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幸福東北」“錦虹模式”讓居民幸福“看得見”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旅遊2022-05-10
簡介“馬紮兒議事+”解決居民難題“透過'網格議事會+居民評理說事點+四美家園',我們打造了自治有力、法治有效、德治有序的社群治理形式

孝義沁園春服務多少錢

法制網見習記者 王婧

老年模特隊走秀、民族舞表演、互動問答……臨近國慶節,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李家街道錦虹社群門口熱鬧非凡,原來這是錦虹社群正在舉辦第七屆美鄰節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週年的文藝匯演活動。

在一片歡騰聲中,記者走進錦虹社群。錦虹社群書記朱言秋與記者邊走邊聊,“今年美鄰節的主題是:美鄰美團美服務,共治共建共商議,協力打造美家園。這就是我們社群最真實的幸福、和美展現。”

記者準備在這裡開始探尋錦虹社群的治理秘籍。

“為了實現有深度、有維度、有態度、有溫度的社群治理目的,我們建立了'錦虹模式'。”朱言秋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錦虹模式”已經成為遼寧省基層治理的優秀品牌,錦虹社群先後獲得遼寧省防止民間糾紛激化工作一等獎、遼寧省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示範點等榮譽稱號。

“馬紮兒議事+”解決居民難題

“透過'網格議事會+居民評理說事點+四美家園',我們打造了自治有力、法治有效、德治有序的社群治理形式。”朱言秋說。

接著,朱言秋對這種形式進行了詳細講解,在網格議事會中有一個特殊的社群居民議事協商機制,就是“馬紮兒”議事會。網格長透過收集整理本網格內百姓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確立議事主題,召開議事會,徵求居民意見,確定解決方案,推動問題化解。

有一次的“馬紮兒”議事會令朱言秋印象深刻,場景歷歷在目。

在2018年3月的樓院“馬紮兒”議事會上,賈大姐就起了頭:“到春天了,我看到咱們樓前的這塊地兒又成香餑餑了。前兩天,老趙家和老孫家因為爭著圈地打起來了,老李太太那一堆破爛堆在那兒,物業要清,她躺在清運車前面不讓人家走。這個居住環境是我們自己的,環境整好了,我們住著也舒服,今天就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賈大姐的一番的話引起大家的討論,孫大哥說:“要是把這片硬覆蓋,修建成小廣場,那就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還能給我們解決沒有活動場地的問題。”孫大哥的提議得到了“馬紮兒”議事會成員的一致透過。

於是,“馬紮兒”議事會的“決議”就提到了社群兩委會上討論並透過。在修建小廣場之前,社群網格長帶著議事會成員挨家挨戶徵求老百姓的意見,把大家的意見集中起來:比如小廣場離居民很近,會不會產生擾民的問題;小廣場建好後,衛生問題怎麼辦,是否可以安裝一些健身器材和休息座椅等等。

社群根據每條來自居民的意見,形成了打造“傳美廣場”的專案方案。在2018年6月,“傳美廣場”專案正式啟動……

“這就是‘馬紮兒’議事會解決的一件有關社群居民的大事。”朱言秋介紹。“傳美廣場也是大家集體商議起的名兒——傳承美,弘揚美,締造美的名字。”

紅紅的方磚,乾淨的地面,整齊的休閒座椅,結實的安全防護欄……以前的“垃圾堆、菜園子、耗子窩”變成了集健身、文化、教育功能為一體“傳美”文化陣地。“馬紮兒”議事會實現了百姓的“小夢想”。

環境變美了,但是,社群居民之間總會有“勺子碰鍋沿”的時候。如何將鄰里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各類矛盾的激化,考驗著社群治理的智慧。

錦虹社群一直以來都很重視鄰里糾紛調解,每次接到居民反映情況,都會及時瞭解情況進行調解。

據朱言秋介紹,錦虹社群依託“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平臺,建立“居民評理說事點”,並藉助“法雲調解室”的特約調解員、專業法官、專業律師的力量,依法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幾年來,透過“居民評理說事點”調解矛盾42個,以“法調解”的法治手段,以“雲調解”的智慧手段,加速社群治理“法治化”程序,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群”。

據悉,錦虹社群黨委透過優秀文化“浸潤”,引導居民向善、向美、向暖,創造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依靠,德治為導向的人人盡責、共建共治共享的社群治理新格局。

社群工作者變社群“全科醫生”、社群“治理師”

社群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包羅永珍。

串百家門,聽百家言,解百家難,做居民群眾的知心人,是社群工作者的常態。

在錦虹社群,有一種“全崗通”服務模式,使社群工作者從單一的業務執行者向社群“全科醫生”、社群“治理師”轉變,使社群真正成為基層治理的中心樞紐。

據朱言秋介紹,透過設立“全崗通”崗位,把原有的社群民政、計劃生育、勞動保障等整合為48項公共服務事項統一受理,使服務崗人員深入網格,走到群眾中去,第一時間處理網格事項。

“對此,我們制定了'七項制度',建立完善首問接待一口負責、輪崗工作、傳幫帶教、評價考核等七項'全崗通'工作制度,保障服務機制長效性。同時,為實現社群服務標準化,我們設立兩站四崗,即全崗通服務工作站、網格化服務工作站;黨務崗、接待崗,事務崗、服務崗。”朱言秋詳細介紹。

據悉,為滿足居民需求個性化、多元化,社群“全崗通”工作服務站先後接待受理辦理服務事項6000餘項,其中即時辦理4000餘項;發放各類救助金23萬餘元,網格化服務站6名網格員實現居民走訪率100%,處置率100%,居民滿意率達到96.7%;提供心理諮詢、法律服務、老年人助浴、助餐等個性化服務359次,收益居民千人次。

創新推出“融入式”“三社聯動”模式

服務群眾,方便群眾,造福群眾……社群工作就是要把居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隨時瞭解社群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情況,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

透過實踐,錦虹社群創新推出“融入式”“三社聯動”模式,主要就是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向居民“增能”為重點,由社群、社會組織(志願者團隊)、社群工作者(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並實現“三社”相互支援、協調互動,共同策劃,執行專案以促進各類主體合作的“增能”的服務模式。

據瞭解,今年,錦虹社群社會組織聯合會以“黨建引領新時代,三社聯動益起來”為服務目標,精準對需“網格內”個性化需求,設計服務專案12個。在大連市首開針對疫後心理康復的社群服務專案——“暖心”;以低保、殘疾、失獨家庭等為服務物件,開展“暖橋”服務專案;以幫扶就業創業的“暖春”服務專案,“溫暖受助者,快樂助人者”,“融入式”“三社聯動”模式,使社群、社會組織,專業社會工作同協作、同發力、同增能,提升了社群治理的效能。

據介紹,今年端午節期間,為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錦虹社群社會組織孵化培育中心發起“黨建引領新時代,三社聯動益起來”服務召集令,以“愛在錦虹,情濃端午”為主題,為轄區內的低保老人、殘疾老人、失獨家庭、老勞模、百歲老人提供志願服務,在轄區內掀起“孝親愛老”的文明“美”風尚。錦虹新星藝術團還給大家送來歌曲《我的祖國》和詩朗誦《沁園春·雪》。活動後,“待人親”志願服務小分隊的隊員們把這些滿載深情的“粽情孝義愛心包”送到轄區萬佳宜康養老中心和30餘名低保、殘疾、老勞模、失獨家庭中,並送上節日的祝福和社群的關懷。

“這些活動傳遞了志願精神,又傳承了孝道之美,弘揚了傳統文化,營造了融洽和諧的社群鄰里情氛圍。”朱言秋感慨著。

據悉,2018年以來,錦虹社群以“全崗通”工作模式為基礎,以社群黨建中心、社群文化服務中心、社群便民服務中心、社群矛盾調處中心及嵌入式社群養老中心為依託,打造了大連市沙河口區首個“社群為民服務綜合體”。三年來,“社群為民服務綜合體”以黨建引領社群治理,發揮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的優勢,以“三治融合+三社聯動”雙輪驅動作為內生動力,實施著以“全崗通”“馬紮兒議事”“三社聯動”為主體的“三項模式”工作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