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從下崗工人到時代“弄潮兒” 他們譜寫動人轉型曲

由 閩南網三明 發表于 飲食2022-02-07
簡介名氣逐步打響,效益穩步上升,不久後,任國明就從“小作坊”負責人搖身一變成為“一點石”公司的老總,這家集農特產品生產、加工,植物觀賞、農耕體驗為一體的旅遊土特產公司,如今是泰寧知名的土特產生產企業,也成為各地遊客必不可缺的觀光采購點之一

廣東擂茶是哪裡的特產

從下崗工人到時代“弄潮兒” 他們譜寫動人轉型曲

從下崗工人到時代“弄潮兒” 他們譜寫動人轉型曲

任國明在實驗室“鑽研”

張德榮指導工人進行瀝青路面攤鋪

五千年滄桑積澱,四十載砥礪前行。1978年,改革開放的東風吹遍神州大地,在農村,“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實行;在城市,國有企業大鍋飯效率低、效益差等弊端逐步顯現,改制迫在眉睫。

捧著國企“鐵飯碗”的工人們有了危機意識,留在原地守著“一畝三分田”還是跨出門外“另闢一片新天地”?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響應“停薪留職、離崗創業”的號召,敢於衝在時代前頭,用激情和幹勁,用勇氣和擔當,在創業大潮中大浪淘沙,創辦企業,譜寫了一曲從下崗工人到時代“弄潮兒”的動人轉型曲。

開放前沿“嗅”商機

張德榮說,自己的成功離不開老本行——貨車司機。1979年6月,學校畢業後,張德榮被分配到三明市政工程公司,而後因為表現出色被分配去開貨車。

要知道,開貨車在當時可是香餑餑,公司從300個年輕人中才選擇了7個。

因為工作需要,他常常要到廣東、浙江等地拉貨,也會應那邊工廠的需求把我市舊城改造木頭、人造革等運過去。

“廣東不愧是改革開放前沿,那邊人的思想觀念很超前,市政道路實行承包不說,他們懂得來我們這淘物美價廉的原料進行深加工,從而讓產值數倍增長。”張德榮說,就拿順德來說,那邊根本就沒有林業資源,他們卻懂得低價收購我們舊城改造的木頭,改造成傢俱出售,以致後來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出名的傢俱市場也就不足為奇。

市場意識和著開放的東風在張德榮的心中紮下了根。1987年,他停薪留職,到外面開飯店、採礦山……1997年,廠裡放開經營權,成立市政班組,他二話不說夥同另一個同事,競聘承包,順利上崗。到了2005年,市政公司效益日益低下,他徹底丟掉“鐵飯碗”,走上獨立創業的道路,三明眾恆建設工程公司由此誕生,並延續迄今。

據張德榮回憶,那時候的三元區除了幾家從國企改制而來的建安企業,純民企的就它一家。

當再次站在行業“前沿”的時候,壓力也隨之而來。國企改制來的,有裝置、土地等硬體基礎,還有人脈等軟體基礎,而他卻要從零起步。

裝置還好辦,利用自己此前的積蓄,陸續購入幾臺。如何能攬到活,這是一個大難題。沒啥人脈,無人介紹,張德榮就選擇“多跑腿”,只要聽說市裡哪裡有市政工程投標,他必定到場,他認為投的標多了,自然有中標的一天。

投標就得有保證金,而他又沒有可以抵押貸款的不動產,最艱難的年份,張德榮借了幾百萬元的高利貸,所幸後來工程中標,都還了回去。

建安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後,張德榮及時調整“風向”,“傍上”了國企,做他們底下的施工班組,由於他的團隊講信譽,而且施工質量穩定,也幹得風生水起。10餘年來,鑫蘆山建築材料、恆鑫建設工程、眾恆瀝青混凝土攪拌站等子公司相繼成立,在三明建安界,張德榮也算是一個名人了。

綠水青山闖天地

因為國企改制,“官”至公司總經理的任國明也選擇主動下崗。

1982年從福建化工學校畢業後,任國明就被分配到泰寧氨廠工作,從一名普通的裝置維修工人一直幹到了蘆峰化工公司(該公司系包括泰寧氨廠在內的多家工廠合併而成)總經理的職位。2002年,因企業改制,廠裡大幅“減員增效”,任國明主動下崗。

20年積累的管理、協調、技術維護等經驗,讓他很快能從頭開始。他在福州開辦了一家化工廠,專門生產一種化學中間體。從50萬元起步,不到兩年產值就突破千萬元。任國明說,都是鑽出來的。

買不起新裝置怎麼辦,他到浙江台州的一箇舊裝置交易市場,買來二手的,自己設計、改造;為了控制成本,他在實驗室裡整整呆了一年,做了不下300次試驗,硬是研發出質量穩定、耗材又低的終端產品,最終達到成本控制比同行低10%的目標。

隨著國家對化工行業的監管日益嚴格,任國明意識到生態產業才是未來的引領。2008年,正當他四處奔波打算轉行之時,常有聯絡的福建農林大學一名教授,研發出了可即食的山魔芋晶,這給了任國明想象的空間。

泰寧盛產魔芋,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種植,而彼時泰寧旅遊也起步了,何不再次回到泰寧嘗試旅遊農特產品生產加工,為泰寧旅遊當好要素“配角”?

在綠水青山中探索生態產業,任國明說幹就幹。

他租了廠房,開始了“作坊式”生產,從山魔芋到錐慄再到擂茶……他把在泰寧能夠蒐羅到的土特產悉數加工,封上包裝、打上品牌,變身地方特色的旅遊產品。

名氣逐步打響,效益穩步上升,不久後,任國明就從“小作坊”負責人搖身一變成為“一點石”公司的老總,這家集農特產品生產、加工,植物觀賞、農耕體驗為一體的旅遊土特產公司,如今是泰寧知名的土特產生產企業,也成為各地遊客必不可缺的觀光采購點之一。

任國明說,是泰寧旅遊發展給了他機會,但採訪中記者知道,還是他的肯鑽研、愛鑽研的精神成就了他的今天。

記得在小作坊時,為了保證錐慄的鮮度,任國明自行研發了剝殼機,一次次加工改進,最終實現單次剝殼率90%以上,這個錐慄剝殼機最終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如今,為了滿足客戶對新產品的需求,他和他的研發團隊基本每天都紮在實驗室中,保證每年都有兩到三個新品面世,今年以魔芋為原料研發的魔芋素毛肚、魔芋粉絲……等一投入市場,就受到遊客的歡迎。

如今,公司擁有3項發明專利,20個實用新型專利,50個外觀專利。

赤子情懷報桑梓

在行業前沿敢於奮戰,在時代濤聲中昇華內心,“下崗工人”們不僅引領了經濟發展,也把一種樂於公益、奉獻自我的精神鐫刻在時代豐碑上。

走進尤溪華福貿易公司財務室,今年60歲的陳春華正在細心地做賬,自從1998年從尤溪縣外貿公司下崗來到這裡,他已經整整呆了20年。

公司董事長陳少華說,從1993年成立公司迄今,前前後後接收了不下100個下崗職工,而且大部分都在這裡幹到退休。最近退休的是鄭秀清,她在這裡幹了整整25年。

其實,陳少華曾經也是一名國企下崗工人。尤溪縣無限電一廠改制後,他就帶領8個工人出來創業。從此以後,無線電廠經營部、林產工業經營部、華福貿易公司,有他在的地方,就有下崗工人的影子。

生意做不大不要緊,報效桑梓的這顆心不能斷,陳少華以他特有的“經商理念”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

翻開陳少華的名片,正面印著華福公司董事長的資訊,背面卻是包含市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常委、縣姓氏研究會會長、縣攝影協會執行主席等在內的六個社會頭銜。

“是榮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陳少華如是說。

在擔任市人大代表及市政協委員的那十多年時間裡,陳少華幾乎每年都提建議、提案。民企發展、鄉村基礎教育設施提升、鄉村道路提升改造……事關民生的點點滴滴,陳少華都謹記於心。

一路前行,不忘初心。作為攝影愛好者,陳少華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甚至到過南極和北極,《三明日報》等媒體對此做過大篇幅報道。但陳少華玩攝影,絕不僅限於此。作為尤溪攝影協會曾經的會長,如今的執行主席,他總是巧妙地把尤溪縣域旅遊融入攝影中,用手中的鏡頭展示聯合梯田、龍門銀杏、俠天下玻璃棧道等旅遊景點,並組織協會會員舉辦各種攝影展,以此宣傳旅遊、宣傳尤溪。

除了攝影“公益”,陳少華又在姓氏研究會上動起了心思。為了聯絡“本家”情誼,8年前,他號召成立尤溪姓氏源流研究會,迄今全尤溪173個姓氏已有50多個加入進來。如何發揮研究會橋樑紐帶作用,聯絡更多有識之士回報家鄉,陳少華一直在思索,他經常帶隊前往較多尤溪人打拼的上海、廣東、浙江等地交流聯絡,最終促成一批企業家前來為家鄉建設獻策出力,就在上個月,在朱熹誕辰888週年紀念大會上,在上海辦企業的尤溪人王永璋,出資1000萬元設立了朱子文化教育資金。

陳少華說,對於企業家來說產生利潤固然重要,但為社會創造價值更值得肯定。

華福貿易公司蒸蒸日上,25年來,公司累計上繳稅收近千萬元。陳少華個人也深耕光彩事業,先後幫助貧困學生、貧困戶200餘人,為扶貧助學、新農村建設等捐資200多萬元。1992年,母校尤溪一中建設科技樓籌資困難,他就慷慨解囊3萬元。那時候能拿出3萬元的人實在不多。“捐贈興辦公益事業貢獻獎”“十佳公德人物”……這些榮譽背後影射著陳少華無私的付出。

公益路上,時代“弄潮兒”將一往無前。(記者 楊燕蓉 通訊員 林志徹文/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