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江蘇農行:寫好土地“大文章” 添色美麗“春耕圖”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藝術2022-06-29
簡介“高標準農田+”讓耕地變“網紅打卡地”除聚焦現代生產水平、生態環境建設外,江蘇農行將助力農業品牌提升、農業產業叢集打造、休閒農業與促進產業大融合、綜合效益大提升有機結合,在支援“高標準農田+”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

土地色怎麼調

本文轉自:人民網

萬物復甦的三月裡,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備播圖正在江蘇大地上徐徐展開。在濱海豐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建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基地,大型農機正往來穿梭連片成方的田地間施肥打基;在無錫惠山,農戶正在精心挑選“玉祁漁米稻”種子準備播種;在南通幸福鎮,植保無人機正盤旋在“萬頃良田”建設專案區上空……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強調,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作為服務三農的國家隊、主力軍,江蘇農行聚焦高標準農田改造、種業發展、農業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加大信貸支援力度,創新綜合化金融服務,全力耕好三農“沃土”。

“格子”畫在田埂上,讓地更好種

“現在我們透過土地平整換土,極大地提升了土壤可耕作性。”南通崇川區“萬頃良田”專案的承建單位負責人說道。

作為江蘇省內單體最大的“萬頃良田”建設專案區,這裡的部分種植土地曾被建成住宅基地和工業用地,經過承租農戶的深耕種植,深埋的碎磚和石塊被翻至地表面,無法推行實現大規模耕種,部分大棚種植區設施老化,甚至出現拋荒現象。為改善土壤可耕作性,當地政府決定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重點打造“萬頃良田工程”。

農行南通港閘支行積極響應號召,第一時間成立服務小組,安排人員赴實地調查,形成專項金融服務方案,多次與區政府以及承建單位都市現代農業公司進行溝通協調,累計提供貸款支援6億元,助力當地最佳化整合和合理配置農業用地資源。

金融“活水”跟上了,耕地也就“活”了。專案區裡原先一家一戶的零散家庭耕種方式也升級為集中規模化生產、機械化作業和專業化服務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依照搬遷一塊,復墾一塊、翻耕一塊的流程,該區復墾土地3。6萬畝,新增耕地萬餘畝,不僅可以實行機械耕種,還用上了專家線上指導等現代化農田管理手段,水稻種植機械化率以達90%以上,一人便可管理上千畝農田,專案區自主研發了的“轉水”牌大米也成了眾多大型連鎖超市的固定供應商。

在二百公里外的鹽城濱海縣,2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讓田地連片成方、阡陌溝渠縱橫的春日沃野圖已初顯模型,一塊塊“格子地”方方正正地映人眼簾。這得益於農行鹽城分行3億元的貸款支援。透過填平廢溝塘、平整田坎壟溝、拆除零散農房等方式,原先的耕地被“整”出了更多的土地,實現了耕地集中連片。

這些都是江蘇農行主動支援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縮影。據統計,2021年以來,江蘇農行依託區域資源稟賦,已累計支援6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力地支援了農田機械化水平、排灌能力和抵禦自然災害能力的提升,今年以來已投放春耕備耕貸款金額超80億元。

生態耕地,讓農戶更“慧”種地

莊稼種得好,基建不能少,江蘇鹽城建湖縣高作鎮一位農業技術員對此深有體會。

早在幾年前,建湖縣就被列為江蘇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推進試點縣,但專案建設的初期就面臨著很大的資金缺口。鹽城建湖支行全力對接政府資金需求,僅一個月時間就成功向該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授信3。8億元,助力該縣打造“田成方、樹成行、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農業種植格局。據悉,專案實施後,該片區的農田水利防洪排澇、引水抗旱、降漬除鹼等農業生產水平顯著提升,糧食產量全面提升,村民們的收入也跟著“拔節”。據測算,高標準農田專案水稻、小麥的畝均產量將各提升50公斤,數百畝水稻便可多收入上萬元。

不僅是土地質量、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的提高,高標準農田和生態耕地的建設也扮靚了美麗鄉村。為進一步加快農田建設,改善農村環境,農行揚州寶應支行全力支援寶應縣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全覆蓋,共計為該縣投放4億元貸款,佔專案總投的59%,用於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41。5萬畝,其中新建硬質化道路713。5公里、田間配套建築物3。9萬座,開發的區域覆蓋全縣11個鎮、132個村、受益人口32萬人。高標準農田畝均節水節電可達24。3%和30。8%,化肥農藥的施用量可減少13。8%和19。1%。

“高標準農田+”讓耕地變“網紅打卡地”

除聚焦現代生產水平、生態環境建設外,江蘇農行將助力農業品牌提升、農業產業叢集打造、休閒農業與促進產業大融合、綜合效益大提升有機結合,在支援“高標準農田+”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

眼下正是迎春踏青的好時節,走進南通的萬頃良田專案區,一眼望不到邊的工業化大棚裡栽種著水果玉米、櫻桃番茄、彩椒等數十種有機果蔬,不少市民都在休閒打卡。

為提高專案區的“自身造血”功能,農行南通港閘支行持續在這片土地做文章,先後為都市現代農業公司投入3億元貸款,為建設農田灌排、高效農業設施以及實現物聯網系統智慧化種植提供資金支援。目前,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蔬菜基地已建成連棟智慧溫室大棚,採用物聯網系統智慧化種植,基地還被列入了省“菜籃子”工程,全域被認定為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6個農產品獲農業部無公害認證,這片集農業產業、生態迴圈和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產業園已經成了全省首家園藝作物標準園。

無獨有偶,在江蘇無錫,為幫助玉祁街道整合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閒置、散亂的農田進行集中種養殖,無錫惠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功探索出了“漁米稻”種養殖模式。無錫分行為公司投放貸款5000萬元,支援總投資1。17億元、涵蓋4642畝農田和202畝水域的“惠山玉祁漁米稻”重點農業專案建設。目前,這片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漁米稻”種養基地建設已經收穫了投產後的第一份“喜悅”:12萬公斤小龍蝦、55萬公斤優質水稻,銷售金額超900萬元,漁米稻香也成了玉祁街道新的環境優美、產業融合的生態經濟景觀地。

據瞭解,江蘇農行將圍繞全省“十四五”末新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500萬畝的目標,持續下沉金融服務,創新產品和模式,在田連阡陌、萬里沃野的大地上貢獻強農富國的農行力量。(徐亞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