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吃糖炒栗子,原是北京舊俗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運動2022-01-28
簡介小販們在這兒賣的糖炒栗子,買主都是外地的老趕,京城的老戶很少買,因為不僅賣的謊太大,而且您要買回去一吃,方知上當,明明看著油亮的栗子,像是剛出鍋不久,為什麼剝開一看,那慄肉乾得不能上牙

為什麼叫笸籮

「本文來源:北京旅遊網官方號」

老北京有句俗語“吃過寒露飯,路上不見單”。寒露一過,街頭上的糖炒栗子也就上了市。

說起栗子,在《詩經》中有“山有漆,隰(xí )有慄”。《呂氏春秋》也說,“果之美者,江浦之橘,箕山之慄”。南宋的陸游在《老學庵笑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故都李和炒慄,名聞四方,他人百計效之,終不可及。”接著講道:“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慄各十裹來獻,自贊曰:李和兒也。揮涕去。”

陳、錢二人是南宋的使者,出使遼國。汴京的炒慄專家李和的兒子帶著炒慄絕技流落燕山。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慄各十裹來獻,三節人亦人得一裹,自贊曰李和兒也,揮涕而去。惜其法竟不傳,放翁雖著記而不能究言其詳也。但人家陸游沒說李和的兒子所送的是生栗子,還是糖炒的。直到清朝趙翼在《咳餘叢考》中說:“今京師(北京)炒慄最佳,四方皆不可及”,才明確的說栗子是炒的。但是不是南宋李和的家傳,還不得而知。

吃糖炒栗子,原是北京舊俗

真正記載糖炒栗子的是清朝的郝懿行,他在《曬書堂筆錄》中道:“及來京師,見市肆門外接柴鍋,一人向火,一人坐高凳子上,操長柄鐵勺頻攪之令勻遍。其慄稍大,而炒制之法,和以濡糖,藉以粗沙亦如餘幼時所見,而甜美過之,都市炫鬻,相染成風,盤飣間稱佳味矣。”把栗子的炒制過程寫的淋漓盡致。

糖炒栗子還是一味補藥。在《別錄》中記載:“相傳有人思腳弱症,經慄樹下,食數升,便能起行。”蘇子也曾作詩云:“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慄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

說起糖炒栗子,最好的要算是西單北大街的“公義號”,白露一過,店家就讓夥計奔懷柔、延慶收板栗。收來的板栗,先要經過認真挑選,將個小、蟲蛀和破碎的板栗揀出來。然後再用網眼篩子,徹底篩除雜質。挑出來的栗子,勻稱、飽滿,一個頂一個,然後才下鍋去炒。

吃糖炒栗子,原是北京舊俗

而且“公義號”糖炒栗子,還是最早使用電力炒鍋的。老人們都瞅見過,過去“公義號”門口有兩臺電力炒鍋,用電力炒鍋炒出來的栗子,火候均勻、面軟香甜。當時雖然“公義號”糖炒栗子比別的店家都要貴,但大家都覺得“吃一個賽過一大把”,用現在的話說叫“物有所值”,儘管兩口電力鍋同時炒,也供不應求,總是排著長龍。有的人慕名專程而來,為吃上一口“公義號”的糖炒栗子,竟然在寒風中排隊等待近一個小時,誰讓咱北京人兒就好這口哪。

按照史料上說,老北京的乾果店賣糖炒栗子,是30年代初期才有的事。每當進入冬季時,京城的主要街道上大多有賣炒栗子的。特別是東四、西單、鼓樓、前門、花市、東安市場等處,每逢初冬至春節期間無不飄滿糖炒栗子特有的味道。前門大街還有幾家賣糖炒栗子的老字號,五牌樓南路東有“通三益”,大柵欄西口路北有“聚順和”,大蔣家衚衕西口外路東有“信義源”,這些老字號炒出的栗子“中實充滿,殼極柔脆,手微剝之,殼肉易離而皮膜不粘。”京城的大戶人家多講究吃這些老字號炒制的栗子。據說,“通三益”當年曾專為清宮進奉糖炒栗子。

吃糖炒栗子,原是北京舊俗

記得小的時候,家長帶我去前門大街,街邊上就有賣炒栗子的小販,他們用長方笸籮,裝上炒熟的栗子,論斤出售,小販頭頂笸籮,沿前門大街便道,叫賣吆喝。有一次看到一攤上,在炒好的栗子笸籮裡插一紙牌兒,多少線一斤忘了,好象是四毛五,但名字寫的是“糖炒票子”,不知是寫錯了,還是人家故意這麼寫的,反正挺有意思。

當時,前門大街是南苑進城必經之地,也是外地人下火車分散之地。小販們在這兒賣的糖炒栗子,買主都是外地的老趕,京城的老戶很少買,因為不僅賣的謊太大,而且您要買回去一吃,方知上當,明明看著油亮的栗子,像是剛出鍋不久,為什麼剝開一看,那慄肉乾得不能上牙。我聽老人說,做這路栗子的小販,隨身帶一小瓶植物油,隔兩三天就往栗子上灑點油,然後用一塊布,一勁地猛搓,再看那栗子個個油亮,誰敢說不是當天炒,套用現在的話就是“整舊如新”,蒙人唄 。

有一點您得留神,這糖炒栗子不宜多吃,尤其是孩子更不宜過量,栗子含有澱粉、糖份,孩子們吃多了影響正餐,飯後容易漲肚,胃弱的人,更不宜多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