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在岸邊走動吹牛或者竿映在水裡,真會影響到水裡的魚咬鉤嗎?

由 愛野釣的女子 發表于 人文2022-04-01
簡介不過,我還可以說,情況並不是絕對的,比如你上鉤的是大魚,而釣位的水又比較淺,那麼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無魚咬鉤,這並不是因為脫鉤的魚釋放了什麼危險訊號,而是水淺,大魚的掙扎,脫鉤驚到了窩裡的魚,如果水深,而中鉤的魚已經進入上層後再脫,那對水下的魚

竿影是怎樣產生的

以前總是聽到人說,釣魚時千萬不要讓魚兒脫鉤,不然脫鉤的魚兒就會報警向其它的魚兒釋放危險訊號,水下的魚兒就會四散逃離,不再咬鉤。也有人說,入護的魚兒在那裡撲騰,也會釋放危險訊號,使其它魚不再咬鉤。

在岸邊走動吹牛或者竿映在水裡,真會影響到水裡的魚咬鉤嗎?

開始我也信以為真,但事實上,怎麼才能使魚兒不脫鉤呢?經常釣魚的人就知道,這其實是不可能的。這就像說你經常在田野裡走路幹活,卻說千萬不要讓腳粘上泥呀。如果是晴天,還好一些,雨天怎麼可能不粘泥?就是晴天還有灰塵呢,是吧?釣魚也一樣。魚吃鉤的口有輕有重,人起竿的時機有早有晚,再加上水的深淺也不同,鉤有大有小,魚也有大有小,那麼不可能每次都是正口,這樣脫鉤也就不可避免了。

事實上,在我多年的釣魚經歷中,還沒有發現說中鉤的魚兒脫鉤之後再無魚咬鉤的現象。不過,我還可以說,情況並不是絕對的,比如你上鉤的是大魚,而釣位的水又比較淺,那麼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無魚咬鉤,這並不是因為脫鉤的魚釋放了什麼危險訊號,而是水淺,大魚的掙扎,脫鉤驚到了窩裡的魚,如果水深,而

中鉤的魚已經進入上層後再脫,那對水下的魚兒影響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的。

在岸邊走動吹牛或者竿映在水裡,真會影響到水裡的魚咬鉤嗎?

那麼一群人在釣魚的時候,沒魚上鉤就坐下來吹牛,這會影響到水下的魚兒咬鉤嗎?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說,如果大家有游泳的經驗就應該知道,人在水下,是聽不到岸上人說了什麼的,最多也是耳朵嗡嗡響罷了。那魚能聽到嗎?以我多年的實踐經驗說,

人在岸上說話魚兒其實是聽不到的。

那來回走動或是其他異常的響動對魚兒咬鉤會有影響嗎?

這個我們需要說道說道了。

在岸邊走動吹牛或者竿映在水裡,真會影響到水裡的魚咬鉤嗎?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先要知道魚兒是透過什麼來感知外界的。那麼魚兒是透過什麼來感知外界的呢?

看過科普類節目的人就會知道,魚兒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感知系統,大家通常把它叫作魚側線。搜尋顯示:

側線具有許多重要的感覺機能,所以,它在魚類的索餌、洄游、叢集、生殖及防禦等各種生活過程種均有一定的作用。許多實驗證明:側線既是魚類尋找餌料、發現敵害及同種個體間相互聯絡的感覺器官;也是它們判別自己是否接近礁石、岸壁等各種障礙物的感覺器官。

魚類側線是面板感覺器官中最高度分化的構造,呈溝狀或管狀。魚體兩側一般各有一條,少數魚類每側有2到3條或更多。

在岸邊走動吹牛或者竿映在水裡,真會影響到水裡的魚咬鉤嗎?

側線管內充滿粘液,它的感覺器神經丘即浸潤在粘液中。當水流衝擊身體,水的壓力透過側線管上的小孔進入管內,傳遞於粘液,引起粘液流動,並使感覺頂產生搖動,從而把感覺細胞獲得的外來刺激透過感覺神經纖維傳遞到神經中樞。

這就是說,其實對於人在岸上來回走動,或者產生的異常響動,魚兒是很容易感知到的。輕微的震動,它都會有感知。在清水裡釣過魚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當你把餌輕輕蕩進水中,只要水裡有了小小的波紋,魚兒馬上就會靠攏過來。那就是透過魚側線感知到的。

那太陽下竿映在水裡,這個倒影真倒影響到魚兒咬鉤嗎?

在岸邊走動吹牛或者竿映在水裡,真會影響到水裡的魚咬鉤嗎?

這個我自己認為,單純竿的倒影並不會影響到魚兒咬鉤。

影響到魚兒咬鉤或者使魚受到驚嚇的,不是竿影而是人影。岸上坐著的人,是會讓魚受驚嚇的。

這也是很多人為什麼總說躲到隱蔽處或者說不要穿鮮亮顏色衣服的原因。

那麼魚兒真能看見岸上坐著的人嗎?

很欣喜的告訴你,不但能看得見,而且看的很清楚。

因為水的折射的原因,你坐的看著很遠,事實上在魚的眼裡,是很近了。

在岸邊走動吹牛或者竿映在水裡,真會影響到水裡的魚咬鉤嗎?

還有大家都知道魚兒對於紅,黃,黑等顏色較為敏感,這也是很多魚餌是紅色的原因。這是便於魚兒發現。但大家也看到很多魚餌是泥灰色,這也是特意製作,為的是大魚不容易看到,不會引起警惕心,而味道又強,可以讓它放心的咬鉤。

說了這麼多,

結論是,在水邊釣魚儘量保持安靜是沒有錯的,偶爾說點什麼並不會影響魚兒咬鉤,但千萬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製造異常響動,不要穿亮色衣服,這真的會影響到魚兒咬鉤。

在岸邊走動吹牛或者竿映在水裡,真會影響到水裡的魚咬鉤嗎?

至於脫鉤的魚兒會報警,魚竿的倒影也會驚到魚兒,你還是不必當真的好。

有不同意見的可以一起探討,共同學習,寫作不易,歡迎關注支援,我是愛野釣的女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