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詳解《前出師表》

由 帶你一起學思用 發表于 人文2022-10-06
簡介其次,是諸葛亮給劉禪的關於和這些他推薦的大臣交流的方式“悉以諮之”,“悉以諮之”也就是什麼都去問的意思,雖說管理者應該和下屬多溝通,多交流,多聽取意見,但是如果所有事的處理意見都去詢問下屬的話,身為管理者,何來的威信與尊嚴,沒有絲毫主見,萬

什麼什麼利成語

背景

蜀漢公元223年(建興元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措施,蜀漢已從夷陵(今湖北宜都)戰役的慘敗中初步恢復過來,呈現興旺景象。

當時諸葛亮已經為出師伐魏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包括派鄧芝出使吳國,勸其與曹魏斷交,再次與蜀國結盟,取得一個外交上的大勝利;深入南方,七擒孟獲,穩定了大後方,為出師伐魏掃除了後顧之憂;制定律法,賞罰嚴明,使蜀國政治清明,統治穩定;休養生息,為出師準備了充分的戰略物資。

在這前一年,魏主曹丕病故,曹睿即位,派司馬懿守西涼。諸葛亮巧施反間計,使曹睿罷免了司馬懿的官職。

伐魏時機臻於成熟。

諸葛亮決定伐魏,以攻為守。

時年劉禪20歲,諸葛亮46歲。

正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為什麼益州疲弊?

說“益州疲弊”,則是因為:諸葛亮的戰略思想是聯吳抗曹。但吳國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戰役(即《三國演義》)中講的“大意失荊州”“火燒連營八百里”故事)奪走了荊州全部地區,益州的豪強和南方的夷族統治者也乘機發動叛亂。這時,魏已牢固地控制著全國的中心地區即黃河流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佔有明顯的優勢;吳控制長江中下游,經濟力量也比較雄厚;只有蜀偏安於西南一隅,處於不利地位。所以說“益州疲弊”。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

主觀方面的有利條件,因此,只有出師伐魏,才能利用有利條件改變不利的處境。。

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

讓劉禪意識認清自己的地位,即“主公現在年輕沒有作為,大家忠心輔佐與你並不是承認

你的能力,而只是為了向先帝盡忠啊”。

誠宜開張聖聽

作為一名管理者非常重要的素質,即廣泛聽取意見。好的管理者在心理上不可能是極度內向的人或極度自負的人,忽視與下屬的意見交流絕對會導致失敗。

恢弘志士之氣

如何帶動團隊士氣,堅強有力的團隊,高昂計程車氣是企業活力的體現,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只有士氣高昂,朝氣蓬勃的團隊才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團隊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團隊經理人要有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那些負面的情緒的能力。失落、憤怒、大喜、大悲等、這些負面情緒是影響自身能力發揮、擊倒團隊士氣的殺傷性武器。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

應該如何管理下屬,諸葛亮給劉禪的意見是一視同仁,賞罰分明。關於賞罰分明的故事。

晉文公

打下了衛國和曹國,以前逃難時候所受到的那口氣總算出了。大家夥兒全挺痛快。趙衰提醒晉文公,說:“大丈夫有怨報怨,可別忘了有恩報恩哪。”晉文公可不是忘恩負義的人,雖說他把仇人比恩人記得更清楚些。這會兒聽到趙衰的話,就說:“當然,當然,請問報誰的恩?”趙衰說:“當初主公不是說過嗎,要是您能夠回到晉國的話,必定報答僖大夫的情義。”晉文公急著說:“哎呀,真的,他在哪兒啊,怎麼曹國大夫的名單上沒有他呢?”細一追究,才知道僖負羈革了職,這會兒住在北門,做了老百姓了。晉文公立刻下令保護北門。他要報恩,就得像個樣兒。跟著又下了一道挺厲害的命令,說:“不論誰,要是碰了僖家的一根草,就有死罪!”城裡留下一部分人馬,他自己回到城外大營裡去了。

魏犨和顛頡兩個人聽到了 這道命令,心裡挺不服氣。於是,想把僖負羈捉出來殺了。魏犨和顛頡偷偷地跳上屋去,不料屋瓦一塌,人便翻下來,跟著一根大梁壓住魏犨的胸膛。幸好

顛頡

趕到,才將他救了出去。晉文公知道這件事,認為兩人不聽他的號令,擅自行動,要殺

魏犨

和顛頡的頭。大臣趙衰覺得不要,便對晉文公說:“他們都立了功,殺了太可惜吧。”

晉文公說:“功是功,過是過,賞罰必須分明。”他又說:“魏犨看來是殘廢了,就殺了他吧。”

趙衰說:“讓我去看看,如果沒有殘廢,還是讓他戴罪立功吧。”趙衰走後,晉文公便下令殺了顛頡。

魏犨聽說

趙衰

來看他,便忍著痛楚,爬起來裝著沒什麼事的樣子迎接趙衰。趙衰問他覺得怎麼樣,魏輩一口咬定說沒什麼,說著還施展功夫,跳上屋去又跳下來。趙衰回去報告了晉文公。晉文公說:“他沒殘廢是好事,但他犯法卻不能不辦。”便下令革去他的軍職,叫他戴罪立功。上下三軍全知道了國君賞罰分明,誰也不敢擅自行動了。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首先,諸葛亮向劉禪推薦的這些人,正如其所說,都是“志慮忠純,性行淑均”之輩,這些人不見得有多大的天賦,多大的才幹,也達不到國士無雙的高度,但是他們非常忠心且性格溫順,顯然對於劉禪這位新晉且天資笨拙的三流管理者來說,這樣的下屬是再好不過的了,倘若劉禪能好好珍惜這些元老忠臣,想必也會有些許作為的。

其次,是諸葛亮給劉禪的關於和這些他推薦的大臣交流的方式“悉以諮之”,“悉以諮之”也就是什麼都去問的意思,雖說管理者應該和下屬多溝通,多交流,多聽取意見,但是如果所有事的處理意見都去詢問下屬的話,身為管理者,何來的威信與尊嚴,沒有絲毫主見,萬事依賴他人的管理者,又怎麼能夠帶領團隊成功呢?何況劉禪還是一國之主,皇權的穩固就更顯重要了。

這些諸葛亮想必也是知道的,但是他既然能看清那麼多大臣的特點,當然也很清楚劉禪的能力。他可能認為劉禪憑自己的能力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於是為了防止劉禪犯錯誤,乾脆讓他事無鉅細都去請教好了,這無疑耽誤了劉禪管理能力的鍛鍊。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千叮嚀萬囑咐,要劉禪親賢遠佞。當諸葛亮死後,此時大權在握的劉禪卻聽信於宦官黃皓。董允死後,與侍中陳祗互為表裡,開始參與朝政。陳祗死後,黃皓從黃門令一躍成為中常侍、奉車都尉,總攬朝政、操弄威權,並排擠在北伐前線的大將軍姜維,而自己卻不思進取,“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當然前提是親賢臣,親了佞臣的結局可就截然相反了。本就根基不穩的蜀漢霸業就這樣在魏國的攻勢下傾覆,而劉禪本人也背了個“樂不思蜀”的罵名,千秋萬世都“扶不起”。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諸葛亮出山前,東漢天下已經被各路群雄瓜分殆盡。大的集團有曹操、孫權、劉表,小的集團有馬騰、韓遂、張魯。以諸葛亮的能力,到其中任何一家打工都會被錄用,但想得到重用卻是不容易。因為才能這東西不能光靠水鏡先生一張嘴,還得看過去的業績。諸葛亮此前一直隱居隆中,沒做出過任何成績,所以如果他選擇投奔到某家大中型集團,那頂多也就躋身於中下層幹部的圈子。這與諸葛亮“每自比管仲、樂毅”的心境還是存在很大距離的。

諸葛亮心繫天下,志向高遠。所以他對自己的要求必然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當時曹操勢力最龐大,但他的陣營中人才濟濟,群英薈萃。諸葛亮如果選擇投奔曹操集團,那麼大機率是被埋沒到眾謀士之中,很難得到表現機會,自然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和荊州集團的老大劉表還是親戚,而且他一直生活在劉表地盤上。即便如此,諸葛亮都沒有到劉表集團打工。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要的不是簡單出仕,而是要直接進入核心圈子,能充分施展自己平生所學,否則他寧願“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也不會選擇去當一個默默無聞的謀士。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臨崩寄臣以大事,北伐、興復漢室。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

1、繼承劉備遺志

北伐這幾次戰爭都是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掌握了兵權,可以這麼說,沒有當時的劉備就沒有現在的諸葛亮。諸葛亮做的一切其實就是圍繞劉備前期的一些指導思想來做的。

劉備的理念就是恢復漢朝的統治,關羽這些大將都是因為劉備的這些口號才跟在了他身邊,當劉備死後,那邊諸葛亮掌握大權後也必須跟著這個思想一直做下去,這是諸葛亮堅持北化的第一個動機。

2、調和蜀漢內部的矛盾

蜀漢這些軍隊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劉備自己帶的軍隊,稱外來人,客人。一部分是本地人,諸葛亮就利用北伐戰爭慢慢的提升外部人的地位,這樣下來外來人實力就會慢慢壓倒本地人。

3、充分利用現有人才

當諸葛亮接收蜀漢的時候算個爛攤子,人才呢也在慢慢的流失,現在大將要不老去,要不死去,要不走了,如果在等過幾年或者十多年,那個時候拿什麼戰爭,連大將都沒有了。現在魏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江山了,在不北伐就來不及了。

4、政治正確

在劉備稱帝之前,實際上整個中國還是在漢朝民意之下維持的這麼一個統治,但是自從曹丕篡漢之後,這個漢朝整個中原地區實際上分劃成兩派的,一派忠心曹魏,另一派還是向著大漢朝的子民,所以諸葛亮北伐還是向著民心的。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十年二十年以後,那麼這部分向著大漢朝的子民都老去死去後,再去北伐,就沒有民意支援了,也不能打著當初劉備的口號匡扶漢室。這樣諸葛亮的戰爭就不叫討伐戰爭了,應該叫侵略戰爭了。

5、現實所迫

不攻曹魏,蜀漢必亡。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第一次北伐兵敗折損11員大將

北伐結果——不效

此次北伐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損失11位大將

話說馬稷失街亭功虧一簣之後,諸葛亮不得不“

揮淚斬馬稷

”,除了馬稷,與他

一同守街亭的張休和李盛也紛紛被諸葛亮斬首,以正軍法

。畢竟他們對於北伐的全盤皆輸,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至於

戰神級別的趙雲

,也因為這場戰役積勞成疾

,病死在了回去的路上

。要知道,這次帶兵聲東擊西,算得上是趙雲戰史上帶兵帶得最多的一次,更何況此時的趙雲已經垂垂老矣,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進行如此高強度的戰爭活動,所以,在堅持打完人生中的最後一場仗之後,趙雲便溘然長逝了。

白壽、劉達、鄧郃、馬玉、丁立、閻芝、陽群

這七位大將,則是戰死在第一次北伐的戰場上,他們的死,也都

或多或少與馬稷失街亭的大失敗離不開關係

。縱觀第一次北伐共折損的十一員大將,幾乎佔了整個蜀國當時可用大將的半數之多,可謂是人才盡失,讓上一次夷陵之戰所造成的人才缺失的困境雪上加霜。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後續

第一次北伐後,諸葛亮上疏曰:

“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

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詳解《前出師表》

諸葛亮雖感可惜,但為嚴肅法度,便斬殺了馬謖、張休及李盛,還奪取了黃襲等人之兵權;陳壽之父是馬謖的參軍,因不勸導馬謖被處以髡刑;丞相參軍、安漢將軍李邈為馬謖求情,被調回成都。

王平卻因有作進諫而被提拔。

諸葛亮自己仍上書自貶三等,並作了自我批評,劉禪接納,但仍命諸葛亮以右將軍行丞相事。

趙雲亦貶為鎮軍將軍,但被諸葛亮大嘉讚賞他守衛之功。

後來,有人曾勸諸葛亮再北伐,但諸葛亮認為要更訓練士卒,令他們忘了失敗之事,才可再行。

孔明第一次北伐,本有望拿下隴右地區,進而威脅關中;可惜用人不明,乃至街亭失守。倘若街亭未失,孔明全吞隴右,再行屯田,訓練騎兵,同魏國大打拉鋸戰,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