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由 一品鏟史官 發表于 藝術2021-09-24
簡介三 漸行漸遠、畸形發展的南朝齊梁政權和重新分裂的北朝東西魏(公元5世紀末到6世紀中葉)劉宋和北魏分別度過他們的輝煌時代後,南北朝都分別陷入了新一輪的混亂,亂世進入了第三個階段

晉到唐多少年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亂世,而這其中西晉滅亡到隋統一前的近300年間,再沒出現過統一華夏的政權。這段時間不僅政治局勢錯綜複雜、政權林立,而且就連身在其中的皇帝和統治者們也是奇葩輩出、魚龍混雜。那麼,如何理解東晉南北朝這接近300年的亂世呢?

這一時期的主線是:南方政權在無力重新統一華夏的背景下,在士族門閥和正統的自我麻醉之下越走越遠;而北方各遊牧民族從武力入侵,到不斷的探索學習如何統治中原,最終實現成功逆襲一統華夏的目標。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順著這一主線,將東晉南北朝政權做一個梳理發現,南方政權的時間傳承是東晉-劉宋-蕭齊-蕭梁-陳;北方政權是前十六國(漢、前趙、後趙、前燕、前涼)-前秦-後十六國(後秦、前燕後燕南燕、四涼國、胡夏、代國)-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北齊。

而要徹底理清這個時代,子彧將這一時期分為四個階段:一、東晉的萎靡和北方十六國的嘗試;二、劉宋和北魏的對峙;三、漸行漸遠的南朝和重新分裂的北朝;四、浴火重生的北周和奇葩遍地的北齊南陳。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一 門閥世族綁架下的東晉和北方的遊牧民族嘗試入主中原(公元4世紀初到5世紀初)

這個階段,東晉的疆域侷限在秦嶺淮河以南,少數時候還不具有四川之地。五胡十六國政權除了四川地區的成漢,都地處廣大的北方地區,根據前秦的短暫統一可以將他們分為前和後兩部分:前秦之前,有前趙、後趙、前燕、西秦、前涼,然後整個北方在4世紀下半葉統一於前秦的麾下;前秦瓦解之後,北方又出現了慕容氏的後燕、南燕和北燕(後燕殘餘政權)、後秦、胡夏、南涼、北涼、西涼、後涼政權。

十六國是最亂的,因此可以根據地域進行區別,比如基本統一北方地區的是前趙、前秦;隴西西域地區是前涼(全部)、南涼、北涼、西涼、後涼(四個政權各分一點)、還有西秦;東部地區是前燕、後燕、南燕;西部關中一帶的是後秦、胡夏等。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這是亂世的第一個階段

西晉因為八王之亂和各路政治勢力的不顧後果的爭奪而喪失了統治中原的能力,恰好強大起來的五胡進入漢地,與漢族不斷的發生著衝突。社會矛盾尖銳,不斷有人衝擊著中原的統治秩序,終於釀成了五胡亂華和東晉的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之後,由於西晉皇室的近支幾乎不存,世族們擁立了西晉皇室的遠支司馬睿。新上位的東晉皇室既沒有政治上的合法性,也沒有強大的軍力做後盾,幾乎憑藉著世族王氏的首倡和江東士族們的擁立而上位。因此,東晉皇室一開始就像是世族們擁立的代理人而已,世族們掌握著政府的實權。因此,整個東晉都貫穿著皇室與世族們爭奪政權、世族們相互爭權奪利的鬥爭。所謂北伐只能在各種權力相互妥協的的空隙表現出較強的生命力,其餘時候不過是空喊口號而已。

與武力偏弱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東晉政治文化界對於“正統”這一概念的強烈需求。以習鑿齒《漢晉春秋》為代表,東晉士大夫們竭盡全力證明自己才是華夏正統政權,而強大的北方政權都不是。為了證明這一問題,習鑿齒甚至認為,晉司馬氏的正統承自於東漢而不是禪讓政權的曹魏。到了東晉後期,對於正統的爭論最終演變為無力改變現狀計程車大夫們的自我麻醉。

而肆掠北方的五胡(匈奴、羯族、氐族、鮮卑、羌族)雖然趕跑了中華正統,雖然已經具備了強大的武力,卻沒有統治廣大農耕地區的經驗和文化實力。因此,可以說,他們在實踐中嘗試著入主中原。

第一個成功嘗試的是漢/前趙(匈奴/劉氏)政權和後趙(羯族/石氏)政權,相對於後來入主中原的前秦和北魏,他們的手段更加強大,但政治手段顯得稚嫩。在沒有成熟的中央政治制度和中央/地方政權構架和軍政權力制衡的策略引導之下,皇室成員爭相角逐最高權力,地方軍閥數不勝數,中國北方陷入混亂是必然的。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在混亂之後,前秦苻堅吸取了相當的教訓,他在武力統一中國北方的同時,不斷的從中國的傳統政治中吸取營養,最終形成了前秦以武力統一北方人口和土地、以寬仁的聖王之法融化北方各民族的精神的局面。然而,苻堅太過於急躁,而且沒有解決好中央與地方、儒法並用的尺度。前秦政權雖然名義上統一了北方,卻沒有時間整合和發展,這樣的政權沒有什麼容錯率,最終因淝水之戰一戰之敗而土崩瓦解,北方地區再一次陷入巨大的混亂。

第一階段,門閥政治綁架下的東晉日漸沉淪,逐漸放棄了統一中原的行動;而北方少數民族做了多次嘗試,在血與火中學習著怎麼統治這一片廣袤的土地。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二 意圖重振旗鼓的劉宋和成功統一北方的北魏(公元5世紀初到5世紀八九十年代)

第二階段是南朝劉宋和北方北魏的對峙時期。南方的劉宋脫胎於東晉,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北方的北魏在吸收了前趙、前秦的統治經驗之後,也在中國北部和蒙古高原南部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強大的新生政權,因此,這兩個南北朝時期最強大的政權碰撞在了一起,最終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雙方的分界線,從東部的青州北部,沿著黃河以南向西延伸,西部接著秦嶺以北為界。長安、洛陽等重鎮都在北魏控制之下。

在亂世的第二階段,因為雙方的勢均力敵,反而是這200年亂世中相對穩定的一個時代。

東晉的最後20年,後來建立劉宋的劉裕開始成為政權的實際控制人。面對這個被孫恩盧循起義掏空的門閥世族政權,劉裕用了兩個方面的策略,讓新生的劉宋政權重振旗鼓:

第一個是人才和選舉的改革,劉裕“申明舊制,依舊策試”,恢復了孝廉和秀才的策試製度,把東晉士族門閥賴以生存的仕途晉升之權收歸中央。同時鐵腕打擊了一批豪強和門閥,拔擢了一批寒門之子,為盛世打下了人才基礎。這一點也體現在軍隊方面,劉裕以北府軍為班底,提拔了一起中下層出身的將領,如王鎮惡、朱齡石、檀道濟等,這些都成為後來劉宋的中流砥柱。

第二個是土地改革,即著名的“義熙土斷”。土斷的主要目的是整理戶籍、流民入冊;丈量土地,劃定郡縣,流寓並省。這項措施擴大了自耕農的範圍,將豪門大族掌握下的人口重新歸於政府,因此起到了擴大政府賦稅收入同時限制豪族的目的。

透過劉裕嚴厲的改革,新生的劉宋(東晉後期)政權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東晉歷次北伐都沒能取得太大的戰果,到了劉裕手裡,竟然先後滅掉了南燕和後秦,此時的劉宋版圖比起大一統,不過缺少了幽並之地和隴西而已。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不過,劉宋最終沒有能夠重整華夏,反而逐漸衰落下去,因為他的對手是同樣強大的北魏。

此時,北方遊牧民族對於中原統治方式的探索已經持續了近100年,他們已經不再純粹是五胡亂華時只懂得武力征服的草原部落了。

北魏在吸收了前趙和前秦統治中原的經驗以後,採取了類似“二元”制度的方式統治華夏北部,既不像匈奴劉氏入主時那麼原始的統治手段,又避免了前秦因過於理想化的聖王之法。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北魏成功的統一了華夏的北部,還從逐漸衰弱的劉宋手中奪取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和關中一帶。

終究,劉宋和北魏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迎來了他們各自的挑戰。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劉宋對於門閥士族的改革並不徹底,逐漸形成了“士族做高官、寒人掌機要”的局面,士族繼續腐化而清高、更加的逃避現實,寒門有權力而沒有社會地位,心中的不滿逐漸積累,最終將南朝社會逼入了畸形的邊緣。而畸形的社會不僅滅亡了劉宋,更導致了社會的變質。

北魏的主要挑戰是漢化和胡化的矛盾。廣袤的華夏北部給北魏提供了強大國力的同時,也帶來了無盡的煩惱。雖然有100多年的探索,但一不小心還是會越線,孝文帝過度的漢化改革方案迎來了胡化的反撲。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三 漸行漸遠、畸形發展的南朝齊梁政權和重新分裂的北朝東西魏(公元5世紀末到6世紀中葉)

劉宋和北魏分別度過他們的輝煌時代後,南北朝都分別陷入了新一輪的混亂,亂世進入了第三個階段。

這一階段,南朝劉宋滅亡後,相繼由蕭齊和蕭梁統治,但疆土卻向著長江逐漸移動,內部的混亂和戰爭也越來越頻繁。北朝北魏趁著南邊衰弱趁機向南擴充疆土,但內部問題為逐漸突出,終於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在長安和洛陽之間(大約沿著黃河分界),幾乎平分北方。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南朝首先混亂了起來,這種混亂不只是政權的更迭和頻繁的戰爭,更多的是人心和精神的混亂,具體表現為社會矛盾尖銳、社會秩序畸形,在畸形的社會形態下,催生出了許多畸形的人格。

簡單的舉個例子,從南朝劉宋的宋武帝劉駿開始,奇葩皇帝輩出,劉宋皇帝劉子業、劉彧、劉準,南齊皇帝蕭昭業、蕭寶卷,包括南梁蕭衍後期,要麼驕奢荒淫,要麼殘暴狂背。可以說,這一時期的大部分皇帝,不僅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更顯示出了人格方面的精神變態。

而這種畸形人格來源於持續高壓的社會矛盾和政局動盪。對外,繼劉宋政權的蕭齊、蕭梁對於統一華夏這一目標越來越沒有動力和信心;對內,寒門和士族、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始終沒能得到徹底的解決,皇位更迭頻繁。

戰爭的陰雲和權力的不安始終籠罩在每一位統治者的心理,而他們在這樣的日子中,逐漸走向了心理變態,用暴虐和淫亂來發洩他們的壓力。

在內部混亂和寒人掌機要的政治局面下,梁武帝蕭衍試圖做出改革的嘗試,然而他改革的方向竟然是去除典籤制度,加強皇族權力,這無疑走了司馬炎的老路子。失望之下的蕭衍徹底沉淪於佛教的世界裡自我安慰。

於是,南朝不僅土地人口日漸萎縮,而且距離東晉那樣的名義上的正統也逐漸難以維繫。而華夏的統一,也就距離南朝越來越遠了。

北魏的統治也並不輕鬆。在中國北部的統治雖然相對穩固,但北魏也一直是摸著石頭過河。北方的軍功集團和南方的大族塢堡,讓北魏難以應付;關於漢化和胡化,北魏的施政方針一直在搖擺,遍佈的佛教石窟和崔浩等漢人重臣的遭遇說明了這種矛盾。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年輕的北魏孝文帝和他的祖母馮太后決心徹底改變這一切。著名的孝文帝改革涉及到北魏軍政的方方面面。首先是整頓吏治、實行三長制,均田制度、新的戶調製度,完成這一切之後,孝文帝進行聲勢浩大的遷都,而後,孝文帝改革官制、變語言文化姓氏。

孝文帝改革的結果有兩個,第一,徹底完成了北方少數民族部落的國家化,從此北方政權的統治制度並不比歷代帝國落後;第二,幾乎消滅了鮮卑這個民族,包括貴族和文化。

前者標誌著北方政權對中原統治方式的探索取得了成功,北方政權從此具備了逐鹿中原的實力和制度基礎;而後者則招致了鮮卑貴族的不滿,最終導致了他們的的軍事反撲。

這場軍事反撲導致了北魏數十年的亂世。534-535年,北魏終於徹底滅亡於這些軍事貴族的反撲,最終分裂為高氏和宇文氏控制下的東魏和西魏。

南方在不能徹底改革門閥制度的情況下,蕭衍改革失敗後,南朝已經徹底沒有希望。北魏在孝文帝改革後看似國家正規化,卻因內部原因而分裂了。華夏再一次陷入了巨大的亂世之中。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四 浴火重生的北周和偏離軌道的北齊南陳(公元6世紀中葉到6世紀末)

時間發展到6世紀中葉,天下陷入了北周、北齊和南梁(南陳)的天下三分的局面。北方政權在孝文帝改革之後,已經具備了制度基礎;而南方政權卻在東晉的制度框架下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南朝梁在蕭衍之世就已經陷入了混亂,接替南梁的陳氏政權已經無法恢復到南梁的疆域,只剩下江南一地苟延殘喘,更毋論華夏正統。

而現在,擺在東西魏的掌權者高歡和宇文泰面前的問題是,到底是堅持孝文帝改革的成果還是回到鮮卑化的時代。如果一味的堅持改革後的制度,有可能繼續因為不適應而導致鮮卑貴族的繼續不滿,他們本身也出自於鮮卑軍事貴族,那麼這樣做肯定不行;但如果回到鮮卑化,無疑是社會的倒退。

於是,高歡選擇了回到鮮卑化的時代,而宇文泰卻選擇了表面上恢復鮮卑化(姓氏的鮮卑化)來贏得鮮卑貴族的支援,並尊崇《周禮》(天子六軍,也是表面化的工作),但實際上吸收了孝文帝改革的成果並加以強化(租用庸調製和均田制是支撐府兵制的根本)。

北齊缺陷入了制度的消化不良,南朝的社會困境出現在北齊。北齊一朝,從高歡到高洋,再到高演、高湛、高瑋,人格分裂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一樣的暴虐淫亂,一樣的精神病態,活脫脫就是一個劉宋後期的翻版。

這樣一來,雖然北齊最初強於北周,但北周卻成功的浴火重生。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從只知道武力入侵的前趙、後趙,到不斷的探索學習如何統治中原的前秦,到最終的完全國家化的北魏,再到消化改革成果的北周,五胡花了接近300年的時間。

從門閥擁立綁架下的東晉確立了門閥制度,再到意圖重振河山的劉宋,再到衰弱的齊梁,南方統治者在畸形的社會形態下逐漸精神扭曲,再到南陳的徹底沒落。

而這樣的形勢下,盛世已然在招手了。在楊堅最終將名義上的鮮卑化姓氏改回漢姓之後,一個全新的帝國出現在華夏版圖上。這個脫胎於北周版圖的隋帝國,吸收了北魏、北周的改革成果,繼承了北魏軍事貴族的勇武,最終奠定了盛世的基礎。(完)

從西晉滅亡到隋朝建立,300年間城頭變幻,剪不斷理還亂?

本文為子彧原創,已簽約維權騎士,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參考資料:《北史》《宋書》《中國古代史·上》朱紹侯等主編;《東晉門閥政治》田餘慶;《十六國春秋》崔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