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問題又來了:“鋤禾”還是“憫農”?

由 歪媽知道 發表于 人文2023-01-20
簡介另一方面有些文獻、課外輔導書,以及各種影視作品中,都提到了“斯人”的用法,如果我們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先接觸到的是“斯人”,那麼就會先入為主,對“斯人”的印象比“是人”更深,認為課本上寫的就是“斯人”,實際上是記憶出現了偏差

倫言倫語什麼意思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問題又來了:“鋤禾”還是“憫農”?

究竟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還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近日,關於“斯人”還是“是人”的問題衝上熱搜。

很多網友堅信,當初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課文時,課本上面寫的是“斯人”,出版社近年中途做了改動,才變為了“是人”。

而人教社對此出面迴應,稱自從1961年收錄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課文以來,歷套教材一直都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難道真有什麼未知力量篡改了大家的回憶?這麼多人都記錯了?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問題又來了:“鋤禾”還是“憫農”?

為此,不少網友找來多年前的課本,還有人專門請教了著名學者于丹老師,希望能得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的問題又來了

作為北師大的教授,于丹老師因在《百家講壇》節目講解《論語》走紅,按理說,作為通讀儒家經典的“論語專家”,給出的答案應該是比較權威的。

不過,于丹老師迴應的方式比較巧妙,她表示

“只是考據到底是哪個字的意義不大,應該交給學術界去研究,而我們普通人,只需要理解其中勵志的含義就好”。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問題又來了:“鋤禾”還是“憫農”?

可想而知,如此“模稜兩可”的回答,很難滿足廣大網友的求知慾,大家之所以較真,是認為自己的童年記憶沒有問題,想弄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而非學術上的考據。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問題接二連三出現了。

有人稱課文《兩小兒辯日》也有類似情況,當初課本上寫的是“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但如今卻變為了“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究竟是“辯日”還是“辯鬥”?

還有人稱當初學“鋤禾日當午”時,詩的題目是“鋤禾”,可如今卻變為了“憫農”,難道這些都是大家記錯了嗎?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問題又來了:“鋤禾”還是“憫農”?

為什麼課本內容與大家記憶中不同?

針對“斯人”與“是人”之爭,有學者給出了相關解釋。

一方面過去大部分主流教材都是用的“是人”,但不排除某些地區自編的課本採用的是“斯人”,所以有些人學習的是“斯人”。

另一方面有些文獻、課外輔導書,以及各種影視作品中,都提到了“斯人”的用法,如果我們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先接觸到的是“斯人”,那麼就會先入為主,對“斯人”的印象比“是人”更深,認為課本上寫的就是“斯人”,實際上是記憶出現了偏差。

我們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發現,大多數版本的教材,上面確實都是寫的“是人”,寫“斯人”的為極少數,且很多為課外輔導書。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問題又來了:“鋤禾”還是“憫農”?

此外,之所以大家覺得記憶被“篡改”,很多課本上的內容不符合自身認知,可能是心理學上的“曼德拉效應”。

在很多人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早已經在監獄中去世,是“活在大家心中”的歷史名人,但實際上,曼德拉於2013年12月5日逝世,遠比大家印象中長壽。

現實生活中,大家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會對某件事持有錯誤的認知,久而久之,對這種錯誤認知深信不疑,殊不知真相併非如此。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問題又來了:“鋤禾”還是“憫農”?

輔導孩子作業,要“實踐出真知”

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都會吐槽專家把課本改編得“亂七八糟”,與自己小時候學的內容大相徑庭。

尤其有些家長還會“自以為是”,直接按照自己模糊的印象,來教孩子相關知識。

但不得不說的是,很多時候我們的記憶未必準確,而且多年時間過去,孩子的課本經過多次更新迭代,即便是某些非常簡單的知識點,也可能會與我們印象裡不盡相同,所以我們應該儘量摒棄那些固有的認知,做到“實踐出真知”。

如果對某些課本上的內容拿不準,最好請教老師,或者在網上、書上查閱一些相關資料,確保輔導孩子學習的內容準確無誤,否則孩子學到錯誤的知識,難免會受到老師批評,乃至於對此深信不疑,長大後再次出現“斯人”與“是人”之爭。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問題又來了:“鋤禾”還是“憫農”?

結語:

不論“斯人”還是“是人”,亦或是“鋤禾”還是“憫農”,其實都沒有那麼重要。

我們身為家長,更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現在的課本上去,讓孩子能學到正確的知識,這才是第一位的。

今日話題:你還記得小時候學的是“斯人”還是“是人”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