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這些“同詞不同意”的知識點,你知道幾個?

由 吉林中公教師 發表于 運動2022-04-23
簡介奧蘇貝爾提出“意義的同化”,認為有意義學習是透過新資訊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發生的,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導致了新舊知識的意義的同化

慎實是個詞語嗎

在教育心理學學習過程中,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不同的心理學家都在使用同樣的專業名詞搭建自己的理論體系。於是,很多考生就會陷入一個誤區:同樣的詞語,在不同的心理學家理論中意義是一樣的。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梳理一些“同詞不同意”的知識點。

這些“同詞不同意”的知識點,你知道幾個?

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vs羅傑斯“有意義學習”

奧蘇貝爾根據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將學習分為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有意義學習是指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人為的和實質的聯絡。由此可知,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本質上反應的是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即“(新)知識——(舊)知識”。

羅傑斯認為有意義學習,是一種與每個人各部分經驗都融合在一起的學習,是一種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由此可見,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本質上反應的知識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即“知識——個人”。

皮亞傑“同化”vs奧蘇貝爾“同化”

皮亞傑作為建構主義者,在論述建構主義發展觀時,提出認知發展是適應的過程,而適應是透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方式完成的。此處的“同化”是指有機體面對一個新的刺激情景時,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中,其本質是接受新的知識或經驗時,原來的認知結構不發生變化。

奧蘇貝爾提出“意義的同化”,認為有意義學習是透過新資訊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發生的,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導致了新舊知識的意義的同化。此時“同化”實質上是指新舊知識相聯絡,至於原有知識結構是否發生變化,並不作為區分。

由此可見,奧蘇貝爾的“同化”比皮亞傑的“同化”內涵要更為豐富。

布魯納“發現學習”vs奧蘇貝爾“發現學習”

認知主義者布魯納提出發現學習,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發現學習的方式,即學習者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獲得學科的基本結構,所謂“發現”不只限於發現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的行動,而且還包括用自己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其本質在於學生主動獲得新知識。

奧蘇貝爾從學習進行的方式角度將學習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發現學習”是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不直接呈現,需要學生在把最終結果納入到原有認知結構之前,要先進行一定的心理活動,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排列、組織和轉化。其本質在於學生在於學生髮現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

教育心理學的學習重點在於理解與辨析,一定不能先入為主,更不能“偷懶”,認為一個概念在一個地方理解了,就萬事大吉了。類似於本文中提到的現象還有很多,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慎重嚴謹對待。

這些“同詞不同意”的知識點,你知道幾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