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東家APP:幾代人努力的紫砂世家,比你想象的更狼性文化

由 東家APP 發表于 運動2022-03-17
簡介| 徐光作品·盤古 |我們徐門紫砂有一個傳統,每個人除了做壺外都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來做,我爺爺七十年代做了三百多個造型各異的小花盆,業界稱漢棠盆,我父親十年來做了三百多個形態各異的紫砂水注來表現紫砂的各種技法和設計

中空字怎麼打

|徐光 (東家ID:徐門紫砂【陶卦坊】),紫砂製作匠人。

東家APP:幾代人努力的紫砂世家,比你想象的更狼性文化

徐門紫砂,在我國紫砂陶藝界發展已歷經一百多年的歷史。徐門人對紫砂事業情有獨鍾,家族中從事陶藝創作的人尤為多,這個在紫砂行業不常見到的。

徐門的聲譽更是經過幾代人共同努力、傳承、探索發展而得來的結果,他們將祖傳陶藝與傳統藝術合二為一,珠聯璧合,形成了徐門獨特的風格,發展到徐光,已是五代生生不息。

在東家週年慶時,我見到了徐光。

徐光看起來很斯文,他帶一副黑框眼鏡,脖子上還戴著自己親手做的紫砂掛飾,說起話也是氣定神閒。空閒期間,我們聊起紫砂世家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個紫砂世家,我從記事起就開始接觸紫砂,耳濡目染。長輩們也時常會跟我講一些以前的紫砂老事,其中我爺爺拜師的故事最早聽到也印象最深。

當時我爺爺想拜顧景舟為師,顧景舟說:“你先回去做幾部矩車(制壺工具),看看是否靈巧,再作打算。”

爺爺回家後就立即動手找來竹子做杆,鐵釘燒紅打洞,硬是用一些簡單的工具製作了幾部矩車交給顧大師。

他看後非常滿意,當即就收下了我爺爺這個徒弟。他也是顧景舟大師第一個徒弟。至此,我就懂得了欲要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東家APP:幾代人努力的紫砂世家,比你想象的更狼性文化

紫砂世家有一堆說不完的趣事。比如我奶奶在六七十年代做了一批微型小壺,當時十分出名,在美國還專門做過報導,當時有個博物館開張時門票上就是印的我奶奶的小壺。那時我爺爺都不知道她是怎麼做出來的,就問她。

我奶奶對他說:“你大壺怎麼做,我小壺就怎麼做唄!”後來知道她是把木板放在膝蓋上做出來的。

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有的人會排斥生在手藝世家,覺得沒有自由,不得不揹負傳承的壓力,但我不會。我小時候對紫砂的印象還蠻好的,我覺得它好玩,像捏橡皮泥一樣,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塑造形體。後來,我參加了一個全國性的少兒陶藝大賽,做了一個紫砂雕塑,還得了一個獎項,從此就更加喜歡上紫砂了。

東家APP:幾代人努力的紫砂世家,比你想象的更狼性文化

| 父親作品·裙花提樑 |

以前我的父親學藝時是在紫砂工藝廠,沿襲的徒工班的形式中完成的。一個班有20個徒工,一個老師加一個付手帶領,老師示範,規定每天的工作量和學習專案,主要是基礎訓練,如打坭片,打坭條,要求每分鐘打三塊片子,3分鐘打一根坭條,每十五塊片子疊放在一起要平正。徒工班結束後才被分配到研究所。

後來,父親跟隨我爺爺與顧景舟大師在同一工作室學習工作。受到了顧大師的指點,加上父親在學習時基本功打得非常紮實,所以提升就很快。他有一把壺叫做“裙花提渠”,它是紫砂技法的綜合體,反映了高超的製作技能,父親早年仿製,1986年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當時中南海紫光閣到宜興挑了20把壺收藏)

而到了我這代,父親就是我的師傅。他開始教我的時候仍然按照他在徒工班的那套標準流程來讓我練習基本功。

我也深知基本功的重要性,所以每天都有練習。在此基礎上,他送我去了央美系統學習美學理淪及設計,鼓勵我勇於創新,做自己的設計。我們父子二人也經常會在一起探討研究作品,我會聽取他的意見,他也會接受一些年輕人的新的思想。父親還教我對待作品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我雖主要跟隨我父親學藝,但由於家中有不少制壺高手,如我爺爺,叔公都是首批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我伯父是中國陶藝大師(今年不幸因病去世)等,所以,他們每個人都會額外給我指點。我也可以近距離欣賞到父輩們的那些絕世佳作,受益匪淺。

學手藝,可用“學無止盡”四個字來形容,父親雖技藝已經非常精湛,但他也仍在學習。

他有一把壺叫“平世壺”,在創作時,他把傳統壺的元素拆開後重新組合,改變原來的比例關係,加入了當代的設計理念,把原造型壓扁,拉長咀把,一邊做,一邊修改。

為做這壺,先後整整做了十八天,每天記錄,每天修改,不滿意常常是扒下來重做,光一個壺咀,就反覆修改了五,六次,短了再加,長了又減,一直調整到滿意為止。

所以,父親的親身示範,其實是對我教學最大的作用,他影響了我很多。

東家APP:幾代人努力的紫砂世家,比你想象的更狼性文化

| 徐光作品·盤古 |

我們徐門紫砂有一個傳統,每個人除了做壺外都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來做,我爺爺七十年代做了三百多個造型各異的小花盆,業界稱漢棠盆,我父親十年來做了三百多個形態各異的紫砂水注來表現紫砂的各種技法和設計。

父親做水注入境時,有一次在夢裡見到了一批人合力抓魚,竟抓到一條方魚,夢酲後立即畫出,等上班後就抓坭做了出來,說起來還特別傳神。

我大伯除了做壺之外,做了不少紫砂香爐廣受好評。

所以我受他們的影響,決定把徐門紫砂傳統文化與時尚結合起來,做一些紫砂飾品。和做壺相比,做紫砂飾品會讓我更放鬆,會有不受約束的感覺。

剛開始紫砂首飾,很大程度上受到我父親水注的啟發,我剛開始做就是想把我父親的一些水注設計縮小扁平化後做成適合配戴的飾品,工藝上則釆用做壺的傳統工藝,結合父親做水注自創的一套一體成型工藝,全手工製作。

我設計的紫砂掛飾,最大特點在於都是薄胎成型,內部中空,故張力感強,重量較輕,這也是製作中的難點所在,所以,別小看這小飾品,它同樣能彰顯傳統功力和韻味。

這兩年,我前前後後也設計製作了一百多款紫砂掛飾。我覺的其實從我爺爺的盆到父親的水注再到我的飾品,其本質理念都是一樣的,是一脈相傳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這也是和東家那句口號“讓傳承成為潮流”不謀而合吧?

我們家族的人很有意思,沒有人會選擇做重複的事,比如父親做了水注,那我就不做。我們往往是有現成的路,但現成的路都不想走,老是要表現自己,這也是我們家的藝術傳承為什麼能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