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茂縣營盤山遺址將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啟動文物保護規劃編制

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旅遊2023-01-16
簡介營盤山遺址文物保護標誌碑從2000年就開始參與營盤山考古發掘與研究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陳劍介紹,川西北考古材料證明:距今6000年~5500年間,仰韶文化中期廟底溝型別人群已經從北向南進入了川西北高原山地,距今5300年左右,在仰韶文

營盤山公園在哪裡

7月26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古建設計研究中心組建“營盤山遺址文物保護規劃專案組”前往四川茂縣營盤山遺址進行文物保護規劃前期調研。這標誌著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正式啟動文物保護規劃的編制。

茂縣營盤山遺址將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啟動文物保護規劃編制

遠眺營盤山遺址

據茂縣中國羌族博物館館長蔡清介紹:營盤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制《營盤山遺址保護規劃》迫在眉睫,一方面為保護好營盤山遺址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也為利用好、展示好營盤山遺址,打造文旅融合示範點,建設有特色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提供基礎條件。

受茂縣文物管理部門的委託,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了這項工作。

2006年,營盤山遺址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茂縣中國羌族博物館副館長郭亮介紹:營盤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出土文物包括四川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陶質雕塑藝術品,國內發現時代最早的人工使用硃砂的遺物,長江上游地區發現的時代最早及規模最大的陶窯址等,出土的彩陶器數量為四川之最,亦是岷江上游乃至川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為探討岷江上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內涵和發展演變序列提供了可靠的實物材料,也為研究長江上游和黃河上游地區的古代文化交流和傳播提供了新的佐證。

茂縣營盤山遺址將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啟動文物保護規劃編制

營盤山遺址文物保護標誌碑

從2000年就開始參與營盤山考古發掘與研究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陳劍介紹,川西北考古材料證明:距今6000年~5500年間,仰韶文化中期廟底溝型別人群已經從北向南進入了川西北高原山地,距今5300年左右,在仰韶文化向馬家窯文化過渡階段,更大規模的人群自北向南移動,使得仰韶文化對川西地區的影響尤其明顯。

在距今5000年左右,也就是仰韶文化之後的馬家窯文化時期,發生了波浪式的大規模人口遷徙,在岷江上游的川西北山地,就發現了馬家窯型別的彩陶,可以證明川西北岷江上游地區已經受到了黃河文化的強烈影響。

陳劍認為,對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是解決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與成都平原古文化關係的關鍵一環。

可以幫助我們解答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古蜀人到底來自哪裡?

而對營盤山遺址的保護和展示,可以幫助現在和將來的人們更好地尋蹤探源。

茂縣營盤山遺址將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啟動文物保護規劃編制

營盤山遺址出土文物

營盤山遺址坡度平緩,非常適合發展農業。如今的營盤山遺址上,種植了50畝果樹,有蘋果、梨樹、桃樹、李樹、甜櫻桃等品種。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實地瞭解,這片果園的負責人早已被當地文物部門告知:該區域不允許種植根系深的植物,所以果園裡種植的蘋果都是矮根系的。

當地文物部門對遺址的重視和保護,令文物保護規劃團隊的成員們感到欣慰。

在本次考察工作中,規劃團隊對營盤山遺址的周邊環境進行了徒步現場調研,對遺址周邊道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周邊現存建築等都做了詳細記錄,資料包括建築的層數、質量、風貌協調性等等。

這份詳細的調研資料將作為編制保護規劃的重要依據。接下來,規劃團隊將進行大量的案頭工作,就營盤山遺址文物本體現狀提出更好的保護措施,並規劃一個能夠合理保護利用營盤山遺址的規劃方案。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圖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編輯 段雪瑩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茂縣營盤山遺址將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啟動文物保護規劃編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