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你遇見過“舌尖現象”嗎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運動2022-02-02
簡介哪些因素導致大腦“犯錯”瞭解過上述幾種理論解釋,你可能會發現其中一些相近之處,那就是產生“舌尖現象”是由於大腦回想某個詞語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錯誤,導致想說的詞語沒能成功地記起來

舌的詞語是什麼

「本文來源:北京郵電大學出版」

你遇見過“舌尖現象”嗎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情況—當你想說一個詞時,卻突然發現自己想不起來它完整的表述,即便你確信自己知道它,卻怎麼也說不出口?借用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喜劇場景,彷彿你想說“馬冬梅”,可腦海裡卻是“馬冬什麼”,或者“什麼冬梅”,或者“馬什麼梅”。相信這樣的現象,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在心理學領域它被稱為“舌尖現象”。

該如何定義“舌尖現象”這種狀態呢?假如無法想起某個你要說的詞語,但是覺得自己知道它,並且感覺它就在自己嘴邊,而且可能很快就會想起來,這就說明你正處在“舌尖現象”的狀態。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狀態,在你舌尖打轉的詞語彷彿成了薛定諤的貓,你既“知道”它,又“不知道”它。那麼,另一個問題隨之產生了—為什麼會出現“舌尖現象”呢?

為什麼會產生“舌尖現象”

對於這一有趣又普遍存在的現象,心理學家採用各種方法進行了研究。最早,心理學家只能對這種現象進行一些描述性的研究,比如向人們詢問是否發生過“舌尖現象”,請人們回憶並報告自己日常生活中自然發生“舌尖現象”的真實情況。但採用這樣的方法,很難真正考察“舌尖現象”的產生機制。因此,隨著研究深入,有研究者想出了實驗的方法,在實驗中誘導產生“舌尖現象”,從而探討其發生原因。

1966年,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布朗和麥克尼爾開創性地做了這樣一次實驗:研究者招募了若干被試者,向他們呈現一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的詞語的定義,並要求人們說出詞語,當他們不能說出具體詞語時,就詢問其是否處在這種“舌尖現象”的狀態。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就讓人們儘量說出有關這個詞語的情況,比如該單詞的首字母,或者其他進入腦海的、可能相近的詞語。最後,再呈現真正的詞語,詢問人們想的是不是這個詞語。

在這個實驗之後,研究者不斷對實驗進行改進,逐漸對這一現象的產生機制有了一定的解釋,並相應地形成了一些具體的理論。最早的一種理論就是從布朗和麥克尼爾的研究中誕生的。他們認為,“舌尖現象”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我們想說的詞語在我們的大腦中沒有被完全啟用,達不到被提取出來的閾限值,所以無法說出口。這就好比加熱一鍋水,儘管點著了火,熱度也迅速上升,但只要達不到沸點,水就無法沸騰。我們想說出那個詞語,由於在大腦裡“加溫”不夠,便怎麼也想不起來。

美國波莫納學院的研究者伯克在1991年對“舌尖現象”做出了一種略有不同的解釋:之所以出現“舌尖現象”,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傳遞這個詞語資訊的過程中出現了斷裂,進入了一種“傳遞缺陷模式”。就像我想按照食譜做一道湯,有了鍋、水、爐灶,正想調味時,卻發現食譜裡並沒有講解該新增什麼調料,因此無法烹飪出食譜上的湯。當處於“舌尖現象”的狀態時,我們的大腦就像缺少了部分內容的“食譜”,便無法得到完整的那一鍋“湯”。

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者伍德則把“舌尖現象”看作我們大腦中資訊競爭的結果。對於我們想說的詞語,大腦中可能儲存了不止一種相近甚至相同的詞語,而正可能是這些詞語干擾阻礙了我們想說的詞語。比如“盥洗室”,其實就是“洗手間”“衛生間”,當然如果眼前需要表達的是這些詞語,突然遺忘了其中一個,用其他詞語代替也無傷大雅,可如果在正式場合裡突然忘了某個同學或同事的大名,只記著玩笑的暱稱,要介紹或稱呼便難免尷尬。在大腦儲存的詞語和名字中,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就好像幾個長相相近的孩子蹦蹦跳跳擠作一團,惹得你一時看花了眼,唇齒一碰帶出三分緊張,“舌尖現象”就發生了。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問,那麼在這些理論中,哪個理論最具解釋力呢?事實上,上文介紹的幾種理論都經過了實驗驗證,得到了實驗結果的支援,但並未有哪個理論有絕對優勢“勝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新的研究發展出了新的理論解釋。可以說,在目前的研究基礎上,科學家對於“舌尖現象”的發生原因有了一定了解,但其更完備的機制還有待研究者進一步考察。

哪些因素導致大腦“犯錯”

瞭解過上述幾種理論解釋,你可能會發現其中一些相近之處,那就是產生“舌尖現象”是由於大腦回想某個詞語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錯誤,導致想說的詞語沒能成功地記起來。人犯錯誤總會存在原因,那麼,有哪些因素導致了我們的大腦“犯錯”呢?什麼時候大腦更容易產生“舌尖現象”呢?

首先,從我們想說卻記不起來的這些詞語本身來看,較少在平時使用和較新異的詞語更容易發生“舌尖現象”。如“喜馬拉雅山脈”“刻板印象”等專有名詞會比其他型別的詞語更容易產生“舌尖現象”。伯克就在實驗中發現,被報告發生“舌尖現象”的詞語中,專有名詞佔了62%,其中有12%是物體名詞,23%是抽象名詞。我們對詞語的熟悉度、使用頻率都可能影響 “舌尖現象”的發生率。

另一方面,除了詞語本身的屬性會對“舌尖現象”造成影響,我們本人的情況,尤其是生理因素,也會對此造成影響。許多研究者都發現,“舌尖現象”的發生與年齡有關。相比年輕人,年紀大的人更容易產生“舌尖現象”。有實驗證明,年輕人平均每星期發生“舌尖現象”的次數是0。98次,而年紀大的人的平均次數為1。65次。此外,人們的情緒也是影響因素之一。當人們處在壓抑的情緒下,可能會比處在一般的中性情緒狀態時產生更多的“舌尖現象”;壓抑情緒越深,“舌尖現象”的狀態就越不容易緩解。

跟隨著研究者的步伐,我們會發現,一個小小的“舌尖現象”中,竟然也包含了很多人類大腦的秘密。有時候一時詞窮,本以為腦海裡有千言萬語,到嘴邊卻只剩“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或許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語文“沒學好”,只是我們的大腦在記起那個詞的過程中不小心“開了個小差”。

當你真的發生“舌尖現象”時,不要緊張,平復一下你的情緒,給大腦放個“小假”,也許不一會兒,你想要的那個“它”,就會從你腦海深處慢悠悠地游出來,你的嘴巴會告訴大腦:“它”上岸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