的問題,現在真相大白!!!!

麻黃理所當然為最外一層!

這也就是為什麼麻黃湯中有桂枝

桂枝湯中沒有 麻黃的原因!!!仲景千古手眼!!!

先休息休息,太累了,大家發表意見

我認為:麻黃桂枝兩個方子最宜深究

梅莊莊主對請問麻黃和桂枝、有血管和無血管,與入氣分血分有無聯絡?

五積散對梅莊莊主說:所以,羅嗦的最多

goeo說:劉渡舟先生在《傷寒論十四講》中,認為六經有其實質性內容,事贊同此論。

好,現在談少陽

先談陽明

陽明為燥

中氣為太陰

不從標本

從中氣

蓋足陽明生手陽明,手陽明主令,足陽明從之

剛才太陽忘記談到這個問題

足太陽主令,手太陽從之

:足太陽主令,手太陽從之,結合上面的內容,大家可能對太陽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了

足陽明生手陽明,手陽明主令,足陽明從之,足太陽主令,手太陽從之,此話

出自黃坤載

要全面理解傷寒,這也是很重要的

蓋燥本屬次寒(沈目南)

燥極則為寒

熱燥為燥之變

要知道,熱燥可以消焚化萬物,寒燥同樣可以寸草不生

冬天就是寒燥,照樣什麼也不長

所以,陽明既有三承氣(燥化熱而設)

同樣也有吳茱萸湯

為燥之本氣設立

栝樓瞿麥丸

是八味丸之變

也是為寒燥而設

在金龜要略

近賢曹穎埔論述最詳,大家可以參閱

雖然燥本為寒,但是因為足陽明居中

所以,最易化熱燥

但是,因為足陽明要從足太陰

所以,三承氣反而少,相反,陽明溼熱症最多,這也是標本中個關係

如果素體陰虛,足陽明就從手陽明燥化,成白虎或者三承氣為何

為何?手陽明主令,足陽明從之的原因!!!

從中可以看到氣化的演變和進退關係

甘草乾薑(炮乾薑)湯為肺萎而設

其實也是為寒燥而設,因為手太陰也為燥

陽明為闔,當然也有上闔下闔之分

大家可以理解

少陽為樞

小柴胡是為內樞轉外樞而設

大柴胡是為外樞轉內樞而設

所以大柴胡沒有加減法

所以大柴胡可以有大黃,也可以沒有大黃

小柴胡有夾剪法

小柴胡有芒硝沒有大黃

此二方最彝深究

這也是為什麼小柴胡用處多多的原因

大柴胡是為外樞轉內樞而設

所以大柴胡沒有加減法

所以大柴胡可以有大黃,也可以沒有大黃

小柴胡有加減法

小柴胡有芒硝沒有大黃

此二方最彝深究

這也是為什麼小柴胡用處多多的原因

小柴胡加芒硝,是助龍升騰,好比幫助龍卸掉包袱,為“龍戰於野”減輕龍的壓力

大柴胡去掉大黃

則外樞之力略顯

加大黃,則內樞之力大

但是,足少陽不主令

手少陽主令

仲景小柴胡加參棗,是用託法

如果臨床當中治療內病,則參棗宜減少,或去掉,加桔梗,枳殼,變通

此為俞根初之法《通俗傷寒論》

或者少加旋轉上焦之品,使透熱轉氣!!!

蓋傷寒溫病同為一家,不必分的很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