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由 腿友之家 發表于 藝術2021-12-19
簡介深睡後,睡眠轉而變淺,回到2期或1期,經過70~90分鐘的NREM後,進入第1次REM睡眠,這便是第1個睡眠週期

達芬奇睡眠法怎麼睡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睡眠的兩種狀態

睡眠,是基本生理現象。

根據睡眠時生理活動的不同引數,將睡眠區分為兩種狀態,一是 NREM 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二是 REM 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這兩種狀態,在睡眠週期中交替出現。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非快速眼動睡眠

NREM 非快速眼動睡眠:皮質腦電錶現為同步化慢波。進一步細分為1、2、3、4期。

1期:

從清醒轉入睡眠的過渡階段,持續3~7分鐘,意識朦朧,半醒半睡,很容易被輕輕的聲音驚醒,俗稱“打盹”。此時,有些人會有些許不同的體驗,比如軀體麻木感、膨脹感、沉浮感,腦中有片段性思維活動。

眼球運動放緩,從右向左再向右,而且越來越慢,而後再垂直運動。

肌張力,較清醒時減低,特別是坐姿入睡時,頸部肌肉最先鬆弛,引起頭部下垂,下巴快速撞擊胸口。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2期:

淺睡眠,緊隨1期,持續10~25分鐘,容易被喚醒,但對1期能喚醒的同樣刺激,對2期不能產生作用。意識逐漸消失,但尚有短暫的不連貫思維活動。

無眼球運動。

肌張力減低,但仍有一定的緊張性。

有時伴有肌痙攣現象。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3期和4期:

通常合併稱為慢波睡眠,或者深睡眠。此時,全身肌肉放鬆,但尚有微弱的肌電活動,沒有眼球活動。意識完全消失,對一般輕度刺激不會產生反應。

深度睡眠量,與大腦皮質的發達程度正相關。

通常,第一個睡眠週期,3期只持續幾分鐘,4期持續30~40分鐘。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速眼動睡眠

REM 快速眼動睡眠:睡眠中的“微覺醒”,每晚平均間隔90分鐘呈現一次,對成年人和動物,在睡眠中保持“警戒”水平和健康都很重要。

REM 出現前,由深睡眠返回到淺睡眠,並伴有連續的軀體運動。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REM 期的典型特徵是,出現陣發性或單個的快速眼球往復運動,表現為規則的快動相和慢動相,與清醒時不規則的眼球運動相區別。

即使是後天失明的盲人,在REM睡眠期和正常人一樣出現快速眼動;但先天性盲人在REM期缺乏快速眼球運動,可見REM期視覺皮質參與了活動。

REM期,肌張力完全消失,肌電圖呈零電位線,肌肉得到充分休息,也稱為“軀體睡眠”。但尚有一些小肌肉,比如中耳肌的位相性活動和麵肌抽動。

每次REM期將近結束時,會出現大的翻身運動。

在REM期被喚醒,74%~95%的人會說自己正在做夢,夢境內容生動、知覺性強、大多是視覺性夢;在NREM期被喚醒,只有7%的人說正在做夢,夢的內容平淡,不生動。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如果睡得熟,夜間不醒,前幾個睡眠週期中REM睡眠做的夢,都記不住,只有清晨直接從夢中醒來,才能回憶起夢境。

睡眠中的“夢”,需藉助皮質下腦幹的上行啟用系統的衝動(不提供任何心理或意識內容),只有大腦皮質的認知系統才能決定“夢”的內容。

睡眠週期

睡眠週期,是指睡眠存在生物節律,NREM 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和REM 快速眼動睡眠期週期性交替:

由清醒進入NREM睡眠後,由淺入深,第一個睡眠週期的1期持續3~7分鐘後進入2期;2期年輕人持續10~25分鐘後,進入3期和4期深睡眠,從幾分鐘到1小時不等;老年人的3期和4期持續時間短,2期時間相對延長。

深睡後,睡眠轉而變淺,回到2期或1期,經過70~90分鐘的NREM後,進入第1次REM睡眠,這便是第1個睡眠週期。第1個睡眠週期的REM睡眠持續時間短暫,不超過5~10分鐘。

隨後,又順序地從NREM睡眠開始,由淺變深再變淺,進入第2次REM睡眠,為第2個週期。每夜正常睡眠,通常是4~5個睡眠週期。

成年人,第1個睡眠週期持續時間為70~100分鐘,第2個睡眠週期為90~120分鐘,整個夜間平均每個週期持續90~110分鐘;新生兒,睡眠週期較短,為50~60分鐘。

年輕人3期和4期深睡眠主要集中在前面2~3個週期,REM睡眠主要集中在後面的週期。從第1次REM睡眠後,兩次REM睡眠的間隔逐漸縮短,每次REM持續時間逐漸延長,最後1個睡眠週期的REM持續時間可達30~40分鐘。

總體上看,

NREM

通常佔總睡眠的

75%~80%

,REM佔

20%

~25%。

不同年齡段,夜間睡眠的不同階段,佔總睡眠時間的比重,有所區別。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大多數年輕人工作日

睡眠時間

7。5小時左右,

週末8

。5小時左右。

年輕人的1期、2期、3期、4期,分別佔總睡眠時間的百分比為:2%~5%、45%~55%、

3%~8%、10%~15%,3期和4期深睡時間佔13%~23%,約1~2小時。

什麼是睡眠週期?來看看你能睡幾個睡眠週期吧

附 錄

睡眠研究簡史

1834年,Robert MacNish在他的《睡眠哲學》中提出,睡眠是介於死亡和清醒狀態的中間過渡階段;睡眠是被動過程,覺醒是主動過程。

1907年,法國生理學家Legendre和Pieron等,根據睡眠剝奪犬的血清引起正常犬入睡的現象,提出了內源性睡眠因子理論。

1928年,德國心理學家Hans Berger,第一次提出了“腦電圖”,並用於睡眠研究。

1937年,美國Loomis等根據腦電圖的特徵性變化,將覺醒和睡眠劃分為A(覺醒期)、B(入睡期)、C(淺睡期)、D(中度睡眠期)、E(深度睡眠期) 五個迴圈階段。

1939年,現代睡眠研究之父Nathaniel Kleitman提出,睡眠是系統和個體發育發展的不同狀態,也是皮質或皮質下興奮或抑制的結果。

1957年,Dement和Kleitmen把在人體睡眠時同時記錄到的腦電圖、肌電圖、眼電圖綜合起來研究睡眠狀態,制定了睡眠週期的劃分標準。

1968年,Allan Rechtschaffen和Anthony Kales根據多種生物電的變化,修正了睡眠分期標準,制定了睡眠分期細則,將人的睡眠劃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前者由淺入深又分為S1、S2、S3、S4四期。這個分期標準得到國際認同,並沿用至今。

20世紀80年代以後,Kleitman首先提出,REM是生物鐘中“超短節律”之一的“基本活動休息週期”在睡眠中的反映,這是睡眠研究程序中的一個重大突破。

1949年,Moruzzi和Magoun等,發現腦幹網狀結構在覺醒和意識狀態的維持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從而開啟了現代覺醒研究的大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