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秋入虞山,只待一碗蕈油麵

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飲食2023-01-01
簡介我選擇了一棵百年老樹下的座椅,照舊點了一碗純松樹蕈油麵,周遭都是端著麵碗或埋頭吃麵的人,在一片“刺溜刺溜”的吮面聲響中,我盡情享受著山間的美味

青棵麵條,對身體有什麼功效

本文轉自:人民鐵道報

申功晶

常熟是江南一方福地,古時喚作“虞城”,得名於境內“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

在虞山腳下、興福寺隔壁,有一家市井煙火氣十足的露天茶館,稀疏隨意地擺著幾十張四方桌和竹椅,兩三人一桌擺龍門陣,一支菸、一杯茶,不經意間時光就從指縫中溜走了。

常熟人的一天,是被一碗麵叫醒的。我慕名而來,在興福寺附近找到了老字號麵館“望嶽樓”,打量起價目表,澆頭花樣不少:大排、爆魚、燜肉、素澆……與蘇式湯麵相差無幾,價格在幾塊到十幾塊錢不等,唯獨蕈油麵,30元一碗。這個鶴立雞群的價位,吸引了我的眼球,懷揣著十二分的好奇,我點了一碗蕈油麵。

蕈油麵的澆頭很簡單,即採自虞山上的松樹蕈。清代美食家李漁在《閒情偶寄》裡誇讚此物:“求至鮮至美之物於筍之外,其惟蕈乎!”用蕈做澆頭的面,鮮到眉毛也掉下來,因此,當地有“嘗過鬆樹蕈,三日不思葷”的說法。

說起蕈這種菌類,《吳菌譜》中記載“出於樹者為蕈,生於地者為菌”,可見,只有從樹底下長出來的菌物方有資格喚作“蕈”。虞山又稱“烏目山”,因吳王直系先祖虞仲卒葬於此,遂更名“虞山”。帝王陵地,松柏成蔭,密林的滋養造就了得天獨厚的菌類生存環境,虞山上野生菌蕈諸如雞樅菌、雞脯蕈……林林總總約有幾十種。

虞山上,罕見的松樹蕈對環境要求幾近苛刻,除了只生長在適宜溫度、溼度的松柏混交針葉林地,還專挑樹齡短的松底下紮根。只有每年八九月份,山上的松樹蕈才成熟可摘,一個個形似蘑菇,色呈淡棕,等過了季,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每到這個時節,山裡人凌晨兩三點鐘就要上山採蕈,趁露珠未乾,把蕈採下來,當地人管採蕈叫“捉蕈”。蕈與人參相似,長腳會跑,故有“捉”字一說。採摘之難,可見一斑。松樹蕈稀少難覓,到底長在哪裡,無跡可尋,只能一處處仔細翻尋,而每個採蕈人心裡自有一張“藏寶圖”。

野蕈這物什,或有毒性。野蕈有毒無毒,全憑捉蕈人多年練就的一雙慧眼。把剛採摘的新鮮松樹蕈帶回家,與雞樅菌、雞脯蕈……混合在一起製成蕈油,其味特別鮮香。

蕈油麵端上桌,是蘇式風格的紅湯細面,一抹面條齊齊整整鋪在碗裡,宛若古代女子的髮髻,湯內散佈的棕色蕈塊便是松樹蕈了。面要趁熱吃,輕輕夾起麵條,放至嘴邊,吸溜一口越過舌尖,蕈油特有的鮮香在麵條的熱力作用下充溢喉舌,麵條脫胎換骨般回味甘長,難怪小小一勺蕈油,把興福寺素面推上江南“素面之王”的頭把交椅。再看野蕈,細細長長,口感緊實有嚼頭,有點似嫩肉,又類野菌,咀嚼中還帶著松樹本身特有的絲絲芬芳。這素食、素味,倒也貼合當地人與世無爭的性情。

很多年後,我又記掛起了興福寺那碗麵。“望嶽樓”修葺得煥然一新,蕈油麵也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我選擇了一棵百年老樹下的座椅,照舊點了一碗純松樹蕈油麵,周遭都是端著麵碗或埋頭吃麵的人,在一片“刺溜刺溜”的吮面聲響中,我盡情享受著山間的美味。

一碗素面,讓興福寺的名字紅遍江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