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墨子——徘徊在兼愛與專制之間的矛盾者

由 鄣南煮史 發表于 藝術2022-08-18
簡介所謂兼愛,是墨子相對於儒家仁愛的一種提法,強調的是一種無差別的愛

提倡反對君主專制的是誰

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開創者,生卒年不詳。據清末學者孫詒讓考證,墨子大概比孔子小了八十多歲。

大家知道,與儒家處處著眼於維護統治階級利益不同,墨子的立場是平民的。墨家學說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兼愛“。所謂兼愛,是墨子相對於儒家仁愛的一種提法,強調的是一種無差別的愛。一般認為,既然是兼愛,又是平民立場的,而且處處與儒家作對,那麼墨子應該是天然地反對君主專制的。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墨子——徘徊在兼愛與專制之間的矛盾者

一、仁愛與兼愛

仁,是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由於中國古代抽象思維並不發達,所以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都沒有給“仁”下過一個精確的定義。但是,考察儒家文獻,我們可以概括出其基本含義。所謂的仁,指的是一種愛。

而這種愛不同於西方文化的“博愛”,是一種有等級、有差別的愛。仁愛,是以自己出發,愛家人、愛親戚、愛朋友,推己及人的愛。如果以自己為中心劃一個仁愛的圈,那麼其所謂的“愛”是隨著血緣關係的減淡而逐漸衰減的。

儒家認為,你首先要愛自己,愛家人,才能最終愛別人,而且你對家人的愛和對別人的愛很明顯是有區別的,這是人的本性使然。

墨子——徘徊在兼愛與專制之間的矛盾者

針對儒家的仁愛學說,墨子鮮明地樹起了兼愛大旗。其實,墨子也講仁,但他認為真正的仁其實應該是兼愛

(兼即仁矣,義矣)

。所謂的兼愛 ,就是無差別的愛,愛人和愛己是一樣的,沒有區別。墨子認為儒家的仁愛是行不通的。如果按照仁愛的邏輯,愛祖國勝過愛別國,愛親戚勝過愛朋友,愛父母勝過愛親戚,最終的結果是愛本人超過愛父母。

當然,儒家從未宣揚愛自己勝過愛父母,但是按照仁愛的路子來推導,的確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墨子——徘徊在兼愛與專制之間的矛盾者

二、尚同——實現兼愛的終極攻略

墨子認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所有亂象,其根源在於人們不相愛,不相愛就會打打殺殺,如果“兼相愛”當然就天下太平了。從理論上看,墨子的主張完美無缺,但是這世界上聖人畢竟佔了極少數,聖人也未必能兼愛,更何況是普通人呢。

墨子說,實現兼愛沒那麼難。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堯、舜、禹,他們就是實現兼愛的典範啊。可是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人想法太多,怎麼樣才能兼愛呢。

墨子說別急,我有一件終極大殺器,有了這件武器實現兼愛就毫無問題了。這個終極大殺器就是尚同。尚和上相通,尚同就是將意見統一於上級。

怎樣來統一呢?墨子的說法是一級一級的來。按照墨子的想法,從最底層的村民開始,村民聽里長的,里長聽鄉長的,一級一級的統一上去,一直到周天子這裡,這樣一來大家思想不就一致了嗎?不就尚同了嗎?

如果有人不願意尚同怎麼辦?墨子說不行,這沒得商量,必須一級聽一級。

墨子——徘徊在兼愛與專制之間的矛盾者

尚同之後怎麼辦?尚同之後就可以實現兼愛了。因為有了尚同,那麼從天子開始兼愛,天子兼愛則諸侯必然兼愛,諸侯兼愛則大臣必定兼愛,大臣兼愛則底下官員必定兼愛,一級兼一級,兼到老百姓頭上,那不就是全民兼愛了?既然兼愛了,整個世界當然就清靜了,再也不會有戰爭了。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天子不兼愛呢?天子不兼愛,那麼底下一級傳一級,大家都不兼愛了,豈不是一片混亂了?這一點墨子也想到了,你們就放一百個心吧。因為不可能出現天子不兼愛的情況,天子是普天之下最聖明的人擔任的,諸侯則是一國之內最聖明的人,每一級的長官都是他們這個級別最具仁義的人,所以達成兼愛不成問題。

那憑什麼說天子是最聖明的人呢?墨子說因為要尚同,所以我們必定要選“賢良、聖知、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然而,這個天子是怎麼選出來的?墨子卻含糊其辭,說不清楚了。而且,天子也好,諸侯也罷,都是世襲制的,憑什麼老子英雄兒必定是好漢?這屆天子聖明,有誰能保證他的兒子、孫子乃至世世代代都聖明?

墨子——徘徊在兼愛與專制之間的矛盾者

三、走向專制的兼愛

從墨子設計尚同制度的初衷來看,是一種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他規定在尚同過程中,上級必須聽取下級意見,下級也必須向上級如實反映情況,如此下級進諫,上級納諫,大家其樂融融。

但是,上級不是神仙,也會犯錯,今天心情好聽一下你的,心情不好就不聽,那又怎麼處理?所以,墨子又加一條規定,就是上級犯錯了,下級不能去規勸,必須無條件服從上級的指示。

“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

就是說老大說對,大家必須也說對,老大說錯,所有也必須跟著說錯。再進一步,老大說雞蛋是長在樹上的,那麼下面的也要認為雞蛋都是帶把的。

每個人都要和上級保持絕對一致,這樣就世界和平,天下太平了。

總結起來一句話,你可以發表你的意見,但當你的意見和上級不一致時,則必須聽上級的意見。你的想法正確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上級步調一致。

所以,最終兼愛與否,歸根到底全部繫於天子一人。

這是什麼制度?這是赤裸裸的君主獨裁製度。

大概墨子也知道人心難測,無法保證人人都自願兼愛,所以不得以祭出了尚同這件法寶,就是以專制行兼愛。但是,愛是人類自發的一種情感,是難以強迫的。不是有句話說,感情的事是不能勉強的嗎?

兼愛與專制天然難以相容。而且,墨子本身的立場是平民的,他提倡兼愛也是為了維護平民的利益,但最終結果導向卻是專制,平民利益的保護又何從談起?

墨子——徘徊在兼愛與專制之間的矛盾者

四、關於兼愛、尚同的再思考

兼愛的盡頭是專制,這實在令人難以接受。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悖論呢?原因有二個:

第一,墨子對人的認識不夠全面。

作為一個個體的人,他的基本要求當然是生存,要吃飽飯,穿好衣,但是人不同於動物的是,還有思想、精神上的需求。而在墨子眼裡,他對人生存發展的關注顯然要遠遠大於人的精神需求。在墨子看來,老百姓不需要關注精神層面,這些東西交給統治者就可以。其結果是拿生存發展權去換取精神需求,在吃飽喝足的同時卻成為了統治者的精神奴僕。

第二,非此無以尚同。

人的思想是很難統一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想法。但是,不統一就無法兼愛,要兼愛就必須統一。既然內心無法自覺兼愛,那就只好用強制力來保證實施。

墨子的兼愛必然導致君主獨裁。

事實上,墨家學派的整個團體就是一個實踐尚同的準軍事化組織。在墨家的鼎盛時期,他們的首領是鉅子,內部都無條件一級服從一級,全體都統一於鉅子一人之下。如果有人犯錯,就會動用私刑進行懲罰。

按照墨子的設想,全社會就是墨家團體的放大版。

這種脫離實際的設想,註定是空中樓閣,雖然可以短暫實施,但絕對無法長久。所以,墨家最終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但是,不論如何,墨子的兼愛、非攻思想依然具有寶貴的價值,依然穿越幾千年的時空保留了下來,直到今天仍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