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孩子總陷習得性無助?想教出樂觀小孩,父母要懂“解釋風格”

由 小航媽媽 發表于 藝術2021-08-28
簡介對於總是陷入習得性無助的孩子,想改變自己的認知和評價,首先父母要引導孩子改變“解釋風格”

風格詮釋怎麼寫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下班回家,發現孩子的表現與往常不一樣,他開始坐在客廳上看電視吃零食,不是乖乖的回到房間裡寫作業。對於這樣反常的情景,我感到很納悶,於是就問孩子怎麼沒有去寫作業?孩子說了一句:寫不寫都那樣,考試也考不好。我才知道原來學校今天公佈了期中考試的成績,孩子沒有考好,但是他上半學期確實有很努力的在學習,但成績依舊不理想。 看到孩子這樣一種態度,我猜想孩子陷入到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中了。

這樣的情形應該大多數父母都經歷過,孩子總是一遇到挫折就退縮,陷入到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中,是以悲觀消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父母要如何的引導孩子樹立起樂觀的心態呢?“解釋風格”是關鍵,今天尼莫媽媽要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何為“解釋風格。”

孩子總是習得性無助,原來是這樣

習得性無助對於沒有接受過心理學的家長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習得性無助的例子。比如說有些孩子,在學習上努力了一段時間之後沒有明顯的提高,因此放棄了努力。有一些孩子想要跟別人交朋友,但主動了一兩次之後沒有得到迴應就放棄了社交,這些都是習得性無助的行為表現。

早在1967年,心理學家在研究動物發現,像一隻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不給狗施加無法忍受的電擊,因為狗被鎖在籠子裡無法逃避,於是開始尖叫。經過多次同樣的實驗之後,一開啟蜂音器,狗就開始趴在地上哀叫,但不在掙扎著要逃離籠子。之後在給狗電擊之前,把籠子開啟,發現狗也不會逃脫,而是直接倒在地上呻吟。由此可見狗本來是可以主動逃離的,但卻絕望的待在原處等待痛苦的到來,就是我們常說的習得性無助的表現。

孩子總陷習得性無助?想教出樂觀小孩,父母要懂“解釋風格”

生活中有些孩子,一有挫折就受不了,其實這並不是因為孩子的能力不夠,而是孩子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中。但是很多父母會認為這是因為孩子抗挫能力不足是孩子心理素質差,將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孩子身上。

但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說:"除了基因和孩子的自身經歷之外,孩子總陷入習得性無助來源於父母本身的悲觀以及教養方式的不正確

。那麼父母的哪些教育行為會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呢?

1.父母不恰當的評價方式

孩子年紀小,身體和大腦等各方面都發育不成熟,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常來源於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特別是父母的評價。如果父母總是一味的貶低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打心裡認為自己真的不行,都會慢慢的讓孩子失去自信。

父母日常無意識地給孩子貼上“無能”的標籤,對孩子的自尊心建立可以說具有毀滅性,父母 看似不經意的話語,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也容易陷入到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中。

孩子總陷習得性無助?想教出樂觀小孩,父母要懂“解釋風格”

2.父母過度限制孩子的行為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渴望擁有獨立和自主的權利,父母往往出於愛孩子的心理而對孩子過度的控制,剝奪了孩子主動去探索和認知世界的權利,這也會慢慢的讓孩子缺乏摸索的動力。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行為過度控制,那麼“不能”、“不可以”、“不行”這些話語會常常的掛在嘴邊,孩子在父母權威的壓力下,就會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去嘗試新的事物,把自己侷限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裡,害怕嘗試會讓自己失敗,這自然無法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你會讓孩子陷入到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中。

3.父母總是無法正確給孩子歸因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或者經歷失敗的時候,沒有及時的引導孩子去總結失敗和錯誤的原因,甚至將原因歸結在孩子自身的問題上,這其實都會讓孩子容易陷入到自我懷疑中。

當孩子陷入了自我懷疑的狀態中,在面對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就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無助。

悲觀和消極的情緒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其不利的,樂觀的人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加積極和順暢,要想培養樂觀的孩子,父母還要懂得“解釋風格”。

孩子總陷習得性無助?想教出樂觀小孩,父母要懂“解釋風格”

要想教出樂觀孩子,父母要懂“解釋風格”

同樣的面對一件事情,樂觀的人會表現得更加積極,悲觀的人會往是事情壞的方面想。比如 桌子上有半杯水,樂觀的人會這樣想:杯子裡還有一半的水。悲觀的人會這樣想:被子只剩下一半的水了。樂觀和悲觀是人們對待生活的兩種不同的態度和看法,心態積極樂觀的人往往更具自信,而悲觀的人常常會陷入到自我懷疑的狀態。

根據心理學家Martin E。P。 Seligman所說:

這種我們習慣性面對事情的看法或是歸因,就是我們所說的"解釋風格"。歸因可以分為內歸因或外歸因,是關於結果產生原因的評價

。積極心理學之父Martin E。P。 Seligman更解釋風格分為三個維度:

個人化(他人化),永久性(暫時性),普遍性(特定性)。

個人化更多的就是內歸因,與自己有關,他人化更多的是外歸因,主要與他人有關。永久性和普遍性所體驗的是穩定性的問題,普遍性和特定性主要是指在範 圍內是否穩定。

悲觀的人和樂觀的人在面對同一件事情上的態度是相反的,比如對一件好的結果,樂觀的人 會認為是個人的原因,是永久性的,是普遍性的。而對於一件不好的結果,那種會認為是他人的原因,是短暫性,是特定的。

孩子總陷習得性無助?想教出樂觀小孩,父母要懂“解釋風格”

比如對待考試成績的問題,如果考得好,樂觀的人會認為是自己一直(永久性)努力的結果(個 人化),也是自己學習能力有所提升的表現(普遍性)。而悲觀的人會認為是因為老師自測試卷出的比較容易(他人化),只是自己這次努力了(暫時性),又或者是剛好題目是自己已經掌握的了(特定的)。

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行為,對於悲觀的人總是習慣的將負面前情緒累計自己身上,無法得到很好的排解,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這也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的原因。對於總是陷入習得性無助的孩子,想改變自己的認知和評價,首先父母要引導孩子改變“解釋風格”。

“解釋風格”的正確開啟方式,請接收

1.學會正確地批評孩子

孩子年齡小,對自我的認識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父母的評價,所以父母在對孩子進行評價的時候要保持謹慎。

比如說孩子考試成績差了,父母就對孩子說:“你看你考的成績,老是這麼懶惰,對學習一點都不努力。”那麼孩子就會認為這次成績差了是因為自己太懶惰了,這孩子也會慢慢認為自己是懶惰的,同時會認為自己失敗是一種不可以改變的因素,慢慢的孩子就會陷入到這種消極的漩渦中。

我批評孩子要遵循兩條規則,

一是規則要準確,二是在實際情況允許的條件下,父母要以樂觀的解釋風格來批評孩子。

如果父母總是無意識的給孩子一些永久性或普遍性的批評,慢慢的孩子會形成自己的悲觀模式。而如果父母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將問題責怪於那些可變化或特定的因素,孩子也會慢慢變得樂觀起來。

孩子總陷習得性無助?想教出樂觀小孩,父母要懂“解釋風格”

2.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

據研究發現,

孩子在兩到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渴望能夠得到更多的自主權利

,他們就希望在別人眼中證明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所以他們常常會對父母說不,會選擇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是許多父母卻忽略了孩子成長這一心理需要,總是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許多的限制,這反而會束縛到孩子的行為,挫傷孩子探索和追求的激情。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不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多探索的機會,孩子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讓孩子獨立的證明自己的能力,這不僅會更好地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能夠讓孩子更加主動的學習和嘗試,讓孩子世界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知。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儘可能的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對於生活的一些小事,父母要讓孩子自行決定。比如說:早上要穿什麼衣服,放學後要做什麼等。

孩子總陷習得性無助?想教出樂觀小孩,父母要懂“解釋風格”

3.身教大於言傳

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喜歡用口頭教育或講道理的方式給孩子灌輸一些思想,但同時也會發現有時候孩子根本聽不進去,無論自己如何苦口婆心的訴說,孩子似乎都不懂得自己的話。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身教往往會比言傳更加有效。

要改變孩子的"解釋風格",僅僅是依靠言傳是不夠的,父母還需要從自己出發,給孩子樹立好一個好的榜樣

。所以父母要建立起樂觀的心態,在面對生活或工作上的壓力時,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這樣也能夠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樹立樂觀的態度。

我是小航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