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大暑|飲伏茶,食鳳梨,體味舌尖上的清爽夏意

由 荔枝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2-08-03
簡介在大暑節氣吃鳳梨,不僅生津止渴、清涼解暑,更是人們對於團圓、平安、幸福的美好祈願

墨空伏茶多少錢2018

大暑|飲伏茶,食鳳梨,體味舌尖上的清爽夏意

步入三伏,全國開啟“上蒸下煮”的燒烤模式,而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大暑,也在今天蒸騰而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自古以來,消暑良方都離不開飲食,不同地區也因地制宜,形成了大暑時節特有的食俗。

| 喝伏茶 |

大暑|飲伏茶,食鳳梨,體味舌尖上的清爽夏意

喝伏茶,顧名思義,就是三伏天喝的茶。這種伏茶大多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茶水,

“解內熱,緩肝火”

,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舊時,有善心之人將“伏茶”擺在宮廟門口或街市路旁,任人飲用,以解苦力、車伕、路人之渴。燒伏茶、喝伏茶的民間文化相沿成俗,代代相傳。如今,伏茶仍是溫州的傳統風俗,大街小巷都遍佈著伏茶點。

在溫州永嘉縣城,名為“大榕樹伏茶亭”的伏茶攤點懸掛著一副對聯:“伏茶濃深情更濃,細品清香趣更香。”伏茶不僅清熱解暑,還飽含著燒茶人的熱心和鄰里溫情。不少義務燒茶人堅持數年,採摘中藥,燒煮伏茶,代代相傳。

上善若水,潤物無聲。

夏燒伏茶,冬煮熱粥,透過食物的分享和傳遞,人們愈發讓善意在心中生根發芽,積澱溫潤、善良的品性。

| 曬伏姜 |

大暑|飲伏茶,食鳳梨,體味舌尖上的清爽夏意

在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二者充分融合後食用。伏姜中含有豐富的薑辣素,能祛溼驅寒,溫暖保健。

究其來源,伏姜源自太行山東南部,以山西晉城為中心。晉城百姓根據當地氣候、水土特性,將伏姜製作技藝傳承千年。其中最有名的“宋氏道安伏姜”,是山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名僧傳抄》和《高僧傳》記載,道安是東晉時代傑出的佛教學者,在山西濩澤(今陽城)避難期間,將治療癆病的“ 伏姜引” 親授宋氏先祖,從此創立宋氏道安伏姜,造福一方百姓。

伏姜食俗的演變與傳承,體現了先人對藥食同源理念的堅守。

同時也是先人們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讓這份無價瑰寶流傳至今。

| 喝暑羊 |

大暑|飲伏茶,食鳳梨,體味舌尖上的清爽夏意

《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肉能

“暖中補虛,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是溫補食材中的上品。

在魯南地區,在大暑這天有“喝暑羊”的習俗,這與當地的農事、氣候有關。入伏之時,麥收結束,新面上市,短暫的農閒到來。夏收初過,農忙過後的人們和家人團聚一堂,吃新麥饃饃、喝羊肉湯來犒勞夏收的辛苦勞作,也為秋收養精蓄銳。

入伏後吃羊肉的食俗由來已久,江蘇徐州傳承千年“吃伏羊”,安徽蕭縣也有“伏羊宴”。《漢書·楊惲傳》記載:“田家作苦,歲時伏臘,亨羊炰羔,斗酒自勞。”羊肉性溫熱,補氣滋陰,夏收後來一碗羊肉湯,帶走體內寒溼,排汗排毒。

農忙一停,民事風行。在農忙之後,五穀豐登,夏收後喝暑羊的食俗文化應運而生。

藏在傳承千年的民俗背後,是對夏日食補的精準把控,是豐收的喜悅,也是對生活的熱愛。

| 燒仙草 |

大暑|飲伏茶,食鳳梨,體味舌尖上的清爽夏意

燒仙草是從閩南和臺灣發源的傳統特色小食,在兩廣及澳門地區也備受歡迎。廣東多地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

仙草是草本宿根植物,主要分佈於南方地區。中醫認為仙草性涼,味甘而淡;具有清熱利溼、靜心涼血的功效,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

《職方典》雲:“夏取其汁和羹”,莖葉曬乾後可煎汁與米漿混和煮熟,冷卻後質韌而軟,以糖拌之,為燒仙草。

食用仙草可追溯至明清,閩臺等地的農民製作仙草茶和仙草凍,用來清熱祛暑。《本草綱目拾遺》記載:“莖葉秀麗,香猶藿檀,以汁和米粉食之止飢,山人種之連畝,當暑售之。”

如今,燒仙草多作為甜品中的配料,與軟糯的芋泥、綿密的紅豆在牛奶椰汁中碰撞,成為廣受追捧的夏日消暑良方。

燒仙草從東南沿海走向全國各個地區,也是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傳遞和交融。

| 食鳳梨 |

大暑|飲伏茶,食鳳梨,體味舌尖上的清爽夏意

鳳梨16世紀初傳入中國,而後引進臺灣栽種。味甘、微酸,性微寒,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因尖端有綠葉似鳳尾,故名鳳梨”。

臺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在大暑節氣前後,恰逢農曆六月十五日“半年節”,臺灣人民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嚐,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在大暑節氣吃鳳梨,不僅生津止渴、清涼解暑,更是人們對於團圓、平安、幸福的美好祈願。

| 蓮子湯 |

大暑|飲伏茶,食鳳梨,體味舌尖上的清爽夏意

明清以來,伏日最盛行吃蓮子湯。蓮子性味甘平,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止帶、養心的功用。夏天是蓮子成熟的季節,常飲蓮子湯,能養心安神、補中強志。

在民間,自古就盛行大暑吃蓮子湯避暑的習俗,據《帝京歲時記勝》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幹用。”

製作蓮子湯的方法簡單易上手:先將蓮子用清水浸脹,去衣去心,用旺火蒸約1小時,至蓮子酥爛,即出籠。加上白糖和已蒸酥的蓮子,置於火上煮,邊煮邊攪,至沸,晾涼,置於冰箱冰透即成。如加點青梅、桂圓、紅棗、山楂糕、糖桂花等等,可調成什錦蓮心湯。

蓮心味苦,蓮肉清甜。生活便如蓮子湯一般,有苦澀,亦有甘甜。

大暑時節潮溼悶熱,先人遵循時令講究飲食,將藥食同源融會貫通。由此產生了種種趣味盎然的民俗文化,給酷熱難耐的大暑,增添了風趣與美好。

編輯 / 黃書琪

【參考來源】

[1] 養生四十箋 | 曬伏姜,喝暑羊,大暑原來還有這些“習俗”。南方日報。 2021-7-23

[2] 溫州伏茶。《情繫中華》期刊。 2014-8-1

[3] 宋氏道安伏姜:三九天裡喝出溫暖。《科學之友》期刊。 2017

[4] 大暑要吃薑 山西晉城有門非遺老手藝——伏姜。新京報。 2019-7-23

[5] 大暑“喝暑羊”。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政府。 2022-3-12

其它來源《本草綱目》、百度百科詞條

編輯:閒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