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由 長城文創 發表于 人文2021-05-10
簡介長城由香爐山進入渡口堡轄區,向西經馬頭山、盤道門、大尖山、馬家窯、至桃溝西北的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區交界處,全長24公里,毛石砌築,多數坍塌成為一條雜石埂,中間個別段落有夯土城牆

取長城伯約鏖兵的長城是哪裡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最宏偉的軍事防禦建築工程,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

在懷安縣西北部之渡口堡、西洋河一帶,有一條沿山脊蜿蜒起伏的長城,是明朝萬曆年間在歷代長城的基礎上修建的,全長70餘里,沿長城置有敵臺、烽火臺59座。

01最早修建的趙長城

懷安地處內地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接壤的邊塞,由於歷史上民族鬥爭的需要,

戰國、秦、漢、北魏、北齊都在懷安縣西北部修建過長城。

懷安縣境內的長城,最早始建於戰國時期的趙國,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

“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

考古學者認為,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破林胡、樓煩之後,開拓雁門、代、雲中、九原四郡。

代郡原址在今蔚縣的代王城,轄區範圍大致有今蔚縣、陽原、懷安、萬全等,代郡以北是匈奴活動地區。趙武靈王築長城應該在開拓北方四郡後的北疆修築,沒有將代郡北部留出大段空當的道理。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考古工作者在這段長城周圍曾採集到戰國時期的夾砂紅、灰陶片、陶釜足等,足以證明這段長城是戰國時期的長城。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歷經秦、漢、北魏、北齊等幾個朝代疊壓、修繕和利用過的,最後是明代所修的長城。

戰國時期所修的長城,東起張北黃花坪、狼窩溝一帶,向西經萬全、懷安到內蒙古興和縣,全長100多公里。這段長城的建築形式有毛石幹砌、土石混築、土夯築及山險牆等,

是懷安縣長城中最早的長城

02修建長城的作用和目的

縱觀歷代修築長城的

目的,主要是中原封建統治者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共存的國家,各民族統治集團之間不時發生矛盾和戰爭。在秦始皇時期主要的民族矛盾是匈奴、東胡等北方遊牧民族和平原地區以漢族為主的各民族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而當時的長江、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已經處於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封建社會發達階段。

農業生產需要安定經營,長期培植,才能獲得好的收成。而當時的匈奴、東胡還處在奴隸制的早期階段,匈奴、東胡等奴隸主貴族除了殘酷剝削壓迫本民族的奴隸之外,還經常南下掠奪財產、牲畜並擄掠人民,給中原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的威脅。

因此,在秦始皇吞併六國後的十五年中,

採取修築長城進行防禦和屯墾北方土地等措施,保護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和生活方式

,“當此之時,匈奴單于不勝秦,北徙。” “十餘年不敢南下而牧馬。”

可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修築長城是最有效的防禦措施。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漢文帝時的大臣晁錯有一篇奏文,把長城的作用說得更清楚:

胡人食肉飲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至歸居,如飛鳥走獸於廣野,美草甘水則止,草盡水竭則移。以是觀之,往來轉徙,時至時去,此胡人之生業,而中國之所以離南畝也。今使胡人數處轉牧行獵於塞下,或當燕代,或當上郡、北地、隴西,以候備塞之卒,卒少則入。陛下不救,則邊民絕望而有降敵之心。

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才至,則胡又去矣。聚而不罷,為費甚大,罷之,則胡復入。如此連年則中國貧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憂邊境,遣將吏發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

以便為之高城深塹,具藺石(滾石),布渠答(鐵蒺藜),更為一城其內,城間百五十步。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毋下千家,為中周虎落……以陛下之時,徙民實邊,使遠方無屯戌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虜之患。”晁錯列舉了修長城的好處,並建議實行屯田制,是為國策。

03明長城修築的歷史背景

明王朝是在推翻元朝後建立起來的。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的軍隊攻克了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逃到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標誌著元王朝滅亡。但元順帝仍然把持著完整的政治機構和較為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佔有遼闊的北方草原和陝甘、雲南一帶,時刻都在夢想收復失地,重主中原。

明初,明王朝派軍隊幾次出擊,想一舉消滅殘元勢力,但多以失敗告終。而此時國內由於元朝的殘酷統治和農民起義,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人口銳減,田園荒蕪,百廢待興。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明朝的主要任務是緩和國內矛盾,恢復生產,沒有力量消滅蒙古殘部。於是,安定北部邊境,修築長城成為必須的選擇。

從明洪武六年(1373年)開始

,朱元璋就命大將徐達等修築從北京東北和西北部的燕山山脈,到軍都山山脈一線的關塞隘口,

開始了長達200多年修築長城的歷史

明洪武二十三年至二十九年(1390~1396年),積蓄了一定力量的明朝廷又發動了五次較大規模的對蒙古族各部的征戰,雖然沒有徹底消滅蒙古各部,但基本上使北部邊境安定下來。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戰”,四年後才登上皇位。

蒙古各部趁著明王朝的內亂對北部邊境進行侵擾。

明成祖朱棣為便於防守,先後將長城沿線劃分為九大防守區,分段設防,合稱“九鎮”

九鎮所屬的長城稱為“九邊”。我縣境內的長城即為“九鎮”之一“宣府鎮”的西端。成祖皇帝還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將首都由南京遷到北京,直接面對殘元勢力,建立了“守邊王朝”。

成祖在位時五次親征蒙古,每次都是從宣府鎮出兵,其中第四次是從我縣的西陽河出發,最後在出征途中病死榆木川。成祖率兵親征雖然打擊了殘元勢力,但收效不大,自己損失巨大。成祖死後,明朝再沒能力主動出征長城以外打擊殘元勢力,只能不斷修築長城加強防守。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04南堰截村是宣府鎮長城西端點嗎

宣府鎮西路長城是從宣化的西界人頭山開始向西,一直到懷安縣的馬市口與山西交界處。這段長城在明景泰二年(1451年)起始稱西路,成化十年(1474年)設參將,駐守萬全右衛城。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朝廷大規模修築了西路長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又進行了增築,將西路分為上西路和下西路。上西路管轄長城,東起張家口堡破虜臺(今宣化縣人頭山),西止於新河口堡的中寨臺(今萬全縣正邊臺村南約4公里處)。下西路從中寨臺到懷安縣西洋河堡與山西省長城相連。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關於“宣府鎮”長城的西端止點,明代茅元儀輯《武備志》中有記載:

“宣鎮東起永寧,西至西洋河堡天城界”

;顧炎武輯《天下郡國利病書》載:

“宣鎮東至四海冶南新墩,西至西洋河南土山天城界止”

。上述兩書,都明確記載宣鎮長城的西端至我縣西洋河南土山與天城交界止,天城即現在的山西省天鎮縣。民國時《懷安縣誌》亦記載:

“本地邊城,東起柴溝堡平魯西臺,西至西洋河南土山墩”

《懷安縣地圖》、張家口地區“長城分佈示意圖”,都標有馬市口至西洋河南土山段長城。此段長城雖剩殘垣,但清楚可見,長城沿線的烽火臺仍儲存較好。因此,

“宣鎮”及我縣長城的西端是止於西洋河南土山

(現為渡口堡鄉南堰截村)。

05沿長城考察情況

我縣境內長城,東起東洋河西岸,經出氣山、香爐山,到桃溝村轉向南,又到南堰截村南山頂烽火臺止。全長36。116公里。長城呈梯形,下寬3。37~3。50米,上寬0。5~1。0米,高2~4。7米。為石砌、土夯、外部石砌中間填土三種建築形式。個別地段利用山崖峭壁稍整修而成。現在儲存較好的敵臺32座,其中實心敵臺27座,空心敵臺5座。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懷安縣的長城屬於宣府鎮下西路長城。

在宣府鎮長城中,儲存最好的是東洋河西岸至香爐山8.4公里段。

這裡

地處偏僻,人為破壞較少

。長城基本上為石砌城牆和山險牆交叉使用,山脊陡峭處為山險牆,兩山之間為自然山石砌牆。這段城牆絕大部分儲存整齊,且烽臺林立,頗為壯觀。牆為外高內低的封頂式結構,底寬3。4~4。2米,頂寬0。4~0。9米,內高2~4。7米,外高2。8~5米。沿邊有15座敵樓,這些敵樓遠望整齊排列在山巔,長城也基本挺立,頗為壯觀。

敵樓有9座基本完好,均為方柱體形,有兩座兩層敵樓下部設門,頂部有垛口牆。其餘均為樓上半部設門,須用軟梯上下。有4座塌成土堆或土筍狀,2座僅存臺基。東洋河西第一座磚砌敵樓儲存較好,僅頂部有殘塌。樓為方形,無箭窗,樓南面距地面2米處有一劵門。樓內有直上直下的垂直通道,樓頂為7。3×7。3米的平臺。

長城從趙家窯到渡口堡與尚義縣小蒜溝鄉交界的香爐山這段,除間斷利用山險為牆的地段外,均是毛石砌築的幹插牆,現大部分已倒塌,區域性儲存原狀,有尖頂式和外高內低兩種形制。沿線也有一些與城牆所用材質相同的圓形石堆。

難得的是

香爐山東側有一座儲存基本完整的石基磚砌方形空心敵樓

,當地村民稱之為“有味樓”,疑為“右衛樓”諧音訛傳。

有味樓

為上下兩層建築,樓高10米,底寬10米,頂寬7。5米。在下層東側牆距地面1米高處,有一磚拱小門,高1。75米,寬1米,進此門沿18級臺階可上到二層臺上。二層臺為迴廊式結構,中間為4米見方的天井。東有三箭窗,中間大兩側小。北有五箭窗,中間大,左右各有兩小箭窗,為上下排列。在二層樓西北角有天井通往樓頂。

樓頂上四周原有垛口,後來坍塌。從外面看,四壁共有9個小洞室和18個小洞門,當地群眾稱之為“九窯十八洞”。

此臺是下西路長城沿線中僅存的一座空心敵樓。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長城由香爐山進入渡口堡轄區,向西經馬頭山、盤道門、大尖山、馬家窯、至桃溝西北的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區交界處,全長24公里,毛石砌築,多數坍塌成為一條雜石埂,中間個別段落有夯土城牆。沿途有可辨敵樓26座,多為方形臺,與宣府鎮中路長城的墩臺形制區別明顯,有的臺匾還在。

香爐山西坡下第一個敵臺儲存較好

,臺為方形,毛石磊砌臺座,條石砌基,磚砌樓體,高8。8米,底寬10×10米。下部臺心用土夯實。上部東、西、北三面各設3個箭窗,箭窗高0。9米、寬0。6米,南面上部中間設劵門,門兩側設箭窗,上下臺須用軟梯。

盤道門村北,有一座編號為20號的敵臺

,石拱門額上高3米處嵌有一塊長70釐米、寬50釐米的石匾,陰刻楷書“得勝臺”3個大字,門匾題款為“宣府下西路渡口堡大邊新建,萬曆三十三年六月十五日吉立”。樓上半部西牆、東北角都已坍塌。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雙落溝村北是第24號敵臺

,在高約3。7米處鑲嵌著一塊邊長45釐米的正方形石匾,上面寫著“太平臺”,門匾題款為“欽依守備西洋河都指揮王立,萬曆三十七年七月七日吉立”。28號敵臺,高約12米,底邊長9。7米。在高約6米處有一劵門,門枕兩側下端有出條,兩側有吐水石槽,門頂鑲嵌一石匾,上刻“奇仁敵□”。進入劵門後,有直通頂部的通道,四周有射擊孔和瞭望口。總鎮臺村北是32號敵臺,在高約3。8米處鑲嵌有長70釐米、寬30釐米的長方形石匾,上刻“石山頭臺”,門匾題款為“欽依西陽河都指揮王立,萬曆三十五年七月七日吉立”。

“石山頭臺”以西的長城,開始變為石砌兩側、夯土填心的形制,間斷夾雜著完全用夯土磊築的長城,一直延伸到桃溝村西北三省交界處。長達4330米。石邊土心長城大多已倒塌成大土埂狀,僅有約600米城牆儲存較好。

牆底寬近5米,頂寬3米多,外側高3米,內側高0。5~1米,土心夯層厚0。24~0。3米,夯土城牆整體儲存情況較差,塌為土埂狀,最好的地段存高4米,底寬4米,頂寬0。8米。桃溝村以西長城改築為夯土牆,坍塌嚴重,存高1~2米。不同的牆體形制,可能為不同的時代所修建。此段長城沿途有9座墩臺,只殘存內部夯土,碎磚狼藉四周。長城經桃溝村西北入山西省天鎮縣。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據乾隆本《宣化府志·塞垣》記載,宣府下西路與山西交界處設有隘口“鎮口臺”,“通口外頭道河、石嘴子、大青山、土木路等處地方”。考其位置,應在今河北懷安與尚義、內蒙古興和、山西天鎮三省四縣交界處勝利橋一帶。渡口堡轄區也大抵到此為止。勝利橋南100米處,有一座殘破的方形敵臺,外包磚及下部條石基礎均被拆走,上部塌毀,僅存下半部夯土臺心。現殘高4。2米,底寬7。4米見方,可能就是“鎮口臺”。臺西120米處即為原隘口,有懷安通往內蒙古興和縣的道路南北向穿越長城,1995年拓展為110國道,2002年又有丹拉高速公路從此透過。

長城從勝利橋起分為兩路:一路繼續向西,跨山澗溝,沿山西天鎮縣與內蒙古興和縣交界的山脈延伸,屬大同鎮管轄。另一路仍在懷安境內,順山澗溝東側折而向南,過馬市口、西洋河堡到南堰截村南止,屬宣府鎮下西路西洋河堡管轄。

06為什麼在馬市口往南修支線長城

明長城由東向西至我縣桃溝村西北,長城主線從山澗溝兩岸向西而去。為什麼又修了一段由北向南至南堰截南土山的長城呢?

翻開《懷安民間故事》一書,裡面有“錯修長城”的傳說:八達嶺至雁門關的這段長城叫“二道邊”。

負責修長城的總督王國鎮,騎馬出了張家口大境門,一直向馬市口奔來。王總督來到這裡,懷安知縣在一個姓郭的家裡為他接風洗塵。知縣與總督邊飲酒邊敘談,從當地的風土人情、名山大川,一直談到馬市口的複雜地形和重要位置。

酒過三巡,菜上五味,正當酒興正濃之時,王總督忽然想起在交叉的三山之上還未設下標記。他怕出了差錯,放下酒杯,急忙揮馬上山。趕到那裡一看,修出的長城果然弄錯了方向。本應由河北省的馬市口向西修去,卻錯成為向南,修到了山西省的碾兒嶺。這就是

“總督剛飲三杯酒,錯修長城四十里”

的傳說故事。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從這個傳說故事中不難看出,有四處與歷史事實不符:

一是宣府鎮下西路長城,是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由宣府鎮總督翁萬達奉詔修築的,不是王國鎮。王國鎮這個人名可能是虛擬的。

二是張家口那時還沒有“大境門”,在建成長城時只開了個“小境門”。“大境門”是清朝入主中原後,於順治年間為通商貿易而增設的。那時江山一統,內外安寧,長城已經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

三是總督貪杯吃酒,忘了定方位,只一會兒工夫就錯修了40里長城。這純粹是民間神話!甭說是在過去人背肩扛、生產力落後的年代,就是在科技發達、機械化作業的今天,也不會有這麼快的修建速度。況且,長城都修建在大山的山巔,再好的機械也難以發揮作用。

四是這段長城並不是傳說的“錯修”,而是

根據特殊的地理環境,出於軍事防禦需要而專門設定的

因為“山澗溝”是一條河面寬闊的季節河,又是河北、山西兩省的分界線。沿“山澗溝”北上可通內蒙,是長城沿線防禦的一個重要關口,但因河寬溝深,既不能堵住河道,亦無法築城守護,聰明的古代軍事家便設計了一條長約16公里的長城支線來加強防衛。即從長城主幹起,修一條沿山澗溝東岸由北向南經馬市口村西、西洋河村西至南堰截村西南南土山上止的長城支線,沿長城設有烽火臺18座。

這樣,無論敵人沿山澗溝來,還是從西洋河來,都有沿河岸長城阻擋,無法進入明朝防區。該段長城雖是土夯而成,年久失修,殘存部分斷斷續續,有的地段殘存就猶如一條大地埂,但卻是明代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07沿長城建立的綜合防禦體系

長城的主體工程是城牆和建在長城上的敵臺,但還須有附屬工程如駐守部隊的軍堡和傳遞戰事訊息的烽火臺,三者組合起來,才能構成長城沿線的綜合防禦體系。

在長城南面設有好多軍堡。柴溝堡始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景泰、成化、嘉靖年間相繼展築,萬曆二年(1574年)包磚。《宣府鎮志》記載:“周圍八里,高二丈八尺,根厚三丈二尺……”柴溝堡位於東洋河口東南約9公里處,是宣府鎮下西路的重要路城,除了管轄下西路東段(從中寨臺到東洋河東岸)的長城防務外,還設參將駐守,管理著整個下西路的軍事防務。渡口堡距長城7。5公里,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萬曆六年(1578年)甃磚。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城高三丈五尺,周長二里五十七步,

管理著從東洋河西岸到香爐山的長城防區

西洋河堡是明正統五年(1440年)在舊城基礎上修築的城堡,成化十年(1474年)展築,萬曆三年(1575年)包磚。據史料記載:

“城週四裡一百三十步,高三丈五尺,頂闊一丈五尺,底厚二丈三尺二寸……”

它是明代宣府鎮下西路長城最西邊的一個軍堡,管轄著從香爐山到南堰截的長城防務。另外,在東洋河和馬市口兩個山口築有關隘,在總鎮臺還有千總駐守。

「懷安歷史」解析懷安古長城

在長城沿線還有好多烽火臺。

烽火臺是古代傳遞戰事訊息的工具。長城上的烽火臺稱為敵臺。長城下城堡周圍和沿河兩岸的烽火臺稱為腹裡墩。負責由長城向軍堡傳遞訊息構成軍事通訊網路。我縣西洋河一帶,腹裡墩排列非常密集,南、北兩岸各有一條烽火路線,各城堡間腹裡墩犄角相望,一有敵情,烽火連舉,其傳遞速度每晝夜達600公里。

據萬曆本《宣大山西三鎮圖說》記載:

下西路有腹內火路墩255座。其中柴溝堡47座,渡口堡36座,西陽河47座

。這些腹裡墩臺原應有外包磚,現包磚都已被拆走,只存夯土臺心。

長城、軍堡、烽火臺,這都是長城沿線的軍防工程,再加上訓練有素的駐軍和裝備精良的武器,共同組成了長城沿線的綜合防禦體系,保護著沿邊和內地人們的生產、生活。

推薦文章

  • 立秋後這菜別錯過,5分鐘一盤,比肉還香,價格雖貴卻鮮嫩營養!

    這樣做出來的雞蛋炒秋葵特別簡單,只需要短短5分鐘的時間就搞定了,吃起來鮮嫩美味又營養,雖然說秋葵的價格相對於其他的蔬菜來說有些小貴,但是我個人卻覺得超值,所以立秋後,秋葵大量上市,我們還是不要錯過這道美食,不知道大家會喜歡吃這道美味嗎...

  • 急性腰扭傷怎麼辦?別急,按這三個穴位,緩解腰扭傷造成的疼痛

    急性腰扭傷怎麼辦?別急,按這三個穴位,緩解腰扭傷造成的疼痛除了針灸治療,穴位按摩作為中醫上的一種治療手段,對於很多急性損傷疾病都能夠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而對於緩解腰急性損傷有很多穴位,但較常應用、且相對有效的則為以下三種:1、腎俞穴腎俞穴對於腰急性扭傷而引起的疼痛,能夠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其位置主...

  • 中醫治療精神分裂症(癲證)經方1則,益腎平肝

    中醫治療精神分裂症(癲證)經方1則,益腎平肝後世醫家對癲狂理論和治療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如《醫學正傳》認為狂為痰火實盛,癲為心血不足,狂宜下,癲宜安神養血,兼降痰火證治要決指出癲狂當治痰寧志張景嶽等醫家主張治癲宜解鬱化痰,寧心安神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