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由 史林響溪 發表于 運動2021-05-25
簡介16散氏盤研究西周土地制度重要史料再加上公田勞役分配不均、私田開徵稅賦等原因,一些耕種者就從頑固堅持井田制的舊貴族手下紛紛逃往新貴族門下,與這些新貴族建立了地主與農民的嶄新社會關係

什一稅為什麼叫什一稅

如果說“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立國之本,那麼“井田制”就是西周的安民之本。西周能在建國後不久就迎來成康之治,除了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成功外,“井田制”也功不可沒。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西周重要國家制度間的關係

何謂“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土地國有制度。出現於商代,西周時發展成熟,春秋時期開始瓦解,商鞅變法後廢止。

商朝覆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天災造成的饑荒。商紂末年天下久旱,關中、河洛、豫北等糧食主產區均不同程度受災,人心浮動、朝局不穩,周國趁機奪取天下。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2武王克商,建立西周

武王克商後,如不能儘快解決百姓溫飽問題,西周政權同樣岌岌可危。

相比於重視畜牧業和商業的商國,周國無疑是一個農業大國。自周祖后稷時代開始,周族就已經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氏族。透過數百年的發展,周國的農技水平遠超夏商時期,這為西周推行“井田制”提供了便利條件。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3中華農神,周人先祖-后稷塑像

井田制與分封制和宗法制緊密相聯,將平民與土地捆綁在一起,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狀況,在恢復和促進農業生產的同時,還便於管理民眾。

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生活娛樂需求不強的周初,能讓平民吃飽飯的君主就是好君主,“井田制”由此確立,短短四十多年就創造了一個成康盛世。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4西周建國僅十年就進入成康盛世

井田制是西周重要的經濟制度,是研究西周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一、井田制的核心——“土地國有”和“土地多重所有權”

西周的井田制是在執行分封和宗法的過程中形成的,與分封制和宗法制密不可分。

《詩經·小雅·北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即周天子是西周土地及權利的最高所有者,他將土地分封賜給諸侯,諸侯再行封賜卿大夫、士等,透過層層封賜,最終形成多層次宗族貴族佔有的土地所有制。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詩經·小雅·北山

周朝的土地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屬於周王室直接管轄的籍田;二是分封給諸侯建國的土地,由諸侯再次分封給各級宗族貴族;三是周天子直接賞賜給王朝卿、大夫、士等的食邑(無封爵,不可稱諸侯)。

二、井田制的分配原則和管理方式

井田制是一種計口授田制度,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的土地授受分配關係,先秦的許多文獻中都有提及。“井田制”設立之初,田地是不允許買賣的,《禮記·王制》中“田裡不鬻”,即是此意。

《孟子·滕文公上》記:“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講的是井田制的分配原則和組織模式,一方里分九份,每份一百畝,公田一份、私田八份(分配到戶),先種公田,後種私田。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6井田制相關史料記載

天子是西周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有權向每一位生活在土地上的貴族和庶民收取貢賦,有權向接收土地者收回土地。得到授田的百姓稱為“平民”,平時向授予者交納貢賦,戰時有服兵役的義務;沒有授田的鄉野之人,稱為“野人”。

事實上,孟子對井田制的描述十分理想化。在現實操作中,田畝分配極少出現整齊的“方里”和井字格田塊,因為貴族會首先挑選光照充足、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田地作為公田,將其餘的土地作為私田授予平民。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7井田制示意圖-元王禎《農書》

《周禮·大司徒》載:先按照所封之國都城的大小制定都城的疆界;溝封之後,再按照土質的好壞劃分土地的數量。在搭配好份地之後,還要定期(三年)逬行重新分配(輪更、防止土壤退化)。這些方法使得農業生產有了很大進步。

有人將井田之“井”理解成水井之“井”,說一里配一井,澆灌九百畝田地,這就更加理想化了。以當時的鑿井技術和各地不同的地下水位狀況,根本無法保證一里一井的標準,更不要說澆灌莊稼。

所以西周的農業灌溉還是以溝渠大田漫灌或靠天吃飯為主。中國農村為“搶奪水源”械鬥的事情一直延續到解放後,西周時期絕對沒有這種灌溉配置。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8古代木製耜(農具,功效似鏟)

還有人對一戶人家種“百畝地”提出質疑。根據史料記載,西周時的農耕幾乎全靠人力淺耕薄種,結果只是廣種薄收,故有“一人蹠(踏)耒而耕,不過十畝”。

而隨著春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以及水利工程技術的進步,到戰國時就有了“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0牛耕鐵梨讓中國農業極大提升

“周石”顯然不是明代的一石120斤,或清代的一石100斤,甚至不是秦漢時期的27-30斤。因為即便按最少的27斤/石算,戰國一家五口百畝地可以收4050斤,人年均有810斤糧食,這有悖常理。要知道2018年印度人均糧食佔有量不過415斤,也沒聽說大面積餓死人。

(PS:文中“斤”都是折算後的現在“500克/斤”,古“斤”和今“斤”各朝代有較大差距,資料可自行查詢。)

就算古代人沒有副食,這主糧供應量也太多了。周代授田百畝的目的是讓平民吃飽,不至於餓死,而不是發家致富。所以“周石”很可能只有“秦漢石”的一半左右,即15斤/石。五口之家一年2250斤左右粟米基本夠用,碰上災年就不夠用了,這樣比較合理。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1中國古代以容積計量糧食單位

戰國畝產15斤是不是有些少?答案是不算少。“周畝”比現在畝小,當時百畝地只相當於現在30畝左右,折算成現在的產量為45斤/畝,跟秦漢時期旱地粟米畝產量相近。

這裡特別說一下“什一稅”。很多文章將“什一稅”等同於“井田賦”,其實這是錯誤的。

《孟子·滕文公上》有“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之說,這裡的“什一”是約數。井田賦只取公田全部收成,並不再向私田收稅,比例很明確是“九取一”,所以這裡的“什一”並不是“什一稅”。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2什一稅並非歐洲獨有,中國出現更早

《孟子·滕文公上》又有“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意為:希望你們在田野上實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城中實行十分抽一的稅法,讓人們自行交納。可見此處的“什一稅”不應是田賦,而是商稅。“什一稅”的出現,說明春秋戰國時期手工業和商業已經有一定規模。

三、井田制為何會動搖?對周代有什麼影響 ?

1、西周國初制定的“分封制”執行百年後,終於難以為繼——無地可封,因此建立在分封制上的“井田制”也難以延續。尤其是畿內之地,姬姓宗室小國、封地數量驚人,到西周末春秋初,諸侯封國超過140個,是國初的兩倍。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3春秋初期諸侯國

大量的分封使周王室的力量越來越分散,而得不到封地的宗室子弟則被封為卿、大夫、士,雖然沒有封地,但仍需國家供養,財政負擔愈發加劇。

2、周共王錯誤的施政策略。因國庫入不敷出,為了增加賦稅,共王廢除原來的“土地國有,分封臣下”的舊制,施行土地私有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國家按規定向土地所有者收繳稅金。

周共王原意是在小範圍內(王畿)重新核定田畝數量,多收一些地產交易稅和田賦,但擋不住貴族對土地的渴望,很快整個天下掀起了土地私有化的浪潮,更加破壞了“井田制”的根基。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4周共王時重要青銅器史牆盤及銘文

土地私有化後,周朝的稅收並沒有明顯增加,諸侯的貢賦倒是顯著下降,而且不朝不貢的諸侯越來越多,周王室難以正常運轉,國力越來越衰弱。

3、隨著生產力提升,公田種植積極性下降。井田制下,農夫固著於土地,與領主形成人身依附關係。因此世代受領主的支配與剝削。史籍中“民不遷,農不移”、“死徙無出鄉”等記載就是說的這種關係。

《春秋穀梁傳》雲:“私田稼不善,則非吏;公田稼不善,則非民”。意為:當私田收成不好的時候,責任在管理的官吏(田畯),當公田收成不好的時候,責任在平民。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5《春秋穀梁傳》為儒家經典之一

說明:在周代,官吏是有責任指導農民耕種,所以若私田的收成不好,官吏應該承擔責任;但如果農民只顧自己的私田,而荒廢了公田,導致公田的收成不好,就應該由農民承擔責任。這套責任追蹤體系從側面說明:在春秋時期私田公田收成不一的情況已普遍存在。

前文提到過,隨著東周生產力的發展(鐵質農具、牛耕、水利設施),農業生產可以實現以戶為單位的耕作,每個勞力可耕作的土地面積成倍增長。大集體的井田耕作模式,尤其是公田耕作讓耕作者的生產積極性大幅下滑,出現了“民不肯盡力於公田”的普遍情況。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6散氏盤研究西周土地制度重要史料

再加上公田勞役分配不均、私田開徵稅賦等原因,一些耕種者就從頑固堅持井田制的舊貴族手下紛紛逃往新貴族門下,與這些新貴族建立了地主與農民的嶄新社會關係。

隨著耕種者的逃亡,大量的公田荒蕪,不適應當時的社會形勢的“井田制”更加難以為繼,諸侯國內變法的呼聲越來越強。

4、人口增加造成領主田地不夠分配。井田制是一種計口授田制度,它必須在農業生產力水平不高、人口稀少、土地相對過剩的情況下才能實行。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7井田勞作復原像

《韓非子》說:“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養足,故民不爭”。可隨著各國人口不斷增長,土地的壓力越來越大,各諸侯國都面臨人多地少的情況。

而各諸侯國為了提升國力,還在不斷鼓勵生育,或努力吸引移民,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諸侯貴族開始鼓勵民眾在井田之外開墾新的農田。

這些新開墾的農田不計入國家“井田”體系,也不採用“井田稅制”,更不會向周天子貢賦,可稱為“貴族私田”。“貴族私田”可租佃給農人耕作,還可轉讓和交換,最主要的是增加了諸侯國的農稅收入。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8周王室自周共王開始每況愈下

隨著諸侯國收入增加,實力更強,周王室的收入卻停滯不前,甚至減少,進入了此消彼長的死迴圈。而出於對更多土地和人口的渴望,使各諸侯國間陷入長期的戰亂之中。

公元前594年,魯國正式廢除井田制,實行初稅畝,承認私田合法,所有田畝一律徵(什一)稅,新的生產關係和土地制度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隨後各諸侯國紛紛仿效,至商鞅變法,井田制徹底廢止。

初稅畝的實行,增加了諸侯國財政收入,適應和促進了新生的封建土地佔有關係,該稅法延續到漢代才取消。

成也井田敗也井田,西周中後期國力衰弱的根源之一

79。19初稅畝標誌古代真正稅法的誕生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作為西周基本經濟制度的“井田制”瓦解後,西周原有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和文化制度(禮樂制)也相繼崩潰,這就是東周“禮崩樂壞”的重要根源之一。

(文中圖片均取自網路,如果侵權立即刪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