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煙臺古時“七夕”要提前一天

由 大眾網 發表于 飲食2022-08-05
簡介入夜後,姑娘們再手持秫秸圍井臺轉一圈,請七姐姐位歸佛龕,然後坐在織女像前,對拍巴掌向織女乞巧,邊拍邊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

茶棵子什麼時候採最好

農曆七月七日,俗稱乞巧節、七夕、七月七,相傳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所以也稱雙星節。從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來看,七夕作為節日當始於漢代,節俗是曬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晉代周處《風土記》中記述,乞願還有乞富、乞壽、乞子等內容,此後才以乞子和乞巧為主,故又稱為巧節、乞巧節、女兒節等。七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也是過去女人們難得歡聚嬉戲的節日之一,因而是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記者昨日採訪魯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蘭玲時,聽到了別樣的“七夕”故事。

煙臺的七夕

古時過七月初六

唐五代時,北方民間多以七月初六為七夕,宋太宗曾頒佈詔令恢復古制,但至今仍有在七月初六過七夕節的。據蘭玲介紹,煙臺西部就有在七月六日過節的習俗,原因是紀念一位壯烈殉職的太守。

明末1632年發生兵變,孔有德叛軍圍困萊州城,久攻不下,轉而攻打登州,很快攻陷,當時人們就編了謠諺“鐵打的萊州,紙糊的登州”來傳唱。時任萊州知府朱萬年率眾抗敵,在七月初七這天壯烈殉職,人們懷念這位忠貞不屈的太守,為他塑了一尊泥像,在城南門外建“朱公祠”,歲歲隆重祭祀,萊州人也將七夕節改在初六過。招遠、長島等部分地區,也多以七月初六為七夕,當地有“招遠人,性子急,拿著初六當初七”之諺。

另外,威海的乳山等地也有從七月初六就開始煿巧果的,主要原因是煿巧果燒火過多,集中到一天會太熱;再就是煿巧果的鐵鍋不是每家都有,需要輪著用。這樣,七月七常常就變成了兩天。

“乞巧”是活動

入夜才進行

“古時候對女子的女紅要求很高,乞巧也是七夕的主要民俗活動。”蘭玲告訴記者,這天,女孩們會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織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女紅技法嫻熟高超。“過去膠東地區在乞巧之前有請七姐姐的活動,姑娘們白天到田地裡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頭,不說話,回家後扎一佛龕,或在土臺上搭一小棚,內供織女圖。”蘭玲介紹。

入夜後,姑娘們再手持秫秸圍井臺轉一圈,請七姐姐位歸佛龕,然後坐在織女像前,對拍巴掌向織女乞巧,邊拍邊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繡花裙……”一直唱到十二月。

有小女孩的家庭,媽媽往往要給孩子準備針和線,讓她們學紉針。在威海、文登、乳山等地,人們還用喜蛛來乞巧,在七夕的晚上把它倒扣在盤裡,如果天明織成網,則謂之“得巧”。

家家戶戶烙巧果

坐看牛郎織女星

七夕夜坐看牽牛織女星,是自古就有的民間習俗。傳說在這個夜晚,人們在瓜果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脈脈情話。更有無數的痴情女子在這個夜晚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婚姻美滿,希望能找到忠貞不渝的愛情。

乞巧節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膠東幾乎家家戶戶烙巧果。先用油、雞蛋、糖或蜂蜜把麵粉和好,再用果模子製成各種花樣,最後放在特製的鐵鍋上烙熟。果模子有大有小,大的多是吉祥圖案,如蓮子、魚、花籃等,小的多是活潑有趣的圖案,有一種小的果子盞兒,一個模子上有一排十個圖案,有葉子、蟬、小魚、小獅子等,甚是生動。有的媽媽會把這些小模子做出來的巧果用線穿成一串兒,給小孩掛在脖子上。孩子們上街玩的時候,彼此會比量誰的果子串兒長,會問分了多少巧果,交換品嚐,並以新鮮花樣相互誇耀。乳山一帶還習慣做一種“小果兒”,用擀麵杖將調好的麵糰擀薄後,再用刀切成方形或稜形,小的只有半釐米見方,烙熟後酥脆香甜。

“近年來,不少人稱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如今的女人們也全然不知乞巧為何物,七夕,這個過去在許多女子心目中神聖而浪漫的節日,只剩下了浪漫。”蘭玲說,“但無論生活節奏如何加快,無論人們怎樣的行色匆匆,聰明、心靈手巧與堅貞的愛情應該還是許多女子內心深處的追求。”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