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黃巢進京後沉溺於醇酒婦人並大肆殺戮,最終身首異處

由 小鄭的傷心事 發表于 人文2021-12-18
簡介中和三年(883年)四月,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大破齊軍,逼迫黃巢率殘眾逃離長安向東流竄,並大肆禍亂河南、山東一帶

醇酒婦人是什麼意思

在常人的印象中,作為“孔孟之鄉”的山東省,雖然歷史悠久、名人輩出,但似乎缺少帝王運,沒有一個人做過皇帝,其實這是大錯特錯。根據現有的史料,山東省在歷史上至少出現過1位皇帝,只是他的帝位並非正統,而且結局比較慘,因此很容易被忽略。這個人,便是險些推翻唐朝的齊帝黃巢。

憤怒青年

跟大多數義軍首領出身貧寒不同,黃巢生於晚唐曹州冤句縣的鹽商世家,家境十分富足。正因如此,黃巢自幼便能接受平民子弟難以想象的優質教育,經過十餘年的努力,不僅熟讀詩書、頗有文才,並且擅長擊劍、騎馬和射箭,堪稱文武全才型的人物。

黃巢的出生地冤句縣,即今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而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山東籍的開國皇帝

雖然出身鹽商世家,但黃巢起初並不想繼承父祖的事業,之所以如此,既緣於販賣私鹽的風險太大,隨時有可能掉腦袋,又緣於商人在古代的地位非常低賤,即使富甲天下也得不到世人的尊重。所以,黃巢長大成人後,便把透過科舉入仕、封侯拜相視作自己的奮鬥目標。

黃巢進京後沉溺於醇酒婦人並大肆殺戮,最終身首異處

唐朝科舉考試的門類很多,以明經、進士兩科的考生最多,也是讀書人入仕的主要途徑。其中,明經科主要是考儒家經典,死記硬背的成分多,考試難度係數比較低,而進士科是考察詩詞歌賦、政治見解,難度係數極大,中舉者人數極少,故世間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不過,但凡透過進士科考試的讀書人,便能踏上仕途升遷的“快車道”,位至卿相者亦不在少數。

正因如此,黃巢學有所成後便開始應試進士科,但連考多次都名落孫山。對於屢試不第的原因,黃巢並未歸結為自己的學識不足、詩賦水準不高,而是歸咎於考官的暗箱操作和皇帝的有眼無珠。因此,在最後一次落榜後,黃巢在悲憤、絕望中,便寫下一首名為《不第後賦菊》的詩,以抒發胸中的不平之氣:“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併發誓將來若能成事,必把帝國攪得底朝天。

義軍首領

科舉入仕的夢想破滅後,年已不惑的黃巢在家人的勸說下,無奈丟掉書本,像父祖一樣做起了鹽幫首領。當時,唐朝的政治黑暗腐朽至極,加之內有宦官干政,外有藩鎮割據,隨時都有爆發大規模內亂的可能。因此,黃巢並不打算做一輩子鹽商,始終在等待舉兵造反的機會,併為此在暗中召集亡命之徒,與山東、河南一帶的豪傑多有來往。

十幾年的時間一晃而過,黃巢終於盼來揭竿而起的機會。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河南發生嚴重的水旱災害,夏糧僅能收穫往常年的一半,而秋糧則幾乎絕收,數以千萬計的百姓嗷嗷待哺,急需官府的救濟。然而,朝廷非但沒有賑濟災民,反而催徵錢糧、賦斂愈急,實在是沒有人性。饑民們無法完稅,又不想餓死,於是在濮陽鹽幫首領王仙芝的率領下造反,由此揭開唐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王仙芝攻陷濮州、曹州,並擊敗前來鎮壓的官軍。黃巢見義軍勢力越來越強,便與子侄黃存、黃揆、黃鄴及外甥林言等人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

。兩股義軍合流後,轉戰今天的豫魯皖鄂等省,屢屢擊敗朝廷的軍隊,令朝廷恐懼不已。然而,就在農民軍連戰連捷之際,王仙芝卻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黃巢憤怒不已,果斷選擇跟他分道揚鑣。

黃巢進京後沉溺於醇酒婦人並大肆殺戮,最終身首異處

黃巢跟王仙芝決裂後,起初在中原一帶繼續戰鬥,後在朝廷精銳部隊的重重圍剿下,只好採取避實就虛、千里迂迴的方式,到南方流竄作戰。在此期間,黃巢轉戰江西、浙江、廣東、湖南等地,在連敗當地官軍的同時,實力得以恢復。乾符六年(879年)十月,黃巢舉兵北伐,利用各藩鎮間各自為戰的良機,在擊敗討賊軍主帥高駢後,再度闖入中原,在進佔洛陽後,兵力已達60萬。

開國皇帝

黃巢攻陷洛陽的訊息傳到長安後,唐僖宗君臣慌作一團,僅在潼關、華州稍作抵抗後,便倉皇逃往成都避難。

唐僖宗逃跑後,關中軍心、民心動盪,黃巢趁勢揮軍西進,幾乎不費一刀一槍便佔領都城長安,時在同年十二月五日。8天后,黃巢在群臣的擁戴下稱帝,定國號為大齊,並改年號為金統

。至此,昔日的落第舉子黃巢終於實現當年的夢想,只是這夢想要以數百萬人的性命作註腳。

就當時的形勢而論,黃巢雖然攻佔包括長安在內的大部分中原地區,但效忠於唐朝的藩鎮依然為數眾多,即使在關中,反抗黃巢的軍閥也大有人在。不僅如此,一直採取流動作戰的黃巢,始終未能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所佔州郡隨時都存在“反水”的可能。正因如此,黃巢的建國大業僅僅完成一半,接下來最應該做的是繼續積極進取,以穩固大後方、消滅唐朝殘餘力量。

黃巢進京後沉溺於醇酒婦人並大肆殺戮,最終身首異處

然而,跟後世的闖王李自成一樣,

黃巢在率軍進京後不久,便自以為天下大局已定,因而每日沉溺於醇酒美婦之中,革命鬥志頓消

。與此同時,黃巢還繼承了唐朝的弊病,大肆任用宦官做監軍以監視諸將,並使用嚴刑酷法來對待昔日的弟兄,經常因為一些小過錯便將功臣處死,由此導致將士寒心,局勢愈發糜爛。

不久,大將朱溫變節降唐,並由此拉開黃巢覆亡的序幕

黃巢對待自己的兄弟都如此殘忍,關中百姓的遭遇便可想而知。

黃巢攻陷長安後,放縱士兵們在城中進行大規模的燒殺淫掠,使得繁華無比的帝京,儼然變成一座“人間地獄”

。齊軍的行為引起長安民眾的怨聲載道,所以等到小股唐軍偷襲入城後,倖存的百姓一片歡騰。對此,

黃巢在擊退唐軍後,便用屠殺手段對城內百姓進行瘋狂的報復,並美其名曰“洗城”。黃巢的殘暴,由此可見一斑

窮途末路

黃巢的暴行令人神共憤,而朱溫等將領的叛逃更是嚴重削弱齊軍的實力,唐軍趁機展開大規模反攻。

中和三年(883年)四月,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大破齊軍,逼迫黃巢率殘眾逃離長安向東流竄,並大肆禍亂河南、山東一帶。流竄途中,一來為洩憤,二來為解決軍中缺糧的難題,黃巢竟然實行滅絕人倫的措施,下令大規模屠殺當地平民為食,其手段之殘忍、行為之惡劣,實在是令人髮指

據不完全統計,

死在黃巢手下的平民數量不下百萬,僅陳州一地被殺的百姓就超過30萬

,使當地近乎成為一片無人區。等到陳州城外的百姓幾乎被殺光後,黃巢又把魔爪伸向周邊州縣,

河南、山東本是人口稠密的地區,然而經歷黃巢之亂,這裡早已是荊棘千里、一片焦土

,真可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舊唐書?黃巢傳》說:“

賊圍陳郡百日,

關東仍歲無耕稼,人俄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

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人大飢,倚死城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

《新唐書》中則有一句“

糜骨皮於臼,並啖之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在戰場上一敗再敗的黃巢,被迫逃入虎狼谷避難,但不久便連同家人一起,被外甥林言所殺,終結其罪惡滔天的一生

(虎狼谷在今山東省萊蕪市西南,林言斬殺舅父後投降唐朝,但隨即被殺)。

64歲的黃巢死後,首級被武寧節度使時溥被送入長安表功

。作為唯一一位山東籍開國皇帝,黃巢的一生惡貫滿盈,最終落得身首異處的結局,也算是罪有應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