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汪元量的一首名作,虛實結合,對比鮮明,尾句更讓人久久難忘

由 嗎咽談歷史 發表于 藝術2021-05-21
簡介言辭委婉,情感真摯,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皇室昏聵的譏諷,同時也借宮女的淒涼之態,展現對故國的懷念之情

虛實對比是什麼意思

人生苦短、歲月悠長,生死有命、修短素定。有些人羨慕別人富貴逼人,卻不知對方正向往你的閒適自在;有些人感慨自己整天辛苦付出,殊不知很多人連一試身手的機會都沒有。

想當年李白厭倦了翰林院中寄人籬下的生活,從此之後揹著行囊四處飄蕩,雖然生活比較清苦,心情卻不再焦慮。幾百年之後,蘇軾被貶他鄉,縱然經常是羈旅生涯,但蒼茫乾坤、清曠山水,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蹟、大自然中的荷風竹露,都讓他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清歡!

汪元量的一首名作,虛實結合,對比鮮明,尾句更讓人久久難忘

很多人並非剛開始就喜歡隱逸生活,比如詩人孟浩然也希望像王維那樣,被公子王孫們欣賞和敬佩,可是他雖然嘗試了很多次,最終還是與仕途無緣,只好淡泊心性、怡情山水,樂得逍遙快樂。

南宋末年,皇宮中有一位琴師,生活也算富足安逸,本打算後半生就這樣安安穩穩地過去,也不再奢求什麼。可是一場硝煙之後,所有的事情都改變了,他也感受極多,於是便用詩歌記錄下坎坷的遭遇。下面介紹汪元量的一首名作,虛實結合,對比鮮明,尾句更讓人久久難忘。

汪元量的一首名作,虛實結合,對比鮮明,尾句更讓人久久難忘

湖州歌

南宋:汪元量

一掬吳山在眼中,樓臺累累間青紅。

錦帆後夜煙江上,手抱琵琶憶故宮。

汪元量的一首名作,虛實結合,對比鮮明,尾句更讓人久久難忘

汪元量,字大有,號水雲,他原是供奉內廷的琴師,元兵滅宋時,他隨三宮一道被俘去北方。作者親歷了亡國之苦、去國之痛,在南宋滅亡之際,他不忘懷祖國,絕不向元軍屈服,其筆端也顯得格外悽楚深沉。

自從隨太后及幼帝北上開始,到後來抵達燕京為止,歷時近四個月,行程近三千里,他把所見所聞都記錄在詩行。作者有時寫自己的感受,有時又寫宮人的黍離之悲,筆墨細膩,描寫逼真。這首詩透過北行途中一個宮女的心理描寫,展現了亡國者的共同悲哀。全篇如泣如訴,令人倍感沉痛。

汪元量的一首名作,虛實結合,對比鮮明,尾句更讓人久久難忘

首句抒寫女主人公與故國訣別之情,“一掬吳山在眼中”。吳山又名胥山,在錢塘江北岸。大家被押上船之後,離都城臨安就越來越遠,回望故國山河,都不忍離去。坐在船中窗邊的宮女,遙望吳山的一點倩影,止不住簌簌落淚。

作者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以吳山象徵故國山河。一個“掬”字,飽含了人們的山河雖存、復國難期的絕望悽慘之情。

汪元量的一首名作,虛實結合,對比鮮明,尾句更讓人久久難忘

次句又以樂景抒寫悲愁,“樓臺累累間青紅”。到處都是亭臺樓榭,卻都顯得悽楚荒涼;“青紅”,也不再是往日的青瓦紅樓之色,而是用壯麗輝煌的樓臺之盛,反襯宮女悲哀之情。

首兩句抒寫宮女白天船行的情感,借景寫人,並抒發感想。那些宮女們一定會回首過往,更擔心未來,此去山高路遠,卻有去無回,三宮之人再也無法享受那種紙醉金迷的生活。

汪元量的一首名作,虛實結合,對比鮮明,尾句更讓人久久難忘

接下去兩句寫夜間情景,“錦帆後夜煙江上,手抱琵琶憶故宮。”元世祖為了收買人心,仍然給予南宋皇室以一定的禮遇,白旄黃鉞、錦幃帆帳之類,依然准許繼續使用,加上皇室北遷是秘密進行,老百姓還以為這是皇上北巡。

船行江上,雖沒有簫管鼓樂之聲,卻也是幡羅傘蓋,金碧輝煌,夜裡也是燈火通明,然而船艙中卻滿是離人的淚水。夜深人靜、大霧漫天,早已望不到吳山和故宮,女主人公卻獨自躲在艙裡撥動琵琶,欲哭無聲,欲彈有淚。往事都成了追憶,心中正一片茫然。

汪元量的一首名作,虛實結合,對比鮮明,尾句更讓人久久難忘

細味汪文量的這首七絕,表現手法多樣,前兩句運用虛實結合和樂景襯托哀愁的手法,後二句則採用對比手法,極寫宮女之愁。言辭委婉,情感真摯,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皇室昏聵的譏諷,同時也借宮女的淒涼之態,展現對故國的懷念之情。

詩人抓取典型的場景,描寫了皇室成員狼狽的模樣,也把人們對其痛恨和同情表現得極為生動,讀後使人久久難忘。生活就是這樣殘酷,不可能事事如意,總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悲哀和惆悵。而面對人生磨難,詩人可以保持勇敢和淡然,卻為後世留下了精彩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