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由 隨手談詩 發表于 人文2022-09-02
簡介但是,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一直以“學而優則仕”作為最崇高的理想,為什麼有些人偏要做隱士呢

與高人豈可交臂失之

要說古代的隱士,你知道幾個?至少,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隱士吧。但是,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一直以“學而優則仕”作為最崇高的理想,為什麼有些人偏要做隱士呢?

問題這就來了。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學而優則仕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

子夏是個好學生啊,一句話就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理念,說你做官之餘,如果還有精力和時間,就應該去學習更多(治國安邦)的知識;同樣的,如果學習之餘還有時間和精力,也應該去做官從政。

古代讀書人也叫“士人”,古代階級分為士、農、工、商,大多數讀書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計程車人階層,除了讀書啥也不會,為什麼反而地位最高呢?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用現在話來說,農工商就是一門單一的職業,農就只種地餵豬、工就只造橋修路、商就只做生意,讀書人就不一樣了,孔子還說過讀書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學會做人,這是修身齊家,然後出仕,這是治國平天下。

所以你看,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是治國、平天下。你要把全天下的責任都擔起來,大到治水,小到百姓的肚皮,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足稱讀書人的楷模了。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仕而隱

可問題又來了,做范仲淹太理想了,幾千年文明史,能有幾個范仲淹啊!

更多的讀書人,他們剛出道時,抱著和范仲淹一樣的理想,可當他們一旦走上仕途,咋就控制不住這雙手呢!升官發財才是第一理想,貪贓枉法不被發現就好啦!

治國平天下?你幼稚不幼稚?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但還有一部分讀書人是這樣的,他們懷抱理想走上這條仕途之後,猛然發現這廟堂之上啊,全是烏煙瘴氣,已經沒救了啊。我跟著你們穿一條褲子吧,對不起聖賢

,我堅持我的“幼稚”吧,你們要搞我。

得,我走。

於是,就有了隱士。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然後問題又來了,大家都是讀過書的人,大家都是有理想的人,治國平天下的志氣,怎麼可能說隱就隱呢,咋辦呢?寫詩嘛!所以“詩者,志之所之也”!你讀那些隱士的詩啊,看起來每一句都在寫我怎麼愛山愛水,其實內在都是

的理想,什麼憂國憂時啦,什麼世事多變啦,又什麼懷才不遇啦,反正就是在操心,為天下操心,也為自己操心。

於是,就有了陶淵明。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隱而仕

這是一個特好玩兒的事,唐朝人做得比較多。因為唐朝有一條著名的“路”,

叫作

終南捷徑。

終南就是長安城外的終南山,唐朝時有很多讀書人在這山上隱居,年紀輕輕的,也不去考試,也不去賺錢,就跟山上開一塊兒地,修個小破房,天天跟房間裡寫詩。然後趁人不注意,把自己的詩印成小廣告,滿長安城到處貼。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唐朝參加科舉的太多了,又不完全憑實力,你要有門路,要行卷,被大佬看中了,順手推一把,你仕途就走通了,否則你大機率就被埋沒了。

與其在科舉場上跟你們血拼,我不如另闢蹊徑,反正考試就是寫詩,那隻要我的詩被大佬發現,考不考試還重要嗎?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終南捷徑這條路,最初就是唐朝詩人盧藏用玩的,他科舉中了,依然沒得到重用,就跑去終南山隱居,把自己打造成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到處跟人說:這山不得了哦。當時有個叫司馬承禎的著名道士聽不下去了,諷刺道:“

以僕視之,仕宦之捷徑耳。”

盧藏用被羞得滿臉通紅,但這並不妨礙他世外高人的名氣越來越大,畢竟黑紅也是紅嘛,慢慢地就傳到了皇帝耳朵裡,皇帝一看,遇高人豈可交臂而失之,於是召盧藏用,

授左拾遺,後官至禮部

侍郎

,兼

昭文館

學士。

現在說就是以退為進,自我營銷,詩佛王維也是玩這一套的好手,要不然你以為他寫那麼多終南山的詩,是怎麼從深山裡傳出去的?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還有一種隱而仕。

我已經看到這朝廷吃棗藥丸,沒必要學而優則仕,但亂世出英雄,必定會有天命之人來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那個天命之人才是我要輔佐的人。

明君思賢臣,賢臣亦思明君。

於是,就有了諸葛亮。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隱和仕

隱和仕是古代讀書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更是一種傳統,幾乎所有讀書人最初的理想,肯定是“學而優則仕”(當然不排除有天生的隱士)。

歸隱好,還是出仕好?

像陶淵明,生在東晉,那是一個多麼奇葩的朝代,周圍環境已經爛透了,所以他要仕而隱;像盧藏用,他內心想要仕,又不得不用隱的方法來實現;像諸葛亮,在那樣的時局下,等待那個男人。

所以,隱和仕,沒有好與不好,這取決於個人的內心,以及周圍的環境,還有時局。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讀書人都應該“學而優則仕”嗎,你怎麼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