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讀《道德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

由 讀國學的潛思理 發表于 人文2022-03-11
簡介過度依靠領導者個人的熱情去推動企業的發展,把所有事情都寄託在領導者一個人身上必然會出問題的

循常習故是什麼意思啊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解釋

最高明的統治者,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

次一等的統治者,人民尊重稱讚他。

再次一等的,人民畏懼他。

更次一等的,人民輕視他。

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信服他。

統治者悠閒自在,不隨意發號施令,等到事情辦成功了,

百姓都會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太上,下知有之

“大”,偉大、強大。“太”比“大”多一點,更有力量,更強一點。只有把這一點放在下面才能稱其為太,放到上面就叫犬。

善於處“下”,越是位置高的人,越要懂得善於處下,越要謙遜、謙讓、謙虛

最好的領導做到什麼程度,“下知有之”。下面就知道有你這個人。不是什麼事都管,不穿越自己的邊界,只把該坐那個位置的事情做得非常好。該為的部分去做,不該為的部分不去亂插手。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把螞蟻窩堵上的那個人,沒有多少人感謝他的,大家都不知道這個事兒。

發大水的時候,誰上去英勇救人,大家對那人可印象深。至於堵螞蟻窩那個人大家不在意,不注意,可這個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為之於未有”。

讀《道德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

一日,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們弟兄三人都精通醫術,到底哪一個最厲害啊?"

扁鵲恭敬答道:"我們兄弟三個,長兄醫術最好,二兄第二,我最差。"

魏文王一聽就納悶了,心想這扁鵲是最厲害的,大家公認。現在這樣說辭,是故弄玄虛,還是欺我不懂啊?心中有不悅道:"那為啥你還是三兄弟中最出名的呢?!”

扁鵲雖己察覺文王不悅,但仍不慌不忙回道:"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疾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難以傳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導致一般人認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可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的時候,一般人看我在經脈上穿針放血,在面板上除穢敷藥。一番治療病人病癒,所以認為我的醫術高明。大家口口相傳,我的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實際上講的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你看最好的位置呢,“太上,下知有之”。從這裡就可以知曉,

“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管。而是,遵循道理,總結規律,提前把要做的事情規劃好

其次,親而譽之

一個領導如果身先士卒,對大家非常好,對大家非常人性化,大家就能親而譽之。這很難得。

道家認為這已經是第二層。

精力分散,很多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做

。最可惜的是,這類人經常提前讓自己鞠躬盡瘁了,夜以繼日,廢寢忘食。

過度依靠領導者個人的熱情去推動企業的發展,把所有事情都寄託在領導者一個人身上必然會出問題的

。領導者的任何波動,都會引起企業的動盪,這是非常可惜的。

讀《道德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

明代萬曆首輔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時,萬曆帝還是一個十歲的孩子,李太后把輔佐和管教小皇帝的雙重責任,全權委託給了張居正。

張居正親自給萬曆皇帝朱翊鈞挑選了六位講臣,李太后便讓兒子將聽講內容複述一遍。小皇上講完了,李太后就問陪皇上聽講的馮保,皇上講的是否有錯漏。如果有錯漏,就給予懲處。有好幾次,小皇上因為逃學而被罰長跪。

帝師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儒學教育,每天舉行為皇帝講授經史活動。張居正擔任“知經筵”,為小皇帝制定了最為嚴苛的經筵日講標準,學習任務非常繁重,這對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而言,不可避免會產生逆反心理。張居正重視對皇帝朗讀和背誦等基本功的訓練。他規定小皇帝要“先讀《大學》十遍,次讀《尚書》十遍”,還主編了《帝鑑圖說》,配合圖片講解歷史故事和道理。

有一次小皇帝虐待宮女,逼死人命,自己嚇得瑟瑟發抖。他跑到李太后面前長跪不起,乞求得到寬恕。李太后在陳太后勸說下,鬆了口氣,但仍堅持說:“能不能留你,要看張先生的態度。”張居正又遵李太后懿旨,替萬曆皇帝代草“罪己詔”頒示天下,此場風波才告平息。

這次事件,可看做是朱翊鈞與張居正這一對君臣師生關係的轉折點。此前,朱翊鈞對張居正還有倚賴,信任有加;此後,他對張居正除了畏懼,更在內心潛藏了一份不滿與怨恨。相權嚴重侵犯了皇權,必然引起強烈的反彈。

張居正死後沒多久,萬曆皇帝翻臉不認人,說他“專權亂政”、“謀國不忠”,被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差一點就要掘墓戮屍。他的家屬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

其次,畏之

這個境界的管理者,被管理者特別害怕他、畏懼他,在他的壓力下去工作。這種管理者很常見,往往特別威嚴,他一進辦公室,所有員工都鴉雀無聲,不敢看他,這種領導靠著對賞罰的掌握去推進公司的發展。

管理有三個境界,分別是道、德、法。

道是最高的,是世界執行的規律,領導者明白規律以後,他隱身於其後,讓一切按照道去執行,按照制度去執行,大家自主去完成自己的工作,這種境界最高

;德是道的外在體現,它是榜樣以及各種品德,以德來執行企業,就需要各種榜樣與行為規範;法是最後的強制性懲治措施。

秦國當時建立的法是惡法,稍微犯一點小錯誤,那懲罰無比嚴酷。滿大街都是被砍斷手腳的。秦朝的統治才維持了十幾年。單純靠這種嚴刑重罰,又不管它合理不合理,只一味地高壓,除了讓大家害怕,沒有別的,畏之。

讀《道德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

朱元璋當皇帝以前是一個普通百姓,深知被官員壓榨的滋味。他了解百姓被貪官汙吏剋扣的苦楚,所以在他當了皇帝以後,尤其注重對貪官的懲處和控制,他制定了嚴苛的刑罰來懲治貪官,企圖透過重罰來治貪,可是效果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明顯。

朱元璋痛恨貪官汙吏的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官員可以清廉正直,可以從道德層面上,為君為民工作。所以,他給官員發的俸祿極低。這就導致了官員當官了卻連飯都吃不飽。當官的連飯都吃不飽,怎麼可能有精力去為皇帝出力,為百姓做主。所以,物極必反。朱元璋的刑罰雖重,可官員們也要活著,這就出現了一種矛盾的狀態,官員想清廉卻難以生存,最後貪官問題就越來越嚴重。

想要根本的剋制貪汙,需要有一個良性健康的制度。而非單純的靠重罰整治貪汙腐敗

。朱元璋反貪失敗最大的原因在於他不懂得利益平衡。想要官員不貪汙,好好為朝廷出力,就必須要手下官員吃飽飯。朱元璋既想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最後肯定越反貪,貪汙越多。

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顧,胡作非為,最後大家起來把他這個位置給他推倒,推翻,侮之。就像商紂王一樣,最後在鹿臺自焚,“侮之”。

作為管理者,第一個境界是隱身於其後,無我利他,為大家做事,把制度建立好以後,讓大家去執行,這種境界是最高級別的;第二個境界講領導者是楷模,是榜樣,領導者關愛員工,對員工特別好。但是這種境界有個問題,這領導者一旦不發光了,企業就會立刻黯淡無光,一片混亂,企業也就不可長久。這樣的領導者一定要上升到上一個境界;第三個境界是被管理者怕他,這領導者賞罰分明,特別有威嚴,用威嚴、刑罰來讓被管理者害怕他。

道、德、法都做不到,被管理者就不再相信您了,領導基礎就動搖了。

讀《道德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

如果君主信用不足,老百姓就不會相信他

。周幽王失信於諸侯而致西周滅亡的故事,就充分證明了這個道理的合理性。

周宣王死後,其子姬宮涅繼位,就是後來的周幽王。當時周室王畿之地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之連年旱災,百姓飢寒交迫、流離失所,社會動盪不安。而周幽王重用佞臣虢石父,對內盤剝百姓,加劇了民生疾苦;對外攻伐西戎,嚴重虛耗了國力。大臣褒珦勸諫幽王,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他關押起來。

褒珦在監獄裡被關了三年。褒國族人找著了一個名叫褒姒的女子,教她唱歌跳舞,將其獻給幽王,替褒珦贖罪。

幽王見了褒姒,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褒姒雖然生得閉月羞花,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想盡了一切辦法,可是褒姒還是終日不笑。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下令誰能博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佞臣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點燃烽火臺試一試。

周幽王立刻採納了虢石父的建議,馬上帶著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驪山烽火臺,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是犬戎打過來了,果然都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到了驪山腳下,卻發現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子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原來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在臺上飲酒作樂。

周幽王派人告訴各諸侯說:“各位辛苦了,這裡沒有敵人,你們回去吧!”諸侯們方知被戲弄,遂心懷怨憤地離去了。褒姒見到這一情形,覺得十分好玩,於是大笑起來。周幽王大喜,立刻賞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後來廢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並冊封褒姒為後,封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還下令廢去王后的父親申侯的爵位,並準備出兵攻伐申侯。申侯得到這個訊息,決定先發制人,於是聯合繒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於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

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訊息,急忙命令兵士在烽火臺點燃烽火。可是諸侯以為這次還是戲弄他們,都不趕來救駕。鎬京守兵也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滿將領經常剋扣糧餉,不願效命,犬戎兵一到,他們就撤走了,犬戎兵馬蜂擁入城,周幽王帶著褒姒、伯服,倉皇從後門逃出,奔往驪山,後來為犬戎兵所殺。至此,西周宣告滅亡。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最高境界的管理者做事非常謹慎。“其貴言也”,他特別珍惜自己的言辭,從不濫用

,但是隻要發表言論就都是很重要的。

無論為人還是處事,我們都要明白順其自然的道理,不勉強為之,不強加於人。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讀《道德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劉伯溫立有汗馬功勞,受到重賞高封,但他卻多次上書請求告老還鄉。劉伯溫深知“可共患難卻難同富貴”的道理。他請辭,是為了避免捲入官場鬥爭之禍患,為保身安泰,安享晚年。

在他自己看來,少年時所立下的報國之志已經實現,自己位至開國功臣之列,也已經到頭了,別無所求。而且,自己性格豪爽,剛正不阿,疾惡如仇,直言快語,曾為朱元璋出謀劃策,但同時也無形中得罪了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長、胡惟庸等人。而且,就是在朱元璋面前,他也經常直諫不諱。所謂“伴君如伴虎”,誰知道哪天龍顏大怒,自己的性命就難保了。

經他再三請辭,朱元璋同意他告老還鄉。於是,洪武四年二月,劉伯溫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縣)故里。

由於劉伯溫頭腦清醒,有自知之明,深知潛在的危險,所以決定“悠兮其貴言”,並“功成事遂”,過與世無爭、自然無為的晚年生活,才避免了殺身之禍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