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論中醫苦辛通降法

由 每天一點醫藥知識 發表于 運動2021-12-31
簡介苦辛通降法的適應證很廣,凡病位在中焦心下至臍上脘部,病變髒器重點在胃,而與肝膽及腸密切相關,發病機理為邪阻中焦,胃氣鬱滯,通降失常,病理因素以熱鬱為主,併兼與其它病邪相合,而見寒熱錯雜、痰熱互結、溼熱中阻、胃熱火鬱等各種證候者,俱為苦辛法的

脘怎麼讀痞痞

論中醫苦辛通降法

本文僅供參考、討論、學習。不作為用藥參考,否則後果自負。本資料小編到手時,文中並無提及作者。如若作者看到本文,請及時通知小編,小編把您的名字放上來。如若侵權,立刪。再次感謝作者為我們學習中醫提供這樣的好資料。

論中醫苦辛通降法

苦降辛通法,是將苦寒與辛溫兩種不同性味與功能的藥物,相互配伍合用的一種復法。

從八法而言,是溫清的合法;

從藥物性味來說,是寒熱藥的配伍及苦與辛味藥的組合;

從方劑來說,主要來源於瀉心湯類方。

按照“異類相使”的配伍原則,以求達到通降(開洩)的目的。在臨證中,苦辛通降法的應用範圍甚廣,既用於治療溫病的溼熱證,尤多用於雜病中之胃痛、痞滿、嘔吐等病證。聯絡病名,涉及到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急性胃腸炎、膽囊炎及膽結石證、膽道蛔蟲或併發感染、胰腺炎、腸傷寒等多種疾病。概言之,它主要是消化系統疾病的一個重要治法。同時若其它系統病變影響到消化系統,而致胃氣通降失常者,亦常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採用苦辛合法。

苦寒與辛溫藥合用的藥理作用主要在於通降胃氣,具體而言有三個方面:

1.調整氣機升降:苦寒藥性主洩降,寒能清洩胃熱、鬱火,苦味又能瀉痞和健胃;辛溫藥性主宣通,辛能理氣開痞健胃,溫能宣陽散寒。苦辛合用,可以清熱和胃,順氣降逆,使中焦痞結得開,痛嘔能平,氣機升降得和。

2.互相制約偏勝:苦寒太過,寒涼冰伏,每易伐傷脾胃陽氣,少佐辛溫之品,可制其偏弊;反之,苦寒藥又能制約辛溫燥烈之性,必要時適當合伍,可免助熱生火。

3.作為反佐從治:在用大劑熱藥或寒藥治療寒證或熱證而發生格拒,患者不能受納藥物時,根據“從治”之意反佐少許相反效能的寒藥或熱藥作為引導,則可以解決這一矛盾。如火熱上衝的嘔吐,純投苦寒而吐逆不下者,反佐辛通,每能取效。從藥物炮製來看,薑汁炒黃連或山梔即有寓辛於苦之意。

常用的苦寒類藥有黃連、黃芩、山梔及大黃等,它們雖都有清熱洩痞作用,但區別而言,黃連、黃芩性燥,梔子、大黃性潤,芩、連清熱燥溼,苦而性滯,寒而氣燥,守而不走;因此,“溼火”口苦粘、苔黃膩宜用芩、連;“鬱火”口乾渴、苔薄黃、舌質紅宜用山梔;有形熱結,脘痞腹痛拒按、苔厚取大黃,一般而言,邪熱鬱胃所致的痞痛,多屬無形熱結,很少用大黃,但熱結程度較甚,或兼夾有形之邪時,則又需配合大黃以加強洩熱散結開痞的作用。

常用的辛溫類藥有乾薑、附子、桂枝、半夏、厚朴、紫蘇、吳茱萸等。這些藥雖然都有理氣開痞的作用,但在與苦寒藥配合時,當按其特長分別選擇,如干姜、附子、桂枝溫中散寒,以寒熱錯雜者為宜;半夏化痰和胃,以痰熱互結者最合;厚朴燥溼寬中,可治溼熱中阻;蘇梗理氣解鬱,適用於胃熱氣滯;吳萸溫中利氣,入肝解鬱,可治肝胃鬱火上逆。

苦辛通降法的適應證很廣,凡病位在中焦心下至臍上脘部,病變髒器重點在胃,而與肝膽及腸密切相關,發病機理為邪阻中焦,胃氣鬱滯,通降失常,病理因素以熱鬱為主,併兼與其它病邪相合,而見寒熱錯雜、痰熱互結、溼熱中阻、胃熱火鬱等各種證候者,俱為苦辛法的適應指徵。臨床表現是以痞滿、脘痛、嘔吐等證候為主要特徵,或伴瀉利,口中幹苦,粘膩,舌苔黃濁膩或罩灰,或底白罩黃、質紅,脈弦或兼滑、兼數。

論中醫苦辛通降法

痞滿:是指心下脹悶如塞,氣閉不舒,按之濡,或硬滿似有抵抗感。是為邪熱與寒、痰、溼等互結,中焦痞塞,上下升降失調所致。

脘痛:為胃脘疼痛,連及脅肋,痛勢急迫,拒按,或心中疼熱、煩滿。是為寒鬱熱伏,或胃熱火鬱,胃氣失於和降,不通則痛。

嘔吐:多見嘔吐酸苦,甚則食入即出,常有噫氣,或見乾嘔有聲,或見噁心泛吐痰涎,每兼吞酸、嘈雜。是寒格於中,拒熱於上,火逆上衝;或肝膽鬱火上逆,胃氣不降;或痰溼與鬱熱互結,胃氣上逆所致。

如無熱鬱的病理表現,僅單純由於寒、痰、溼濁、食、虛等所致的痞、痛、嘔,一般均非苦辛通降法的適應證,但在必要時,也可根據互相制約或從治之意,溫清合用,寒熱並投。

關於苦辛通降法的臨證應用,首先應當注意掌握苦寒與辛溫藥配合的比例。

一般多以苦寒為主,辛溫為輔,但在臨證時還應辨別寒與熱的輕重,相應施治。如寒熱相等者宜苦辛平衡;熱重於寒者當以苦降(洩)為主,少佐辛通;寒重於熱者當以辛通為主,佐以苦降。從藥味和藥用劑量兩方面加以調配,如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即是明證。其次,當針對病理的錯綜兼夾分別選藥,既要明確邪熱鬱結中焦是其基本病理,同時還當注意兼邪的不同,區別寒、痰、溼或氣火內鬱等各種情況,在苦寒清熱的基礎上,分別伍以溫中散寒,化痰燥溼或升散鬱火之品。

1.寒熱錯雜證:脘部疼痛痞脹,或有嘔惡,或腸鳴下利,口渴而飲冷不舒,苔白罩黃,或邊尖露紅,脈細弦。治當清胃洩熱與溫中散寒並施。取黃連配乾薑,以治寒熱交錯,腸胃不和之痞滿、嘔惡、下利;或配附子溫中助陽,以治上熱下寒、脾陽不振之胃痛、脘痞。亦可配桂枝溫散解表,以治胃腸失調或表寒裡熱之腹痛、吐瀉、胸脘煩悶、形寒、發熱等。若胃中沉寒與鬱熱相雜,胸痞切痛,可用梔子配附子清鬱熱而祛陰寒之邪。由於寒熱錯雜之證熱象每易掩蓋寒象,故當細辨,以免獨用苦寒而致傷陽。

2.痰熱互結證:嘔吐痰涎,時時泛惡,脘部痞脹或痛,口中膩濁,舌苔黃濁粘膩,脈弦滑。治當清熱與化痰並施,仿小陷胸湯、清中湯(即梔連二陳湯加草豆蔻)等方意,取黃連、半夏辛苦相合,清熱化痰開結。如痰熱夾食,脘部飽悶滿痛,按之硬,噯腐,大便不暢,可參入枳實、萊菔子等消食化痰導滯。

3.溼熱中阻證:脘部痞滿悶脹,或脘腹疼痛,胸悶,噁心,或見身熱,大便或溏或秘,尿黃而短,口苦而粘,渴不多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當清熱燥溼並施,仿連樸飲方意。用黃連、黃芩清胃熱,厚朴、蒼朮燥脾溼。夾有積滯,腑實熱結,或便下不爽者,加大黃、枳實;如屬感受溼熱時邪為病,兼有身熱不揚,有汗不解,心煩,可配豆豉、山梔,一開一洩以清解鬱熱。臨證當注意溼與熱的側重和消長情況用藥,防止偏用辛溫燥溼藥助長熱邪,或過於苦寒而致溼遏不化。

4.胃熱火鬱證:脘脅疼痛,心下痞脹,噫氣、噁心,吐酸嘈雜,心煩,口乾苦,舌苔薄黃,質紅,脈弦。治應在清洩胃熱的基礎上,配合辛味藥升散鬱火。方如梔子乾薑湯、左金丸、連蘇飲等。如鬱火胃痛,拒按,心中煩滿而熱者,用梔子合乾薑清洩鬱火,佐以發散;肝經氣火犯胃,脘痞疼痛、脅痛,吐酸嘈雜者,用黃連合吳萸洩肝和胃,清中理氣,解肝鬱,瀉痞結;氣滯熱鬱,胃失和降,痞脹,噫氣,噁心乾嘔者,用黃連合蘇梗清熱降逆,理氣和胃。肝胃氣火鬱結,在用苦辛法時,還可佐入酸味藥,與苦味藥相合以加強洩熱作用,稱為苦辛酸法,如以黃連、吳萸、烏梅、白芍合用,代表方如烏梅丸。臨床觀察,對肝膽病的脘脅疼痛,如膽囊炎、膽道蛔蟲病等,確有較好療效。由於胃熱火鬱的病理是“氣鬱化火”,因此在治療時應按“火鬱發之”的原則考慮,不宜單純苦寒逆折,以免鬱熱不得宣洩。

此外,在用苦辛通降法時,若邪實與正虛互見,還當注意補虛。如溼熱、鬱火證病久耗傷胃陰,症見脘中灼熱,口乾渴,舌質乾紅,脈細弦數者,當佐以甘寒,配合麥冬、石斛、花粉、沙參之類,或取苦辛酸甘復法。寒熱錯雜證遷延病久,胃氣虛弱,症見脘痞氣逆、嘔惡、食少、舌質淡、脈細弱者,當寒熱補瀉並投,配合甘溫益氣之品。仿半夏瀉心湯意,用人參、甘草、大棗甘溫補虛,黃連、黃芩苦寒清熱,半夏、乾薑辛溫開結。至於陽虛熱陷,痞而惡寒汗出者,又當仿附子瀉心湯之意,既用附子辛溫扶陽,又用黃連苦寒洩痞。一般而言,在用苦辛法時,需要配合養陰或益氣的並不多,但某些慢性久病,表現脾胃氣虛或陰傷,全身虛弱情況較顯著者,又當複合並用。

上文連結——論中醫酸甘化陰法

推薦文章