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該怎麼辦?補救從這2句話開始少說

由 爸媽快來看 發表于 遊戲2021-10-24
簡介很多家長都抱怨孩子越大越叛逆,經常做事情慢不說還不願意和家長溝通,那動不動話不過三就爭執起來的場面實在讓人心寒

孩子不溝通不交流怎麼辦

教育孩子就像是在品茶一樣,慢品、細品才能發現其中的清香悠然,但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太著急,以至於忘記了去品嚐沿途風景給自己降降火。很多家長都抱怨孩子越大越叛逆,經常做事情慢不說還不願意和家長溝通,那動不動話不過三就爭執起來的場面實在讓人心寒。

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該怎麼辦?補救從這2句話開始少說

實際上,又有誰留意過孩子做事情快慢包括願不願意和家長溝通,都和家長平日裡所說的話密切相關呢?有個朋友,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典型的“快點快點”,一看到孩子慢起來就不停地催促,但比較奇怪的是朋友越催促孩子越墨跡,到了最後要麼是對朋友的話置之不理,做個打不怕、罵不怕的“說啥就是啥”的孩子,要麼和父母對著幹能氣出“火苗”的那種狠勁。

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該怎麼辦?補救從這2句話開始少說

很多時候,我們形容個人災難的時候喜歡用“禍從嘴出”恰比,實際上教育孩子也適用於此,作為家長,一定不要僥倖以為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會忘記不愉快的經歷、僅存美好的記憶,對於孩子來說越是重要的父母親,所留下的負面記憶反而更難以釋懷,所影響的範疇也是整個童年、甚至是一輩子。

朋友曾經問我“我家仔經常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我該怎麼辦呀”?

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該怎麼辦?補救從這2句話開始少說

面對朋友的教育,我告訴她的解決方式是從管住嘴巴開始,當然每個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樣,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口不遮掩的教育對孩子沒有影響,這段影響帶來的傷害範疇還是無法估量的。管好嘴巴上的“毒辣”,才能最好基本性的親子關係締結,若父母總是說“你怎麼這麼笨”、“狗刨幾下都比你寫的字好看”,你覺得孩子會優秀、自信得起來,家庭親子關係會好的起來嗎?

那麼,面對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管住嘴巴的方法是什麼呢?

答案:從以下這2句話開始少說

第一,“你不要……”

當孩子到2、3歲以後,父母就喜歡對孩子說“你不要……”,比如“你不要哭了”、“你不要這樣做”、“你不要吃那個垃圾食品”、“你不要再亂跑了”……

面對“你不要……”這樣的溝通時,家長們可以回憶一下,孩子是不是就暫停了、聽話了?相信更多的時候這樣的溝通不能管住孩子,也無法讓孩子按照父母說的這樣去做。

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該怎麼辦?補救從這2句話開始少說

實際上,更多的時候父母說“你不要……”這句話的時候,是有著“越說越想”的提醒作用,比如孩子一回家放下書包,父母就立刻說“你不要去看電視”,這句話一說原本不打算看電視的孩子,潛意識裡就有著“越說越想”的心理作用,甚至認為下一刻我該乾的就應該是看電視。

“你不要……”這句話是帶著負面的強化性作用,後者的爸爸媽媽說的越多,越容易把孩子往字眼上推,最後導致孩子做事情越來越貪玩、越來越糟糕,甚至越來越退步,所以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教育方法,父母平時一定要少說“你不要……”這句話。

第二,“你快點……”

輔導孩子寫作業對於家長們來說是非常頭疼的事情,很多家長一遇到簡單題目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催促道“你快點……”,比如“你快點寫,這麼簡單都不會”,遇到孩子走路慢的時候“你快點走”、穿鞋慢的時候“你快點穿鞋”,後邊再加上“平時玩遊戲、看電視的時候,跑得跟猴子一樣快,你腦袋裡到底是在想什麼……”的批評責備。

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該怎麼辦?補救從這2句話開始少說

這種“你快點……”的催促,在生活乃至教育裡非常普遍,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運用的頻率也非常高,相信這個教育坑大部分家長都踩過,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時常陷入其中,但是我們催玩孩子後他們真的就快了嗎?答案是沒有,他們反而更慢一些。

這句話還包含很多思想幹預的負面情緒,如果父母沒有催促之前,可能孩子的速度還算可以,但是一催促後就慢下來,因為孩子是被批評了、心理委屈所以才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情緒上,這樣的批評反而讓孩子大腦空白,甚至是產生“我就是個慢吞吞的不上進孩子”,這樣的思想會讓孩子做事情更慢。

總體來說,“你不要……”、和“你快點……”,都是屬於催促的負面情緒化干涉

這些干涉都會讓孩子自卑、認為“我不行、我做事情慢”,甚至在大事小事的催促上給自己貼上“慢”、“差”的標籤,當孩子真的這樣去認為自己的時候,你覺得孩子還能快樂起來、還能自信的起來嗎?最後和家長溝通起來的時候也會非常困難、有障礙,所以面對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管住自己嘴巴一定要從以上兩句話開始。

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該怎麼辦?補救從這2句話開始少說

這個時候可能很多家長會著急:“你說到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孩子做事情就是太慢,不催不行,不讓說你不要、你快點,那我該說些什麼呢”?

實際上,教育孩子不是不能催,面對孩子的童心未泯他們的懶散,做事情不集中都是常有的事情,家長不催很容易形成懶散的習慣,所以教育裡的催很有必要,但是一定要講究方式,採用孩子能夠欣然接受且更願意和家長溝通的方式。

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該怎麼辦?補救從這2句話開始少說

能夠讓孩子欣然接受的溝通方式莫過於理解和尊重,在這場溝通教育裡,家長與其說你不要、你快點,倒不如經常說“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當孩子做事情突然慢下來的時候他們肯定是遇到了什麼困難,或者思維因為貪玩、懶散被幹涉了,這個時候你的一句“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既能引誘孩子說出慢下來的原因,又可以提醒孩子他的思想“開小差”,這樣的試探性溝通即是理解又是尊重,最重要的是反問性試探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且願意和家長溝通。

溫馨提示:親子教育沒有什麼捷徑、也沒有標準統一的教育方式,每個人的需求、理解不同,所以家長採取的教育方式一定是要建立在良性溝通上的尊重性教育,雖然溝通不能解決所有事情,但沒有溝通的教育是什麼事情都解決不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