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18年前,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發射現場採訪記事

由 海洋那點事兒 發表于 飲食2023-01-16
簡介我當即向他“訴苦”:發射“海洋一號”衛星時我們國家海洋局的一件大事,中國海洋報全力以赴,準備進行全面報道,可是,中國海洋報記者卻沒有權利進入發射大廳採訪,使很多我們應該能報道的新聞都‘丟失’了,而其他媒體只在電視上、報紙裡給露個“臉兒”,就

黑瓜子是什麼果實

文圖/海洋那點事兒 張向冰

2020年6月11日0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18年前,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發射現場採訪記事

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回到北京時間2002年5月15日9時45分。

“點火!”隨著發射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由我國科學家自行研製的第一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與氣象衛星“風雲一號D”,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四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兩年前,“海洋一號”的誕生,結束了我國沒有海洋衛星的歷史,從而標誌著我國海洋衛星研究和應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為我國海洋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18年前,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發射現場採訪記事

2002年5月17日《中國海洋報》1版

作為採訪報道“海洋一號”衛星發射的兩名記者,我和記者戴路在衛星發射前十幾天,就已經投入了大量的前期採訪和報道工作。5月14日,我又作為本報特派記者,隨同國家海洋局參觀代表團,奔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進行了現場採訪報道,本報亦先後推出近3個整版,呈“階梯式”進行了重點報道。如今,再次回想起兩年前那個令人熱血沸騰的發射場面,作為一名“海洋記者”,依然難以撫平激動的心情;記憶起那一次爭分奪秒的採訪、寫作、發稿經歷,新聞背後的故事,依然歷歷在目。

一線記者背後的編輯部,成為成功採訪報道我國發射第一顆海洋衛星的基石。作為全國唯一一家覆蓋我國海洋界的權威媒介,中國海洋報重點、全面、準確、及時地向社會和廣大讀者,報道了我國科技界和海洋界這一重大事件。

劉濤副總編、採編部翟亞娜主任(後擔任中國海洋報黨委書記)、陳丹紅副主任(後擔任國家海洋局極地辦副處長)等領導和編輯們,針對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即將問世,認真醞釀和研究了詳細的報道方案。

但由於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是軍事重地,軍方嚴格控制了地方記者採訪名額。本報也僅獲得一個採訪名額。為此,報社經過研究決定,由我承擔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採訪這個重擔。

為高質量報道這次重要新聞事件,編輯部從大到版面文章體裁的搭配、版式、評論員文章,小到對文章的語言風格要求,對我進行了認真囑託。

宏觀上,為報道主題明確了方向,為我在衛星發射第一線,進行全面報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做到了全方位跟蹤和現場報道相結合。後來,文章見報後,編輯和讀者普遍感到滿意。增強了報紙在公眾中的形象和地位。

站在距發射塔兩公里以外的山頂上採訪,使記者遇到了許多難以預料的困難。即使是報道“家門口事情”的中國海洋報記者,也絲毫沒有沾上“海洋一號”的光。

根據報社“圖文並茂”的要求,我事先準備了兩臺照相機,一臺由報社提供的數碼照相機;一臺是我自購的佳能EOS30專業相機,但鏡頭只有28毫米~135毫米。因此,用這兩臺相機遠距離拍攝“海洋一號”衛星發射升空場面,根本達不到理想效果。這時,中國海洋學會攝影師仝開建,在我旁邊架起了他那臺心愛的“大炮”(攝影記者使用的望遠攝影鏡頭),我便請他為本報拍攝一張“海洋一號”衛星騰空而起的現場圖片。老仝爽快地應允。圖片落實後,我的心裡得到了一點慰籍。

而此時,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的文字、攝影攝像記者,早已進入發射大廳等各個重點部位,正任意與“海洋一號”衛星“零距離”對話。與我在外圍的採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8年前,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發射現場採訪記事

2002年5月21日《中國海洋報》

這次採訪,可謂得失兼備。

由於本報記者不能進入發射大廳採訪,為保證“新聞事實來源準確”,事先,我在北京就與“海洋一號”衛星地面系統總師蔣興偉(後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進行了聯絡,請他在發射大廳內將手機一直處於開機狀態,等火箭發射升空後,我立即給他打電話,請他介紹“海洋一號”衛星升空後的情況。這樣,即彌補了本報記者不在發射大廳現場採訪的缺憾,又可獲得一個較好的新聞由頭。

在山頭上,現場參觀的還有國家海洋局近兩百人代表團。其中,國家海洋局許多老領導、老專家,都曾為“海洋一號”衛星的誕生,立下汗馬功勞。

趁著發射間隙,我連續採訪了原國家海洋局副局長、中國海洋學會理事長楊文鶴;原國防科工委航天局局長、“HY-1”衛星重要論證專家艾長春等專家學者。楊文鶴理事長讓我跟他一起坐在山頭上,一邊注視著矗立在遠方山谷中的“海洋一號”衛星,一邊回答我的提問。艾長春局長還自帶了一臺微型攝像機,我扶著他一邊拍攝一邊打探他的現場感受。艾局長很理解記者採訪的辛苦,對我說:“等我拍好這一段錄影,我們好好聊一聊‘海洋一號’衛星”。

“海洋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後,我的採訪任務亦進入如火如荼的攻堅階段。在即將下山時,國家海洋局新聞辦主任吳金友找到我,關切地詢問我的採訪程序,並遞給我一篇他現場撰寫的新聞訊息。其中,資訊的“含金量”很高。後來,這篇新聞稿中的一部分,成為我最後給報社發訊息稿的重要參考資料。

我想,這是吳主任擔心我剛從部隊轉業,“下海”不久,對我國海洋界、特別是對“海洋一號”衛星發展歷程不太瞭解等諸多緣故,給予我的一次幫助。在車上,吳主任問我還有什麼困難?我當即向他“訴苦”:發射“海洋一號”衛星時我們國家海洋局的一件大事,中國海洋報全力以赴,準備進行全面報道,可是,中國海洋報記者卻沒有權利進入發射大廳採訪,使很多我們應該能報道的新聞都‘丟失’了,而其他媒體只在電視上、報紙裡給露個“臉兒”,就結束了,卻進去了那麼多記者,有點不公平!我有點憤憤然。

吳主任負責對外新聞宣傳和聯絡工作,平時被中央各大媒體跑海洋界的記者稱為“新聞班長”。他經常帶領我們奔波在中國海洋界的各個領域,彼此間很熟悉。此時,我向“班長”訴苦,02大概也在情理之中吧。

5月15日中午,“海洋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之後,我回到距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0多公里以外的太原市五寨縣賓館,正巧遇研製我國第一顆海洋衛星的主要科學家之一陳述彭院士。陳老也是剛剛從發射現場回到下榻的賓館,由於激動的心情很難平靜,正在賓館的大院散步哩。

我向陳院士提出專訪的願望。此時,汲一雙布鞋、著一件普通長袖襯衣和坎肩的陳院士,愉快地接受了我的要求。他還說:“五寨縣是革命老區,這裡的土特產很多,有一種黑瓜子很小,但果實很飽滿,就像當地老百姓的性格,我們邊走邊聊,買點回來。”

陪陳院士逛完五寨縣的農貿市場,我們手裡各自多了一大袋黑瓜子。而專訪陳院士的文章,也早已打好了腹稿。晚飯前,陳院士還即興賦詩一首交給我,可惜由於我的大意,將詩稿遺失於回京途中。至今想起來,依然對院士存有愧疚之感。

16日凌晨1點,我終於完成了一萬多字的發稿任務。此刻,已全無睡意。

2002年5月29日上午9時整至9時12分,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北京、三亞地面接收站又成功接收到了我國自行研製發射的第一顆海洋衛星的第一軌遙感影象資料。

萬里蒼穹之間,一顆新星,正熠熠閃爍著她的光輝。

18年前,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發射現場採訪記事

2002年5月31日《中國海洋報》

原創文圖,侵權必究。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