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專訪《舌尖上的中國3》主創:品美食之味,悟中國之道

由 環球網 發表于 運動2022-06-28
簡介據瞭解,《舌尖3》力求完善故事,強化人物,從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遷徙與融合,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

燜能組什麼詞

專訪《舌尖上的中國3》主創:品美食之味,悟中國之道

《舌尖3》總導演劉鴻彥(中)率主創團隊接受本報採訪。張妮攝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闊別4年後,《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於2月19日(正月初四)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紀錄頻道同步播出。《舌尖3》共8集,每集50分鐘,主題分別為:“器具”、“宴席”、“廚人”“小吃”、“點心”、“食養”、“時節”、“融合”。節目播出後短短几天,片中出現的章丘鐵鍋在天貓上的銷量已增長近6000倍。前兩季的強勢效果再度顯現。“七八年前,《舌尖》第一季播出時,中國基本上沒有美食類紀錄片。在前兩季的基礎上,第三季如果沒有更多創新,沒有突破和發展,我相信觀眾會不滿足的。”《舌尖3》總導演劉鴻彥女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食物、人物和文化,是第三季最核心的三個要點。

第三季的創新與突破

據劉鴻彥介紹,《舌尖3》開發出“器具”、“食養”、“宴席”、“融合”等新的創作主題方向,都是之前沒有觸碰的。此外,在國際視野下更有吸引力的食物是什麼、食物跟國家形象的關係等都將有所呈現。“大家都說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這個博大精深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肯定不僅僅是這個食物是怎麼切的,怎麼做的,背後肯定有更深層的東西。”劉鴻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食物是中國人感知和把握世界的一個重要方式。《舌尖3》希望探索的就是在這條發展之路上,中國人是如何一點點吃成了今天的樣子。據瞭解,《舌尖3》力求完善故事,強化人物,從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遷徙與融合,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

“器具”是《舌尖3》全新開掘的方向,也是開篇。劉鴻彥表示,以往的美食節目對於參與創造美食、盛放美食、隱藏在美食背後的器具關注較少。《舌尖3》將“器具”獨立成篇,講述了灶、刀、壇、鍋、盤、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比如,“河南穿山灶”講述的是河南三門峽特有的地坑院內穿山灶,一個灶臺可以放置七口鍋同時操作,蒸煮燉燜還能保溫,能夠很快做出當地著名的十碗席。這種烹飪方式是當地老百姓數百年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體現。“器具”分集導演駱永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頭離不開灶、離不開鍋,離不開從食器到盛器。“器具跟食物密不可分,比如,節目裡的鐵鍋是三萬六千錘錘打出來的,手把和鍋是一體的,適合廚師翻炒,它的不粘鍋這個特點,就用了九轉大腸、清水炒雞蛋這兩道菜表現出來。”駱永紅表示,鐵鍋和炒菜的關係,不僅體現在成就了魯菜,還體現在因有鐵鍋才有了“炒”,“炒”在中國烹飪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烹飪術裡面有54種炒法。

至於食物入選《舌尖3》的標準,劉鴻彥稱,每集的主題不同,入選標準也不同。比如“小吃”這一集的導演黃鶴帶著團隊在8個月內去了20個城市,接觸了136個人物,調研及拍攝了120種小吃,精挑細選後,才將雲南的稀豆粉、四川麻辣燙、天津的煎餅餜子以及陝西的水盆羊肉等展現在大家眼前。

《舌尖3》除了表現器皿和美食,還透過故事講述背後的人。“陝西水盆羊肉”講述老白在陝西開著一家水盆羊肉店,每天熬湯、煮肉、打饃,幾十年如一日。兒子繼承父業後,老白把關,堅持開店前品嚐湯的味道,不合格就不開門。這個故事讓大家看到了老白在浮躁時代的持守和安靜、數十年如一日所成就的匠心。發現老白故事的《舌尖3》策劃周塬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節目在選擇人物時有一個硬性的標準,就是人物一定是跟食物緊密關聯在一起的,不能脫離。講人物時,食物是背景;講食物時,人物是背景。”

在“融合”一集中揭秘了辣椒如何成為食物的過程。最早在崑曲裡就出現了辣椒,那時辣椒作為觀賞植物,後來隨著人們的遷徙,被帶到西南,後被發現可以食用。每一種味道的遷徙,都來源於人的遷徙與融合,融合是繼承與包容,包含著創新和希望。該集導演張木表示:“中國人有一個詞叫味道,我們不僅想品‘味’,還要品‘道’。這種‘道’正是在全球視野下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從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流變。”

紀錄片的核心與生命

“紀錄片跟這個時代有密切關係,即使主題是食物,也不是單純講食物,《舌尖3》不是教人做飯的片子,是講食物和食物背後故事的片子。”劉鴻彥認為,紀錄片最核心的一點是,一定要有創作者的訴求和表達。她引用《舌尖3》宣傳片裡的一句“金句”(這句話來自第一集的片中人物廚師蘭明路)稱:“‘愛是最好的調味品’。無論是美食背後的人物故事,還是美食背後的傳統文化,愛都是調出最好味道的佐料。”

駱永紅認為,矛盾、衝突、情感是一個紀錄片的生命。“為什麼大家總說故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而不是說菜有多麼奢華。因為那裡正是你情感的記憶。器物、食物一定離不開情感,離開了情感,片子也就不成立了。”

劉鴻彥表示,西方國家經過多年發展,有很好的紀錄片土壤,她在加拿大、荷蘭看的很多紀錄片都是在影院看的。“在中國,紀錄片也開始進入院線了,雖然票房不見得很理想,但畢竟是一個好的勢頭,一步一步來,畢竟影院的傳播效果和電視、新媒體是不一樣的。對於中國紀錄片發展來說,現在是一個特別好的時代,關鍵是看創作者是不是真的能把握住,發自真心地去創作。”

《舌尖》的啟示

《舌尖》系列紀錄片自推出以來,在國內外引起轟動,成為現象級話題。究其原因,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人常講“民以食為天”,過去中國人要吃飽都很難,現在,吃飽不再是我們的議題了,我們要享受美食,它更多地變成了一種精神上的提升、消費上的升級。中國人的生活形態越來越優雅化、精緻化,人們除了追求好吃外,還希望更多瞭解食物背後的文化意蘊、食物與生活方式、生活哲學的聯絡,而這些恰恰在《舌尖》系列紀錄片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對外傳播中國文化方面,美食是最重要的切入點,將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生存背景、生活方式與美食潛移默化地有機結合起來,是講好中國故事比較好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能讓外國受眾找到差異中的共同點和共同中的差異點。”張頤武表示,中國的食物、中國人對食物的感覺,肯定跟其他國家不一樣。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美好味道、品味的追求是相通的。再加上《舌尖》系列借鑑了國際紀錄片的表現手法,能給觀眾帶來很好的審美享受,是一個傳播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優秀載體。

張頤武表示,目前,觀眾中存在的一些爭議主要在於從《舌尖2》開始,似乎關於食物本身的東西少了,人物故事講得太用力。一些觀眾的訴求和攝製組的某些訴求之間是有一定差異的。他認為,美食紀錄片未來可更側重挖掘中國食物、味道本身的奧妙,增加一些硬知識。比如,中國食物的一個核心就是“鼎中之變”,靠煎炒烹炸把食物做得特別熟,不像西方有半熟,熟了以後味道完全不一樣。這些中國文化奧妙還可以進一步挖掘。“總體上《舌尖》系列紀錄片都很好,每一季都耳目一新”。張頤武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