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傳世佳作|高浮雕傳拓珍品禮包限量發售

由 正觀新聞 發表于 人文2023-01-01
簡介12月15日,人民數藏上線發行高浮雕傳拓珍品“獸首人身神王”禮包藏品,涵蓋“牛神王”“象神王”“兔神王”三款,購買即可立即解鎖“上古神王”禮包藏品,獲贈“龍神王”及“珠神王”兩款

破天荒地代表什麼生肖

在中國古老的宇宙觀中,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國,而天地的中心在中原,中原大地也成為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北魏末期,我國中原北方大部分石窟中出現了成組的神王造像,其中鞏義石窟和響堂山中神王數量最多。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浮雕傳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仁清先生,利用獨特的高浮雕傳拓技藝將不可移動的鞏義石窟中心柱的高浮雕石窟造像拓印於宣紙之上,使其成為傳承、傳播、研究傳統藝術的重要載體,也成為研究北魏歷史的重要檔案。

傳世佳作|高浮雕傳拓珍品禮包限量發售

圖-十神王拓片(部分)

傑外科技聯合鄭州仁清金石傳拓藝術博物館共同打造的“十神王”系列數字藏品在人民數藏獨家首發,本系列藏品涵蓋“獸首人身神王”禮包 “自然神王”禮包“上古神王”禮包“元素神王”禮包,共計四個禮包。本次合作創作的藏品也得到了國圖創新專家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使“十神王”以數字化方式完美呈現。

12月15日,人民數藏上線發行高浮雕傳拓珍品“獸首人身神王”禮包藏品,涵蓋“牛神王”“象神王”“兔神王”三款,購買即可立即解鎖“上古神王”禮包藏品,獲贈“龍神王”及“珠神王”兩款。

傳世佳作|高浮雕傳拓珍品禮包限量發售

獸首人身神王禮包藏品

古代人民非常崇敬動物,對大自然中的動物有一種圖騰情結,古代天文學家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並用於紀時。

“牛神王”牛首人身,牛畢生忠誠,一生辛苦勞作、埋頭苦幹,只做貢獻,不計回報,亦為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二位。

“兔神王”兔首人身,機靈敏捷,兔外表溫順可愛,天真活潑,認真細緻,一絲不苟,卯時玉兔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故生肖兔位於地支的第四位。

“象神王”象首人身,傳說差一點位列十二生肖之首。“象”與“祥”字諧音,故象被賦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古人云:“太平有象”,寓意“吉祥如意”和“出將入相”。其體態雍容,象徵事業根基穩固,可有序發展,大象的鼻子也往往被認為是吸財鼻,也象徵招財進寶。

傳世佳作|高浮雕傳拓珍品禮包限量發售

圖-“獸首人身神王”禮包

上古神王禮包藏品

中華文明的起源最早可上溯到自盤古開天闢地起的上古時代,彼時天下萬國、天下萬邦。

“龍神王”兩側各身繞一龍,龍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動物,為鱗蟲之長,常比喻尊貴、出類拔萃之人,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中國人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驕傲,相傳龍能飛行,擅變化,會呼風喚雨等,與鳳凰、麒麟等並列為祥瑞,成為了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珠神王”口吐蓮珠,蓮珠是吉祥和清淨的標誌,常指代口出妙語,說話有文采之人。

傳世佳作|高浮雕傳拓珍品禮包限量發售

圖-“上古神王”禮包

12月16日,人民數藏上線發行高浮雕傳拓珍品“自然神王”禮包藏品,涵蓋“樹神王”“山神王”“河神王”三款,購買即可立即解鎖“元素神王”禮包藏品,獲贈“風神王”及“火神王”兩款。

傳世佳作|高浮雕傳拓珍品禮包限量發售

自然神王禮包藏品

古代人民的生活依靠著自然,又畏懼自然,故創造出了一系列神王形象保佑人們平安生活。

“樹神王”身後兩側有一樹扇形展開,大樹樹木繁茂,傲然挺立,四季常青,熬過嚴冬。象徵著繁榮、不屈不撓的精神,也比喻無畏、正直堅韌、安全可靠之賢才。

“山神王”肩繞披帛,雙手託一山石,山脈象徵著穩固、厚重、堅貞、毫不動搖,多形容一個人的品格優秀,堅貞不屈。

“河神王”懷抱一魚,在古代魚象徵著富貴,魚與餘諧音,寓意年年有餘,面對著水患,河神王就成為了古代人們的精神信仰,是保護一方水土的守護神,平息水患,使人們能夠在平靜的大河之下生活,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物產豐富,天下國泰民安。

傳世佳作|高浮雕傳拓珍品禮包限量發售

圖-“自然神王”禮包

元素神王禮包藏品

“風神王”懷抱風囊,頭髮飄揚,掌八風訊息,通五運之氣候,風來了,雨也就來了,風調雨順,滋潤萬物生長。

“火神王”雙手各持一火炬,火神王是漢族傳說中的司火之神,古時,凡涉及火的手工行業,譬如冶鑄、鐵匠、陶瓷、鞭炮等都崇尚火神王,以求事業興旺發達,該形象是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力的崇拜的原始風貌具象化。

傳世佳作|高浮雕傳拓珍品禮包限量發售

圖-“元素神王”禮包

神王寓意維持社會秩序,免受自然暴力傷害。鞏義石窟中形態各異的神王形象,顯示了古代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創造才華。“十神王”系列數字藏品透過對高浮雕傳拓技藝的生動再現,將精妙絕倫的技藝進行動態還原。

12月15日-12月16日每日10:00登入人民數藏平臺,共賞中國高浮雕傳拓珍品,見證千年石窟的神王風貌。

(來源:“人民網智作平臺”公眾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