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清代的《四庫全書》是部怎樣的鉅作?對於後世具有什麼意義?

由 文藏說瓷 發表于 旅遊2021-12-19
簡介網路配圖綜合而言,《四庫全書》是中國古籍的大總彙,至今還保有“世界叢書之最”的桂冠,它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尤其重要的是,在全書編纂過程中,也培養了一批以乾嘉學派為代表的學術隊伍,為清代中晚期考據學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文溯閣怎麼讀

《四庫全書》是清代宮廷編纂的歷朝全書總彙,它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開始徵書,翌年二月開設四庫館,至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二月第一部《四庫全書》抄錄完成,共費時十年。此後,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全書謄寫完畢,歷時長達15年。據統計,《四庫全書》共收圖書3461種79337卷,另有存目書6766種93551卷。一套全書完成後,共有6144函,總計2萬6千多冊。

在編纂過程中,乾隆皇帝下令將全書共繕寫七部,分藏於全國七座書閣之中。由於工程浩大,整個四庫全書館上自總裁,下至各類纂修官及各項專職工作人員,額設360餘人,這其中不包括患病離職、調任、革職等人員,全部參予其事的人數多達4400多人。書成後,僅抄錄一項,又徵調全國各地保舉經考試而錄用的3800餘名落第舉子。在龐大的編纂人員隊伍中,不乏精通文字、音韻、訓詁、校勘、輯佚的文人學者,他們代表了乾隆朝最高的文化水準。

清代的《四庫全書》是部怎樣的鉅作?對於後世具有什麼意義?

乾隆皇帝身著漢裝,手持紙筆,周圍擺滿

清廷不遺餘力地編纂《四庫全書》,其目的除了要儲存和弘揚數千年中華傳統文化,更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旨在透過對歷代書籍的清理、彙總,進一步宣揚清朝統治的思想主張,規範人們的言論行為,維護清王朝的長治久安;也藉以炫耀其文治,表明乾隆帝是位“稽古右文”的聖明天子。因此《四庫全書》的編纂,實際上是一次具有文化和政治雙重影響的活動。為了維護清朝統治需要,在編纂過程中,曾經查禁、銷燬了近3000餘種,六七萬卷以上的“悖逆”、“違礙”書籍,在某種程度上也對傳統文化傳播起到一定的負面影響。

《四庫全書》系乾隆時期由內府督辦的精品寫本,圖書裝幀十分精美,每冊書函之外盛以特製的楠木書匣,既美觀貴重,又能很好保護圖書。全書所有卷冊皆為軟麵包背裝,各冊封面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顏色,採用四色絹料以區別各部之不同,其中“經部”採用綠色絹,“史部”採用紅色絹,“子部”採用青(藍)色絹,“集部”採用灰(黑)色絹。數萬冊圖書以數種顏色的封面標示內容差異,增加了全書的美觀性,同時也可以一目瞭然本書的類別,以利於取還與閱讀。“南三閣”與“北四閣”全書的封面略有不同,除經、史兩部採用綠色、紅色外,子部採用玉色,集部採用藕荷色,但仍未脫春夏秋冬四季配色初衷。

清代的《四庫全書》是部怎樣的鉅作?對於後世具有什麼意義?

《四庫全書》

清代的《四庫全書》是部怎樣的鉅作?對於後世具有什麼意義?

《四庫全書》

為方便查詢和閱覽,在全書書成之際,宮廷中由專人編撰了《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考證》等書籍,並採用統一的黃色絹做封面。

清代的《四庫全書》是部怎樣的鉅作?對於後世具有什麼意義?

網路配圖

除書匣及書籍外表精美設計外,《四庫全書》在內部裝幀和版式設計上也十分考究,書卷內用紙均採用潔白堅韌之開化榜紙,書頁的框界為硃色細欄,版心上欄題寫“欽定四庫全書”,頁中題有各冊具體書名,每種書卷之首冠以內容提要。為區別各閣藏書,每卷在卷首、卷末均加鈐不同的皇帝璽印,以示不同。如文淵、文源、文津、文溯“北四閣”藏書各卷卷首、卷末分別鈐蓋的璽印為:文淵閣,卷首為“文淵閣寶”,卷末為“乾隆御覽之寶”;文源閣,卷首為“文源閣寶”和“古稀天子之寶”,卷末為“圓明園寶”及“信天主人”兩寶;文津閣,卷首為“文津閣寶”,卷末為“避暑山莊”和“太上皇帝之寶”;文溯閣,卷首為“文溯閣寶”,卷末為“乾隆御覽之寶”。而文匯、文宗、文瀾“南三閣”藏書各卷的鈐印則基本相同,其中卷首均鈐蓋“古稀天子之寶”,卷末均鈐蓋“乾隆御覽之寶”。

清代的《四庫全書》是部怎樣的鉅作?對於後世具有什麼意義?

網路配圖

《四庫全書》每一部雖皆有數萬冊之多,但各卷各冊均以絹秀的工筆楷書細緻繕寫,翻開扉頁,但見雪白的宣紙上紅欄黑字,璽印朱彤,令人開卷有益,其樂融融。

清代的《四庫全書》是部怎樣的鉅作?對於後世具有什麼意義?

網路配圖

綜合而言,《四庫全書》是中國古籍的大總彙,至今還保有“世界叢書之最”的桂冠,它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尤其重要的是,在全書編纂過程中,也培養了一批以乾嘉學派為代表的學術隊伍,為清代中晚期考據學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