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不要做那隻“勤奮的螞蟻”!

由 書香成都官方賬號 發表于 人文2022-12-02
簡介人生短暫,別做“勤勞的螞蟻”,太容易被超越和被替代

螞蟻很勤勞下一句應該接什麼

有句話說:“越努力,越幸運。”

但我們卻總是遇到:“越努力,越平庸。”

這就是著名的

“懶螞蟻效應”

日本北海道大學的進化生物研究小組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將90只螞蟻,平均分成三組黑蟻群進行追蹤,觀察它們的分工情況。

發現,大多數螞蟻都很勤快,清理蟻穴、搬運食物,幾乎沒有停歇。

然而,有少部分螞蟻卻無所事事,終日在蟻群周圍東張西望,從不工作。

生物學家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並在它們身上做了標記。

有趣的是,當研究小組斷絕掉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勤快的螞蟻立馬亂成了一團。

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

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

其實動物界也遵循著“二八原則“這一效率法則。

很多時候,深度思考,比勤奮工作更重要。

不要做行動上的巨人,思想上的矮人。

沒有思考,沒有規劃,哪怕每一秒都拼盡全力,也難以見到成果。

人生最大的悲傷,莫過於將一輩子的時間,只用機械性地應付生活中的“忙忙碌碌”。

我曾經遇到一個這樣的人,在一個公司擔任行政人事工作,工作9年還是一個P4的專員。

每個同事對她的評價都是,她很勤奮。

但事實是,她連最基本的招聘簡章和勞動合同,都不會寫。

是不是很詫異?但是,在她的週報上,我們就能得出結論。

通常,我們的工作週報都是以天為單位,每天完成了哪些重要工作,並取得了哪些成果。

而她的週報,是以小時為

單位

。記錄了每天

8:30到晚上10:30,她做的所有工作。每一刻都安排

滿滿當當。但是,仔細一看,上面盡充斥太多雜事。

來得最早,走的最晚,加班最多,看著最忙,永遠在做這些最基礎的工作,卻連最基礎的職業知識都不具備。

那如果離開這家公司,她的競爭力在哪裡呢?

不要做那隻“勤奮的螞蟻”!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孫子兵法》

意思是,那些能打勝仗的軍隊,總是在思考

完備

了必勝的條件之後才交戰。

而在人生的戰場上,是不是應該

也要

這樣。

生活不會陪我們演戲,只會給我們現實殘酷的結果。

愛因斯坦說過: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道理。

尋找真正能幫助自己成功的方法,再付出勤奮。

懶於雜物,才能勤於動腦。

豆瓣上,有個叫“殺死偽勤奮”的小組,裡面有這樣一句特別扎心的話:

“機械式努力的背後,不過是一種肌肉的習慣性運動。這看起來是勤奮,其實是腦子的偷懶。”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思維的深度。沒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奮都是白搭。

不要做那隻“勤奮的螞蟻”!

所以,不要用行為上的勤奮,掩飾自己思維上的懶惰。

“你所謂的勤奮,不過是重複且長時間的無盡忙碌,並沒有什麼難的。只要條件具備,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

——《思考力的快慢》

一個囿於雜務而懶於思考的人,註定會陷入平庸的困境。

擺脫低質量的勤奮,養成思考的習慣,才是你人生進階的第一步。

我們一定要給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間,要留給自己學習的空間,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提升自己的價值。

“勤勞”是個褒義詞,但如果只剩“勤勞”,那必定不是一個什麼很好的評價。

我做事總有一個習慣,在做決定之前,我總會冷靜地思考、判斷,但我一旦做出決定,就將義無反顧地執行到底。

—— 洛克菲勒

我們應該學會讓自己偏向於“懶螞蟻效應”,在前行的道路上勤於動腦,運籌帷幄,保持不間斷地提升,生活才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不要做那隻“勤奮的螞蟻”!

多用自己的大腦,全力以赴的時刻,一定是深思熟慮,最需要發力的時刻。

人生短暫,別做“勤勞的螞蟻”,太容易被超越和被替代。我們要做的是厚積薄發,一擊制勝。

願每一個人都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讓自己驕傲的成績,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