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由 易象建盞 發表于 藝術2021-12-31
簡介簡言之,凡釉面形成斑點狀(稱滴狀也可)的皆可歸為這一類,如下圖:油滴標本雜色釉建盞“自然釉”中,凡不能歸類為烏金釉、兔毫、鷓鴣斑、的釉色,都可以歸到雜色釉範疇

雜色釉建盞值得買嗎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黃油滴

建盞之美,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建盞釉色,無一重複,各有千秋。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銀油滴

建盞的釉色及其豐富,但是名稱和歸類顯的略為混亂。從宋代的史料上看,當時只有鷓鴣斑和兔毫兩種,至於油滴、曜變、灰被等名稱基本上都源於日本。小編今天結合一些文獻,對建盞釉色進行系統分類,以期條理明晰,簡約易讀。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銀兔毫

釉色分類採取宜粗不宜細原則:

1、烏金釉的特點非常明顯,但是不管是宋代還是現代,一直被忽視,故就放在第一位。

2、兔毫的釉色按顏色進行分類,比如金兔毫、銀兔毫、藍兔毫、異兔毫等,至於創新釉色劍毫絲毫、斑毫等表現花紋狀態的不作細分。

3、鷓鴣斑其實就是油滴,曜變也屬於鷓鴣斑,本文中不作詳解,日後單獨撰文。

4、雜色釉的釉色不能歸以上釉色的叫做雜色釉,像西瓜花、柿紅、灰被等釉色即可成為雜色釉。

根據以上原則,將釉色總分為:烏金、兔毫、鷓鴣斑、雜色釉四種。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烏金釉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烏金釉

烏金釉即純黑釉。有部分斑紋較少或極難直接觀察,達不到兔毫等標準的盞,也歸類到烏金釉盞中。

宋代因點茶鬥茶的需要,全國多個地區的窯口都有仿燒黑釉盞。雖然兔毫多數仿得不正,但素黑釉還是可以燒得比較純正的,不過其他窯口大多施釉不夠厚,或釉層趨於均勻,缺乏流動感,也難見掛釉。

另外建窯早期階段燒製的一些黑釉盞,又稱醬黑釉盞,釉料配方與成熟時期的黑釉配方有不同,它擺脫了前代黑釉的呆板乾澀,釉水肥潤、面多光澤,表現出一種端莊素雅的美感,這深合了宋人的審美意趣。其釉面表層或隱約開片,或是口沿一圈短毫,不一而足: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烏金釉

值得一提的是,起源於十五世紀末的日本金繕修補技術,正是為了修復建窯茶盞而誕生,純黑底色的裂痕,經由金漆修補,煥然重生。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金繕烏金釉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養出七彩的兔毫

因花紋形狀猶如兔子身上毫毛一樣纖細柔長,故得此名。日本則稱為禾目天目,禾目即是水稻的葉片,如論意象,兔毫之名更富動感與變化。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灰兔

兔毫盞是建盞最為流行的品種,它的地位如何,實物具體是什麼樣子,考古發現、傳世實物和歷史文獻都已經給出確鑿的證據。

兔毫盞的析晶斑紋為黑色釉層中透出均勻細密的絲狀筋脈條紋,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宋代與飲茶有關的詩詞常常稱頌歌詠兔毫盞,宋代多本茶書亦以建窯兔毫盞為茶盞之尊,《茶具圖贊》甚至將十二種茶具之一的茶盞直接畫成兔毫盞,其標誌性地位毋庸置疑。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黃兔毫

金兔毫

北宋大詩人黃庭堅《西江月》:“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無因更發次公狂,甘露來從仙掌”,金絲寶碗指的就是金兔毫。

真正的金兔毫是指兔毫中金光閃爍,光澤很強那一種,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表面光澤容易失去,能儲存完好至今的不多。褐色的兔毫倒較為多見,有些是在表面失去金光後變成褐色,現都歸入金兔毫之列。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金兔毫

銀\藍兔毫

南宋陸游《村社雜書》:“東山石上茶,鷹爪初脫韝,雪落紅絲磑,香動銀毫甌。”,銀毫即是銀兔毫。

和金兔毫一樣,銀兔毫也應是銀光閃爍,光澤感強的那一種。但其中銀光失去或是在釉表之下比較隱約的即呈玉白色。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銀兔毫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銀兔毫

銀兔毫中還有一類泛藍光者,多稱藍兔毫,是從銀兔毫變化而來,也列為其中,不常見,比較珍稀。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藍兔毫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藍兔毫

異兔毫

《大宋宣和遺事》:“又以惠山泉、建溪異毫盞,烹新貢太平嘉瑞茶,賜蔡京飲之”中,對異毫盞有明確記述。

“異”乃不同常態,色彩或紋理,不同於常規兔毫。名稱有鐵鏽斑、野兔毛、毫變等等,但共通之處就是紋理狀態還是呈毫狀,故歸為兔毫之中。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異兔毫

兔毫紋的顏色變化是由窯內“氛圍”不同而形成,氧化氛圍下易形成金兔毫,還原氛圍多產生銀兔毫,而異毫可視為“窯變”的結果。

鷓鴣斑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鷓鴣斑

因類似鷓鴣鳥胸前羽毛上橢圓形的斑點狀花紋,故名鷓鴣斑,日本稱之為油滴。

宋代提到鷓鴣斑的文獻資料很多,如陶谷《清異錄》:“閩中造盞,花紋類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和兔毫僅取形似的情況是一樣的,根據顏色可分為金、銀兩種。

曜變從花紋表現形態上看,亦屬於鷓鴣斑,只是釉表顏色更為獨特。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鷓鴣鳥

曜變

“曜變”一詞也是源於日本,“曜”指日光,曜變即是隨著光的變化而發生色彩的變化。它是建窯最不可思議的品種,目前存世僅有3件完整器,均為日本國寶,還有半件殘品,於2007年在杭州出土。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曜變

金鷓鴣

北宋詩人黃庭堅《滿庭芳》:“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中,即有對金鷓鴣這一品種的記載。特點是釉表的花紋呈橢圓形的滴狀。從存世量來看,極為稀有。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金鷓鴣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金鷓鴣

銀鷓鴣

建盞採用高溫強還原燒製方法,銀鷓鴣釉面看上去色如銀鐵,晶體質感強烈,兼有古樸與華麗之美。同時銀色中多少都會略泛藍光,這與當地釉石中所含髮色的金屬元素有關。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銀鷓鴣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銀鷓鴣

此外,鷓鴣斑的斑點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的毫中帶滴,有的零星幾點。簡言之,凡釉面形成斑點狀(稱滴狀也可)的皆可歸為這一類,如下圖: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油滴標本

雜色釉

建盞“自然釉”中,凡不能歸類為烏金釉、兔毫、鷓鴣斑、的釉色,都可以歸到雜色釉範疇。因為雜色釉包含種類太多,全部羅列不太現實,故文中以典型品種為主,品種命名有的尚未統一,取常用說法供參考。

多數雜色釉雖然不是窯工有意去燒製,而是意外所得,但也分好壞,有包含一些燒壞的次品,也有美觀、量少的佳品,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開片茶葉末

小編試舉柿紅釉、茶綠釉、灰被釉三種:

柿紅釉

深紅色、紫紅色、紅褐色等褐色偏紅色系為主釉面者,均稱之為柿紅釉。其釉面或純淨或有各種小結晶斑點,純淨者光澤也不是很強。一般認為柿紅釉是由於燒製時溫度過高形成的。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柿紅釉

茶綠釉

綠茶之色,分黃綠、翠綠和墨綠,綠色映襯黑胎顯得深沉而又別有一番意趣。在供御進盞類盞中茶綠釉佔有一定比例。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茶綠釉

灰被釉

這一類是指由黑灰到白灰變化的一個色系,黑灰色釉面猶如罩以白色薄紗,“灰被”一詞源於日本,此說也比較形象,故給予引用。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灰被釉

以上均是根據宋代老盞標準進行的分類,現在製作的新盞斑紋和顏色都更加多樣,總結出來的命名規則同樣適用於新盞,藏友按圖索驥可以,根據自己對釉色的理解自有賦予也無不可。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百花盞

命名規則:

建盞的釉色命名,根據文獻記載,採取“顏色+紋路”這一基本命名規則。

兔毫:金、銀、異、藍、紫、玉、褐。。。

鷓鴣斑:金、銀、藍、紫金、彩金。。。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油滴

此外,鷓鴣斑中有一類如星空般疏密錯落的品種,單稱星建盞。至於現代仿製曜變均可稱為類曜變。

易盞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詳解建盞的釉色

類曜變

盞友們可私信小編,相互交流學習。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