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遷安詩存》前言

由 春夢秋實 發表于 人文2022-01-14
簡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過長期戰亂洗禮的遷安人民以海納百川的襟懷,以幽燕文化為載體,接納了毗鄰的黃河齊魯文化和草原遊牧文化,加以消化、吸收

頑廉懦立的意思是什麼

薈萃前聞 空谷足音

造物主為地球上的每一片土地者留下了別緻的痕跡。遷安,與燕山為根,與灤水同流,歷千萬年而生機盎然。

遷安這片熱土,哺育了代代生生不息的遷安人民,也培育了遷安人民“遷善尚節,安居無負”的良好品格。秀美的山川在鑄就遷安人民強壯體魄的同時,也滋養了遷安人民的藝術情懷與內涵。

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冀州雖列九州之首,必竟在豫州之北,毗鄰大漠。偏居冀州東北部之遷安,與遊牧部落接壤,更是遠離漢文化中心。

夏末、商周時期,以灤河、青龍河三角洲地帶為中心的孤竹國存續近千年,形成了其特有的地域性文明。特別是商朝末期的“夷齊讓國”事件,備受孔子、孟子、莊子等推崇,有“仁者稱聖,聖者稱仁”之說,後人尊其為“東方德之源”。司馬遷在《史記》中,將《伯夷叔齊列傳》列為七十二列傳之首。歷代帝王對伯夷叔齊亦多有褒獎之詞。

遷安所處的特殊地域及其特殊人物、事件,為歷代大家所關注,如屈原、曹操、高適、駱賓王、張籍、戚繼光、玄燁、弘曆、納蘭性德、顧炎武、范文程、陳廷敬、張之洞等都曾放歌遷安,或懷人、或詠物、或寫景、或抒情。其中,不乏親蒞此土者。

谷變陵遷,隋更唐代。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過長期戰亂洗禮的遷安人民以海納百川的襟懷,以幽燕文化為載體,接納了毗鄰的黃河齊魯文化和草原遊牧文化,加以消化、吸收。從衝突、碰撞、摩擦,到共生漸進,終於將遊牧文化、農業文化、邊塞文化、中原文化融為一體。特別是元朝以降,遷安逐漸靠近全國性政治中心,進而融入畿輔之地,這就使文化的地域性差異越來越小。誠然,與黃河、長江流域的文化積澱厚度,尚不可同日而語。

進入明清時期,隨著人民生活的安定和文化交流活動的增多,在遷安文人和與之相關聯力量的推動下,遷安文化呈復興態勢。明朝的才寬、王和、王之衡、李安仁、郭鞏等登第為官後,在當朝詩壇上均有聲名,特別是作為兵部侍郎的郭鞏,還有《詩餘譜式二卷》著作傳世。清順治年間,同科進士劉鴻儒、李成性詩作頗佳;到清朝中後期,遷安詩壇代有才人出,呈現出家庭性、聚落性狀態,尤以高、鄭、馬、李四家為著。他們不僅有結社記載,還相互唱和、應答,並時與周邊地區的詩家們有書札往來等交流活動。特別是高繼珩、馬恂、潘文字、李昌舒等絕聯頻現、佳句疊出,如“三月韶光同逝水,一生心性太緾綿”、“詩成尚帶幽燕氣,書到如親唐魏風”、“女兒十五知自憐,等閒不立春風前”、“月影一庭竹,濤聲萬壑松”、“絕塞登高騷客少,故人回首亂峰多”、“魚跳明遠影,鶴夢警秋心”等詩句,富於哲理,膾炙人口,為大家所傳唱和讚譽。

清代後期,樂亭鴻儒史夢蘭輯《永平詩存》,遵化孫贊元輯《遵化詩存》,遷安文學阜盛,諸作卻或已散佚,或湮滅於各類地方文獻中,實在遺憾。編者有志於此,遂存爬梳文獻,編輯《遷安詩存》之志。然而地方史料繁多,且大多散存於全國各地圖書館和民間,有一定收集難度。在浩瀚的史料中,剔除糟粕,提取精華,將之傳揚光大,為地方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服務,以實現其應有的的價值。

誠然,詩歌只是文化史料的冰山一角,同樣需要用時間來歸納和沉澱。有感於遷安厚重的歷史、浩繁的捲土和大量的詩誦,集四言佳句以紀之:

畿東奧區,燕南要衝,孤竹沃土,廣漠滋榮。

二聖遜讓,潛德幽光,文德彌彰,久而愈昌。

地有吉氣,積德累仁,激清頹俗,疾風勁草。

仁人之澤,慷慨悲歌,事無不舉,灼灼風徽。

生於斯者,允文允武,頑廉懦立,率性直樸。

文重科第,農樂耕織,民常遷善,安居無負。

精勤自勵,提甕如桓,蘭閨貞節,斷機似孟。

衣食於斯,秉燭在途,山川生色,踵事增華。

百事致正,終致溥遠,蒞此土者,稱易治焉。

邑地有史,傳之不朽,物換星移,千載一貫。

遵彼先導,薦言是理,祀賢誦善,啟迪後人。

尋墨察冊,詩歌濟濟,薈萃前聞,空谷足音。

為將這些詩詞輯錄成冊,筆者窮三十餘年之精力,蒐集、歸納、整理《遷安詩存》數卷,今將卷一呈現於讀者面前。是卷,輯錄清季二十餘位遷安籍詩人凡三百餘首佳作。

竭力薈萃,難窮其盡,版本繁雜,難從其眾,擇其適者而錄之。祈願讀者補充、斧正!

一切

辛丑冬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