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由 大地理館 發表于 運動2021-12-21
簡介磴口西南,烏海市的黃河大橋來到磴口第5年,王同春離開了自己不喜歡的皮匠鋪,到後套東部地商(河套地商,是活躍在晚清河套開發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他們包下大量荒地僱人開墾為業,在官方勢力介入前,他們主導了河套地區的開發程序)郭大義手下當了一

渠這個字念什麼

本文系作者供頭條號”大地理館“專稿,未經允許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複製

撰文:晉南人公子羽 製圖:齊西人蘇見羽

100年前,他感動了地理學大師,100年後,他的祠堂變荒郊野外

他開鑿八大渠,堪比都江堰,將不毛的後套平原,變成大漠腹地的糧倉。

他,到底是誰?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這部電視片,以本文主人公為原型拍攝

關於中國的長城一線,和河套平原一帶,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曾經寫道:

這一帶在古代就是一個“少草木,多大沙”的地方,山的南邊則是在陰山屏障之下的一個狹長的平原,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城市正是建築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

文中說的狹長的平原,是黃河形成的河套平原組成部分,稱為前套,它與後套平原組成東套。除此之外,還有西套——寧夏平原。這三塊平原,在衛星圖或地形圖上十分顯眼,它們特殊之處在於:

都被漫漫黃沙包圍,它們像三塊珍貴的翡翠,分別孕育了塞外大城包頭、呼和浩特、巴彥淖爾、銀川等。

如果按照自然規律選擇,那裡本不應該有如此景象。但是,上天、大地還是給這裡留下了生機。這

裡邊有

什麼玄機和故事呢?

天造河套:

孤膽英雄黃河勇敢挑戰“400毫米”鐵律

如果你經常看中國地圖,你一定會注意到北方的大河——黃河,這條號稱“九曲十八彎”的長龍,在祖國北方畫出了一個巨大的“幾字”。這個巨大的幾字,把一方土地三面包圍——彷彿像一個套子,這就關於赫赫有名的“河套”之形象解釋。

提到狹義的河套,一般指的是內蒙古巴彥淖爾所在的後套。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黃河水系圖上的河套(後套平原)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後套平原三維鳥瞰

上圖中綠色部分的“腎臟”形狀地區,即為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境內的後套平原,

它與呼和浩特所在的前套平原,構成了東套;加上黃河塑造的寧夏平原(西套),構成了近現代廣義上的“河套”;這三塊地方,都臨近沙漠草原,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情況下,因為黃河沖積盆地和水源灌溉,神奇地變成了三處“塞外糧倉”

繼續把地圖放大,你會發現這個大“幾字”的左右角上,各有一方陷落的盆地,其中的水系錯綜複雜,彷彿在黃河巨大的身軀上,懸掛了兩個腎臟。最形象的是左上角的一個,它在地理上是黃土高原的下陷盆地——這個“腎臟”不僅形似,而且

名副其實

。這裡的灌溉系統,不僅可以舒緩雨季洪流,還可以沉澱泥沙、為黃河過濾部分雜質汙物。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河套地理範圍示意圖

最早,古代的“河套”,範圍很廣。“河套”一名始於明代,因其地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至民國為綏遠省。《明史》對河套地理範圍的敘述是:

“西有奢延水,西北有黑水,經衛(按指榆林衛,今陝西榆林)南,為三岔川流入焉。又北有大河(按即黃河),自寧夏衛(今寧夏銀川)東北流經此,西經舊豐州西,折而東,經三受降城南,折而南,經舊東勝衛(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又東入山西平虜衛(今山西朔州平魯區)界,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環之,所謂河套也。”

由此可知,明代河套所指是這樣一個地區:

黃河經今寧夏北流至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瞪口與臨河之間,以烏加河為主幹道東折,然後流經包頭、托克托縣,再南折流往山西河曲、保德,呈“幾”字形,形似

套狀

,故稱河套,包括鄂爾多斯市及後套平原、前套平原。明以前,河套稱“河南地”等。近現代,廣義河套包括東套(前套+後套)、西套,狹義為後套。

在北緯37 度線以北的賀蘭山腳下,黃河似乎本應該向低地處平直地流去。但是,他卻做了一個常人難以料到的決定:他先是向東北流,繼而向東流,再折向南流。然而,他一路北上,遇到的是一片缺水的土地,附近有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烏蘭察布沙漠、毛烏素沙地,賀蘭山和銀山附近則是生產力遠不如內蒙古東部的貧瘠草原。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河套地區的烏蘭布和沙漠 圖-楊孝

按照地理學定律,這裡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這樣的地方應該是“非季風區”、“非農耕區”、“外流區”。黃河大膽而意外的選擇,挑戰了鐵律。從賀蘭山到陰山腳下,黃河像一位單槍匹馬、勇往直前的拓荒者,在沙漠和草原腹地造就了肥沃的河套平原。所以,後來人們以“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來形容這塊土地的彌足珍貴。黃河的

反其道而行之,讓“400 毫米等降水量線以下是草原和荒漠”的規則打破了!

有了上天和黃河的大拐彎,閉塞的塞外出現了適宜定居的耕耘樂土。

沒有這樣的地方,就沒有後來的走西口,就沒有晉商的駝隊,更不會有銀川、包頭、呼和浩特這樣一顆顆耀眼的的塞外明珠!

在內蒙古狼山、烏拉山、大青山以南,鄂爾多斯高原以北,大拐彎沖積形成了兩塊富饒的沃土——前套與後套平原。依靠黃河水的自流灌溉,這裡不僅變成了重要的“塞外糧倉”,還孕育了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政治中心——包頭和呼和浩特。

科學家說,400 毫米年降水量是樹木生存的基本條件,是生物潛能的基本要素,它直接決定了遊牧與農耕的分界—— 這界線大致與“胡煥庸線”重合。宏偉的長城也基本上位於400 毫米等降水量線上—— 這不是簡單的吻合,而是大自然看不見的手暗中操縱的結果。黃河的幾字,偏偏完成了對看不見的降水線的阻隔,讓農牧界線向北突進了400 多公里。

河套,就像農耕文明的飛地,孤獨而耀眼地被遊牧文明包圍著——這樣的地方,固然適合耕作,但因為位置微妙,註定要成為雙方衝突的前沿。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反映河套景觀的郵票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河套平原灌渠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曾在河套作戰的霍去病,之墓

西漢武帝時期,疆域空前擴大,在數次反擊匈奴過程中

,控制了“河南地”——今天的河套平原重歸中原王朝

。強大的漢王朝在這裡採取了設定了四個郡縣,並實施修築城池、遷民屯墾和軍事屯田等一系列措施。農耕民族把先進的水利技術,從內地搬到塞外。史書記載,這裡曾有白渠、光祿渠、漢渠、尚書渠、御史渠、高渠等密如織網的灌溉系統。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西漢“河套四郡” 製圖天涯<鄙視搶沙發的>

關於黃河與河套,

著名作家張銳鋒先生

接受我採訪時,曾有一段精闢論述:

一條奔流的大河為何不走最簡單的捷徑入海?深藏不語的造物主豈能不知兩點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但是大多數時候,上帝仍然醉心於自己的各種複雜設計,便拋棄了這最簡單的自然法則。我心中有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河流之所以選擇彎曲,是因為這樣的路徑能夠更好地展開自己的優雅,把自己的力量放置於最大的面積上。

作為附帶意義—— 人類的生存也在最大面積上得到了恩惠,這裡有著至高的慈悲用意。

河套是黃河締造的“農耕半島”,它彷彿是上帝的試探性設計,讓我們從中發現了農牧交錯帶上的一處歷史奧秘。

黃河的這種“逆行”,在氣候條件嚴酷的條件下,為農耕文明設計了河套這樣的作品。這種出乎意料的偉大“幾字”,在全世界範圍內獨一無二。但是,光有了“天意”的賜予,還不夠。

著名作家冰心也曾到河套寫生,她在一篇散文中曾寫道:

“話說那“有百害”的黃河挾著滾滾的泥沙浩浩蕩蕩的向著東南奔注中間,這渾水捲過了狼山以南一片蒙古的牧場決成萬頃膏腴的土地

注意,她說,河

套耕作的富饒之地,過去曾是牧場,也就是說,以前不適合種莊稼,這是怎麼回事呢?

地造河套,坦蕩平原隱藏微妙的地形密碼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這句諺語雖然出名,但歷史其實並不長。因為,古代河套地區雖然有過水利灌溉歷史,但並不長久,而且長期處於拉鋸戰之中。

陰山支脈烏拉山從昆都侖河畔出發,向西一直延伸到一個叫西山嘴的村子。繞過這裡,坦蕩的後套平原便在眼前了。平原北側的狼山像一張巨大的弓背,將平原緊緊環繞起來。後套四周,橫亙的狼山與東流的黃河並駕齊驅;烏蘭布和沙漠、蘇吉沙漠分居兩側。從空中俯視,後套平原像一塊扇形翡翠,凹嵌在山脈與黃沙中間。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巴彥淖爾境內的狼山山脈——陰山的組成部分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河套城市——巴彥淖爾市景觀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為發展農墾事業,從內地徵召10萬農工,在今天后套西部修建引水灌溉工程,並建造了多座城池。好景不長,繁榮一時的灌區因戰亂而譭棄,土地也被沙化。此後的千餘年裡,後套一直無人墾殖。

清初,蒙古達拉特部因戰功顯著被安置在狼山前後,後套也是其領地。到清同治年間,這裡依舊是“只見蒙古包,不見人和樹”的茫茫荒原。

百餘年後,

後套,也就是今天狹義上的平原,已經變成著名的“塞上糧倉”,是內蒙古最大的糧倉。

盛夏時節,我曾在

巴彥淖爾博物館見到了一張詳細的灌溉水系圖:

只見後套平原上的縱橫河渠密如織網,輻射在阡陌交錯的農田上;除了十幾條大的乾渠,周圍還有千餘條次乾渠、支渠、次支渠。博物館講解員告訴我,

這是目前亞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區,

正是有了它們,後套平原才真正變成了富饒的“塞外天府”。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好友王學東先生航拍的後套平原

河套地區還有一個秘密:降水少、蒸發快,但地下和地面並不缺水。這一切都要感謝北上的黃河——只有在這裡行走,我們才能真正體會“母親河”的真正意義。後套未開發前,平原上到處是大大小小的海子(多為黃河改道形成的牛軛湖)、沙丘。有了這些大地上形成的自然條件,人才可以發揮自己的水利智慧。

我們很難想象,150 年多前的清末,經過歷代戰爭破壞

——曾有過九原、五原等名城,出過呂布等名將的地方,為何到了清代,就已變成了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呢?

那麼,它後來是如何又變成冰心所說的“萬頃膏腴”呢?今天地圖上那縱橫交織的眾多河渠,是如何誕生的?難道不是直接挖通黃河水就能灌溉嗎?

遠非如此簡單!

黃河的中游河段,雖然彎曲,卻最為古老。相比不斷改道的下游,中游河道又頗為穩定。漢代在河套地區的灌溉工程,幾度興廢——除了戰爭前沿的影響,還跟這一帶的水系有關。

幾乎沒有改過道的中游,最大的變數出現在河套

,尤其是今巴彥淖爾狼山腳下這段河道——這裡的河道在“幾字彎”左上角又來了個“套中套”。黃河主幹道上面,支流烏加河繞了個彎,又匯入黃河干流。

讓我們難以想象的是:

在漢代,烏加河才是幹流

酈道元《水經注》

註解說:“(黃河)其水積而為屠申澤, 澤東西120 裡”。以下的流經路線是: “河水又屈而東流為北河, 東逕高闕南。河水又東逕臨河縣故城北, 至河目縣西”。接著“北河又南合南河, 上承西河”。經文裡提到的北河, 是今烏加河,為當時黃河主流; 南河當時是支流,至清中葉以後才變為主流。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根據古籍記載,加上侯仁之等歷史地理學者的考證,我們大體可以看出西漢時期的黃河水系圖及黃河流經郡縣分佈圖‘’ 。當時,烏加河(西漢時期的北脈)是黃河的主河道,水量遠大於南脈。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清初時期黃河河套地區的水系,東西向由南北兩支,演變成南、中、北三支;由南向北流的一段,演變成東、西兩支。

清道光三十年(1850 年)的一天,寂靜的後套平原上,突然響起了雷鳴般的水聲。原來,隨著烏蘭布和沙漠不斷向東侵入,流淌了幾千年的黃河北支—— 烏加河的河床竟然生生地被黃沙截斷了。滾滾黃流順勢侵入南河,原來靠近鄂爾多斯高原的南支成了新幹流。

北支原幹流,成了一條首尾都被截斷的內流河,像一條孤獨的蚯蚓,在泥沙中掙扎。

但是,對於水利來說,黃河的這次改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黃河干流佔據了南方高地,為河北岸的荒原提供了引水灌溉的先決條件——如果黃河主流在陰山下,是無法將水引向海拔更高的平原腹地的。否則不會有後來墾荒的成功。

但是此後近30 年裡,無人能將黃河水直接用於後套墾荒。

這一秘密,是我從一位水利經驗豐富的前輩那裡聽來的

。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一般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很難參透。當然,在亂世之中,誰敢輕易去開墾那塊遍地鹽鹼灘年的塞北荒漠+沼澤灘呢?

這次黃河改道,終於形成了有力的灌溉地形水系,這看似坦蕩的後套平原內部,實則隱藏著地理秘密:幹流須在南緣流過、地形西南高東北低——只有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能引流灌溉這片荒地。

這樣的自然條件,到了晚清時期才具備。

三十年的時間,可以讓新形成的河道,休養生息,並充分將泥沙的營養鋪灑在荒灘中。

冥冥之中,這片荒原的秘密,視乎在等待一個水利天才的出現。他,是誰呢?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清末的河套黃河水系

顧頡剛先生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也是我國曆史地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對河套平原歷史也是迫於發言權:

河套的開墾是我久已聽說的,尤其是“民生渠”三個字近年常在報紙上見到,但為什麼王同春這個名兒直到現在才聽得呢?

他說的這個,王同春,就是傳奇的河套英雄。

人 造:一個來自河北邢臺的逃荒農民,是如何被百姓稱為“河神”的?

河套地區數千年來的大事——黃河支流變主流。

此事發生後的第三年(1852年),一個叫王同春的人,在河北順德府(今邢臺市)東石門村出生了。曾經家境殷實的王家因為兵匪搶劫家道中落,便給新添的兒子取小名叫“進財”。後來王同春染天花導致一隻眼失明。7 歲時他進了私塾,但因家境貧困只讀了半年。長到13 歲的王同春,命運發生了轉折:為了謀生,他一路徒步走向塞外磴口縣的叔父處。

提到走西口,一般指的是山西人和陝北人,其實還有少數河北人、山東人,也會越過長城,到河套一帶謀生——

走西口與闖關東,都是著名的人口遷徙和遍地墾荒史上的大事件。

從這一年(1865年)起,這個河北人,幾乎再也沒有離開過後套這片土地。

這裡需要普及一個知識:

王同春當時去的磴口縣,為舊磴口

(今阿拉善盟阿左旗巴音木仁蘇木駐地)

。“磴”,石投臺階。黃河流至磴口處為南北向,磴口在黃河西岸,由於該岸河槽基層堅硬,河水不易衝淘,而上層覆蓋著鬆散的沙壤土,易衝淘,這樣水漲水落,久而久之便留下一級級臺階。磴口又是黃河東西交通之重要渡口,故而得名。

所以,當時走西口的山西、陝西、河北人,有許多聚集在這裡的。有渡口,才有生意嘛。王同春的叔就在渡口附近做鞋匠。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磴口西南,烏海市的黃河大橋

來到磴口第5年,王同春離開了自己不喜歡的皮匠鋪,到後套東部地商(

河套地商,是活躍在晚清河套開發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他們包下大量荒地僱人開墾為業,在官方勢力介入前,他們主導了河套地區的開發程序

)郭大義手下當了一名渠工。從此,這個不識字的年輕人,與水利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磴口東去的南支成為黃河干流後,由西南向東北分出了五條支汊,靠近後套東端西山嘴的地方有一條緩緩北流的辮狀河。後來,人們給它取名叫短辮子河(經過改造後稱“短辮子渠”)。河畔地處交通要道,吸引了大量旅蒙商和流民聚集,從而帶動了當地的墾殖業發展。後套第一批投資開渠、經營墾殖的地商便在這裡應運而生了。所有地商中,四川人郭大義實力最強。

1868年夏秋時節,短辮子渠周圍因為水土豐美,一下子來了上千名“雁人”(春天開荒,秋冬季節返回的內地人),這條涓涓細流周圍頓時被大片耕地所圍,墾殖面積擴大了十幾倍。不久人們發現:這條天然灌渠淤積了!正當郭大義們束手無策時,此前不太說話言的的晚輩王同春站出來說:“後套開渠最重要的是渠口,開口位置不對,要麼會被大水沖毀,要麼就會淤積斷流。”

眾人半信半疑。人群中對他表示認可的只有一個叫張振達的晉商。他早年經營皮毛生意,在短辮子河畔開設商號“萬德源”,又租種了大片荒地。接著,王同春做出了大膽預測:

“短辮子渠如不改變渠口,兩三年後一定會廢掉!”

他還舉例說,以前有人利用河汊開的剛目渠、纏金渠沒幾年就廢了,就是這個原因。郭大義沒有采納他的建議,短辮子渠還是按照原來線路重新疏浚。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原來,狼山(陰山的組成部分)與後套平原之間有一條斷層帶。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斷層以北的狼山不斷抬升,以南的平地則不斷陷落,形成了一個斷陷湖盆。後來,黃河經過多次改道沖積形成了肥沃的平原。清道光三十(1850年),黃河從烏加河改道南支,為自流灌溉提供了便利條件。

4年後,王同春的話應驗了:短辮子渠口再次淤塞!

1873年,王同春被郭大義委任為渠道改造工程總管,全面負責新短辮子渠的疏浚和改造。漫長寒冬過去,黃河水終於解凍。伴隨著春天到來,大批災民再次湧入後套。王同春因勢利導,將他們納入挖渠的隊伍中來。經過幾個月的日夜奮戰,新的短辮子渠挖成了。因為這條新渠是萬德源、萬太公、郭大義和王同春四家投資合開,因此改名“四大股渠”(今名通濟渠)。

過去,開渠的人不懂水利,也不勘察地形,往往順著河汊選線。而王同春開的“四大股渠”直接從黃河中開口,並且還在兩側開鑿了支流,同時可澆灌兩千多頃耕地。人們發現,經王同春改造後的河渠“高不病早,卑不病澇”,高處低處莊稼均能得到灌溉。光緒年間《五原廳志略》如此描述當時的狀況:“耕者數百戶,鹹獲其利。二十餘年,不知歉歲。家給人足,老安少懷。”

主持開鑿“四大股渠”時,王同春剛滿20歲。

後套的開發是從東部慢慢開始的。當新開的“四大股渠”正在哺育良田時,後套中西部依舊被黃色的沙地和叢簇的紅柳覆蓋著。王同春通過幾年的觀察發現:後套平原大地形是平坦的,小地形卻是不平坦的,甚至可以說十分複雜,平原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沙梁、鹼灘、海子,還有高低起伏的山坡、野草蓬蓬的壕溝。

說起1850年黃河改道,大多數人覺得原因是:平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因此黃河選擇流向了西南方的低地。而王同春悄悄地,徒步沿著黃河北岸的各個支汊來回考察了數次——原來模糊不清的地形地勢,逐漸在他腦海中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地圖。透過不懈考察,他發現: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這與大多數人的想法恰恰相反。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王同春 主持開渠圖 繪圖-孟凡萌

上圖:王同春開渠全憑民間力量,設計、施工也主要靠他總結的“土辦法”。每一條渠開挖之前,他往往要在設計渠道邊上插幾根竹竿,並綁上燈燭。他站在一旁,透過觀察火焰高低決定所挖渠道的坡度,確定渠道的走向。

從黃河故道考察歸來後,王同春在1882年與郭大義分道揚鑣。

這一年,王同春的公中(耕作單位)收留了從上千號青壯勞力,併成功從蒙古族王公(根據清代的土地制度,這一帶屬於蒙古族王公)手中租到了大片耕地。摸爬滾打十餘年的他,開始醞釀宏偉計劃:從黃河直接開口,開一條貫穿後套腹地的大渠。

要鑿通那條前所未有的大渠,他需要找到一個立足的根據地。王同春在腦海中仔細地搜尋著地圖上那個重要的點,最終停留在一個叫“隆興長”(今五原縣城駐地)的村子中。雖說名義上叫村莊,但“隆興長”在當時地圖上並不存在。當內地形勢風雲變化時,後套恰恰是一塊“三不管”(朝廷不管、蒙古王公不管、地方政府不管)的空白地帶。

這裡的農業墾荒和商業開發,都是由民間自發開展的。

最早看中這塊地方的並非王同春。早在同治年間,退役的湘軍運糧官郭向榮向達拉特旗的王爺租用了哈拉格爾河、舊河筒子周邊的土地,於同治六年(1867年)開設了當時河套唯一的綜合商號“隆興長”。從那時起,它就是後套平原上的買賣中心。

當時民諺雲:

“要買好東西去隆興長,要騎駿馬到錦繡堂。”

好景不長,當老掌櫃去世後,“富二代”郭鴻霖花天酒地,商號逐漸衰落。王同春趁此機會買斷了隆興長所有資產,在舊址上重建房舍,使其重新煥發生機。不久,隆興長便積累了雄厚的資本,獨佔了後套商品市場。

隆興長蒸蒸日上的日子裡,也正是王同春大規模開渠的時期。作為地商的他深知,商業經營與開發墾荒必然是相輔相成的。1882年,王同春利用哈拉格爾河、張老居壕、奔巴圖河等三個天然壕溝,疏浚挖通成為一條灌溉農田的河渠。到了1902年完工時,又開了支渠45條,可灌溉良田2200餘頃。這條連線黃河、烏加河和烏梁素海的大渠後來改名“義和渠”——這條渠一直到今天還在惠澤後套土地。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被灌渠恩澤的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因為隆興長地位日漸顯要,中華民國政府將五原縣的行政中心遷往這裡,今天五原縣駐地隆興昌鎮名稱即來源於“隆興長”。可以說,沒有王同春,就沒有昔日隆興長;沒有隆興長,就沒有今日五原縣城。

王同春似乎專為開渠而生。用其子王喆的話說:

“(王同春)生平無他好,唯嗜水利若命。”

有了義和渠的成功,他對開渠更加痴迷。《綏遠通志稿》稱他

“每遇疑難渠工,俯而察,仰而思,面壁終夜,臨河痴立。及豁然有悟,往往登高狂呼,臨河踴躍,以為生平第一快事”。

果然,他的開渠運動一發不可收拾。

從同治到光緒年間,他獨立投資開渠5條:

剛濟渠、豐濟渠、灶河渠、沙河渠、義和渠,又與人合夥開渠3條:通濟渠、長濟渠、塔布渠。這就是清末後套的“八大幹渠”。

在此基礎上,他還挖通了270多條支渠和無數條小渠。經過修挖和調整,“八大幹渠”到民國時期發展成為“十大幹渠”。

作為一個可以懂的治水的人,王同春很快被人尊為“河神”、“獨眼龍王”。在當地的一處碑刻上,我看到了一段記功文字:

“王同春鑿成綏西十大幹渠,開拓河套農耕事業,有功於西北邊防,裨益於民生國計,實超於西南李冰父子。”

李冰父子因修都江堰名垂千古,但後套百姓覺得王同春的功勞要超過前者。

事實也的確證明,後套灌區的貢獻不亞於都江堰。王同春在後套開渠總長達到4000多公里,遠遠超過都江堰灌渠的長度;後套水利系統在光緒年間可澆灌土地110多萬畝,超過了都江堰當時澆灌土地的面積。開鑿難度上,都江堰與後套不可同日而語。李冰造都江堰依靠官方力量為強大後盾,而王同春則幾乎全部依靠個人資金和民間力量;都江堰工程地處溼潤區,有充足的天然河道進行分流,而後套氣候乾燥,多數河渠全憑人力鑿開。

據史料記載,王同春的河渠後來被清政府沒收,後套墾荒人口幾年間少了一半,耕地數量更是下降了4/5。後來馮玉祥對此深有感悟:

“人們一直不重墾殖,以致大好田原白白地荒廢了。王英的父親(注:王同春)是這裡一帶唯一的一個努力墾荒的人……”

對於這樣一個素不相識的農民水利家,很多人眼裡的“高冷學者”顧頡剛如此讚歎:

“綏遠一省只有十八個縣,而五原、臨河、安北(注:今烏拉特前旗),三縣是王同春開發的。一個不識字的人能夠赤手空拳創出這番大事業來,那不夠我們的紀念?”

下圖:河套趣味地名:“圪旦 ( g ē d à n ) ”、 “ 圪 卜 ( g ē b o ”)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感動了無數百姓,感動了地理學大師,沒能感動亂世中的權勢部門

1914 年一 月的某個早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被寒氣籠罩著。

地理學家張相文,就是最早提出“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先生。他匆匆忙忙地趕到了農商總長張謇的辦公地點。幾日來,他心中一直盤算考察西北的計劃,希望能得到張總長支援。會晤後,張謇對此積極迴應,並建議他第一站到綏遠去。當張相文來到綏遠省管轄的後套隆興長時,正值當地最美的初夏時節。只見五原縣城外天空明淨、紅柳婀娜,田中青青的小麥長了一尺多高,煥發著勃勃生機。更讓他吃驚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已經有成熟的灌溉系統。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張相文先生(1866—1933)

張相文先生(1866—1933)中國

近代地質學、地理學奠基人,晚清民國,曾擔任中國地學會會長、國會眾議員、北洋女子高等學校校長

張相文在騾車裡偶然聽人講,這一帶的河渠都出自一個叫王同春的人。張先生興奮起來,並開始想象這個奇人的樣子。沒想到,下車之後第一個迎接他的正是王同春。

歷史有時就是這樣耐人尋味:學術殿堂中的地理學大師與田間地頭裡的農民水利專家相遇了。見多識廣的張相文暗暗驚訝,後套居然有這樣的奇人。他回到北京後,便迫不及待地向張謇彙報此行收穫。張謇聽後決定聘王同春為水利顧問,對河套進行新一輪墾荒。

一年後,

張謇、張相文、王同春

三人約定組建一家“西通墾牧公司”,由王同春撥出烏蘭腦包附近地十萬八千畝作為公司基礎,張謇、張相文則各出兩千元作為活動資金。公司初建時的工作非常順利,三人也都充滿信心。但是,由於塞外交通閉塞,加上官吏貪婪、軍隊騷擾、土匪猖獗,公司常常遭受敲詐勒索,不但沒能開墾土地,連牧畜養殖也宣告失敗。

六年後,公司宣佈解散,他們的塞外墾荒夢,破滅……

西通墾牧公司解散後,王同春又結識了正在開發西北的馮玉祥,併成為他手下的水利總工程師。1925 年農曆六月二十八,王同春為開挖新渠隻身跳入黃河勘察,不久就昏厥在水中。等渠工把他抬出水面,74 歲的王同春已經逝世。後來他的小兒子王喆繼承父業,繼續維持、完善後套水利工程。

王同春去世90多年後,我來到了當年送葬的地方。雖然正值盛夏,但這冷清的墓地分明讓我感到了陣陣淒涼。王同春1925 年發喪時,送他的老百姓在隆興長外排成了“十里長街”。他的10 年忌日,傅作義撥款重修祠堂,馮玉祥、閻錫山都為他撰寫輓聯。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人們盪舟義和渠中,供奉同春瓷像,點亮盞盞河燈,敲鑼打鼓祈求風調雨順。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位於五原縣的王同春紀念碑

很難想象,如此偉大的人物,締造河套輝煌的人物。墳塋竟如此荒涼,常年無人祭掃

即將回程時,當地史志辦的老學者武英仕老人說:“王同春死後,他的靈柩要抬回老家邢臺,但隆興長的百姓長跪不起,要求把他葬在五原。”就這樣,王同春永遠長眠於他畢生

開墾過的土地上。

古語云:“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一套”最早僅指寧夏平原。經過王同春父子與後套百

姓近百年的奮鬥,開發較晚的後套終於也變成了“塞外糧倉”。

時人曰:

“由是後套墾地萬頃,灌溉之利,幾與寧夏相爭衡矣。”

後來,河套地區才有了這句新諺語

天下黃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後套。

五原縣城北原有紀念王同春的祠堂和他的墓地,但這些歷史建築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損毀,今天見到的墓碑是後來重修的。墓碑周圍芳草萋萋、瓦礫狼藉,令人唏噓。墓地平時無人維護,久而久之王同春這個名字也就慢慢被淡忘了。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王同春的外孫女與她的兒子——老照片為王同春之女“二老財”

在呼和浩特市張素梅女士家裡,張女士和兒子,我找到了王同春之女——二老財女士的遺像,後套地區流傳著關於她的很多故事。重提舊事,睹物思人。牆上貼有一張舊時後套水利工程地圖,那些水渠皆是王同春一手締造。

即便在五原縣博物館這樣的機構,我們也沒能找到幾件王同春的遺物,僅有的兩幅老照片還是從別處翻拍的。幾天後我們在呼和浩特市拜訪了一位重要知情人——“二老財”(王同春二女兒,關於她的故事,冰心先生曾專門有散文《二老財》)之女張素梅。老人雖然九旬高齡,但有問必答,思路十分清晰。可惜的是,家裡所有關於姥爺的照片和舊物,早些年被燒掉了。

70 多年前,顧頡剛撰寫的《王同春開發河套記》曾入選當時的小學課本,並把他稱做

“民族的偉人”

。今天,這個偉大的人物、河套繁榮重要締造者之一,他還能否重新被寫入我們的教科書嗎?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我叫王土地》中的主角由林永健飾演,原型即王同春

即使書本不說,地圖上的水系,就在那裡作證。人民不會忘記:天時、地利,加上一位出色人物的導演,才有了河套的偉大變遷!

內蒙古有個“塞上糧倉”:你知道這裡隱藏著一位偉大的水利英雄嗎

推薦文章

  • 諸葛亮6次北伐不成,諸葛武侯真不如“兵仙”韓信嗎?

    同樣的北伐目標,諸葛亮的戰績遠不如韓信耀眼,難道是才能不夠嗎...

  • 崑山穩居第一、江陰力壓張家港,江蘇10強區縣最新排名

    張家港市的潛力也很大、近些年來,江蘇張家港市一直都處於高質量發展當中,這得益於當地的強悍的經濟基礎以及渾厚的工業實力,根據資料顯示,張家港擁有年產值近5000億元的冶金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階醫療器械、化工新材料、先進特色半導體、高階紡織、智...

  • 物聯網工程是什麼?

    物聯網技術介紹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oT)即“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是指任何物品都可以透過資訊感測裝置與網際網路連線,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